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br></h3><h3> 当我们在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今天幸福生活的先烈们。缅怀先烈,继承遗志,常怀感恩,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对孩子们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h3><h3><br></h3><h3> 据不完全统计,富阳共有烈士456名,全区建有烈士纪念碑、亭、馆、园 40余个。这些烈士纪念建筑物,既是那段风云岁月的历史见证,也是褒扬革命先烈,向人民群众和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h3><h3><br></h3><h3> 为此,富阳区教育局、富阳区文明办、富阳团区委专门为全区青少年制作了一张富阳区红色教育基地分布的手绘地图,带你开启一场富有教育意义的红色之旅。</h3><h3><br></h3><h3> 1.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位于320国道富阳区银湖街道受降村,是浙江省唯一大型抗战胜利主题纪念设施。纪念馆内陈列着纪念人民抗日救亡历程的图片、文艺作品、使用物件等,表现了中国人的顽强和智慧,同时揭示了日本法西斯的贪婪与残暴。</h3><h3><br></h3><h3> 2.富阳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于富阳金家山巅,纪念碑由高低不等的3块碑体组成,主碑高28米,张爱萍将军题写了“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大字。碑后围竖着8块石刻,正面刻着500余名1921年~1999年牺牲的富阳籍革命烈士和牺牲在富阳的外地籍革命烈士英名;背面刻有《中共富阳县委诞生》、《新四军两渡富春江》、《新登战役》、《富阳、新登解放》等8幅线刻画,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在富阳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h3><h3><br></h3><h3> 3.郁达夫故居坐落在富春路“郁达夫公园”内,砖木结构,三开间两层楼房,坐北朝南,面向富春江。这是郁达夫烈士的旧居,郁门“双烈”出生于此,并在这儿度过了他们的童年。</h3><h3><br></h3><h3> 4.双烈亭位于富阳鹳山东麓,南邻富春江,系砖木结构的五角攒尖亭,造型古雅别致,是为纪念郁曼陀、郁达夫烈士而修建,由茅盾题词“双松挺秀”。二董纪念馆是为纪念有朝廷命官和画家双重身份的富阳人董邦达。此建筑原来叫“董公祠”,初建于嘉庆年间,后由富阳县人民政府出资重修,并改名为“二董纪念馆”。</h3><h3><br></h3><h3> 5.郁达夫烈士事迹陈列馆位于郁达夫中学内,校园内还塑有郁达夫先生铜像。陈列馆为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待众多海内外参观者。</h3><h3><br></h3><h3> 6.新登战役烈士陵园位于新登城西塔山上,为纪念新登战役中献身的三百余位烈士而建,由烈士墓、怀英亭、纪念碑等组成。</h3><h3><br></h3><h3> 7.新登战役遗址位于新登中学内,是为纪念1945年新登战役而建,当年新四军战士曾在此浴血奋战。</h3><h3><br></h3><h3> 8.周恩来视察大源纪念碑位于大源育才学校内。1939年,周总理乘船于3月27日早晨到达中埠,徒步至大源塔堰头支队司令部,听完司令赵龙文等人关于抗日情况的汇报后,对坚持抗日民族战线问题作了指示,勉励他们共赴国难,坚持团结抗战。周恩来总理这次视察指导不仅使当时富春江畔的军民深受鼓舞,也使这种坚强不屈、团结一致的精神与富春江一样生生不息、代代相传。</h3><h3><br></h3><h3> 9.富阳党史教育基地占地面积560平方米。由“富阳党史”“富春英烈”“蒋忠烈士”“红色常绿”“党建知识”五大部分组成,共8个展馆,很好地展示了富阳党组织光辉历程。</h3><h3><br></h3><h3> 10. 叶剑烈士墓:叶剑(1918.4-1949.4),又名叶德照,原新登县新浦乡 (现渌渚镇)叶家村人。该墓系1990年3月由富阳县人民政府重建,位于渌渚镇叶家村的栗树坞口,群山环抱,树木苍翠,在一块占地65平方米的山坡上。墓系水泥结构古式建筑,墓前立有高1.5米、宽0.5米的青石碑一块,碑名、碑文系书法家王介南手书。</h3><h3><br></h3><h3> 11.金守儿烈士墓位于场口镇王洲前金村旁的翠竹丛中。金守儿于1979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站前血书誓言,战时勇猛顽强,同年3月3日在攻打高八岭7号高地战斗中,与战友歼敌160余人,被越军弹片穿破头部,英勇牺牲。</h3><h3><br></h3><h3> 12.万市烈士陵园长眠着12位革命烈士,他们分别是在田源村童家桥战役中牺牲的7名新四军指战员;在南安船仓坞被土匪迫害的赵方干烈士;因公牺牲的何献忠烈士;在执勤中牺牲的徐文水烈士;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吴大智烈士;原解放军第173部队医院的陈菊林烈士。</h3><h3><br></h3><h3> 13.环山抗日英烈纪念碑亭位于富阳环山乡环一村。1945年8月1日,新四军苏浙军区第四纵队十一支队四营二连在环山乡芳泉村宿营途中,突遭伪军袭击。我军随后佯装撤退,并设伏诱敌追击,击毙日伪军30多人。2000年5月,中共富阳市委、市政府在战斗发生地建立此碑亭。</h3><h3><br></h3><h3> 14.东洲保卫战纪念碑亭坐落在东洲白鹤村。纪念碑高1.8米,宽0.65米,厚0.1米,由青石制成。碑名由原省政协主席商景才题写,亭名为“历昭亭”,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而建。</h3><h3><br></h3><h3> 15.孙晓梅烈士纪念馆位于龙门古镇“诚德堂”内,1999年5月开馆。馆内存列孙晓梅烈士生前的图片、书信等资料及用过的一些实物。孙晓梅于1938年参加革命。1943年4月被日寇残酷杀害,年仅29岁。</h3><h3><br></h3><h3> 16. 新四军金萧支队陈列馆位于湖源窈口、杨家坞村一带。此地曾是新四军金萧支队北上抗日与解放富阳的会师地,蒋忠传达中央87会议精神的所在地,金萧支队后方医院(湖田山),张文达烈士牺牲的地方,以及金萧支队文工队组建与演出的主要场所。</h3><h3><br></h3><h3> 17.华林纪念馆 位于富春街道方家井村,展厅收集了华林生前的照片、书卷等物品,分“风华正茂在杭城”“一师风潮挺师生”“由沪赴苏求马列”“回国传星火”“奔波沪杭甬”“‘四一二’侥幸脱险”“与党组织失联“后人缅怀”等篇章。华林(1893—1973),原名华挺生,富阳富春街道方家井村柳溪自然村人。1920年9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富阳历史上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h3><h3><br></h3><h3> 18.蒋忠烈士墓位于富阳常绿镇大章村大门山麓,墓向北偏东,为五烈士合葬墓,由甬道、祭台、风土包组成,墓半圆形,石砌水泥结构。蒋忠14岁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6月17日在北坞口与敌遭遇,光荣牺牲。</h3><h3><br></h3><h3> 19.蔡九华烈士墓位于灵桥镇山基村。蔡九华是富阳为党捐躯的第一人。1930年4月底,富阳县党组织决定举行“五一”武装暴动。蔡九华任大、小源路农军负责人,组织党员和群众200多人,在县城南岸伺机出击。因计划泄露,暴动受阻。5月2日傍晚,在羊家埭大庙前负责警戒的蔡九华被化装窜入小源山区的国民党省防军和县侦缉队包围,虽奋力搏斗,但因寡不敌众被捕。在遭到严刑逼供的情况下蔡九华大义凛然,坚守秘密,坚贞不屈,于5月7日英勇就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