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5>毛主席、周总理和朱老总是共和国历史上的最佳搭档:毛主席是伟大领袖负责总领全局,周总理是大管家主管军政要务,朱老总是军队元勋征战四方。他们是中共历史上最牢不可破的“铁三角”。三位伟人为新中国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建立不可磨灭的功勋,深受全国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h5><h3><br></h3><h5>在1976年这一年里,周恩来、朱德和毛主席相继去世,留给全国人民群众以无尽的哀思。</h5><h3><br></h3><h5>身为国家领袖和元勋,党、政、军的主要领导人,他们一直身居高位,他们去世后留下的遗产受到很多人的广泛关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三位伟人都留下了什么遗产吧!</h5><h3><br></h3> <h3><br></h3><h3></h3><h5>一,毛主席的遗产 </h5><h3><br></h3><h5>清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优良作风,需要我们中华儿女学习和传承。“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一代伟人毛泽东是清正廉洁的典范。</h5><h3><br></h3><h3></h3><h5>众所周知,毛主席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这里面就包括第一位访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当年他跟主席有过一段交谈,交谈完后,尼克松特地向主席鞠了一躬。</h5><h3><br></h3><h5><h5>当时由于毛主席重病缠身,一直在治疗。但是得知尼克松的到来后,他不顾医生反对,在自己的卧室里抱病举行了会面。</h5><h5><br></h5><h5>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表示,自己好歹是美国总统,起码到客厅接待,在卧室里面是不是太瞧不起人了。但是后来基辛格对他说的一句话,让他无地自容。</h5><h5><br></h5><h5>他说:“总统先生,您要是觉得接待规格低了,我可以向中国礼宾司提出建议,不过我建议您最好不要这么做,因为毛主席是一个非常朴素的人。如果您细心一点,您会发现毛主席的裤子上有数个大小不一的补丁,那条藏青色的裤子,毛主席穿了整整5年,这些我也是近期才知道。”</h5><h5><br></h5><h5>尼克松得知真实情况后,羞愧无比。作为国家元首,毛主席竟然如此节俭,就连一条裤子都要穿5年!</h5></h5><h3><br></h3><h5>尼克松第二次跟主席会面时,尼克松问了毛主席一个问题:您有什么特长?毛主席笑着回到道:“为人民服务!这就是我的特长!”尼克松当即举起茶杯向毛主席碰杯,以示尊敬。</h5><h3><br></h3><h5>临走之时,尼克松特地向主席深深地鞠了一躬,不难想像,这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个人魅力!</h5><h3><br></h3> <h3><br></h3><h5>1927年9月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后,中共中央决定在井冈山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毛主席成为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成为中共举足轻重的领导人,遵义会议后,纠正了王明、博古等人的错误,确立了毛主席在党和红军的真正领导地位,1945中共七届一中全会,毛泽东正式出任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兼任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书记处主席,建国后,成为新中国第一位主席,直到1976年9月9日在北京去世,享年83岁。</h5><h3></h3><h3><br></h3><h5>那么,毛主席离世后留下的财产和家当到底有多少呢?在吴连登将毛泽东遗体护送到人民大会堂供人民瞻仰时,在这位老人的身后,除有几套毛式中山服、剩下500多元生活费外,再没有其他遗物。毛主席没有自己的家当,使用的所有东西都是公家的,每月还要付租金。毛主席不论在在国内银行还是在国外银行,没有一个存折,没有一分钱存款。他没有给子女留下一分钱、一间房、一垅地等任何物质遗产,在这位老人的身后,只有他终生酷爱痴迷的十余万册书籍!</h5><h3><br></h3><h5>我们知道,毛主席生前,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唯独不为自己和家人谋半点私利,领袖风范,廉洁自律,古今中外,堪称第一。到人民大会堂开会喝一杯茶,到基层调研吃饭,老百姓给送了一点茶叶,都要自己付费。身上穿的睡衣都打了几十个补丁。并不多的工资还要接济家在农村生活困难的身边工作人员和亲戚。所以去世后没有给家属子女留下一分钱的遗产。 </h5><h3><br></h3><h5>毛主席生前有海内外出版他的著作所付、归中办特会室管理的稿酬120多万和500元的生活费在主席去世后,全部上交中央办公厅交了党费。主席生前稿费的最终处理结果,当年是传达到全体中共党员的,所以当年是党员的都知道。</h5><h3><br></h3><h5>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后,举国悲痛,万民空巷。人民是发自内心地崇拜毛主席,敬仰毛主席,怀念毛主席。这种感情,古今无人能比。 </h5><h3><br></h3><h5>1994年5月29日,民进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雷洁琼在韶山瞻仰毛主席纪念馆时亲笔题词:“公者千古,私者一时。”雷洁琼激动的说:“毛主席是中国人民心中的太阳!”</h5><h3><br></h3> <h3><br></h3><h5></h5><h5>二,周恩来总理遗产 </h5><h5><br></h5><h5>周恩来,这个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永远铭记的名字,一个让人一想起就心中充满温暖的名字。周恩来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伟大人格的典范,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化身,更是我们当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楷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周恩来同志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伟大风范,感召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同志身上展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上奋勇前进。”今天我们学习周恩来的精神品格和伟大风范,应当突出学习他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切的为民情怀、强烈的使命担当和优良的工作作风。</h5><h3></h3><h3><br></h3><h5>周恩来一生艰苦朴素,清正廉洁。他办公椅上常年搭着一件衣服,进办公室就换上这件衣服办公,为避免衣袖被磨破,他还习惯戴套袖办公。三年困难时期,周恩来带头不吃鱼肉蛋。曾经为他服务过的厨师说,“我当了这么多年厨师,做了这么多年的菜,没少为大官掌勺。只见过点名要山珍海味的,还没有见过像总理这样这不准吃、那不准做的。”他身后不留分文,积蓄全部缴党费,甚至不留骨灰,是彻底的革命者、无产者。我们学习周恩来,就要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精神,自觉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避免陷入拜金主义和纯物质主义的泥潭。</h5><h3><br></h3><h5>周恩来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为避免亲属借自己名望得利,专门制定家规。侄子侄媳本来已在北京安家,但仍动员他们调回老家工作。据有关统计,近年来腐化堕落的党员干部80%与家属子女有关。今天我们学习周恩来,就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严管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以良好的家风带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h5><h3><br></h3> <h3> <br></h3><h5>1976年1月8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生不忘初心、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人民最敬爱的总理周恩来与世长辞。噩耗传来,那真是天地失色,人民无不为之动容。 </h5><h3><br></h3><h5>1976年1月11日下午,在得知敬爱的周总理遗体将于当天下午送往八宝山火化时,从四面八方自发地赶来的百万群众,在寒风中矗立在十里长安街两侧,满含着热泪和悲恸送别这位为人民操了一辈子的心、做了一辈子好事的人民的总理周恩来。 </h5><h3><br></h3><h5>百万人呐,自发地!你要知道,超过百万人的规模,人民群众自发地为一位“宰相”级的领导人送葬,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这仅是第二次。从北宋著名的宰相司马光去世曾经有过后,到周恩来总理去世时,还没有再发生过。由此,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你就可以感知周总理在人民心目中的分量。 </h5><h3><br></h3><h5>而周总理身后的遗产,到邓颖超同志去世时清点,全部家产也只有5000元人民币存款。按照他们的安排,也全部上交给了中央办公厅交了党费。</h5><h3><br></h3> <h5><br></h5><h5></h5><h5>三,朱德总司令遗产 </h5><h5><br></h5><h5>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就是这么一位讲政德的光辉典范。他的一生可谓海纳百川、厚德载物,其崇高的人格风范最后浓缩为一个“德”字。</h5><h5><br></h5><h5>朱德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信念坚定、一心为民、廉洁自律,锤炼道德修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因其高尚品德而广受敬重。</h5><h3><br></h3><h5>他一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人和蔼、慈祥,没有一点官架子。陈毅在1929年写给中央的报告中说道:“群众及敌兵俘虏初次看见鼎鼎大名的四军军长那样芒鞋草履,十分褴褛,莫不诧异。若不介绍,至多只能估量他是一个伙伕头,同时到现在‘伙伕头’三个字恰成了四军军长的浑号。”</h5><h3><br></h3><h3></h3><h5>1937年9月27日,他在给亲人的家书中说:“我为了革命保持革命良规,从来也没有要过一文钱,任何闲散人来,公家及我均难招待。革命办法非此不可。”当得知老家的生母和养母都已80多岁,生活非常艰难,只好给同学戴与龄写信求援:“我数十年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二百元中币”,请求速寄家中,并申明“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你作捐助吧!”</h5>
<h5>朱德自始至终都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头,生活上克勤克俭、清正廉洁,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强调:“我们一切力量都出于群众身上,一切办法也都由群众创造出来。”所以,毛泽东评价朱德是“人民的光荣”。</h5><h3><br></h3> <h3><br></h3><h5>2018年1月6日夜晚,朱德元帅的孙子朱和平将军,在中央电视台《谢谢了,我的家》节目中讲述了朱德委员长的故事:他的爷爷朱德去世后的遗产总共只有多年积攒下的存款20306元,按照他爷爷的安排,在他爷爷去世后,全部上交给了中央办公厅交了党费,同样也没有给子女留下一分钱。 </h5><h3><br></h3><h5>朱老总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中德高望重,这是一个被党内军内外一致公认的人民军队第一军人,在他身后,除了两万块积蓄上交最后一次党费外,再无任何贵重之物留给儿女。朱老总只有一儿一女,唯一的儿子朱琦丝毫没有仰仗父亲的地位与威望谋求优质的工作,只做了一名普通的火车司机,他的内外清白正是许多真正共产党人基本品质的完美体现。</h5><h3><br></h3><h5>世界上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在1976年同一年去世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如此的敬仰和热爱,那是源于他们对人民的大爱,源于他们一辈子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而从不谋取半点私利的两袖清风的高风亮节,源于他们把毕生的精力和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旨在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 </h5><h3><br></h3><h5>朱和平将军同时评价说: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都真正做到了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党和人民。</h5><h3><br></h3> <h5><br></h5><h5>公者千古,私者一时。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为公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注定会在人民心中永生! <br><br></h5><h5>由此,我想到,我们反腐倡廉,何须学习一代廉吏于成龙,只需向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对标看齐就行。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如果都能够对标毛周朱,何愁党风不正,干部不廉。 <br><br></h5><h5>公者千古,私者一时。而那些贪官们,则只能在人民心目中被愤恨,被钉到历史和人民心中的耻辱柱上。</h5><h3><br></h3><h3></h3> <h3>·</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