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我,支点在哪?----谈狂龙老师演讲

草莓兔

<h3>  昨天是2019年11月20日,对于高三的孩子来说,是个比较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因为11月20日是距离2020年高考200天的日子。</h3> <h3>  为了让孩子们再剩下的200天里更加努力、更加刻苦,亭亭的学校开展了“高考倒计时200天励志报告会----为梦想疯狂让青春绽放”活动,特意请来了“狂龙老师”做励志演讲,据狂龙老师自己说,他是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老师的亲传弟子。我从网上搜了一下,这个老师还是有一定的点击率滴。</h3> <h3>  狂龙老师先是通过自己努力学习英语的事告诉大家要相信自己,只要足够努力,就一定能行。说的道理似乎没什么毛病,但努力真的就一定成功吗,真的就能完成自己的目标吗?或许狂龙老师会说,你没成功是努力程度不够啊。也许,我们还真的做不到狂龙老师的努力,为了学英语,他可以不眠不休,可以不洗澡不换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脸是黑的,身上是味儿的,时不时的还冲路人甲、路人乙的大声吼一吼,美其名曰学英语一定要这么疯狂。是的,这种疯狂的确让他的英语从倒数第一变成了正数第一。</h3><h3> </h3> <h3>  可是,不要说我们很少有孩子能这么疯狂,这种方法很少有人能复制,我们也无法想象如果大家都这么疯狂了,学校会变成什么样子?😄😄😄可以脑补一下哦,满操场都是邋里邋遢的小疯子😄😄😄</h3> <h3>  狂龙老师现场演示了一下七个人只用一根手指就把一个人凭空抬起,由此再一次强调相信的力量,只要相信自己什么都可以做到。</h3><h3> 那么我相信我能翘起整个地球也一定没有问题,可关键的是,我得找到一个支点啊,这个支点找不到,我怎么翘起地球?狂龙老师,你能告诉我们这个支点在吗?</h3><h3> </h3> <h3>  对于高三的孩子来说,单纯的说要相信自己,要努力,要疯狂,就一定能达成目标吗?许多孩子明明很努力了,恨不得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刚刚考上高中时几乎都有个清北梦,都相信自己一定行,可是后来呢?离自己的目标却是越来越远,从清北到985到211再到普本,他们很纠结,很迷茫,很焦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学习的料。</h3><h3> </h3> <h3>  所以说我们在告诉孩子要相信自己,要刻苦努力同时,帮孩子们找到支点,指明方向,孩子们会不会少一些迷茫与焦虑,多一些轻松与自信呢?</h3> <h3>  狂龙老师在这场演讲中,拿了一瓶茅台,问大家喝不喝,大家说不喝。请了一个学生上台,继续问她,“给你100元钱让你喝一口,你喝不喝?”“不喝,就是给我一万元钱我也不喝。”学生回答到。“可是假设你的爸爸被绑架了,你喝了这瓶酒就能救了你爸爸,如果不喝,就撕票了,这回你喝不喝?”“喝,一定得喝。”学生毫不犹豫的回答。“这就是爱与责任。”狂龙老师总结到,接着狂龙老师又把话筒对准了校长,问校长会不会杀人,“不会,那肯定不会啊。”“可如果你的学生就快被鬼子杀了,这时你杀人不?”“杀。”“这也是爱与责任。”狂龙老师再一次总结。</h3><h3> 狂龙老师不停的强调“爱与责任”,可是我们学习的动力就是“爱与责任”吗,就因为我们爱爸爸妈妈我们才要好好学习吗?</h3> <h3>  狂龙老师的说法不仅让我质疑,亭亭也感到困惑,对我说,“妈,我觉得狂龙老师说的不对,学习是自己的事,我们并不是为任何人学习,我们是为自己学习呀。”</h3><h3> 的确,在某些偶发事件发生时,比如狂龙老师提到的爸爸被绑架了,学生要被杀了等情况下,因为“爱与责任”我们会做出一些不同寻常决定。可学习是长期的事情,“终身学习”已经是一个常态,那么有几个人能在“爱与责任”的压力下长期做一些违背内心意愿的事呢?</h3><h3> </h3> <h3>  所以说要让孩子们努力学习,较好的办法是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内驱力是指: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过得科学文化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它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是学生学习获得成功的十分重要的内在意识倾向。</h3><h3> </h3> <h3>  外在的给学生道德绑架,施加压力,不仅效果微乎其微,有可能还会适得其反,本来就脆弱的学生有可能还会因此而抑郁,而崩溃。那么我们就不如在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方面多想想办法,让孩子主动的、积极的去学习。</h3> <h3>  所以说,亲爱的狂龙老师,在你非常具有煽动性的演讲中,如果能帮孩子们找到自信的支点,能够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会不会更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