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心态”丑相说

履霜钓翁

<h3><br></h3><h3> 在我大儿子住的小区里,有两家是大家私下议论比较多的,其一家的儿子是研究生毕业,儿媳妇也是高学历、国家公职人员,房子的首付是父母掏钱付的。母亲退休后前来照看孙子,把还在上班的老伴儿放在老家。这位儿媳妇虽然学历高,但为人却不咋的,她挣得工资几乎全部要要给她和娘家花,家里大多的日常开支都是母亲的退休金,这位儿媳下班回来后常常要检查她儿子身上是不是那儿有淤青或者有伤,如果认为有的话就会甩脸子给婆婆看,冷言冷语变相指责,家务活很少干,婆婆既无尊重,更无照顾,比花钱雇来的保姆还要苦。另一家儿子大学毕业后工作在外地,找了本地的媳妇,就将家安在西安,老两口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用尽了储存还借了债给这个大儿子出了近十万元的首付。有了孙子以后,婆婆就搁下了患有高血压的丈夫和小儿子一家从外省来到这里,这位儿媳对这位婆婆苛刻的程度很叫人联想到影视等文学作品中哪些恶妇人对待丫鬟的行为。他们夫妇几乎没有给过老人钱,这个媳妇还害怕婆婆买菜贪污钱,就在小区门口的蔬菜店里办了一张卡,用卡买菜就没有现金的进出;这位婆婆经常是夏无单衣、冬无棉衣,身体有病无人问津;孙子只能看管,无权管教。儿媳每每大声呵斥、小声指责,婆婆就跑到外面暗自流泪,活脱脱一个在封建礼教下受气包的小媳妇形象。</h3><h3> 上述二例,虽说有点极端,但当今社会这种缺乏妇德的少妇并不鲜见,在她们光鲜的外表下掩藏着人性中腐臭的短视和自私。在她们看来,自己有模有样、也能挣钱,下嫁到你们家就是蓬荜生辉,又生了儿子更是功不可没。玩丈夫于股掌理所应当,公婆俯首听命未有不可。儿子既然是这个家庭的未来,就应该是小“皇帝”的待遇和栽培,做母亲的就应该是当仁不让的“皇太后”啦!因而这个家就应当以我为中心,我说啥就是啥。我思忖了很久,就姑且将这种病态称之为“皇太后心态”。</h3><h3> 患有这种皇太后心态的裙钗显露的是人性中丑陋的一面,悖逆了中国文化中对人本质属性中“孝”的传承。中国人是讲“德”的,故【礼记】里出现了“妇德”一词,《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俗语言道: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没有基本的“孝顺”,就是缺德,这为社会主流意识所不齿,这些人她们的内心是见不得阳光的,所以活得猥琐、小气,唯恐遭人嫌弃。</h3><h3> 其次,具有这种皇太后心态的“美眉”们,她们名义上是极端极端地爱孩子,实际上她们是在戕害一个空灵稚嫩的小生命。一个没有礼数的母亲不可能教会孩子懂得尊重,懂得与人相处之道。无数事例证明,在这样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任性、缺乏健康的人格成长,不经过一段痛苦的磨练,很难成就一番事业。 </h3><h3> 再次,秉持这种皇太后心态的少妇们,她们今天的所作所为也为她们自己挖下了一个陷阱。有道是,人在做天在看,我在这里说:你在做你的孩子在看,你的如今的行为就会成为若干年后他们对待你的备份。中国有句老话“老猫吃浆子,小猫看样子”,十年、二十年后当你的孩子也成家立业后,你的境况不会比你现在的婆婆好到哪里去,那时候你又作何感想呢?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难道你不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古训吗?</h3><h3> 在这里,我也不得不对这些做老人的朋友说几句话,我们生儿育女不是罪过,我们把儿女养大成人帮他们成家立业已经尽到了我们的职责,我们的宽容,不和他们斤斤计较是做老人的美德。但世界上的好必须是双双的相向而行,一味放下身段讨好他们,没有底线的妥协退让,就是对这些不孝之徒丑行的纵容,只能使自己人格尊严的丢失殆尽,家里难以容身,如是这样的话,只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h3><h3> 一些老年朋友之所以在家里的处境难堪,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考虑的太多,患得患失,总是用老眼光看待今天已经为人夫、为人父的儿子,岂不知他们的家庭角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心疼孩子,可孩子首先心疼的不是我们,一事当前他们首先考虑的不是父母,父母的位置只能是其三、其四,甚至更靠后了。面对这种现状,在理解的前提下,对于他们过分的行为必须理直气壮地指出来,理性、巧妙地帮助他们下不为例。对于那些顽劣的不孝之子,就不要心存幻想,要勇于面对,坚决维护自己的权益。至于很多人担心的养老问题,你想想,如今你像婢女一般为他们做家务、带孩子,他们都这样不待见你,不可设想,当有朝一日你卧床不起的时候他们能好言好行的照顾你。我们现在的社会这么好,公益事业日趋完善,只要我们手里有一定的积蓄,不管是家庭养老,还是社会养老就主动的多了,减少仰他们鼻息的尴尬。</h3><h3> 最后,我还想对这些家庭的儿子们说几句话,在家庭里你有三重身份,儿子、丈夫、父亲,你是这个家庭和谐健康的粘合剂和运转中枢,你的不作为或者缺位都会是家庭失和、甚或反目成仇,不要以为你挣了钱放在家里就可以了,你在家庭最重要的功用是化解矛盾、调节关系,让家庭里的老人、妻儿和睦相处、其乐融融。中国传统社会讲究“夫义妇德”,这个“夫义”就是讲三个“义”字,第一个是“恩义”,就是要上孝父母,报养育之恩,传承孝道与儿女;第二个是“情义”,要让自己的妻子生活安定,温饱无虞;第三是“道义”,就是把子女教育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这样才能对得起祖先、父母,对得起国家、社会。</h3><h3> e上述两家庭的媳妇之所以如此虐待老人,与她们的丈夫“立”不起来有很大的关系,这两儿子要么不作为,要么是个没有很好成长的暖宝男。不要以为你媳妇的这种造孽单单是她们的行为,中国有句古话“天造孽犹可恕,自造孽不可活”,后来买单时你也难逃其咎,甚至殃及你们的孩子。你们现在要做的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有能力担当,有勇气担当,撑起这个家。对于父母的不妥之处,要好言相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于妻子,要循循善诱,每个人的性情中都有良知和丑恶两面,作为丈夫,你们有责任要不断地激励她们良知的潜能,逐步让她们善良的本性浮现出来,渐渐成为一个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果真这样的话,那先生无疑就是一位一等一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