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10月21日上午8:30左右,哥夫妻俩和我们姐妹俩一起陪着母亲去看她曾经工作的地方桂五镇和父亲曾经工作的地方打石山村,也是我们曾经生活学习的地方呢。桂五镇和打石山村都隶属江苏省盱眙县。路途不算远约100多公里,但是带着90岁的老母亲跑长途还是有点紧张的。</h3> <h3>这是途中路过的一水库。</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0:30左右我们到达盱眙县桂五中心卫生院。</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母亲原来是南京“江苏医院”(原址就是现在的肿瘤医院地址)的一名妇产科医生,该院在1969年响应毛主席的“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整个医院搬到盱眙,分别置于盱眙县、马坝镇、桂五镇三个点,母亲分到桂五镇卫生院,我的姨妈是这个医院护士,分到盱眙县人民医院。我记得,当时我送我妈到医院集合出发时,大家都是带着居家过日子的行李🧳,没有任何伤感,感觉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很光荣。现在想想当时的知识分子真了不起,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跟党走。</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过去的桂五镇沿街就是几个石头用泥巴垒起来的茅草房。卫生院也就是两排青砖瓦房,当时在桂五镇还是挺醒目的。</h3> <h3>我们兄妹三人分别在桂五卫生院门口打卡🤗</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现在的桂五卫生院与往日的卫生院已经是今非昔比了,现在分门诊部、住院部、医学影像中心等,还是江苏省示范卫生院。</h3> <h3>卫生院的变化太大了,面目全非,找不着北了,我们就在门诊的科室里找,打听有无老的医务工作者,最后是在中医门诊找到的这位医生,他是桂五卫生院的第二代医生,他能说的清楚桂五卫生院的变迁。听我们说是带着母亲来寻找过去的时光时,立刻来见我母亲,并且给我们讲述卫生院的变化,还带我们去看了我们原来在桂五的家。</h3> <h3>这是当时卫生院唯一保留下来的房子,原来是青砖瓦房,现在粉刷成这样,已经没有当时的影子了,现在是做卫生院的食堂了。</h3> <h3>我们来到原来卫生院的家属宿舍区,当时这些房子是江苏医院搬来后新建的,房子的门是朝阳开的,每户的房子后面都拖个尾巴,也就是房间的后面连着一个矮小的房子,是做厨房用的,我们家住最东头,有两间房间。现在看看这些房子像平民窟一样,都是危房🏚️。现在桂五发展的很快,镇变的像过去的县一样,高楼耸立,交通四通八达,估计也没人在乎这块地,卫生院有些人就用这房子临时放置东西。</h3> <h3>这是我们家住的那栋房子。看看觉得悲凉,但也勾起一些往事回忆。</h3> <h3>在我们曾经的家门口合个影。</h3> <h3>这是我们曾经的家门</h3> <h3>这房子后面的尾巴,就是厨房</h3> <h3>我们曾经的家和厨房</h3> <h3>我哥和我妹当年响应“备战备荒”疏散人口的号召,疏散到桂五我妈这里来了,他们在桂五小学就读了一个学期,当时学校穷的都要他们自己带凳子去上学。现在这学校已经搬迁。他俩在校门口留个影。</h3> <h3>妹妹说,这是她的教室</h3> <h3>中午就在桂五镇上吃的饭。</h3> <h3>下午寻找打石山村,打石山是我爸曾经工作的地方,我父亲原来所在的舟桥团是在蚌埠市,隶属南京军区,当时因响应国家“备战备荒”的号召,当时的部队首长为舟桥团选址在盱眙县的打石山村。打石山村在山凹中,四面环山,翻过一座山就是淮河了,有利于舟桥兵的日常训练。所以团部和大部分部队都搬迁到打石山村了,只留部分人留守蚌埠市的营房。1974年我妈利用探亲假带着我们兄妹三人,来到打石山村的部队看望父亲,度过暑假。我父亲特意安排我哥去连队喂猪锻炼,开始我哥不是很乐意,但也不敢违令,锻炼了是几天,有一次吃饭时学猪吃食,引的我们哄堂大笑,父亲也感到欣慰。</h3> <h3>这是我们在寻找打石山村时路过看到的淮河,当年舟桥兵就是在这训练的。</h3> <h3>好不容易找到一部队曾经的营房,大门紧闭,荒无人烟,我们向大门内喊了几声,无人应声,看看觉得不像我们曾经去过的营房,就离开了,经过村子向一村民打听,村民介绍说部队搬走后,这院子就被关了,只有个看门的人。我哥想起来了,这是二营的营房。</h3> <h3>在过去的军营门前留个影</h3> <h3>我们还继续找曾经的团部所在地,感觉就在这个方位。进这个水泥厂打听。</h3> <h3>水泥厂一员工听说我们要找曾经的舟桥团所在地,立即告诉我们如何走,这个水泥厂,当年也是舟桥团军民共建单位。</h3> <h3>沿着山路缓缓前行,秋色正浓</h3> <h3>当年村民们都是用这种山石垒起来建造的房子</h3> <h3>我们在村中看到这几位村民一边剥花生一边聊天,好不惬意哦。我们向他们打听舟桥团部的营房,他们告诉我们就是我们刚才经过的那几排房子,他们现在是山林的护林员,每月都拿工资了。</h3> <h3>曾经的营房已破乱不堪,我爸要是看到了不知是啥心情哦☹️</h3> <h3>这是我爸住的那排房子,现在是村民的养殖场了</h3> <h3>我们在曾经的家门口留个影</h3> <h3>下午4:50左右,我们来到盱眙我姨妈居住的天泉山庄,看望姨妈姨夫。</h3> <h3>10月22日上午我们乘坐天泉山庄的交通车来到铁山寺。</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铁山寺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苏皖交界处,始建于东汉末年,占地为70.58平方公里,其中23.73平方公里的次生林海和群山环抱着的9平方公里的纯净的天泉湖。距盱眙县城 38公里,是江苏省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野生动植物王国。<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铁山寺因山得名,始建于东汉末年,公元前117年。汉武帝刘彻在位的第六年,设置了临淮郡,盱眙为临淮郡都尉治所。据《出三藏记集》上记载,严佛调为临淮郡,也就是现在的盱眙。</span></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 <h3>这是橡树园,这些橡树都是有人认养的,挂着的牌子</h3> <h3>这是挂在橡树上的牌子</h3> <h3>打个卡</h3> <h3>天泉湖</h3> <h3>下午2点钟左右,我们结束天泉湖的游览,返程回南京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