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中国书法经典遗存》,昨天下午才装订了50本,我要求晚上必须送到我家。因为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我想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庆祝朋友们的节日!</p><p> 写这本书,从收集资料,形成初稿,逻辑调整,多次添加,反复打磨,北大审稿,出版审校,耗时三个春秋。今天终于得以出厂面世,于我,先睹为快之喜,犹如晚年得子一般……</p><p> </p> <p> 以往数十年,此类工具书有四个版本,一般限于历代名碑名帖,少有甲骨文和金文,涵盖书法史约3300年。</p><p> 我认为,中国书法史,应该从轩辕皇帝时期的“仓颉造字”开始。近几十年的考古,又发现了比甲骨文更早的原始文字。我的这本书,将中国书法史向前延伸了约1300年。</p><p> </p> <p> 编写词典,要为读者提供尽可能丰富的信息,但文字必须言简意赅;文字简洁不难,但又要通俗易懂,有利于年轻人阅读;更重要的是,将来要出版中英文对照版,文字不能难倒翻译,也要兼顾外国读者;纯文字图书,容易让读者厌倦,最好图文并茂。这些,都曾让我煞费苦心!</p> <p> 以往所出此类工具书,选材限于国家图书馆、博物馆的资料,社会民间资料不予采纳。过去流失到国外,不见踪迹,以为早已消失的书法遗迹,近几十年相继重现,有的公开拍卖,不断刷新天价。这些都已成为我新书的素材。</p> <p> 新书的封面设计,是我自己的创意。两年前,我在飞机座位上,随意翻阅航空杂志,偶尔发现一幅晚霞映照下的高空图片,画面是蜿蜒无尽的长江。我写这本书的过程,不正是沿着中国书法的长河,逆流而上的索源之旅吗?</p><p> 有了。 把底色变为深蓝,体现远古和幽深;加上几处古今字迹,表示书体的历史演变。</p> <p> 有人出书,也为挣钱。所选素材,多多益善。似乎部头越大,就可以标价越高。让读者良莠不辨,珠砂俱收。而我却要在这些书中,广泛筛选,沙里淘金,把最经典的内容奉献给我的读者。所以,书名定为《中国书法经典遗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