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岛国—斯里兰卡之行(二)

感悟

<h1><b>  10.19日来到加勒古城游览。</b></h1><h1><b> 加勒城堡是16世纪由葡萄牙人建造的。位于斯里兰卡西南,坐落在首都科伦坡南部约100公里处,处于印度洋的海滨上。加勒老城及其古堡建筑在岩石半岛上,这个半岛是个天然港口,由于大量珊瑚礁的出现,港口的入口处变得极其错综复杂。公元十八世纪英国人入侵之前,加勒古城一度辉煌,发展到了它的顶盛时期,它是欧洲人在南亚及东南亚地区建筑防卫要塞的典型代表,成功地融合了欧洲的建筑艺术和南亚的文化传统。198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b></h1><h3></h3><h1><b> 加勒古城先后经过葡、荷、英等国的占领和统治,曾沦落为英国殖民地,直到1948年斯里兰卡独立,加勒古城回到兰卡人民手中。</b></h1><h1><b> 加勒古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斯里兰卡四大经济重镇之一,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后的所罗门王朝时期。据史料记载,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曾于公元1409年、1410年和1416年3次下西洋时访问过斯里兰卡。</b></h1><h3></h3> <h1><b> 插着五星红旗,墙上写着中国字的中国餐馆。</b></h1><h3></h3> <h1><b>  海水中插一根木桩,木桩上再绑上横木杆,人涉水爬到木桩上,脚蹬横木杆,一手把牢木桩一手持杆。这就是斯里兰卡独有的特殊钓鱼方式_高跷钓鱼。</b></h1><h1><b> 据介绍,高跷钓鱼己流传了几个世纪。斯里兰卡渔民的祖先因沒钱买船出海捕鱼,就发明了这样的捕鱼方法,用以谋生。高跷钓鱼是有条件要求的,一是海水不能太深,二是海府是沙底、泥底或有珊瑚丛,便于插桩。而斯里兰卡加勒海滨及其附近正是沙底加珊瑚丛海域,有人会问,这么简单的钓具,钓线仅靠胳膊甩,又没鱼饵,能钓到鱼吗?答案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常年生活着大量指头大小的沙丁鱼,所以一年四季皆可钓到沙丁鱼,还有色彩斑斓的热带鱼。</b></h1><h3></h3><h1><b> 今天这种原始的独具特色的高跷钓鱼早己不是渔民糊口谋生的方式,而是为世界各地游客进行表演的一个节目。它已成为一张斯里兰卡旅游名片。</b></h1><h3></h3> <h1><b>  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热带岛国,海岸线长达1200多公里,南部海滨更是凭借其水清、沙柔的旖旎风光和纯朴的人文景色令人着迷。</b></h1><h1><b> 我们于10.17日傍晚到达斯里兰卡的南部海滨,10.20日早餐后离开。我们入住的酒店就建在海边。清晨听印度洋海浪阵阵咆哮声,观滚滚浪涛一浪高过一浪向岸边涌来,溅飞的浪花宛如白莲般竞相绽放,傍晚在夕阳陪伴下,在沙滩漫步徜徉,生活是如此惬意美好。</b></h1> <h1><b>  “海上小火车”是斯里兰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是斯里兰卡又一张旅游名片。</b></h1><h3></h3><h1><b> “海上小火车”既不是在海上运行,车厢也不小。它建在与海边有一定距离的岸上,它的铁轨沿着海岸线延伸,它的运行速度缓慢,车厢也很陈旧,站与站之间距离很短,它的车厢门是敞开的。与现在的高铁动车相比,完全颠覆我们对火车的认知,但它却是真真切切存在实际运行着的火车。</b></h1><h1><b> 10.20日上午我们乘坐“海上小火车”前往科伦坡。</b></h1><h3></h3> <h1><b>  这是我们上车的车站。</b></h1><h3></h3> <h1><b>  火车沿着印度洋一路北上。坐在车厢里凭窗而望,村庄、椰林、海浪、渔船从眼前一一掠过,沿途风景美不胜收。</b></h1> <h1><b>  这是车厢里卖唱的斯里兰卡艺人。</b></h1><h3></h3> <h1><b>  斯里兰卡之旅的最后一天(10.20)我们乘坐“海边小火车”到达科伦坡。</b></h1><h1><b> 科伦坡是斯里兰卡的第一大城,位于锡兰岛西南岸,克拉尼河以南。科伦坡在僧伽罗语为“海的天堂”。科伦坡是斯里兰卡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印度洋的重要港口,世界著名的人工海港。</b></h1><h3></h3><h1><b> 科伦坡历史悠久,早在八世纪就有阿拉伯人在此筑屋定居,当时称“科兰巴”(“港口和芒果树之意”),后葡萄牙人译为“科伦坡”。国家独立后定为首都。</b></h1><h3></h3><h1><b> 由于时间紧(晚上航班飞成都),我们的行程只安排了独立广场、印度教寺庙、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等景点外观。虽然只有短暂的几个小时,走马观花,但对这座城市也有了初步的感观认识。我们看到了现代化都市的规模,也捕捉到了这座城市古老的历史文化气息,还领略到了它的美丽风光和厚重的历史文化。</b></h1><h3></h3> <h1><b>  科伦坡的独立广场位于市中心,占地面积不大。但其在斯里兰卡的地位类似于我国的天安门广场,它是1948年2月4日斯里兰卡举行独立仪式的地方。广场中央建有独立纪念堂,模仿康提王朝时期皇室接见朝觐者的大厅所建,纪念堂的梁柱上刻有大象、狮子和描写斯里兰卡佛教史的图案,雕刻十分精美,大厅外部四周有60个石雕狮子,代表着斯里兰卡过去的60任国王,体现了康提文化的风格。纪念堂的北面是开国总理唐.史蒂芬.森纳那亚克的铜塑像,四周有石狮镇守。</b></h1><h1><b> 1957.2.4日周恩来总理受邀出席在广场举行的斯里兰卡独立九周年庆祝大会,并冒雨发表演讲。</b></h1><h3></h3> <h1><b>  建筑宏伟,精美壮观的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是科伦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196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斯里兰卡时答应班达拉奈克夫人由中国政府无偿援建的一座国际会议大厦。该建筑1970年10月开工,1973年5月竣工。被誉为“斯中友谊的象征,是斯里兰卡的一颗明珠”。</b></h1><h3></h3> <h1><b>  这是位于班厦对面的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两处建筑交相辉映。</b></h1> <h1><b>  新印度庙和旧印度庙毗邻而立,是献给战神的寺庙。寺庙入口都装饰大量的印度教神像,位于中央出入口上方有六条青龙支撑着门楣。庙的外观像一座七级佛塔,塔上层层叠叠有许多神灵的雕像,五颜六色。</b></h1><h3></h3> <h1><b>  这些照片是在雨中行驶的大巴车上随拍的科伦坡街景,既有现代的高楼大厦,也有古老建筑的遗风。</b></h1> <h1><b>  这是中国银行在科伦坡的营业地。</b></h1> <h1><b>  在科伦坡的街上看到好几处中国建筑的宣传牌,见证了中斯企业的合作发展。</b></h1> <h1><b>  斯里兰卡之行在其境内共入住四家酒店,渡过七个夜晚。每个酒店都独具特色,景色各异。</b></h1><h3></h3> <h1><b>  这是尼甘布入住酒店旁的美景。</b></h1><h3></h3> <h1><b>  在锡吉里耶入住的别墅式酒店,建在一片森林中。</b></h1><h3></h3> <h1><b>  在康提入住的酒店,建在山上。</b></h1><h3></h3> <h1><b>  这是在南部海滨入住的酒店,距离海边不足百米。</b></h1><h3></h3> <h1><b>  酒店除配备有我们常见的电梯外,在大堂转角处还看到了这样一部电梯。</b></h1><h3></h3> <h1><b>  斯里兰卡的手抓饭。各种食物放在一个垫有新鲜荷叶的草编食盘中,用右手抓着吃。斯里兰卡的米饭缺少油分,米粒呈干散状,和咖喱酱汁拌在一起后,口感会好一些,当地人用手将米饭和咖喱酱汁拌在一起,然后抓起放入口中。</b></h1> <h1><b>  斯里兰卡特色的石锅酸奶。</b></h1> <h1><b>  在入住酒店看到拍婚纱照的新人及伴娘、伴郎和花童。</b></h1><h3></h3> <h1><b>  短暂的行程匆匆结束,斯里兰卡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厚重的历史文化,朴实热情的斯里兰卡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记忆,让我难以忘却。</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