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对话,收获惊喜

心若不动,风又奈何

<h3>  对话作为一种教育原则,从简单意义讲,强调的是师生的平等交流与知识共建。从深层的意义讲,它挑战我们关于师生关系、知识本质,以及学习本质等方面的思维成见、定见与主观认定。 作为老师,课堂对话是我实现对孩子们教育教学的根本方式。今天的课堂,当我与孩子们的对话陷入尴尬时,幸亏及时调整,居然收获意外惊喜。 《父爱之舟》,孩子们通过文字已感受到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因为课文也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理解和感激,于是,我让孩子们举例说明。孩子们表现很棒,或归纳总结、或读原文内容,都能准确回答:宁愿被臭虫咬,也不愿换房间;一碗豆腐脑也要和父亲分享;父亲做的玩具“我”视若珍宝;拿到家里变卖东西凑够的学费,又感动又愧疚;父亲要“我”念好书,“我”就从不缺课、不逃学,考试从未落过榜。父慈子孝,父子温情蕴含在字里行间。 语文的学习,既要能进入文本,与作者感同身受;也要能走出文本,联系生活实际。因此,我让孩子们也谈谈在生活中父母爱自己,自己也爱父母的事例。依我所想,话音一落,就会有孩子举手回答,没想到,教室一片安静。有孩子皱着眉头细思,有孩子环顾四周,也有孩子坐立不安。我没打破他们呈现的状态,只耐心地等着。许久,才有几人陆续举手。我让这些孩子回答:一个孩子回答说,把过年过节的红包积攒起来,自己交学费。一孩子回答说,爸爸每天给她的零花钱,她都会存一部分,积下来给爸爸买礼物。还有一孩子说帮父母做家务。他们回答之后,再无人举手,大家陷入沉默,气氛略显尴尬。 此刻,我意识到这次对话失败了。如果是正确的对话,真正的对话,它就该仿佛是一种流淌于我们师生之间的意义溪流,使所有的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发新的理解与共识。 我犯了思维假定的错误,把孩子们想象成和我一样的成人,因此便以为有许多父母爱子女,子女也会回报父母的事例。可这些是孩子,环境优渥、养尊处优的孩子,个个是家中的宝贝,他们接受的全是父母如海的爱,而他们几乎没有回报的机会。 于是,我赶紧调整对话,来了句幽默话:“那你们没有多少爱父母的事,总有一些坑爹坑妈的事吧。”此句一出,气氛顿时活跃,孩子们展开笑脸,接着便一只只小手举起:康无为说,那次自己一人在家,爸爸每隔一小时就电话询问,后来由于自己看电视忘了接电话,爸爸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回来看他,结果自己安然无恙,又赶快回单位了。熊一骏说,和妈妈上街,自己光顾看热闹,挤到人群中让妈妈找不着而急疯了。张子韵说,妈妈买的衣服不好看,自己不穿,把衣服弄坏了。黄靖瑶说,妈妈买一柜的书,自己却很少看……孩子们说着说着,慢慢语气变沉重,仿佛已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突然间,梁芳玮高高举起小手,看他迫不及待的样子,我赶紧让他来回答。没想到,这孩子语言未出,泪先流。他说:“我不是说坑爹妈的事,我要说坑旷老师您的事。上周礼拜天,我不想写日记,于是我便把之前的日记日期改了,把您打的等级涂了,我真的错了,我不该欺骗您,我以后要好好学习,回报您的爱。”梁芳玮几乎是哽咽地说出,眼里含满泪水,双肩不停颤抖。教他这么久,第一次看到他如此伤心,我忙抱着他瘦瘦的身体,安慰他说:“别哭,老师相信你,以后你不会再骗老师的,你这么聪明,只要努力,一定会把学习弄好的。”其实在安慰他的同时,我双眼也湿润了,是感动的泪。本周一,我检查孩子们的日记时(周一至周四为说写日记,周五至礼拜天为书面日记。),发现梁芳玮的日记有涂改的痕迹,同时他的同桌向我证明的确是他之前的日记,只不过涂改了。当时我很生气,其实孩子偶尔不做作业并非大事,但得有担当,没做就没做,认识到错误,接受相应的惩罚就可。无论如何,也不该有这欺骗行为,甚至把老师当作白痴了。我怒不可遏地把梁芳玮叫上讲台,让他认识错误,那天,他也认识到自己错了,表示愿接受惩罚,但并未哭,也不是很伤心。而那天我很伤心,很想哭,因为关于做错事必须得有担当,我讲了多次,做人要诚实,不要有欺骗行为,我也讲了多次。 此刻, 我与梁芳玮很共情,都含着眼泪。其他孩子们也静静看着我们,我知道此刻有一种情愫滋生在孩子们心里了。本来,我打算就此总结,结束这个话题,进行下一个内容,但孩子却表示他们还有很多很多的坑爹妈的事,想把它说出来。我知道,孩子们想说,其实就是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准备改正,以回报父母的爱。因此,我让孩子们同桌交流,进行对话,体味出分享的意义,共同成长。 看着孩子们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的认真、严肃,我知道他们又成长了。 作为老师,当发现对话不畅,遭遇困境,我们要适时调整,或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和学生真正对话,我已在路上。<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