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小时候,特别盼望放映队来村里放电影。这并不是对影片内容有多期盼,而是欢喜于偶尔的一场 “电影”盛事,能给单调的日复一日的农村劳作生活,带来精神的放松,疲乏的缓解;给村野的孩子一点文明的演领。<br></h3><h3> 那时看电影,不像现在可以去影院,买票对号入座,半躺在舒适的座椅上,边吹着空调、喝着饮料、吃着零食,边欣赏影片带来的震撼画面、聆听影片唯美配乐,视觉、听觉、感官都得到极致的满足。</h3><h3> 那时都是露天电影,天黑时放映。工作人员在一片空旷的场地上临时支起银幕,正对银幕直线距离大约10米左右,放置放映机,机器上装有两个胶片盘,一个卷满胶片的叫输片盘,一个空的叫收片盘,放映时两个盘在卷轴组件(拱柱、输片齿轮、抓片爪、电动机)的带动下,胶片由输片盘匀速地向收片盘输卷,银幕上便出现连续的画面。一个片放完,输片盘空了,收片盘收满了顺序倒置的胶片,再放映前必须把收片盘上收卷的胶片顺序调整过来,称为倒片。每放完一个片,放映员会换上第二个片,换片的间隙视放映员操作的熟练程度,1分钟左右吧,如果正精彩的时候换片,对观众是一种煎熬。当时有双头放映机,就是两台机轮流放映,一台在放映另一台已经装好第二套胶片盘,可瞬间迅速切换,观众感觉不到换片的时间差,这在当时称得上是超豪华观影。</h3><h3> 观众观影得自备座位,凳子席子砖头树枝等各种能垫坐的都算座位,高矮长短不齐,环绕放映机前后左右团团围坐看电影。可以想象,这种条件下看电影要克服很多困难,如噪音的干扰、夏天的燥热、冬天的干冷,蚊虫的叮咬,阵雨的突袭、前高后矮的遮挡…….可如此简陋的露天电影,却能让观众感受许多观影之外的乐趣。</h3><h3> </h3> <h3> 首先,是占位置。电影预告一贴出,最兴奋的要数孩子们,因为给家人占位置的任务是由他们来完成的。一般电影7点半开映,下午3、4点时孩子们就相约去场地了。时间还早,银幕还没支起来,放映机的位置也没确定,孩子们仅凭“经验”和“印象”,用带来的各种占位置的用具,如凳子、席子、附近捡来的砖头、树枝等,或摆放上、或画线,很快场地在孩子们的迅速行动中就楚河汉界泾渭分明了。</h3><h3> 手快的,占到好位置满心欢喜;手慢的,占不到好位置,除了懊恼还心里暗暗盘算,如何变次为上。于是,离电影开映的时间,总有一些不守规矩的人在位置上动各种心思,把自己来晚占到的较偏的位置,一点一点往靠近放映机的中间位置挪,悄悄蚕食优势地盘;更霸道的是乘人不备直接把别人占位的用具移出到外围,放上自己的用具,鸠占鹊巢……..所以,孩子们为坚守位置颇不易,节外生枝的事时有发生,好朋友好同学这个时候就派上用场了,经常你帮我我帮你,免不了推推搡搡,争吵不休,甚至升格到打架,还可能演变成“帮派”相争,颇有“我在阵地在”的豪气。</h3><h3> 孩子们提前几个小时到场地占位,是蛮辛苦的,家长一般都会给点零花钱以表犒劳。孩子们喜滋滋地拽着几毛零花钱,流连在小商贩的摊位上挑选诱人的零食,他们纷纷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让有限的零钱,起到最大的作用,三五成群商议买不同的零食大家一起分享,恨不得把零食摊都吃个遍,这是经历过露天电影时代的孩子们念念不忘的幸福时光。</h3> <h3> 大人们都是在电影差不多开映了才陆续到电影场的。先放映10分钟左右的纪录片,称为加映。喧闹的场地在加映间逐渐安静了,坐在位置上的孩子们已经被各种累快速来袭,眼皮猛烈打架,未等正片开始放映,便东倒西歪在位置上睡着了。精彩的剧情于孩子们是不留任何印象的,他们一睡到被大人们摇醒,电影已接近尾声,睡眼惺忪中只听见雄壮的冲锋号,银幕上解放军正大垮步冲向敌人的阵地,敌人被打的落花流水抱头鼠串,最后大大的 “再见”出现在银幕上时,孩子们还在半睡半醒之间,被大人半拉半拽着随着散场的人群回家了。一场电影,在开映前的闹腾、开映后的酣睡中结束了。之后当被问起观影感受时,孩子们也能说的头头是道:“太精彩了,银幕都被机关枪打烂了,银幕背后有好多子弹壳散落呢。”</h3><h3> 村里每放映一次电影,村民会津津乐道上好几天,除了影片内容的回味,还有影片中精彩台词及动作的模仿。记得看了李连杰版的《少林寺》,村里的小伙伴们都抢着到水井拎水,都不用扁担挑了,效仿影片中的少林武僧两只手拎水桶平肩高,还健步如飞,自诩:练少林功夫;看了李秀明演的《甜蜜的事业》,村里的姑娘们干活脖子上都多了一条鲜艳的纱巾,映衬得阳光下的笑容格外甜美;看了反特片《黑三角》,觉得卖冰棒的老奶奶都像特务…….</h3> <h3> </h3><h3> 最懊恼的事情,就是期盼已久的电影盛事,遇上突然的一场雨,那可真是折磨人,就像一场快乐被硬生生剥夺去般心疼,先是会不停地祈祷:雨快些停,雨快些停!真有灵验的,雨停时会转悲为喜,谢天谢地!也有一下就暗无天日、遥遥无期的,只能对着落雨烦心、焦灼与无奈,外加怒骂天公不作美。可见,一场露天电影于当时的孩子们,是多么期盼的奢侈的享受。</h3><h3> 走片,也是露天电影的一大特色。好片的胶片资源紧缺,一部电影邻近两个场地安排同一晚放映,是常有的事,但有先后的时间差,先放映的场地放完一个片,放映员换片后迅速地倒片,再由专门的传递员,飞车(自行车)送到第二个场地;第二个场地的放映员为了安抚照顾观众,在等待送片的空挡,会选一些老片放给观众看。因此,走片!倒像是对观众买一送一的超值馈赠,也颇受欢迎。</h3><h3> 我们村子附近有驻军,部队也经常放露天电影。观影的官兵是统一列队进场的,还高喊“一、二、三、四”的操练口号,当嘹亮的口号响起时,周围村庄的村民们就会不约而同去看电影,孩子们也会闹着跟着父亲及叔伯们到电影场。部队的场地,没有占位之说,都得站着看,孩子们个子小,自己站着无法看到银幕,父辈的肩膀便成了他们的座椅,电影放映多久宽厚的肩膀就支撑他们多久。现在我还能感觉父亲那种如山的力量,坚实而温暖的支撑。</h3><h3> 一个个经典的银幕形象就是通过简陋的露天电影走进人们的生活,融入人们的内心,成为引领人们行为的榜样力量,这种影响历久弥新的,不会随着岁月的流转而消亡,反而更加鲜活。如:用自己的身体做支架,左手稳稳托起炸药包,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 ”炸碎敌人桥型暗堡的董存瑞;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意志不可丢的江姐;“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人民好公仆焦裕禄书记;物质极度匮乏而精神却无比高尚的永远牵挂着自己病人的好大夫陆文婷…….至今都活在人们的心里,栩栩如生。</h3><h3> </h3> <h3> 现在的娱乐项目多了,电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已降低,加之各种逼真的视效音效影院问世,露天电影便慢慢被淡忘了。可是偶尔想起,还是能感受到露天电影特有的乐趣,重温那个时代的娱乐印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