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学观摩,感受语文课堂亮点之——大胆尝试,以文本为依托教授写作方法

回民区第二实验小学

<h3>  习作,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头疼的事,对我这个“菜鸟”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大难题。最后一天的教学观摩课,李晨霞老师为我们带来一节群文阅读课,在整合本单元课文的基础上拓展阅读,进一步体会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感悟文章动态与静态描写的写作方法,并且学以致用,迁移到简单的练笔习作中,扎实有效地落实学生语文素养,大胆创新,让我获益匪浅。</h3> <h3>  优美动听的音乐,绚丽多彩的图画,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开始了。李晨霞老师以配乐赏图谈感受的导入方式将学生带入课堂学习中去,在欣赏与感受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h3> <h3>  从课文内容的回顾到写法的引入,李晨霞老师用温婉的语言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从文本的回顾中体会作者写法的巧妙之处。不论是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还是分析体会动静结合这种写法的好处,都可以看出李老师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h3> <h3>  从鲁迅的《少年闰土》到贾平凹的《月迹》,李老师巧妙的抓住两位作者在写月时所用的动静结合的写法,让学生在朗读中谈感受,在赏析中比较体会。从现代文章再回归到古诗词的写法分析,李老师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动静结合这一写作手法的好处,让学生对这一写作手法有了深刻的认识。</h3> <h3>  从欣赏分析到实际的写作练习,李老师都紧紧抓住语文核心素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教授方法促学习。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渔。</h3> <h3>  李晨霞老师的这节课让我明白了写作手法的教学可以从课文学习中完成。课文都是可以为写作教学服务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努力探索,勇于创新,把写法的教学融于课文的学习,在文本的欣赏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