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初高中段名师和名课程团队带头人高级研修班(三)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卷首语</b></font></h1> 这五天,心有目标,行进追寻,我们来到杭州,拓宽教育发展之路。<br> 这五天,在南北方教育理念的碰撞与交融中,我们反思着,刷新着,改变着。<br> 这五天,我们带上满满的激情,来到跟岗学校交流学习,体验着,收获着。<br> 这五天,我们变的是教育思想,守的是教育目标,寻的是有效途径,惜的是学习机会!<br> 杭州培训之旅不是结束,那些点滴收获已融进我们的理念中。在教育的路上,我们愿作永远的学习者,坚定脚步,奋勇前行!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特色引领 达人达己(引领篇)</font></b></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和平教授在作报告</p><p> </p> 徐教授从目标教学的叙写到课堂片段设计,先行学习设计、交互学习设计以及后续学习的具体设计进行了深入的讲解。不仅如此,还现身说法如何观察课堂,反思教学行为。既有方向又有操作的样本。就像专家所说,培训,经过酝酿,沉淀,期望,我们每一个教育的世界里改变真正发生,课堂里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徐教授的讲座更像一面镜子,既照出我们的现在,照出我们现在的基点;也鉴照我们继续前往的未来:如何设计学科素养指导下的新课堂?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课间学员们围在徐教授周围深入探讨</p><p> 徐教授的讲座生动而不失真实,幽默而不乏启迪,让我们体会到一位智者、长者对大家真诚殷切的期望。( 荣成一中 杨锦平) </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现场过招 收获满满(分享篇)</font></b></h1> 高中一组:来自荣成一中的杨锦平老师分享了“名师之名,名何处”的思考。这次的“浙”里之行,让大家在酣畅淋漓的学习的同时也静心思考“名师之名,名自何处?名向何处?”教授的讲座、名校的参观,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名在传承”的真谛。传承文化,传承使命。名师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邂逅各种的旖旎与灿烂,我们要做的就是“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在研究自己特色的基础上吸纳和借鉴,形成自己的风格。吴江林校长,徐和平院长的讲座既高屋建瓴,又指导实践,我们就可以站在自己的高度上,思考与建设。名向何处?名向最好的自己。接下来,就要把改变交给时间,慢慢沉淀,酝酿,让改变真正发生,让学习真正发生。 高中二组:来自威海实验高中的于洪飞主任就“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技、术、道”分享感悟。<br> 于老师从2011年开始关注浙江教育改革,对浙江教育品牌特色的必然性有自己的思考。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也。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初起阶段有两个要素——博学、反思。博学是广泛的学习,反思是深刻的反思。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教师专业成长需要有借助物,这个借助,就是学术思想、学术研究的引领。道:积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教师专业成长的道,在于教育情怀,并且能持恒地、专注地、积淀个体的教育情怀。<br> 初中一组,来自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崮山中学的郭志军校长,用感觉、学习、适合、付出四个词概括培训收获。<br> “感觉”,无论是专家报告,还是跟岗学习,既是引领,引领教学不断突破,更是一种自我激励,从现在开始改变,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学习”,在实践操作层面,解决的办法只有读书学习。“适合”,专家和校长详实的案例,不可复制,开发适合我们自己的课程。“付出”,世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不问付出,哪有收获。我愿意用自身的改变,带动我的团队的改变,化用浙派教育的一句话——改变一点,教育出彩。<br> 初中二组:来自威海羊亭的姜永东校长分享了他“以人为本”的心得。<br> 以人为本,就是目中有“人”,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以“我”为本。课堂教学以生为本,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一切教学工作,所有的课堂活动,学生的发展,都应该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地。学校发展以师为本,教师是一所学校最宝贵的财富,一所学校,校长对老师的温度,决定了老师对学生的温度。兼容并蓄,以“我”为本。将先进的理论知识,成熟的经验做法,兼容并蓄,融合创新,固步自封难进步,但人云亦云也不可取。<br> 教无止境,学无止境,眼前有榜样,心中才有方向,静心归零再出发,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只为幸福更多的学生!<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典礼篇)</font></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赵桃主任主持结业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周院长带领全体培训名师、名课程团队,回顾了培训过程的点滴瞬间,对本次培训的有序安排、深度学习与分享交流,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对全体名师提出"三命"(性命、生命、使命)</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到"(梦到、做到、得到)的美好期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领取结业证书</h3> 威海教研中心副主任陈红梅,对本次全体培训学员的学习给予了"三高"的评价,学习兴致高,分享频率高,学习效率高。激励所有参训学员以此为契机,在学习与借鉴中继续成长。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威海教研中心师训室主任温勇对本次浙里培训之旅的过程和效果做了以上评价。并结合本次培训,对所有人员提出了相关的后续作业要求,希望各位名师、名团队人员,继续教研,继续提升。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勤学反思 促进生长(感悟篇)</font></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研修,一路迤逦,一路花开……</font></h3> “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致远”。本次威海市初高中名师和名课程团队带头人高级研修班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实例、资料,把我们引向了一个浩瀚的知识的海洋。<br> 我们不再是知识的独有者,我们应该和学生在同一个发展的平台上,社会需要我们具备与时代相通的教育理念,具备适应高质量的教学所需的教育科研能力,具有高强的信息获取能力,面对这样的挑战,我时常感到焦灼和困惑,教师和学生岂能还是“一杯水和一桶水”? 不断学习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生存概念,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随着学生的发展需求,追求自身发展已成为必然。<br> “研修是一种福利”,全体学员面对本次研修,让我们暂且忘记昨天的疲惫,挺一挺脊背,共同追求一种精神,守望一种生活,憧憬一种境界,体验一种快乐,无限相信着:研修对我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的研修值得!<br> 虽然严寒,但阳光明媚。<br> 研修,一路迤逦,一路花开…… (荣成市第三中学 于慧)<br> <p></p><p> 从新课程改革的实质、架构与实践研究,到高考三位一体招生政策解读与高中生生涯规划的探索;从普通初中教育样态的变革与创新,到精致高中建构精细管理与有效教学体系的策略实践;从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实践,到核心素养指向的新教学设计。专家的报告有高屋建瓴,更有草根实践,浙派专家视角不同,风格各异,但活跃的思维、系统的思考、扎根的研究却同样精彩灿烂。</p> 一所崇尚“亲情教育”的“相亲相爱”的杭州市公益学校,一所建校不到两年,践行“未来学校”教育理念的浙江大学教育学校附属学校,校园规模、发展历程各不相同,特色更是鲜明各异,但同样呈现了教育崭新的生态。一位温暖谦和、和师生欢乐一处的“阿潘校长”,一位现代感十足、博学自信、改革思路清晰的“欧校长”,追逐的教育目标更有不同,但同样坚守自我,同样活力四射,同样侃侃而谈,浙派校长的风格确实魅力无穷。<br> 相逢杭州,遇见美好,接下来,我们能做的,就是一直在路上,一直在思考,一直在突破,一直趋向教育的理想状态。(荣成第二实验中学 张婷婷)<p></p><p></p><p><br></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让专业成长引领幸福之路</font></div> 初冬的杭州,虽带有丝丝寒意,但我们的心却因共同的追求在这里相遇。为期五天的专家培训及跟岗学习,不仅给我带来专业上的深刻反思,更为我的教育之路指明了前进的航向。<br>一、如不先化为灰烬,如何获得重生。<br> 印象最深的当属浙派名师吴江林校长全新的教育理念和落地的有效教学。他为我们带来名师工作室的成长领航,一个人引领近三十个工作室的专业成长,带领团队快速前行,收获无限精彩,让人惊叹折服。“我们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一名普通教师与名师的区别并不大,决定性因素取决于他们对待人生和工作的态度。名师工作室的成立倒逼着教师不断反思,不断成长。名师的教师生活一定是自律的,既要管好自己,更要有足够的专业领导能力。名师的精神境界高度更是对团队成员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立足课堂教学,不断研究,不断探索,不断在实践中丰富自我的实践,不断提炼自我的教学主张和教育思想。作为名师,我们要引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不断带动身边的教师共同前行,在实践中提升自我的教育智慧,在团队中找寻对教育的共同追求。<br> 如不先化为灰烬,如何获得重生。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需要慢下来,细细品味专家的引领,在思考中不断完善自我,引领教师们智慧地开展工作,在不断前行中收获专业发展的快乐和幸福。<br>二、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将灯点亮。<br> 杭州笕桥实验中学吴琼校长“现代视野课堂形态的变革和创新”的观念也同样让人印象深刻。“为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深得人心。学校聚焦课堂改革,坚守学生自主发展立场,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紧扣智慧化、现代化的时代脉搏,锐意推进课堂改革。学校提出“328高效课堂”的研究,探索“教师如何教”,力图从课堂关键点达成、学生差异性教学等方面改变课堂面貌,促进教学效率提升。强调学生本位,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组织课堂教学,力图以自主、自助、自治为三大要素,打造自主性学习为核心师生互动共生的课堂样态。吴校认为,散育必须用心同智慧去做,弃动利,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主张教育无痕。反思我们的教育却只是一味地追求高效课学,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真正尊重过学生,是否考虑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课程不同范式不同,但都要遭循学生的自主发展,不能各自为正。<br> 教育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必须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将灯点亮。其实,教育的工作是繁琐而平凡的,我们只要把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了,把平凡的事做好也就不平凡了。(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 王华)<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带着美好返程</span></div> 5天前,我这个十级腰拐子,和82位教育界的同仁一起来到了杭州。除了不好意思请假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9年前,我曾参加了在上海组织的首批四名工程培训,受益很大,因此我知道本次培训的含金量一定更高。5天过去了,事实证明我来对了,来得超值。<br> 这次培训,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操层面,都非常实用。印象最深刻的是萧山徐和平所长、笕桥学校高琼校长、杭州六中陈立英校长和语文特级吴丹清老师。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对教育管理和教学改革都有极致的情怀和担当,比别人思考的不止多一点,比别人做的不止多一点,在办学、管理、课程等各个方面,实实在在,求真务实。这些都让我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回去后,我要和团队的同事们一起,进一步学习、领悟、沉淀,和工作实践相结合,争取让培训的所学所悟,真实有效落地。<br> 感谢教研中心的领导精心组织、周密筹划了这么好的培训活动,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让我有机会与过去的老同事、熟悉的老朋友,以及仰慕已久未能认识的名师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能让我们来自一线的老师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提升理念。还要感谢这一路帮助、关心十级腰拐子的各位同仁,送膏药、看手机、帮拿行李,还有课间休息的各种问候,让我感觉到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彼此扶持,彼此成就,非常感谢!<br>陈主任在开班仪式上说过,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培训结束了,返程路上,祝福我们各位带队领导以及三期初高中的各位名师同学,学有所成,身体健康,欢迎大家有机会到实践基地指导教学工作,交流宝贵经验。(威海市中小学生综合教育实践中心 丛宏)<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邂逅美丽</span></div> 半城山水半城湖,西子湖畔赏荷花。时令虽已近初冬,欣赏不到西湖荷花美景,但浙派教育的高屋建瓴却似荷花一般清新脱俗、芬芳四溢,令人沉醉。浙里的专家似高山,指引方向,引领我们细谈课程发展,认知高阶思维,感受核心素养发展对学生成长所起的推动作用。浙里的校长们如护花使者,用先进的育人理念,积极的探索精神,为培养拥有健康的身体、人文的心、科学的脑、善于创新、敢于担当的人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氛围。浙里的教师似流水,润物无声,默默浸润着学生的心田,启迪智慧萌发,陪伴学生快乐成长。浙里的学生像雏荷,享受着课堂雨露的浸润,积蓄着力量,释放着潜能。杭州之行,是一次美丽的邂逅,引发了我思想的触动;大咖的引领,开启了我课堂的变革。正如徐和平主任所说:“素养不远,就在路上。”改变从思想开始,素养在课堂落实,一切美好即将开启。(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 张爱华)<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看见孩子,营造春天</span></div> 教育生态不一样,教育效果也不一样,这是杭州笕桥实验中学高琼校长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一下击中了我,同样击中我的还有高校长的那些做法。寻找身边的感动,拨动我的心弦,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大大的学校治理融合在一个个小小的教育故事里。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让每一天都充满正能量,这个学校就是积极向上的。一天一故事,一月一回眸,学期一总结。这样的学校有温度,这样的教育有故事,这样的分享有美感,这样的师生有品质。<br> 我也在寻问我自己:在班级里,我有没有善于发现的眼睛,看到学生,看到故事;在课堂上,我能不能创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营造四十五分钟的春天。<br> 看见孩子,营造春天,一次这样的引领,一次次这样的实践,我想,学习这是这样落地的。(荣成第二实验中学 郭红娟)<br><p></p> <p></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提升核心素养 完善教学设计</font></div> 徐和平主任首先简要回顾了教学目标的进化过程:从1952年的双基目标到2001年的三维目标,从2014年教育部提出“核心素养”概念到2017年《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这标志着核心素养正式进入课堂,正式进入全国中小学。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将此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这必将成为引领新课改和培养学生的方向。<br> 如何全面理解核心素养以及在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徐主任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切入,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抽丝剥茧式向老师们娓娓道来。他以多个学科案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素养导向的新教学设计,徐老师讲述中通过启发式发问,层级式剖析,通过教学中目标升级,让老师们理解了教学由知识到新知识的转变,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同时指出:教师应该认真研读学科新课标,把握重点,为我所用;应该把握核心素养的核心,把教学知识上升到“元知识”,转换到“活知识”;应该了解教学目标的概念层次,熟知课堂(单元)教学目标设计模型;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好“两条线”,即模块段落线和教法学法线;应该做好先行学习设计,充分发挥“导学”功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尝试学会、尝试发现。<br> 徐和平主任的讲座理念先进,案例丰富,思路清晰,设计务实,他激情四溢、风趣幽默地演讲不时迎来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欢笑中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得到了一次洗礼,核心素养的内化在潜移默化中浸润。(荣成二中 陈新虎)<p></p><p><br> <font color="#167efb">学习——最美的教育,</font><br> <font color="#167efb"> 改变——做最好的自己</font><br> 美好的学习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一个周的邂逅,让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心灵的一种震撼,从学术大咖、百年名校、历史沉淀、文化底蕴都深深让我震撼。<br> 1.报告感悟篇<br> 施光明教授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新课程下我们需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紧迫性,为我们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路径;王惠丰校长在学生生涯规划“三位一体招生”评价体系方面,通过综合评价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走向名校的捷径,将适合的教育进行到底;吴江林教授从课程标准教学到目标评价与教学一致性,特别是分享的考前一月备战妙方,深有感触,从阅卷人出发,细析18秒高考作文得分点,提出核心问题,点对点进行练习,提高备考精准有效性;徐和平教授的精彩分享是让我感受最深的,从目标解读再进一步具体到目标怎么升上去,怎么降下来,怎么落地,做了针对性的讲解,为我们以后的实际教学提供了方向。<br> 2.跟岗交流篇<br> 杭州高级中学,杭州七中,百年名校各有特色,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根基,让我们叹为观止,鲁迅、沈钧儒、朱自清、叶圣陶、徐志摩、郁达夫、金庸等文人志士一个个从这里有出去,在这里有着高效自主的课堂,有着骄人的成绩,有着独有的特色教育。<br> 学习没有终点,杭州之行是我追梦路上的新起点,邂逅最美的教育,遇见最好的自己,梦想之路,扬帆起航。(荣成二中 郝少敏)<br><br></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逐梦前行</span></div> 教育大咖们高屋建瓴的报告,真正带给我一次“头脑风暴”和“心灵震撼”的经历。老师们都珍惜机遇,静心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具体的教育改革实施策略,激励着老师们的学习热情。吴江林校长的报告更是风趣幽默,理论结合实践,观点鲜明,引入入胜。这次培训学习教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聚焦目标,奋力前行;教我修身自律,一定要有专业信念专业素养更要有专业语言;教我在不断学习中更要有规划有反思有总结,真正能提升自己,真正做到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追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荣成二中 鹿新华)<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攀登</span></div> 肩负责任,心有目标,行进追寻,我们走进杭州。<br> 这些天,源于对优质教育的深情守望,我们暂别了可爱的家乡;<br> 这些天,源自对学生幸福成长的美好愿望,我们又一次背起出发的行囊;<br> 这些天,源自我们身上沉甸甸的责任,我们不断地在教育的海洋里徜徉;<br> 这些天我们怀揣着实现优质教育的美好愿景,坚守着奠基孩子幸福的崇高目标,追寻着走向名师的有效途径!<br> 这些天,我们学习着、思考着、践行着;<br> 这些天,我们快乐着、收获着、成长着;<br> ……<br> 遵循着名师的脚步,我们努力前行!<br> 11月17日在美丽的浙江杭州我有幸参与了威海名师培训,参加这次培训的老师们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学生的主角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学习。这两天聆听了几位专家、名师、名校长的专题报告,虽然不能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但也大有茅塞顿开之感。此次学习可谓收获颇丰,让我面对困难不再畏惧,给了我敢于直视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示范。<br> 世间之事难易本就是相对而言,为之则难者亦易矣!正如毛主席所说“世间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荣成二中 连培惠)<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font></div> 今天,徐和平老师引用了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是教学生学”。这句话,引起了我长久的思考:新课标的今天,我们教师应该教什么,怎样教,教的怎么样?我们到底要将学生引到哪里去?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的怎么样?我们到底要还给学生一个怎样的课堂,学生又需要怎样的课堂?<br> 曾几何时,我们的老师抱怨学生这道题讲了多少遍还不会;曾几何时,老师讲课只讲所以不讲,理由是给学生讲了理由也白讲,不如直接告知让他们多模仿几次效果来的更快;曾几何时,问题成了老师的自问自答;又曾几何起,问题探究小组合作成了公开课才有的形式……<br> 系铃还需解铃人。只有我们,一线的教师,去自觉的反思,去转变我们的观念,去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真正参与学习,学生才能有信心有兴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的课堂,需要我们自己来主导。(荣成二中 王爱萍)<br><br> 威海市第九中学英语名课程团队走进杭州,靠近西湖湖畔。在这个山清水秀却又充盈浓厚的学习和学术氛围的城市里,聆听专家的精彩报告,全天浸入名校,所见所闻,让我们开启了一道感悟之门。在研修最后的一天,徐和平主任用他广博的知识、活跃的思维、独到的见解,帮助我们对素养指向下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形成了一个新的框架。<br> 感谢领导给予我们这次研修的宝贵机会。参与了,倍感机会的珍贵。这次研修,严谨充实,满满的收获让我们在理念上完成了一次洗礼,在知识上得到了一次强劲的充电。(高区威海九中 唐新华)<p></p>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喧嚣的萧山机场,有那么安静的一角。回想学习内容,写反思做简报,观点碰撞,头脑风暴。候机的时间很短,但是学习的时间很长,我们一直在路上的,从来不负光阴的点滴。</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 结束语</font></b></h1> 杭州之行,仅仅五天。五天的培训学习,是一种刷新,刷新着教育理念。<br> 听的培训讲座越多,你会发现,专家们的观点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思想正是由于多样性,这个世界才丰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那样的春天,何其灿烂。或许我们没有办法记住研修培训中每一句话,但有一束光就这样照进了我们的心房。<br> 我们不妨在研修培训中先做一棵会思考的芦苇,然后诗意的栖息在教育的领地。改变一点,人生出彩,想想就觉得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