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br></b></h3><h3><b>税务文化有许多分支,业余摄影这面旗帜也聚集了许多爱好者。“湖南税务新镜界摄影协会”已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会员有30多人,为活跃创作、带动交流、扩大影响,于2018年10月搭建了“税务文化影集交流群”平台,它召唤群友不忘初心,抛弃名利,坚持对生活的热爱、敏感,继续学习、训练,不断奉献出优秀的视觉作业。
《万象一瞬》是在该群停办每月一个主题约拍活动后,引领摄影同学们与特邀税友作品进行交流、激活创作的新园地。本园地开宗明义:在万象更新的大时代,我们倡导发挥摄影的纪实本体功能,将镜头对准现实生活、对准人民群众、对准身边的发展变化,以自己独到的观察、感受进行抓拍记录,力争留下自己的未曾缺席记录时代的佳作。
《万象一瞬》园地将长期固守,其中根据来稿情况分设“扫街发现”、“职场剪彩”、“东瞧西看”、“</b><b>创意影画”、</b><b>“他山之石”、“经验之谈”、“读者感言”等栏目。每期采用每位摄影同学的作品,上限为6~8幅(含组照),整期收录图片50幅(组)左右出刊。园地推崇抓拍,拍摄者使用器材不限,拍摄时间为近期,由编者从“税务文化影集交流群”和“湖南新税务摄影交流群”影友发表的习作中挑选,并发邀请征求采用意愿。作者对园地采用的记录性作品的真实性负责,若同意采用请回复邀请,其作品方可被采用。作者也可以附上自作品己的拍摄经过和体会,并对作品加边框处理和标注必要的文字(题目+文字说明+作者)。</b></h3><h3><b>
园地期待精彩作品和优秀作者冒尖,感谢作者提供照片支持。特别声明:图片版权归属作者,被摄对象如觉不妥,可告知删除。欢迎整篇转发作摄影交流,谢绝下载其中图片用于它处,盗用图片必究。</b><br></h3><h3><b><br></b></h3> <h3><br></h3><h1><b><font color="#ff8a00">*【扫街发现】</font></b></h1><h3><b><font color="#ff8a00"><br></font></b></h3><h3><b>曹军:</b>摄影扫街这种创作方式,是很多摄影爱好者的选择。它的魅力在于,既正式又休闲,既可人文又可小品,既可静物又可动物,既可三五成群亦可独立创作,凡以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之美或意义,再进行提炼创作的,都可归纳入扫街·发现的范围。我们在快乐的摄影中,通过自己喜欢的视角找寻自己想要的画面,从不干涉、不侵入、不打扰到游离入某种状态,是自己与被摄环境中的再次融合,这不乏也是生活中的一种乐趣。</h3><h3><br></h3> <h3>健身者系列1《武术赶集》 阳光</h3><h3><br></h3> <h3>健身者系列2《各有玩法》 阳光<br></h3><h3><br></h3> <h3>健身者系列3《目不旁视》 阳光<br></h3><h3><br></h3> <h3>健身者系列4《健身者》<br></h3><h3><br></h3> <h3>健身者系列5《倒挂金钟》<br></h3><h3><br></h3> <h3>健身者系列6《招式不同》<br></h3><h3><br></h3> <h3>健身者系列7《练出三指撑》<br></h3><h3><br></h3> <h3>健身者系列8《踢毽子》<br></h3><h3><br></h3> <h3>《接孩子的家长》1 谢勇民手机作品<br></h3><h3><br></h3> <h3>《接孩子的家长》2 谢勇民手机作品</h3><h3><br></h3> <h3>《接孩子的家长》3 谢勇民手机作品</h3><h3><br></h3> <h3>《接孩子的家长》4 谢勇民手机作品</h3><h3><br></h3> <h3>《接孩子的家长》5 谢勇民手机作品<br></h3><h3><br></h3> <h3>《接孩子的家长》6 谢勇民手机作品<br></h3><h3><br></h3> <h3>《接孩子的家长》7 谢勇民手机作品</h3><h3><br></h3> <h3></h3><h3>《接孩子的家长》8 谢勇民手机作品</h3><h3><br></h3> <h3>《台阶》 曾国华</h3><h3><br></h3> <h3>《倾诉一曲》 曾国华</h3><h3><br></h3> <h3>《小帮手》 于艳(省局税友)<br></h3><h3><br></h3> <h3>《校车》 刘向荣(张家界税友)拍摄于尼泊尔博卡拉<br></h3><h3><br></h3> <h3>《自选包装》 陈刚(麻阳税友)</h3><h3><br></h3> <h3>《两边的聚会》 陈刚(麻阳税友)</h3><h3><br></h3> <h3>《意外》三连拍之一 刘旭东(会同税友)</h3><h3><br></h3> <h3>《意外》三连拍之二 刘旭东(会同税友)<br></h3><h3><br></h3> <h3>《意外》三连拍之三 刘旭东(会同税友)<br></h3><h3><br></h3> <h3><br></h3><h1><b><font color="#ff8a00">*【职场剪彩】</font></b></h1><h3><b><font color="#ff8a00"><br></font></b></h3><h3></h3> <h3>《减税降费暖人心》 项智洪</h3><h3><br></h3> <h3>《税务青年志愿者》 汤国栋(双牌税友)</h3><h3><br></h3><h3><b>汤国栋:</b>为实现双牌“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助力双牌县创建全省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打造“全国最美滨水县城”贡献力量,近日双牌税务青年志愿者拿起火钳、麻袋清理河道边的草丛,或抄起铁钩、捞网远距离打捞河面及河岸的废弃物;或乘船巡查河道,沿途清理河道垃圾和漂浮物。<br></h3><h3><br></h3> <h3>《看我的》1 张又平(邵阳税友)</h3><h3><br></h3> <h3>《看我的》2 张又平(邵阳税友)<br></h3><h3><br></h3><h3><b>张又平:</b>在严肃紧张的工作之余,邵阳市局机关组织了一场趣味活动——夹乒乓球跑接力赛。该活动组织几个人数相等的工会小组队伍,每个人手拿筷子夹乒乓球,在规定的距离内接力,哪个队在最短的时间既不掉球又跑完全程就是第一名。这个跑,需要技术和心理素质都好,比赛中最主要的是要防止其他队的干扰和打岔,笑点就来了,你越紧张人家就越起哄打岔,往往掉球的可能性就大,在一片笑声和捣乱声中产生快乐和欢笑声,这个时候,每个人都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年龄,笑了、快乐了,就达到了活动的目的。<br></h3><h3><br></h3> <h3><br></h3><h1><b><font color="#ff8a00">*【东瞧西看】</font></b></h1> <h3>《休闲时光》 曾国华</h3><h3><br></h3> <h3>《浦江之滨》 陈建平(省局税友)</h3><h3><br></h3> <h3>《江永 勾栏瑶寨》 陈建平(省局税友)<br></h3><h3><br></h3> <h3>《吉首夜景》 高凤荣(省局税友)</h3><h3><br></h3> <h3>《吉首夜景》 张钦(省局税友)<br></h3> <h3>《大海的层次》 雷正新(长沙税友)摄于仙本那</h3><h3><br></h3> <h3>《深山藏古寺》 雷正新(长沙税友)<br></h3><h3><br></h3> <h3>《鮮果出乡》1 刘旭东(会同税友)</h3><h3><br></h3> <h3>《鮮果出乡》2 刘旭东(会同税友)</h3><h3><br></h3> <h3>《山外有山》 刘湘和(邵阳税友)</h3><h3><br></h3> <h3>《黔州古城吊桥》 张又平(邵阳税友)<br></h3><h3><br></h3> <h3>日记体《舂陵散记》1 “负重前行 ” 廖荔平(新田税友)</h3><h3><br></h3> <h3>日记体《舂陵散记》2 “乡野产品 ” 廖荔平(新田税友)</h3><h3><br></h3> <h3>日记体《舂陵散记》3 “今日特价 ” 廖荔平(新田税友)<br></h3><h3><br></h3> <h3>日记体《舂陵散记》4 “秋水寒鸭” 廖荔平(新田税友)</h3><h3><br></h3> <h3><br></h3><h1><b><font color="#ff8a00">*【他山之石】</font></b></h1><h3><b><font color="#ff8a00"><br></font></b></h3> <h3>《黑白韵味》1 唐红霞(长沙)</h3><h3><br></h3> <h3>《黑白韵味》2 唐红霞(长沙)<br></h3><h3><br></h3> <h3>《黑白韵味》3 唐红霞(长沙)<br></h3><h3><br></h3> <h3>《黑白韵味》4 唐红霞(长沙)<br></h3><h3><br></h3> <h3>《黑白韵味》5 唐红霞(长沙)<br></h3><h3><br></h3> <h3>《黑白韵味》6 唐红霞(长沙)<br></h3><h3><br></h3> <h3>《黑白韵味》7 唐红霞(长沙)<br></h3><h3><br></h3> <h3>《黑白韵味》8 唐红霞(长沙)<br></h3><h3><br></h3> <h3><br></h3><h1><b><font color="#ff8a00">*【经验之谈】</font></b></h1><h3><b><font color="#010101"><br></font></b></h3><h3><font color="#010101"><b>“讨赞”与“点赞”</b>
文:阳光</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不知何时起,拉票“讨赞”之风也吹进了摄影圈。我所加入的几个摄影群里,有的影友在网上发了新图之后,生怕被“楼层”遮掩别人没看到,便不断重复发图;有的参加一些有投票评选环节的影赛,照片非常一般,自己也谦虚称为“拙作”,却在投票期一遍一遍固执地催票,每天提醒群友投票,目的是为获得更多的“点赞”使排名靠前。</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讨赞”涉及作者待己。“讨赞”者需要清醒的是,网络上开展的投票活动,往往出于评判作品优劣以外的目的,并未与客观评选的标准相衔接,投票难免鱼龙混杂,“点赞”未必真有那么重要。其实您所发图片,若确实精彩能触动观者,自然少不了真实的点赞;若真是“拙作”,再要求别人“点赞”,岂不是强人所难!即便收获有大量互相帮衬灌了水的浮夸乱捧,除了能满足一下虚荣心,对提高摄影技能真无任何帮助,倒不如真诚“求砖”更容易得到实惠。十分在意参赛结果的影友,不妨换个思路,求人不如求己,努力学习努力实践促进影艺的进步,提高照片的质量,靠实力争夺评委的视线,在突破自己中创造佳绩才是正道。</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点赞”涉及观者待人。“点赞”者需要警醒的是,营造影艺进步的良好环境人人有责,最需要最可贵的就是真诚。观者阅读别人的作品,评论要源自感动发至内心,真诚且客观。如果感觉把握不准,说不出其中道道,不妨少言慎言。这方面我们可向著名画家王子武先生学习。据说有一次为人浪漫豪迈的画家黄永玉先生来深圳办展览,因一直喜爱王子武先生的画便邀请他参加开幕式,还当场挥毫给他画了画。媒体记者采访王子武,请他发表看法,他缓缓答道:“我是来学习的,不是来评论的。”再无二话。也许在王子武的理解中,艺术纯粹是个人的事,艺术家对其他人的意见未必就真能听进去。自己领悟不到的,别人说也没有用,自己能领悟到的,就无须他人说了。因此,王子武先生不愿意浪费话语,不愿意说假话,更不愿意给人表演。</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讨赞”与“点赞”的方式,说到底反映出从艺者的态度和品德。交往中你怎样对别人,别人往往也怎样回应你。我们需要的是少一些虚荣投机、多一些学习研究,少一些违心应酬、多一些批评探讨,少一些无聊奉承、多一些真诚交流。</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刊2016年10月26日《人民摄影》、10月28日《中国摄影报》)<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br></h3><h1><b><font color="#ff8a00">*【读者感言】</font></b></h1><h5><b><font color="#ff8a00"><br></font></b></h5><h3><font color="#010101"><b>汤国栋:</b>摄影来源于生活,身边的风景最动人!感恩阳光的辛勤劳动和付出。
<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张钦:</b>阳光,非常谢谢您选用了我的一幅摄影作品,将极大的鼓励我摄影创作的信心和兴趣;非常敬佩您对摄影的热爱和坚守,一直用摄影作品反映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非常钦佩您退休后仍不辞辛苦,引领税务摄影人通过摄影作品传播正能量。给您点个大大的赞!</font><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br></b></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高凤荣:</b>阳光,佩服你对事业的坚守,即使退休也不放弃,在摄影阵地和宣传正能量方面引领风骚。</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