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11月22日,张家窝中学牛慧老师一节化学pad翻转课——《专题复习:晶体与晶胞》。</h3> <h3>在正式做课之前,牛慧老师带领高三(6)班学生在多媒体教室2完成化学课前任务——导学案。学生们认真地完成课前任务,并利用pad的拍照上传功能,将完成的导学案上传到平台上。在学生们都完成课前任务之后,牛慧老师根据课前任务反馈的学情进行二次备课并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使之更加地符合学情,更有针对性。</h3> <h3>在课的一开始,牛慧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相关概念考察,2.晶胞组成的计算,3.晶体密度和微粒间距的相关计算。因为授课对象是高三的学生,所以本节课,牛慧老师对概念性的知识只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回顾。重点则是通过练习高考题和相应的试题来帮助学生巩固晶体与晶胞的相关运算。</h3> <h3>紧接着,牛慧老师对学生们的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反馈并随机提问学生们相应的概念性知识,以此来巩固概念性知识。</h3> <h3>除此之外,牛慧老师还利用pad的投影功能,对学生掌握不好的三个概念——“配位数”、“自范性”、“各向异性”进行了投影,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三个概念知识的出处。牛慧老师直接将课本中的相关定义投影给学生们,不仅可以直观地向学生们展示正确答案,而且提醒学生们在题海战术中也不应忘记对课文知识的复习。高三复习除了题海战术之外还应回归课本,从课本中寻找相应的答案。</h3> <h3>在对概念性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之后,牛慧老师展示出相应的判断题,与学生们一起通过试题再次巩固本节课的概念性知识。</h3> <h3>紧接着,牛慧老师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1.晶胞组成的计算,2.晶体密度和微粒间距的相关计算。</h3> <h3>1.晶胞的组成计算:</h3><h3>针对这一类型的题目,牛慧老师根据晶胞形状的不同进行了分类归纳——(1)正四面体型晶胞(2)石墨型晶胞(3)六棱柱型晶胞(4)三棱柱型晶胞。牛慧老师详细地为学生讲解不同类型晶胞的计算方法,并认真地板书出计算要点。学生们也是积极地回应牛慧老师的每一个问题,不断地回顾已学的知识点。对于高三的学生们来说,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地温故知新的过程,通过温习旧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的学习体会。</h3> <h3>本环节,牛慧老师先通过高考真题导入相关类型题目的讲解。在对高考真题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牛慧老师再展示出同一类型的题目,让学生们在练习本上作答。最后牛慧老师给学生们推送白板并让学生们将自己的答案拍照上传,在班内进行一个展示交流。</h3> <h3>在学生们做练习的时候,牛慧老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融入到学生之间,观察了解学生们做题的情况,并随机挑选学生的作业拍照,展示在大屏上,同时将其推送给全班学生,在班内进行一个分享交流,让全班学生一起来看看这个同学的完成情况。旨在让学生们通过查阅他们的作业来发现问题并反观自己的练习中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h3> <h3>2.晶体的密度和微粒间距的相关计算</h3><h3>此类题目是本节课中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牛慧老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去理解此类题目的正确解法,并让学生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构想一下晶胞的内部构成。除此之外,牛慧老师还徒手画出晶体构成的截面图,从而帮助学生们理解此类题目的正确解法。</h3> <h3>在这个环节中,牛慧老师给学生们推送白板,让学生们将自己的习题作答的过程与答案拍照上传到平台上并在班级内进行交流讨论,从而巩固学生们此类题目的正确做法。</h3> <h3>总之,本节pad翻转课,牛慧老师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并通过练习大量的试题来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可以说,本节课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课上,牛慧老师利用pad展示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给学生们提供充足地展示交流的机会。整节课,牛慧老师设计得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并很好地关注到学情,深入贯彻“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