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丹:游登龙塔记

曾经年少

<h3><p style="text-align: right"><br></p></h3> <h3><h3>&nbsp; &nbsp; &nbsp;很多年前,我就已知道上犹有一极有名的去处,那就是“白塔”;读中学时,和几个同学慕名想去探访一段久远的历史,远远地就看见了塔,朝着塔的方向走去,到山下时,却看不见了那塔,那时是乡村野境,路头也没有路牌标识,也没有遇上可以问路的人,终于迷失了方向,无功而返;自此再没有去过。</h3><h3>&nbsp; &nbsp; 今年暑假期间,我带着一二十跟着学写作文的学生,欲登山寻访,因为是步行,学生中有畏难者,也只好于途中满怀懊恼的作罢。所以闻名几十年,也仅限于闻名而已。</h3><h3>&nbsp; &nbsp; 今日下午,又有写游记的作文辅导课,班上的学生们闹着要我带他们出去逛逛,商议了一番,决定去白塔。于是,开车出发!<br>&nbsp; &nbsp; 车行了三五里,在一条宽阔的大路边,小田同学忽然说道,就是这里!就是这里!!我在附近商铺门口把车放好,折路返回。看见上山的入口就在大路边,只一条三五尺宽的泥土小路,斜斜的往山上蜿蜒。抬头往上看,没有看见塔,茂密的树林把山上的景致严严实实的藏了起来。<br>&nbsp; &nbsp; 我疑惑着,跟着小田同学顺着小路往上走,百十步后泥路变成了鹅卵石铺成的石子路,忽东忽西迂回辗转。转至西向透过灌木间隙,看见夕照欲落,余晖满江,远处是苍翠的山影和密密麻麻的楼宇,近处银光粼粼半江瑟瑟,马路上车辆往来,尽入眼底。我们顾不得细看,继续往上。<br>&nbsp; &nbsp; 你们看,你们看,到了,到了!<br>&nbsp; &nbsp; 仰头就看见了一座塔,静静地立在不远处的山上!这时我们倒不急着上去,看见路边有石凳,坐下喝了口水歇了口气,读了石凳边上的石碑,简略知道这座塔的历史,原是由南安府同知卢洪夏倡议,初建于明万历年间,饱经风雨,塔身坍塌,后重修于晚清光绪时期,十余年前由本地政府拨付专款重建。至于兴建和取名缘由,并无记载。<br>&nbsp; &nbsp; 看毕碑文起身再上。只几步路的功夫,就站到了山顶塔前。<br>&nbsp; &nbsp; 塔的基础是一个鹅卵石铺砌的六边形石台,石台中间直立着塔身。塔身并不高,盖七八丈,数了一下,有七层,周围转了一圈,看见塔有六面。正面有一个红色的圆拱形石门,石门顶上,有一块长方形的石匾,上面书着三个大字:登龙塔。这是塔的本名。登龙塔俗称“白塔”,大概是因为青砖塔身上刷了白色石灰。不过现在这塔身的“白”早已不成样子,苔藓的黑痕、雨水冲刷的污渍,斑斑驳驳。其上还有诸多爱好书法的游客龙飞凤舞的题字,让后来之人观瞻摹仿。<br>&nbsp; &nbsp; 登龙,实在是一个极文雅和极大气的一个词,大概是步步高升出将入相成为朝廷柱石的意思,表达的是古代读书人或为官者的美好愿望。至今,还有不少的人醉心于登龙,但志不在此的人也越来越多。从政为官之外,人们可供选择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宽,这或许就是社会的进步吧。还有一层,纵然心怀登龙大志者也不一定相信凭吊这一座破败的塔能够助益他们飞黄腾达。<br>&nbsp; &nbsp; 所以,这座在本地颇有宿名的古塔,就一直这样在紧邻繁华的城市一角荒凉着,被越来越多的人遗忘,间或有并不热衷于功名的乡民学子得空前来一游,谒塔临江,激不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雄心,却油然而生“逝者如斯夫”的喟叹。<br>&nbsp; &nbsp; 路边是芜杂的灌木丛林,路上是黑漆漆的石子路,林丛地面和路上凌乱的铺满了枯黄的衰叶,没有人打扫,厚厚的一层,不远处的一棵树上随晚风摇曳着红色的叶子,与夕阳的颜色近似,这是今下午看见的唯一的一抹喜色。这地方很安静,听不见嘈杂的人声,听不见江流的涌动,也听不见风吹落树叶簌簌的声音。只有几只不知名的鸟躲在丛林中叽叽喳喳的偶然来上几句,我不懂鸟语,不明白这些山林的精灵们是在送别夕阳,还是早早的互道晚安。</h3><h3>&nbsp; &nbsp; 太阳就要落山了,也再没有别的人上来,我和孩子们都要回去了。于是寻原路下山,在与大路交接的入口,我又仔细的往左右看了看,还是没有发现任何指示登龙塔的路标,有一辆车亮起了灯,匆忙驶过,一个穿着志愿者服饰的人与我们擦肩而过。此外在路上没有看见更多的人。<br></h3><h3>&nbsp; &nbsp; 孔曾胡田诸生同行,他们都是好学之人,一路行来随性言语,倒也有趣。</h3></h3> <h5><font color="#167efb">&nbsp; &nbsp; 为了辅导作文班的孩子们写“游记”写“本地美景”,行知教育分别组织了孩子们登“黑塔”和“白塔”,通过实地的“游”让孩子们“记”,让游记记得有内容、有细节,有感情,而不是靠想、靠编,靠抄。写游记,不在于写的景物多,而在于抓住重点景物的主要特点进行详细的写。</font></h5> <h5><br></h5> <h5><br></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