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数学,数学文化,数学文化课堂,一场小学数学文化教学研究的视听盛宴如约而至!2019年11月19日——11月21日,山东省小学数学文化教学观摩交流研讨会在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举行!</h3><h3> 本次会议由山东省教科院主办,数学教学研究专家蔡金法教授、西南大学博士后裴昌根、山东省教科院教研室副主任小学数学教研员徐云鸿,以及全省各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和小学数学骨干教师300多人参与本次研讨活动。活动以数学文化研究为主线,安排了专家的专题报告、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分享、学生数学文化拓展课程的精彩展示、基于数学文化的课堂教学展示、数学文化课题研究的项目介绍等多个环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山东省教科院教研室副主任小学数学教研员徐云鸿主持会议</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数学教学研究专家西南大学和美国德拉华大学蔡金法教授</b><b>做《问题提出与数学文化 传统与创新》专题讲座</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西南大学博士后裴昌根教授</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做《基于数学文化的教育研究设计与实施》专题报告</b></p> 本次会议上,来自青岛的小数团队进行了精彩展示。<br> 11月20日下午,来自青岛团队的青岛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刘仍轩老师对“数学文化教学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研究”这一课题研究项目做了详细的介绍。刘老师分别从概念界定、项目内容、项目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组织分工、进度安排、预期成果八个方面,结合先前青岛市小学数学课题研究的经验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解读。使与会老师进一步明确了数学文化教学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做?有了一个清晰的研究思路,为进一步将数学文化教学研究做实、做深、做透指明了方向。交流中,刘老师用四句话概括了对数学文化研究的一种期待:敲响数学文化研究的战鼓,掀起数学文化研究的浪潮,培育数学文化研究的硕果,扬展数学文化研究的旗帜! 诙谐幽默的语言,严谨流畅的表达,让大家对数学文化教学的研究充满了信心!<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青岛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刘仍轩老师对“数学文化教学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进行经验交流</b></h3> <h3><font color="#010101"> 11.20日上午,来自青岛团队的胶州市向阳小学的纪子成老师在课堂教学展示环节出示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数学文化观摩课。纪老师的课堂充分遵循了大问题、大空间、大智慧的设计理念,大胆创新,将圆的周长和面积合理整合,遵循学生的认知需求,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的创造和研究自然发生。课堂上,纪老师把数学文化有机融入数学课堂,探究线、文化线双线融合,更加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课中,孩子们拒绝了纪老师让他们休息一会儿的要求,探究持续,思考继续,80分钟,孩子们对数学课堂还是意犹未尽。整整两节课的时间,体现了数学课清晰的数学味、浓浓的思考味、醇厚的文化味——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探究的快乐!</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胶州市向阳小学纪子成老师执教</b></p><p align="center"><b>《圆的周长和面积》数学文化观摩课</b><br></p> <h3><font color="#010101"> 课后,与会老师代表对学生进行了访谈:“纪老师想让大家中途休息一下,大家不愿意,你是怎样想的?一连上80分钟的课堂不累吗?”学生说道:“终止很容易,继续很难;已经到了最紧张的时刻;研究是环环相扣的;休息的话就打断了思路,应该一气呵成。”从学生的话语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已经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这种浓厚的探究兴趣正是我们所期待的生本课堂!</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与会老师代表对学生进行课后访谈</b></h3> <h3><font color="#010101"> 11月20日下午来自青岛团队的省兼职教研员胶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小学数学教研员孙凤武老师引领执教老师对四节课进行评课交流。孙老师以文化教学为主线,分别就展示的四节课《数学金字塔》《圆的周长和面积》《分数的由来》《比的意义》进行了点评,针对如何让文化教学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省兼职教研员胶州市教体局小学数学教</b><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研员</b><b>孙凤武老师引领执教老师对四节课进行评课交流</b><br></h3> <h3><font color="#010101"> 11月21日上午,会议总结阶段,来自青岛团队的孙凤武老师与三名省兼职教研员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孙老师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了总结,针对数学文化教学进行了交流:1.深研教材,找准渗透点;2.深挖资源,布好植入点;3.深炼策略,把好交融点;4.深研反思,促双线交融;5.抓住契机,延展升华点。给一线的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胶州市教体局小学数学教研员孙凤武老师</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与三名省兼职教研员对会议进行总结发言</b></h3> <h3><font color="#010101"> 从课题交流到课堂教学再到课堂研究过程的交流,是青岛小数团队用心研究的一个缩影,山东省教科院徐云鸿老师在最后的大会总结阶段,对青岛小数团队做出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font></h3> 精彩背后,是青岛小数团队执着、用心、创新的研究!圆的周长和面积整合教学,80分钟的课堂,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更是一次挑战。基于对青岛市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充分认可,省教科院徐云鸿老师将这一重任交给了青岛团队!面对艰巨的任务,市教科院刘仍轩成立市、区、校三级磨课团队,对本节课进行了细致的打磨。 从知识的整合到文化的融合,从教学的设计到课堂教学的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指导与研讨,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了整体建构。<br> 一是深入研究教材,整体布局,有效整合<br> 周长和面积两节课整合教学,如何能呈现出一节环环相扣自然流畅的课例,刘老师带领胶州团队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契合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方法经验,经过反复研究实践论证,找到了突破口,最终确定了整体布局启动周长和面积探究任务——小组合作有序探究——成果展示交流构建周长和面积的联系的设计思路。<br> 二是挖掘数学文化,整合资源,有效融合<br> 圆的周长和面积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圆的研究、圆周率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数学家在圆的研究中的卓越成就等等,如何走出用文化给课堂贴标签的误区,融合到课堂教学中。研究团队充分挖掘相关数学文化资源,找准数学文化的切入点,合理植入,让数学文化融入到学生探究的每一个环节,提升学生探究的兴趣,感悟古人研究的品质、创新的意识,真正的让数学文化为课堂服务,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服务。<br> 三是践行生本课堂,开放自主,自然生成<br> 充分的放手,让探究真实的发生!研究团队遵循省教科院徐云鸿老师提出的大问题、大空间、大智慧的设计理念,在课堂教学策略上,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以大问题引领,让学生充分的探究,开放自主的研究有序更有活力,学生思维的交流碰撞更是一种智慧成长!<br> <h3><font color="#010101"> 从课程整合,到文化融合再到课堂教学策略的合理选择,让课更加的清晰明了。磨课的过程中,从农村学校、到区、市的学校,每一次课堂上都能看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碰撞,都能听到孩子们不想休息继续研究的需求。研究打磨的过程中执教的纪子成老师,也从开始的质疑,到逐渐的融入,再到后来的悦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研究,离不开专家的指导与团队的合作。整个研究过程中,山东省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徐云鸿老师亲临青岛对课例进行详细指导,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青岛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刘仍轩老师带领青岛骨干团队从资源的收集整理,到课堂的设计,教学策略的实施全方位的进行打磨。刘老师还多次来到胶州进行听课指导。</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山东省小学数学教研员徐云鸿老师亲临青岛对课例进行指导</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青岛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刘仍轩老师深入向阳小学进行指导</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青岛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刘仍轩老师走进瑞华小学对课例进行打磨</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010101">青岛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刘仍轩老师</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010101">与胶州市小学数学团队进行磨课交流</font></b></h3> 在本次省小学数学文化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青岛小数团队的精彩展示彰显了我市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底蕴,凝聚智慧的打磨过程,更显示出小数团队的一种朝气与活力!接下来,我们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脚踏实地,扎实研究,真正让数学文化教学研究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服务!<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