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徜徉蕴新意,语文教研显张力——东昌府区阳光小学举行语文教研活动暨名师工作室系列活动

金牛大王

<h3>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为提升教师文言文教学水平,梳理把握文言文教学思路,深入探讨文言文教学规律,11月21日下午,东昌府区阳光小学在四楼会议室举行语文大教研活动暨名师工作室系列活动,对部编版文言文教学展开研讨。</h3> <h3>  阳光小学校长张民华、副校长吴凤英、业务校长金胜磊、陈义民名师工作室、陈霞名师工作室、吴凤英名师工作室、许庆霞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以及阳光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h3> <h3> 本次研讨活动在赵阳阳老师娓娓动听的主持中拉开了帷幕。研讨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围绕着李彤彤老师执教的六年级语文《伯牙鼓琴》一课和于荣荣老师执教的三年级语文《司马光》一课展开。第二个环节是由两位授课教师分享教学设计思路和课堂反思、四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以及参会教师代表进行评课。第三个环节是工作室全体成员进行经验交流,同时由工作室主持人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进行安排。</h3> <h3>  首先给大家展示的,是李彤彤老师执教的《伯牙鼓琴》一课。《伯牙鼓琴》是六年级的一篇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文章短短五句话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h3> <h3>  虽然文言文题材的课文在部编版语文课本中出现的次数并不多,但是这篇文言文对于字词的理解却不难,文章浅显易懂,因此李彤彤老师首先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h3> <h3>  初识课文,对学生进行指名朗读时,李老师非常注重指导学生读出停顿。这篇课文中多次出现了“哉”和“乎”等语气助词,它们都是表示感叹的文言虚词,李老师指导学生们在朗读时应该将语气助词读得长而轻,需要延长和停顿,这样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律美。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的朗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h3> <h3>  在学生能够达到读准读通的基本要求后,李老师环环相扣、步步提升,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心情,感悟道理,不断加深对伯牙和钟子期知音情怀的体会,学生理解到文章处处皆有情,字字句句诉衷肠。</h3> <h3>  在教学中,李老师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伯牙的琴声除了高山流水,还有可能会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呢?让学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对“幽幽花香、袅袅炊烟、皎皎明月”这样的场景进行句式练习,有效地调动学生去感受文言文的结构之美,准确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让学生明白了知音就是那个最懂你知你的人。美好的情愫在课堂上悄悄流淌着。</h3> <h3>  于荣荣老师执教的《司马光》一课,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小故事,通过描写司马光在危急时刻沉着冷静救人的经过,感悟并学习司马光遇事冷静不慌张的品质。</h3> <h3>  “文章不厌百回读”。于老师运用了多种朗读方法让学生感悟文章。在初读文章时,引导学生关注课后的注释,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理解重点词语时带上动作去感受,当注释略有抽象时,能结合插图进行进一步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在低年级文言文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h3> <h3>  在学生能读准字音,读出韵律美的基础上,于老师将重点放在了对人物美好品质的体会上面。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说说司马光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循循善诱,让孩子们在这短短的一节课上收获到沉着冷静,学会感恩的美好品质。</h3> <h3>  于老师的板书直观而形象,在学生们的心中形成了对文章脉络清晰的把握。</h3> <h3>  在研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分别由两位执教老师、四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参会教师进行评课。首先,李老师和于老师对这节课的感受和反思展开了发言,从试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到一次次磨课中收获的感受,再到最后的展示环节,两位老师都是收获满满,对重难点的把握也愈发清晰。对于存在的不足之处,两位老师也进行了反思,这次研讨活动使她们获益匪浅。</h3> <h3>  接着是参会教师代表针对两节课的感受畅所欲言。窦维华老师、蒋保伟老师、刘红彦老师和郭焕英老师作为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既肯定了两位老师在执教过程中的可取之处,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就文言文教学发表了自己见解。</h3> <h3>  窦维华老师对文言文课堂上的琅琅读书声提出了赞美,肯定了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紧扣住了语文要素,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从而去体会艺术之美。对文本进行适当的拓展,引导孩子们展开了更广阔的艺术空间,希望这颗美好的文言文种子能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h3> <h3>  蒋保伟老师对两位老师课堂中重难点突出、环节紧凑、设计合理、思路清晰等优点进行了充分肯定,也指出了作为年轻教师,还需要在驾驭课堂方面多下功夫。蒋老师认为古文学习应该像古诗一样,从“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悟诗情”四个方面展开,环环相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h3> <h3>  刘红彦老师从“留、删、换、调、活”五个方面谈了谈如何对文言文进行渗透,并且在文言文的教学中,翻译要活也是非常重要的。</h3> <h3>  郭焕英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提出了值得学习借鉴之处。</h3> <h3>  参加此次研讨活动的众多教师中也不乏年轻的教师。通过他们的发言,感受出此次教研活动让他们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在今后的文言文的教学中,在他们的心中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框架,掌握了基本的教学方法,相信通过这次教研活动,年轻的教师能够从中学习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并且汲取老教师们的指导和建议,内化成为自己的教学方法。</h3> <h3>  研讨活动接近尾声,陈义民老师对此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陈老师提出,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把握好“文”和“言”的关系。在“言”方面,应该引导学生往“高”处走,要把一些关键的字词抓好,给学生去讲,去渗透,在低年级阶段多多积累词汇,为高年级的学习打好基础。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字词理解透彻,只有充分的理解,才能读好停顿,形成语感,从而进一步把握好文本。在“文”的学习上,陈老师强调了文言文中对人文品质的学习至关重要,充分肯定了于荣荣老师在《司马光》一课中,引导学生们学会感恩,将人文品质上升到一个新高度。</h3> <h3>  研讨活动结束后,陈义民老师对今后一段时间工作室的任务做了详细的安排。</h3> <h3>  此次教研活动让在座的各位老师更加明确了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变化,深入研讨了部编版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同时引导各位老师更加重视在实际教学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文言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想象,把文字变成画面。要注重诵读,读出节奏和韵味,品味文言文的语言美。通过此次教研活动,相信每位语文教师都能以此为契机,持之以恒,不断反思总结,力争使语文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h3> <h3>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诗文中平仄有声,韵律优美的格调总是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思,学习文言文就是让孩子们穿越历史时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希望通过文言文教学,能让学生在文言文这块肥沃的土壤里,源源不断地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营养。</h3> <h3>编辑:吕孟琪贤</h3><h3>审核:李曼</h3><h3>摄影:李庆阔</h3>

文言文

老师

学生

教学

工作室

语文

教研

教师

研讨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