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早上8点乘车离开克拉科夫,汽车行驶四个多小时,于中午到达首都华沙。我们在中央火车站二楼,一家规模不小的餐厅吃的颇有当地特色的海鲜铁板烧自助餐。吃饱喝足后,便开始当天的重头戏一一华沙老城区游览。</h3><h3><br></h3><h3> 一提到老城,人们的第一印象是,狭窄的街道,凹凸不平的道路,路的两旁竖立着各式各样的古老建筑,包括宫殿、教堂等等。与欧洲其它国家相比,华沙的老城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当年,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整个华沙被德军摧毁了,整座城市几乎夷为平地。今天我们看到老城绝大部分风格各异的老建筑,都复建于1946年二战结束之后,因此,这些建筑的外观色泽亮丽,显的不是那么古朴。</h3><h3><br></h3><h3> 这里需要提到一点,重建后的华沙古城于1980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名录,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历来,联合国是不接受重建的东西,毫无疑问,这是因为华沙人民保护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的精神感动了世界。</h3> <h3> 中央火车站前广场停满各式车辆</h3> <h3> 这座位于中央火车站对面,被称为科学文化宫的建筑(波兰人戏称为“斯大林的注射器”,依我看,除了它外型像之外,还隐喻着苏联老大哥为当时仍处于百废待兴的波兰,注入新的活力的意思),是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赠送给波兰的礼物,建于20世纪50年代,高234米,它是目前为止波兰最高的建筑物。这座全部由苏联工人建造的宏伟建筑,仅用了三年多时间。由此可见,当年苏联建筑工人的工作效率有多高。这座庞大的建筑,拥有3288个房间,包括三个剧场,一个游泳池,一个博物馆和一个能容纳3000人的会议厅,目前有70多个科学文化机构和组织入驻,科学文化宫毫无悬念地成为华沙的标志性建筑</h3> <h3> 在科学文化宫对面的楼群里隐藏着一座叫做arkadia大型商场,它的外表十分独特,全部由钢架和玻璃幕墙组成,十分别致,入夜后灯火辉煌。</h3> <h3> 这里是华沙市中心,周围高楼大厦林立,中央火车站和地铁站就在广场旁边,附近还有著名的商厦和购物中心。</h3> <h3> 华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维斯瓦河由南向北流过市区,沿河两岸树木葱郁,绿草如茵,市区有大小公园近70座,市区绿化面积130平方公里,平均每人占有绿地面积78平方米,在世界各国的首都中名列前茅。</h3><h3> </h3><h3> 这是华沙市区最大的瓦津基公园,因公园内有肖邦的雕像,又称肖邦公园。瓦基津公园因为水上宫殿瓦基津宫而得名,宫殿原是波兰末代国王斯.奥.波尼亚托夫斯基的别墅,现为波兰国宾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在湖边肖邦塑像周围游览拍照。</h3><h3> </h3> <h3> 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肖邦的雕像,坐落在美丽的湖畔,被大片盛开的鲜花簇拥着。</h3> <h3> 肖邦公园门外是毕苏斯基雕像,他曾统帅波兰军队战胜俄军,被波兰人视为英雄。在波兰,毕苏斯基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一部分史学家认为他是政治家、改革家、爱国主义者,另一部分人则根据其下今屠杀了几万名俄军战俘,认为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独裁者。</h3> <h3> 从肖邦公园出来,我们沿着国王大街继续行进,有人说,到华沙游览不走这条大街,等于没到华沙,因为,这条大街两边集中了许多著名的古建筑,包括教堂、博物馆、政府机关、大学等,我就按照行进的顺序,一一加以说明介绍。</h3> <h3> 在波兰国家科学院前广场,竖立着一座尼古拉.哥白尼纪念碑,建于1830年,哥白尼雕像手拿着指南针和浑天仪,身着长袍,在纪念碑基座上镶嵌着铜质的太阳系九大行星。纪念碑身后的建筑,始建于1620年,二战时被德军夷为平地,1946年至1950年按原物重建。需要说明一下,二战期间,华沙城市建筑损失殆尽,现在看到的所有不同风格的古建筑,几乎都是二战后,照原物重建的。若不是华沙大学建筑系的师生们,在战前把华沙古城的主要街区重要建筑物都做了一一测绘记录,恐怕世人再也见不到那些宏伟的中世纪建筑,真要感谢那些睿智的爱国学子。</h3> <h3> 在国家科学院斜对面,坐落着华沙最著名的教堂之一圣十字教堂,是一座典型的巴洛克式教堂,始建于1682年,1757年完成。这座漂亮的教堂,在二次大战中,没能逃过希特勒的魔爪。1944年波兰军民在这座教堂举行英勇的起义,与德国占领军进行激战,结果这座教堂被完全摧毁,眼前这座大教堂是战后,于1946年重建的。</h3> <h3> 圣十字教堂是路易斯玛丽皇后命意大利著名建筑师贝洛蒂设计建成的,中央高耸的双塔完成18世纪中期,正面由内嵌式的爱奥尼亚式柱廊支撑,壁龛分别有圣彼德及圣保罗雕像,双塔之间有精美雕塑围绕的十字架。教堂内部巴洛克式的神坛两边、左右两侧各连着一个礼拜堂,沿行道刻着圣像,一边是1719年至1722年制成的黑色大理石巴洛克式墓碑,里面葬的是拉济维斯基。</h3><h3><br></h3><h3> 圣十字教堂有别于其它教堂的是,教堂内埋葬了许多波兰出色的艺术家和科学家,这里可见他们的雕像,波兰著名音乐家肖邦的心脏,保存在教堂左边第二根柱子当中。</h3> <h3> 音乐家肖邦的心脏就保存在这座柱子中,柱子上面雕有肖邦生平事记。肖邦早年居住在法国巴黎,从事学习和音乐创作,不幸客死他乡,他的心脏被亲属保存下来,并根据其遗愿,于96年后,将其心脏带回波兰,安葬于圣十字教堂。</h3> <h3> 教堂的左右两侧各连着一个礼拜堂,有信男善女在做祷告。</h3> <h3> 教堂两侧各竖立着六根廊柱,宏伟而气派。</h3> <h3> 一名工人正在为圣十字教堂门前这座名为“耶稣肩背十字架”的黑色大理石基座,做维护工作。</h3> <h3> 远观波兰国家科学院</h3> <h3> 圣十字大教堂对面,是波兰著名的华沙大学主校区,大音乐家肖邦曾在这所大学度过十个春秋,在大门右侧立柱下方,挂着一幅黑色浮雕画,上面记载着肖邦在校的情况。</h3> <h3> 这座不知名建筑的正前方,有四根造型别致的柱子,上部雕刻着四个长相一样的人物,被沉重的石料压弯了腰,他们表情痛苦,雕塑表现的人物出神入化。记得在其它东欧国家,类似的柱子也曾见过,据我推测,这些人物大概出自某个著名的典故。</h3> <h3> </h3> <h3> 离开华沙大学不远,一座漂亮的白色教堂映入眼帘,它是威斯坦丁内斯教堂,建于1721年至1780年。据说,肖邦读初中时每周必去,并负责教堂管风琴的演奏,那时已展现出他的音乐天赋。肖邦在此遇到了他的第一位初恋情人。在二战中,这座漂亮的教堂同样未能幸免于难。</h3> <h3> 教堂旁边竖立着一座出生于波兰的教皇保罗二世的雕像,他去世后也葬在了故乡。</h3> <h3> 马路两旁颇具特色的老建筑</h3> <h3> 步行道,路面上镶着一块标识牌,上面分别刻着波兰和英语说明。</h3> <h3> 这是哪位圣贤的雕像,看上去更像一位学者。</h3> <h3> 继续漫步于国王大道步行道</h3> <h3> 前方出现的这座建筑很有特色,据我推测,它应该属于新古典主义建筑。导游介绍说,这里是波兰总统府,难怪路口有军人和警察执勤。这座建筑修建于1643年,后来经过多次重建,从1818年开始,这里成为一座政府建筑。波兰会议王国时期,这里是俄罗斯的总督府,也曾作为拿破仑的司令部,1994年至今,作为波兰总统府和总统官邸。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雕像,骑在战马上的是泽夫.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他为波兰争取独立主权做出重大贡献。</h3> <h3> </h3> <h3> 走过总统府,路边又出现一座风格独特的教堂,教堂旁边被花丛簇拥着一座雕塑吸引了我的注意。这位右手放于胸前,气宇轩昂的人是波兰著名的爱国诗人米茨凯维奇,他生活在动荡的战争年代,面对血与火的亡国之痛,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爱国主义诗篇,其中,最著名的是那首广为留传的《青春颂》,曾经激励着多少波兰爱国志士奔赴杀敌战场。与此同时,也点燃了身在异国他乡的音乐家肖邦的创作激情。</h3> <h3> 这是波兰最早的皇室家族皮亚斯特家族的府邸,他们家族的金色标识,被悬挂在铁艺大门上方的显著位置。</h3> <h3> 圣安妮教堂及旁边高大的钟楼。圣安妮教堂位于城堡广场入口处,它的外观体现出新古典主义风格,是华沙历史最古老的建筑之一。虽然历史上经过多次重建,不过自1788年以来,教堂的外观基本未变。买张门票,便可登上钟楼顶部,在上面的观景台,华沙老城风貌一览无遗。</h3> <h3> 国王大道大约两公里长,它的尽头是华沙城堡广场,这里是华沙最美丽也是最聚人气的地方之一。广场上经常有民众自发组织的活动,艺人高超的表演吸引着众人的眼球。不单游客喜欢这里,当地的居民也选择来这里休闲、购物。</h3><h3><br></h3><h3> 眼前这座红砖建的三层楼房是城堡广场最宏伟的建筑,它是始建于13世纪的王宫城堡,1596年,波兰从克拉科夫迁都至华沙后,这里成为波兰皇宫,二战期间,成为总统府,可惜之后毁于战火,上世纪70年代得以重建。现在,被辟为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历代皇家的珍宝。</h3> <h3> 广场中央矗立着齐格蒙特.瓦萨三世的圆柱纪念碑,这是由瓦迪斯瓦夫四世为纪念其父迁都华沙于1644年兴建的。圆柱高30米,人像高2.75米,站立在圆柱上的齐格蒙特.瓦萨三世头戴王冠,身披战袍,手执利剑和十字架,显得高大而威猛。</h3> <h3> 照片前面是古城的铜铸模型</h3> <h3> 古城堡广场周围的建筑,错落有致,各有千秋,别具一格,它们外表色彩艳丽,千姿百态。</h3><h3><br></h3><h3> 原先,城堡广场被厚厚的城墙包围,二战时被炸毁,现在看到的是修复后的一段城墙,从残垣的剖面来看,城墙最少厚达一米。</h3> <h3> 出古城广场,沿着狭窄的老街走不了多远,一座建筑外观别致的教堂出现在眼前,这是天主教华沙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又称玛利亚大教堂),也是华沙的三座主教座堂之一(另外两座教堂是,圣十字教堂和圣马丁教堂),曾经有两位国王在此加冕。可惜这座始建于14世纪的宏伟教堂,在华沙起义时被德军摧毁。现在看到的是二战后重建的,不过,并没有影响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3> <h3> 教堂通往皇宫广场的狭窄小路,当年,国王加冕后,就是通过这一条路,进入广场接受臣民顶礼膜拜。</h3> <h3> 离开城堡广场,走过一段昏暗狭窄的街区,蓦然,眼前豁然开朗,又一座小广场出现在眼前,这里就是著名的美人鱼广场。</h3><h3><br></h3><h3> 传说,在波兰的维斯瓦河有美人鱼,当时有一个名叫华尔的男青年和一个名叫沙娃的女青年结伴,划着小船来到现在的波兰首都华沙开拓家园,河中的美人鱼作为他们的庇护者,见证了他们的创业史。后人为了纪念他们,便把两人名字合称“华沙”,作为该城的名称,把美人鱼形象作为华沙的城徽。美人鱼铜像于1938年建成,是波兰著名女雕塑家卢德维卡.尼茨霍娃的杰作。美人鱼的形象似美丽的少女,她右手高举宝剑,左手持盾牌护身,整座雕像出神入画,表现出波兰民族坚贞不屈的性格。二战时,为躲避德军的轰炸,当地百姓将美人鱼藏匿起来,使其幸免于难。</h3> <h3> 美人鱼广场是又一座体现波兰传统文化的广场,四周是整齐排列的露天摊位,大部分经营旅游纪念品,这里还有餐馆和咖啡吧。游人走累了可以坐在长椅上休息,没有人会打搅你,只有几只觅食的鸽子走来走去。整座广场沉浸在宁静而祥和的气氛中。</h3> <h3> 通往华沙老城的城门</h3> <h3> 这里是古城堡的城门和城堡,厚实的城墙和塔楼全部用红砖砌成,固若金汤,这样坚固的堡垒,不用炸药很难攻克。由此可见,古人的防御意识有多强。</h3> <h3> 离开美人鱼广场,出城门,就算告别老城了。此时,猛然发现,周围的景致没有太大变化,建筑还是老样子,石块铺成的道路仍然坑坑洼洼。在不知不觉中,又走过了几条街……</h3> <h3> 我们在一幢老式的三层楼房前停住了脚步。据导游介绍,这座大门里面就是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的故居,现辟为博物馆。这栋楼房是二战后在原址上新盖的。</h3><h3><br></h3><h3> 凡是受过中等教育的人,没有不知道居里夫人大名的。我在上初中时,倒背如流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镭和钋,是她发现的。居里夫人在放射化学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她曾两度荣获诺贝尔奖(一次物理奖,一次化学奖),这位出生在波兰的法国籍女科学家,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科学家,也是第一位一生中两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伟大科学家。</h3> <h3> </h3> <h3> 离开居里夫人博物馆,路旁的古建渐渐稀少,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马路,现代化的建筑。蓦然回首,遥望着渐行渐远的老城区,心中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伤感与惆怅,也掺杂着依依不舍的情愫。</h3><h3><br></h3><h3> 华沙老城区的美不全在它的外表,更在于它的内涵。七十年前,英雄的华沙人,面对眼前一片废墟,他们擦去伤心的泪水,团结一心,携手共建家园。在短短的70年间,建成了一座让世人瞩目的美丽城市,这是真正的感天动地的壮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