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课例绽异彩,共启愿景助成长——李萍名师工作室开展主题研修活动

圆梦

<h3>  窗外骤雪初霁,室内暖意融融。2019年11月19日上午,李萍名师工作室在大城小学五楼会议室开展“多元课例绽异彩,共启愿景助成长”主题研修活动。大城小学校长令亮亮、西关小学副校长刘雪娟、中华路小学副校长郑晓燕、大城小学副校长张永明、大城小学新城分校副校长杨鹏,李萍名师工作室所有研修人员、大城小学及新城分校的所有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h3><h3></h3> <h3>  本次研修活动分为三节课例观摩、一个微讲座和教学研讨两个环节。</h3> <h3>  在课例观摩环节,西关小学刘雪娟副校长执教了五年级群文阅读课例《“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工作室主持人李萍老师执教了六年级情境体验式作文课例《又见爱因斯坦》,大城小学教导主任、工作室核心骨干王芙蓉执教了五年级整本书导读课例《夏洛的网》。</h3> <h3>  刘雪娟副校长的课激情飞扬,设计精巧,运用独学、对学、群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情感世界,让学生懂得了成长路上,无论是“精彩极了”的评价也好,还是“糟糕透了”的评价也好,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都是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刘校长还以文带文,拓展阅读,使有效增加阅读量的理念在课堂上得到了很好的落实。</h3> <h3>  李萍老师的作文辅导课,以境为依托,入境激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重构生活,认真观察,细心体悟,将自己眼之所见,耳之所闻,心之所想,体之所感,用文字真诚地表达出来,真正解决了学生“谈文色变”、“无病呻吟”的窘境。课上,孩子们收获了鼓励、收获了赞美、收获了自信,童心飞扬,诗心荡漾,写出了令听课老师们折服惊叹的文段。</h3> <h3>  王芙蓉主任的整本书导读课,驾轻就熟,游刃有余。课堂上,她循循善诱、和蔼可亲,引导孩子们初步掌握了整本书的阅读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读书兴趣。整堂课“激趣”与“导法”如水乳交融,让听课老师如沐暖阳、如沐春风,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有了明确的认识。</h3> <h3>  中华路小学副校长郑晓燕做了以《聆听讲座提素养,观摩教学见实效》为主题的讲座,她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就参加国培项目的培训感悟,从“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阅读优化知识结构、阅读中体悟教育幸福”三个方面,谈了阅读对当下教师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并围绕“为谁读、读什么、怎么读”三个问题展开阐述,为小学教师阅读指明了方向。另外,好学上进、热情友善的郑校长还给大家推荐了阅读书目《给青年教师的建议》。总之,郑校长的讲座向大家诠释了阅读的最佳境界—阅读乃生活也。</h3> <h3>  课例观摩结束后,三位老师参照课标,立足课堂,结合教学构想进行了自我反思,各校代表进行了精彩点评。</h3><h3> </h3> <h3>  大城小学张永明副校长、西关小学教师代表牛有林和中华路小学教师代表李艳萍对三节不同课型的课例、一节讲座进行了点评。</h3> <h3>  张永明副校长说:刘雪娟老师的课让人耳目一新,课堂始终贯彻学生的主体性,不管是独学、对学、群学还是课堂评价,都尊重每一位学生;李萍老师的课立足语文教学实际,解决了学生们“心中有物写不出,心中无物不会写”的困难,生活气息浓郁,走进学生的心灵;王芙蓉老师的课立足统编教材,从改变阅读材料和阅读策略两方面入手,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就像是一把金钥匙。</h3><h3> </h3><h3> </h3> <h3>  中华路小学教师代表李艳萍说:三位老师的课都能用一个“妙”字来总结,那就是:设计巧妙、多元化的评价妙、效果妙。</h3> <h3>  西关小学教师代表牛有林说:三位老师的课立足《语文课程标准》,设计精巧、精心、讲解精细,实现了多元课堂的完美融合。</h3> <h3>  最后大城小学校长令亮亮对本次主题研修活动的意义和成效做了总结讲话。令校长有感而作,缘情而发,引用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预示此次研修活动的圆满开展和长远意义;引用《论语》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情景,对本次主题研修活动给予高度赞扬和肯定的同时,更是寄予期望,旨在反思、交流与提高。他说:“三位老师的课例和郑校长的讲座都洋洋洒洒,是课堂更是教育,整个研修活动更是一路风景一路歌。”</h3> <h3>  美好的研修时光,在不舍中匆匆而过。虽时值严冬,但令校长鞭辟入里地总结让整个研修活动在浓浓的诗意中达到升华,让每一位参与本次活动的人收获满满,真可谓“获之挃挃,积之栗栗”。</h3>

研修

课例

阅读

副校长

李萍

大城

老师

小学

课堂

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