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黃村地震台现隶属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原國家地震局分析預報中心)。它始建于1976年,坐落在大兴区黄村镇海户新村,1975年2月辽宁海城7.3級地震后,隨著地震趋势预测判断认为向南发展的大趋势,建設台站、布設台网、加強监测、保卫首都圈勢在必行。</h3><h3> 黃村地震台,从最初的租房观测,到正式落成使用,经历了艰苦岁月,弹指挥间,在地震行业发展中它经历疾风厉雨,砥砺前行,黃村地震台的发展史,从一个側面反映了新中國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地震观测与预测的艰辛历程。</h3> <h3> 四十年后的今天,再看到這些熟悉和曾经战斗过的土壤和房屋,我們仿佛又看到了老前輩們,年复一年在这儿坚守工作的身影和为地震攻关努力奋进的日日夜夜。</h3><h3> “风餐露宿,栉风沐雨,无私奉献”是他們永远坚守的主題。</h3><h3> 观测室和生活区仍然留有他們那时的印痕与记录。穿越时空,40年前的情景在我们眼前浮现,台站里我们能够看到张汝俊、方曉祥、柳景梅、羅永滿、張和元、馮萬順、曹起、王萍、韓寶學、高玉順、张如英等科技人員工作和生活时的身影,他们是黄村地震台内最忙碌的人。</h3><h3> 黃村地震台的一草一木和一砖一瓦都留有他們終身难忘的记忆,所有這些都將被后人永远铭记与怀念。</h3> <h3> 为黃村地震台发展做出奉献的还有当時的第九研究室(台站管理处),记忆中,有张广仁、鮑振剛、方曉祥、張金祥、嚴雋鈡、馬昭康、張秀臣、曹宜學、周宜精、張金、可志和、梁建業和楊林章、谷永新、黎明生、李庆义及我本人都曾在此部門工作过。</h3><h3> 那時,大多数老同志们上班,都是自己带饭,蒸锅热饭解决午餐,工作中使用的交通工具就是北京212吉普車,颠簸漏风,高速公路又少,每一次下台站都会感到异常艰苦。</h3><h3> 为管理好分布在北京各区县的十三个地震台,大家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付出了大量精力和体力。</h3><h3> 当然,也包括被粮田包围在其中的黃村地震台。1986年2月,为保护地磁观测质量不受干扰,赔偿黄村镇62330元又征地6.64亩,使院墙向西外推25米,向南外推37米。</h3><h3> 此时台站总面积为17.17亩。房屋面积已达2513平方米。</h3> <h3> 为黄村地震台发展做出奉献的还有北京港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它成立于1993年,在老领导庄灿涛先生的帶領下,一步一个脚印,克服困难,传承创新,为解決单位当时科研经费紧张,积极想办法,群策群力,90年代后期,公司租下了黃村地震台使用,將225万元租金全部返还单位使用,有力着支持了单位科研持续发展。</h3><h3> 在这里,北京港震公司不断自主创新,研发了二十多种宽频带、大动态、高分辩率、高灵敏度的地震观测仪器;</h3><h3> 在这里,实现了从被动天然地震观测到主动人工地震观测,从地上观测到井下观测,从陆地观测到海洋观测;</h3><h3> 在这里,他們所从事的“中国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的研发、生产、集成和推广应用”项目荣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h3><h3> 在这里,他們所从事的“甚低频标准振动测试系统”项目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併多次荣获中国地震局颁发的”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h3><h3> 黃村地震台是块“福地”,仔细看上面照片,庄先生可是在向不同阶段两任共和国总理(朱镕基、温家宝)介绍科研进展情况。这瞬间的留影太神奇了!</h3> <h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城市功能定位的需要,历史文化悠久的黃村鎮也面临著开发改造,从2010年5月海户项目启动拆迁工作正式开始,该項目用地规划88万平方米,涉及整个海戶新村1114戶居民的回迁工程。</h3><h3> 为支持北京大兴区人民政府的工作,黄村地震台新址将搬迁至黄村镇孙村,为达成这个目的,我们一起走过漫长的九个年头,从一开始介入洽谈项目的蔡晋安、孙雄等领导和众多同志,到最终双方友好签约的汤毅所长,历时八年,终于正式开始启动项目。</h3> <h3><font color="#010101">以上视频是2018年11月30日,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与北京京创投资有限公司签约现场</font></h3> <h3> 2010年至2013年,我在后勤部主持工作时,有幸参与了对此项目补偿测算和地上物评估的工作,当时,后勤部共有21人,全部投入到了此项任务中,大家加班加点,放弃休息日,于2012年9月10日正式向所里提交了《黄村地震台地上附着物评估初评意见报告》,随后,又于2013年5月28日经过二周的辛勤复测,又向所里提交了《黄村地震台地上物迁建补偿再评估与迁建初步规划方案》。后勤部的张军和孙利民工作中付出了很多辛劳,工作使我们增加了了解和友谊。当年任金卫所长在年终总结报告中,曾两次提到并表扬后勤部的工作,現在回想起那时工作虽说辛苦劳累,但心情是愉快和高兴的,能为单位做出贡献,每个人脸上都洋溢著自豪的笑容。</h3> <h3><font color="#010101"><h3> 2013年7月至正式签约前,我调岗暂时告别了这个项目。之后,后勤部又有两任处长张久柱、李卫东任职,在汤毅所长的带领下,他们为项目又做了许多工作,自始至终唯一沒离开这个项目的人,是现任计划财务处的李明刚处长,他年轻有为,精力充沛,为项目进展付出许多精力。<br></h3><h3> 上图为2018年11月30日,部分参与项目人员和负责迁建任务的京创公司人员,在黄村地震台门前恋恋不舍地做最後合影告别。</h3><h3> “再见了!黃村地震台,孙村见”。</h3></font></h3> <h3> 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在成都召开,会上,中国政府宣布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地震科学实验场。</h3><h3> 这项任务的牵头单位光荣的落在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身上,实验场建成将为我国地震科技国际合作搭建一座新的桥梁。也就是在这时,黄村迁建也同时启动,借势而上,顺势而为,单位专门成立了黄村地震台迁建工作领导小组,以上两个项目设计同时启动,在中国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配合下,经过半年时间,数十遍的设计方案更改,现已初步完成并报请领导批准。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实施。</h3> <h3> 与此同时,涉及海户新村1114户居民的回迁工程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黄村地震台真的离我们而去了,真的只有拿照片和记忆去追忆了,现在,原有地上物已全部被推平(见上图),眼前呈现的是紧张有序施工场景,回迁居民大楼已在原黄村地震台位置上平地而起。</h3><h3> 负责搬迁投资单位是北京京创投资有限公司,同时,它也是我们迁建新黄村地震台的合作伙伴。</h3> <h3> 2019年2月25日,我和后勤部赵秀伟奉命入驻京创公司进行现场工作,我和小赵从不相识到相互熟知,春夏秋冬我们一起已走过整整十个月。</h3><h3> 小赵在部队服役了2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后勤工程学院营房工程专业,在部队由于工作表现突出荣升为团级干部,2016年转业就职于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具备专业知识和做过军人的他,不论走到哪里,均保持军人本色。每天见到他的形象和举止,我眼前立刻浮现出国庆阅兵式中那些纪律严明、英俊潇洒、整齐划一的检阅部队。</h3> <h3> 现在每天陪伴我们的是一片荒草空地,但我们是如此的爱它,希望通过我们的精心浇灌,使它能够茁壮成长。</h3><h3> 每天从市里赶往这里距离长达40公里,乘城铁和公交周转单程需要2个小时时间,自行驾车单程也要1个多小时,通过十个月时间探索,我们摸索出了不下10余种不重复的乘车路线方案赶往目的地。真的不容易,我们常开玩笑说,来这里工作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肠胃肾功能要好,二是驾驶技术要好,三是沟通合作能力要好。</h3><h3> 做为地震人,坚守和奉献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早日建成黄村地震台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为它付出是值得的。</h3> <h3> 2019年7月23日,通过我们双方的共同努力,北京市规自委对我们的新地块大兴黄村镇孙村控规给与了批复,2019年12月9日,北京规自委大兴分局,在“多规合一”协同平台对项目给出初审意见,为立项推进一大步,意味着新建地震台的工作正式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批准。“25.77亩、补偿费3737.87万元、总用地面积1718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810.11平方米(地上13741.22平方米、地下7068.89平方米),这些数据每天都在我们脑海中回绕和盘算。 </h3> 台站将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4#楼、5#楼、6#楼)总建筑面积4919.70平方米【地上3522.85平方米、地下1396.85平方米(含人防317.06平方米)】及有关配套设施设备,由北京京创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工程建设、规划手续办理等工作,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并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h3><br></h3> <h3> 上图为我们一期完工后的效果图,那时的新黄村地震台,我们想象将是集现代设备、绿色花园式的现代化科研基地。预计我们还要在这里坚守一至二年的时间,我们心怀着勇气,梦想着蓝天,任何困难无法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未来梦想由我们自己来创造。</h3><h3> 在北京京创投资有限公司上班的十个月漫长时间内,我们与公司所有部门人员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他们给与我们许多的帮助与支持并结下友谊。公司领导薛磊、郭辉和行政管理部祝佳经理、前期开发部郭建梁经理、前期开发部王纬桐经理、房产开发部张永利经理、禹航等人员是我们经常联系讨论工作的熟悉人员。市规自委、区发改委、区人防局等部门,经常会看到我们的身影。我们协调有序,通力配合,共同在为前期手续办理而紧张奔忙着。</h3> <h3> 新黄村地震台(孙村)地理位置,在首都和大兴区发展中将起到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借助我们驾车去大兴国际机场考察的录像,给大家炫一下我们的驾驶技术(看上面视频),我们自认为驾驶技术不错。全年我们自驾车每天上下班近百公里,没有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安全第一,是保障工作顺利的首要前提。</h3> <h3> 大兴国际机场专用高速路距离新黄村地震台(孙村)直线距离只有6公里,距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24公里,从这里出发到机场,车辆少,路又顺,减少了城市的拥堵。先带大家到新机场先睹为快参观一下(上图)!</h3> <h3> 在本文结束之前,引用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内容作为结束语,他说出了当代人做事做人的真谛与心声,即:“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h3><h3>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h3> <h3><br></h3><h3> 相信未来,黄村地震台发展会越来越好,发展中一定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坎坷和困难,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同甘共苦,怀抱一颗预测之心,我们从未停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梦想一定会实现。</h3><h3> “传承与创新,坚守与奉献”,对地震行业任何岗位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h3><h3> 谨以此文,试图向大家介绍黄村地震台的发展历程,同时,感谢和怀念所有为黄村地震台默默无闻做出贡献的所有可亲可爱的人们。</h3><h3> 放心吧,我们仍在继续努力前行。就像80年代一首歌中唱到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这样风雨兼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