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自驾行(上)

青岛飞鱼户外

<h3>2019年11月22号,梁哥,罗哥,刘哥还有我一行四人,开启了我们一直期待的云南之行,全程14天,飞机落地后,租车自驾,刘哥跟梁哥主驾,这次也算是给我自己一年来忙忙碌碌的奖励吧。</h3> <h3>这次行程安排,主要路线是大理、诺邓、然后沿着中缅边境怒江大峡谷往北,贡山一直到丙中洛,独龙江峡谷,再往南到腾冲,瑞丽,然后再去滇南建水,石屏,元阳,蒙自等地。</h3> <h3>昆明到大理,途径一个服务区看到停放的小火车,有点意思,感到比北方的服务区更加用心一些。</h3> <h3>昆明到大理,大约370公里左右,我们跑了接近五个小时到达洱海,天气不错。洱海环湖全程一百多公里,面积二百多平方公里,这里是海东(洱海不是海,呵呵)双廊 镇,这里也是拍摄日落的好地方。</h3> <h3>洱海是云南第二大淡水湖,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据说因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取名为“洱海”。洱海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一个有着迤逦风光的风景区。洱海,虽然称之为海,但其实是一个湖泊,据说是因为云南深居内陆,白族人民为表示对海的向往,所以称之为洱海。</h3> <h3>洱海这个地方,整体景色还是很美的,只是有些地方商业化比较严重,游客比较多,这里就不多做评价了。</h3> <h3>双廊镇是拍摄黄昏日落的好地方,而才村是拍摄日出的最佳地。</h3> <h3>洱海的小普陀,海中的一个小岛,需要坐船过去。</h3> <h3>品尝当地美食是我的最爱,晚上点了几个云南菜,这是白族的烤猪皮,味道还不错,酸酸辣辣的沾料…</h3> <h3>晚餐之后我们逛了大理古城。</h3><h3>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h3> <h3>古城晚上非常热闹,有卖各种美食小吃,各种小工艺品,各种酒吧,各种帅哥美女…哈哈,听说也是偶遇的好地方。</h3> <h3>耳畔传来路上店铺里的音乐声,旅行的意义,旅行中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简单的走在大街上,看人来人往,比如此刻,听着音乐,感受这个深秋在大理的美好时光。</h3> <h3>第二天早上游览了大理著名的崇圣寺三塔。</h3> <h3>罗大哥。</h3> <h3>大理到诺邓古村全程160公里,我们翻山越岭四个小时来到了这里。</h3><h3>千年白族诺邓村:“诺邓”在白族语中意为“有老虎的山坡”。</h3><h3>诺邓古村,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城西北面的山谷中。由于自唐代南诏时期1000多年以来“诺邓”村名一直没有改代变,因此被称为“千年白族村”。据考证,这座村庄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村落,也是云南省最早的史籍《蛮书》记载中至今唯一存在的原名称不变的村邑。村中现代民居建筑不多见,保留着大量的明、清两朝建筑和著名的玉皇阁道教建筑群。</h3> <h3>这里在唐代就开始凿井制盐,火腿也是非常的有名,号称南腿,北腿为金华火腿。</h3> <h3>潇洒的刘哥。</h3> <h3>这些火腿挂在这里已经一年多了,二年以上的火腿就是精品,已经可以生吃了。</h3> <h3>古法制井盐,白族大哥正在忙活着。</h3> <h3>家家户户制作火腿。</h3> <h3>中午忍不住,先品尝一下,味道跟口感果然刚刚滴!!</h3> <h3>一开始我怎么也猜不出是啥,村民告诉我这是锅底盐,是井盐的精品所在。</h3> <h3>这里到处都是老房子,文物古迹一百多处。</h3> <h3>云南的天空是不是很蓝很纯净?</h3> <h3>房屋门口鸟语花香,温馨浪漫。</h3> <h3>这狗子一看就是游客带来的外来户。</h3> <h3>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h3> <h3>村中黄色调为主。</h3> <h3>古朴浪漫的民居,很多已经改成民宿。</h3> <h3>诺邓村往上六公里左右,是云极八卦观景台,如果有云雾水大的时候,非常壮观,是个天然形成的太极八卦图。</h3> <h3>云龙天池,又叫署场海,古称高海子。从云龙县城沿着蜿蜒的公路西行20余公里,便在森林茂密的山间看到一池碧水恬静安详地躺在群山的怀抱中,这就是滇西有名的高山湖泊五宝山天池,目前这里没有开发,游客不多。</h3> <h3>由于这里被列为自然保护区,没有开发,比较偏远也没有大力宣传,所以游客极少,今天只看到不到十个游客。</h3> <h3>为了明天赶往怒江六库,今天特意走了近便的县道,沿着澜沧江,途径宝丰,功果大桥,瓦窑,140公里跑了五个小时,晚上七点半左右抵达漕涧古城住下,今天是梁哥驾车,很是辛苦。</h3> <h3>我站在功果大桥上,久久不愿离去,拍了很多照片,已经晚上六点,太阳还没有落山。</h3> <h3>澜沧江水这季节是碧绿色的,流到下游途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六个国家。</h3> <h3>怒江大峡谷位于滇西横断山纵谷区三江并流地带,峡谷在云南段长达300多公里,平均深度为2000米,最深处在贡山丙中洛一带,达3500米,被称为“东方大峡谷”。</h3><h3>峡谷幽静深邃,怒江奔腾咆哮,令人震撼。沿峡谷的泸水、贡山、福贡等几县境内生活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藏族等少数民族。</h3> <h3>我们从泸水市六库沿江一直北上,一直到达丙中洛,二百多公里。</h3> <h3>老姆登村位于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东边。“老姆登”是怒族语的音译,意思是“人喜欢来的地方”。一座建在悬崖边上,红白相间的房子,就是怒江流域最大的基督教堂--老姆登教堂。走到教堂前,看着远山近草,那种乡村教堂的朴素和自然真的会让人心静如水。红色十字架直指天空,“神深爱世人”,字体鲜艳。</h3> <h3>老姆登海拔2500米左右,风光无限。</h3> <h3>怒江老姆登基督教堂 在怒江峡谷沿岸,只要有村落的地方,我们都可以找到以前法国传教士建造的教堂,并且至今仍在被村民们使用来做礼拜。虽然在峡谷里,居住着怒族、傈僳族、白族、汉族、藏族等,但是他们绝大多数对基督教的信仰却是一致的,只有极少数的人保持着原始的信仰,如傈僳族的东巴教和藏族的藏传佛教。</h3> <h3>知子罗村,从老姆登往上三公里即可到达,是一个记忆之城,以前是泸水傈僳族自治州州府,由于地质灾害原因,文化大革命期间转移到了现在的六库,现在还住着几户人家。</h3> <h3>知子罗八角楼。</h3> <h3>整个楼已经废弃,带不走的只有记忆。</h3> <h3>高黎贡山山脉中段3300米的峰巅,有一巨大的大理岩溶蚀而成的穿洞,洞深百米,洞宽约40余米,高约60米,沿着怒江北上,百里之外,就可看到这个透着白云蓝天的石洞,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石月亮。我们在福贡县北上时候路过。</h3> <h3>感恩共产党,感恩习近平总书记,一路看到许多新建扶贫民房,尤其还有一流的公路!以前怒江大峡谷从六库到丙中洛二百多公里,需要跑车一天时间,现在只需要一半的时间就能到达,必须大大的点个赞!我想,这条旅游路线很快就会火起来。</h3> <h3>独龙江发源于西藏察隅县境内,藏语叫“美尔东曲”;南下入云南怒江州贡山县境后称独龙江;进入克钦邦后更名为恩梅开江。</h3><h3>独龙江河谷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河谷,位于云南省的西北角,境内最高海拔4936米,最低海拔1000米。峡谷中保留着完好的原始生态环境,蕴藏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然而,山重水复,积雪冰封的地理、气候环境使它处在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中。独龙江作为“三江并流”的核心区之一,是除了人们熟知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它位于“三江并流”最西部的江河,被称为“第四江”。</h3> <h3>今天是11月24号,从贡山县城到独龙江乡,大约八十多公里,以前是云南最危险的公路之一,村民徒步出来到县城大约需要三天时间,每年十一月到来年五月高山垭口大雪封山,与世隔绝。现在公路修好,,隧道打通,常年通车,大约三小时就能到达,再次点赞!!</h3> <h3>一路云雾缭绕。</h3> <h3>神秘的独龙江大峡谷。</h3> <h3>偶遇独龙族村民过桥,我跟他们打招呼,有的只是笑笑,一句话也不说,我想可能是跟外界联系极少的原因吧。</h3> <h3>江水是清澈碧绿的,也是当地百姓的饮用水源,村里至今不用自来水。</h3> <h3>这里的水,跟九寨沟有的一拼,这是原图,没有任何修改。</h3> <h3>独龙江乡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独龙族唯一聚集的地方,是中国独龙族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区(已于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是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之一。</h3> <h3>独龙族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人口仅五千余人,绝大多数生活在相当封闭的独龙江峡谷地区。妇女纹面,是独龙族相当奇异的习俗,对于这一习俗,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不过现在,怒江独龙族纹面女的传统已经失传,目前仅剩下36名纹面女。据当地相关领导介绍,以后开发独龙江旅游时,会以“贴画”的形式再现纹面女的风采。</h3> <h3>这位阿妈今年七十多岁,我们非常幸运的见到了她,纹面女已经不多了,仅存二十多位。</h3> <h3>到目前为止,对于独龙族纹面女的看法有以下三种意见:</h3><h3>第一种说法,独龙族人认为,人死后,灵魂要去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只有纹了面的人才能找得到正确的路,不纹面的就会迷失方向,找不到路,灵魂去不到祖先居住的地方。</h3><h3>人死后的灵魂,会变成蝴蝶,所以纹面的图案,是根据蝴蝶展翅的样式来绘制的。</h3><h3> 第二种说法,纹面的图案是独龙族家族区别的象征,根据不同的图案,就能知道大家分别从哪一个氏族而来,住在哪个村庄。</h3><h3><br></h3><h3>还有一种说法,独龙族的女子是为了逃避藏族土司强掳为奴的威胁才纹面的。</h3><h3>独龙江流域曾长期处于北边强势的西藏土司的统治之下,历史上藏族土司经常南下抢掠独龙族女子。</h3><h3>为求自保,独龙族女子只能用毁容来抵抗。</h3><h3>也就是说,纹面,是为了躲避危险而采用的一种自我保护。</h3> <h3>以前保留的独龙族居住的木屋,现在基本没人居住,搬到政府给新建的安置房去了。</h3> <h3>独龙江乡大约有七个自然村落,多数沿江而建,独龙族同时也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h3> <h3>怒江,流经云南贡山县丙中洛乡日丹村附近,由于王箐大悬岩绝壁的阻隔,江水的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流出300余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挡住去路,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称为怒江第一湾。</h3> <h3>丙中洛原为怒族居住的地方,自清朝道光年间,藏传佛教由西藏喇嘛督拱几带进丙中洛并扎下根之后,藏族人从西藏、德钦、中甸等地陆续迁徙而来,成为这里的主要居民。</h3><h3>丙中洛原名为“碧中”,藏语意为“藏族村”,当地怒族人称为“麻白克劳”,傈僳族从澜沧江流域和怒江下游迁徙到此处定居后,在原“碧中”的基础上加上“洛”的音,意为“箐”或“地方”之意,于是就从“碧中”演变为“碧纠洛”。</h3> <h3>若真要领略彩云之南的美,一定要去丙中洛,沿着怒江大峡谷溯怒江北上,在满布昔日马帮蹄印的滇藏古老驿道上,丙中洛就是那座“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h3> <h3>我们大约晚上七点多到达了丙中洛镇,点了一锅当归火腿土鸡,味道一流,沾料麻辣鲜香。</h3> <h3>今天是11月26号,我们先去了丙中洛雾里村,又走了一段丙察察公路到了滇藏交界处,又去了藏传佛教的普化寺,重丁教堂,往南返程又经过飞来石,怒江第一啸…下午赶赴保山市瓦窑镇,大约跑了七个小时才到达瓦窑,全程三百多公里,晚上吃了非常地道美味的保山羊肉火锅。</h3> <h3>雾里村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宁静美丽的小村庄,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北面,去秋那桶村的途中的怒江对面。村里约有60户人家,有藏、怒和傈僳族,他们非常纯朴,好客。</h3> <h3>雾里村最有名气的,就是那段全国现存的唯一“活着的”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有着一千多年历史,是迄今为止保留得较为完好的茶马古道。 2004年,著名导演田壮壮的首部纪录片《德拉姆》曾拍过这里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在云南的许多地方已被现代交通公路所取代,唯有丙中洛镇通往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的马帮队今天仍在古道上穿行。</h3> <h3>茶马古道的尽头有一座古老的铁索桥与外界相通,在很长一段时间,这是雾里村与怒江对岸联系的唯一途径,然而遇雨季怒江发大水,桥板经常被冲垮,会长时间隔绝与外界的联系。如今,现在已经在这座旧的铁索桥边新建了索桥。</h3> <h3>这里是滇藏交界处,也是丙察察公路,中国最危险的公路之一,我们走到这里就返程南下了。</h3> <h3>到了这里,已经进入西藏地界了。</h3> <h3>玛尼堆很多,许多自驾丙察察路线的,都在这里祈福保平安。</h3> <h3>石门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勇。</h3> <h3>1983年3月19日凌晨2:30左右,一阵天蹦地裂的巨响,一颗巨石从天而降,傲立于福贡县匹河民族中学四十平方米的教师宿舍小庭院内,不偏不倚恰在中间,仅损坏了北面房子屋檐一角,岩体紧靠面墙,当时睡在宿舍里的十几位老师却丝毫无损。</h3> <h3>重丁天主教堂就是丙中洛最著名的教堂,地处丙中洛甲生村,远远就能看到白色的重丁教堂高高耸立于村子中央,成为了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h3> <h3></h3><h3>在这被称为“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一个家庭内可以天主教、基督教、藏传佛教、原始宗教共存,各民族和谐共处,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的人文景观与丙中洛神奇的自然景观交相呼应。</h3> <h3>11月27号,我们从宝山瓦窑镇赶赴腾冲,不到四小时抵达腾冲龙江特大桥。</h3> <h3>腾冲隶属云南省,由保山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保山市西部,东与隆阳区相连,南与龙陵县、梁河县接壤,西与盈江县、缅甸联邦共和国毗连,东北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相邻。市区距省会昆明606公里,距缅甸密支那200公里,距印度雷多602公里,是中国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和节点。</h3> <h3>腾冲的空气很清新,天空瓦蓝瓦蓝的。</h3> <h3>国殇墓园位于云南腾冲西南1千米的叠水河畔小团坡下,占地80余亩,1945年7月7日落成,是全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宏大的国军抗日烈士陵园,1996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抵达和顺。</h3> <h3>和顺镇位于腾冲城西南4公里处,古名“阳温墩”,由于小河绕村而过,故改名“河顺”,后取 “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今名,现称和顺镇,全镇人口6000多,而侨居海外的和顺人则达12000多人,是云南著名的侨乡</h3> <h3></h3><h3>芒市,傣语称“勐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首府;[1]位于东经98°05′-98°44′,北纬24°05′-24°39′之间,东西长约71公里,南北宽约62公里,总面积2987平方公里,东、东北接龙陵县,西南连瑞丽市,西、西北与梁河县、陇川县隔龙川江相望,南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界,国境线长68.3公里;是通往瑞丽、陇川、盈江、梁河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h3> <h3>勐焕大金塔座落在云南省德宏州州府-芒市东南部孔雀湖畔的雷牙让山顶。青山绿水间的“勐焕大金塔”金光灿灿,光彩夺目,雄伟壮观,更显神圣。是芒市标志性的建筑,也是生活在这里的傣族人民的圣地。</h3><h3>勐焕大金塔是中国第一金佛塔,亚洲第一空心佛塔。</h3> <h3>热带水果很吸引人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