沉淀,只为明日的蓬勃——记吉水县2019年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研课磨课暨吉水三中片区交流活动

燕舞林间

<h3>  2019年11月22日,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第五次研课磨课活动在吉水三中如约举行,这是最后一次磨课活动。名师和两位骨干教师培养人共同对八年级上册课文《昆明的雨》进行同课异构。<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 <h3>  吉州区教研室王质苑老师再次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课堂,他的课为我们如何上好自读课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他教会学生在单元导语和阅读提示中提炼学习目标,以学生自学为主,每一个环节都设计了有价值的任务型学习活动,并且都有学法指导,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渐入佳境,体会了汪曾祺散文淡而有味的语言特点,</h3> <h3>  接下来我们认真研读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找亮点,提建议,力求为他们下午的课堂再提供些帮助。</h3> <h3>  吉水三中张玲老师的课就像汪老笔下的文字――淡而有味,她以“情”贯穿整个课堂,“情启文本”“情落何处”“情何深长”“情自有物”,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明白文中的所写的人、事、景、物都是关乎“情”的,从而让学生明白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h3> <h3>  八都中学的梁园园老师通过让同学们划出最能体现昆明雨季的滋味美、人情美、氛围美、景物美的句子并细细品读,从而体味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深情。</h3> <h3>  听课的骨干教师培养人和片区老师代表给出了中肯的评价:两位老师为了上课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对教材的钻研正确而透彻教学环节安排有序,两位老师都注重通过朗读引导深入文本体味语言的精妙,而且板书都非常精彩,如果在课堂中能够更多的备学生,能更注重学习方式方法的渗透与指导,给足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就更好了。正如三中教导主任易主任说的:语文不是一天两天的学习,是长期的积累所以靠的是方法。品析语言是语文中最难的,学生如果学会了这个,语文的其他方面都会迎刃而解。不管老师选什么角度去上一节课重要的是学生学到了什么。</h3> <h3>  王老师结合两位老师的课堂宏观和细节做出了细致而精到的点评,小编总结几点如下:</h3><h3>1、自读课文的教学要区别于讲读课文,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以自学为主,老师不宜过分预设,牵着学生鼻子走,以至于课堂的张力不够。学生知道的不要讲,要讲学生不懂的、容易忽略的、讲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点。</h3><h3>2、备课要体现教学价值要有单元意识,每篇课文注重一个方面,真正做到一课一得,且不重复得,比如这一单元的散文,《背影》可以教会学生在叙事中体会情感;《白杨礼赞》重点教学象征手法;《散文两篇》属于哲理性散文有议论文的特点,可以按议论文的思路去上;《昆明的雨》应侧重体会淡而有味的语言特点。</h3><h3>3、目标要精准。老师想教什么、教了什么、学生学到了什么,都要保持一致,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离好课的标准也不远了。</h3><h3>4、对语言的品析要往深处挖情感,学生读得不好,要通过老师的引导而读得更好,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作用,比如“卖杨梅――”。</h3><h3>5、小练笔的设计要与前面的阅读教学密切相关,相得益彰。不能太碎片化,也不要让人感觉它存在的意义只是调剂时间。</h3> <h3>  最后,周校长为我们布置了下一阶段的培训任务,那就是接下来我们要静心沉淀,提炼心得,写出研究报告,12月份中旬到进修学校当场解说,时间为5到10分钟。</h3> <h3>  这一阶段的磨课活动圆满结束了。感谢努力的我们,面对“消得人憔悴”的“磨”,我们甘之若饴,只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只因了我们对教学、教育、讲台的热爱。感恩告别讲台12年的王老师再次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课堂,和对我们的谆谆教导,他背后的付出绝不亚于我们,也因了他对教育的执着情怀。最后要感谢组织活动的,且一直陪伴我们的进修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还是那句话:最好的回报是――不辜负。掌声送给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h3> <h3>  活动结束,走出教室,已然暮色沉沉,校园显出几分静谧,今日暮的沉寂是为了明日朝的蓬勃。我们今天努力地学习和沉淀不正是为了我们未来的教学生涯更富有朝气和生命力吗?</h3><h3>图文采集:吉水县教师进修学校</h3><h3> 全体语文骨干教师培养人</h3><h3>图文编辑:王林燕 周海燕</h3><h3>图文审核:吉水县教师进修学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