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乡古城

陈广祥

<p class="ql-block">不管从历史的角度讲,还是从时间上说;良乡不愧为古城。这座从秦朝版图上,就有尊称大名,虽然那是久远的历史,不同于其它古迹,京西南重镇,还的说良乡古城。</p><p class="ql-block">这里蕰藏着古城文化,让人深信不疑,了解古城的历史,探索古城的发展,从中认识良乡,认识这座古城风貌,也见证历史的变迁。</p><p class="ql-block">这确是座古城,早先在大石河畔窦店南关村,虽然属于县域土城,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景色,这里是官府之地,有着京畿重地的美称。公元二世纪,汉朝李勃、陈平镇压了吕氏的势力后不久,便信函请远在南方的大王刘恒,让他火速前来长安继承皇位。</p><p class="ql-block">刘恒历经长途跋涉,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来到了窦店南关古城,此处正是衙门县府。按照行程安排,刘恒只是短暂在此停留,不能耽误长安继位。县令热情款待,安排刘恒住在县府豪华宾馆,准备第二天继续赶路。</p><p class="ql-block">刘恒旅途劳累,再加上人困马乏,用餐后便回房休息,对此并不了解。刘恒下榻的宾馆,据说叫“宛园“,一个三层木质大殿,平时都是官府大臣,还有上层人物所居,刘恒的光临,可谓蓬荜生辉。</p><p class="ql-block">“宛园”这座三层木楼,可为气势雄伟,楼内殿堂四周,设有木雕拦杆,环绕一周可看周边全景,有登高远望之乐,令人心旷神怡的感觉。</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晨,刘恒起床,只见古城阳光明媚,加上一夜之间雨水的冲刷,城边的景色更加绚丽多彩,空气更加新鲜。而前面一条繁华的街道,街面店铺林立,城里人大清早打开店铺,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整个街道熙熙攘攘,行人络绎不绝,好一番繁华景色。</p><p class="ql-block">而殿堂的左侧,可是一望无际的田园,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看上去生机勃勃。而殿堂的右侧,那是一片茂密的森林,经过雨水的滋润,这片森林显得郁郁葱葱,树木刚劲挺拔。而殿堂的后面,那是一条清澈的河水,从殿堂的后面流过,这条河顺城而过,即壮观又赋有景色。</p><p class="ql-block">这让刘恒心潮澎湃,立刻叫来知县,询问眼前的景色,知县早有准备,都做了回答。刘恒听后心喜,虽长安急崔,自己登基心切,也要今停留一日,让知县陪同,在城内私访,城里的商业,周边的农业,社会秩序井然,而且环境整洁,这让刘恒心中满意,连连夸赞知县,内含治理有方之道。</p><p class="ql-block">在晚宴上,刘恒慷慨激昂,又勉励知县,“勤恳工作,造福一方百姓,等继位后,还来此处寻访”,知县心想,如此之功,还没有县名,便提出让刘恒赐名。而刘恒不加思索,随口而出,“此镇人物俱良,我看就叫“良乡”吧”,随同人员齐声喝彩,知县取来笔墨纸砚,刘恒悬腕运笔,借酒兴一气呵成,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良乡”,从此这座古城,有了响亮的名字“良乡”。</p><p class="ql-block">这座千年的良乡古城,自古以来灿烂多姿,从有了汉文帝刘恒的提名,显得更加韵味十足。从大石河边的窦店,迁往盐沟河畔,这盐沟河衬托良乡。如盐沟雪浪诗中描绘;“西来白水日潺潺,流入盐沟不纪年。急浪翻时疑涌雪,微波漾处飲摇天。圆菏点点跳新雨,弱柳依依带晚烟。偶步城南间眺望,堤边尚少钓鱼船”。良乡古城落迁此处,在盐沟河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多姿多彩。这座古城风貌,以皇城咫尺相望,却以良乡古城著称,虽然只是个县城,却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城起四封定位,长短为四十华里有余。站在古城楼上远处望去,良乡却北临京师,南控涿鹿两县,东縈漯水之滨,而西与房山隔河相望,真可为京畿重地,既有战略地位,又处在交通汇点,可为京西南宝地,这里多姿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自公元928年,良乡古城从大石河畔迁到了盐沟河边。这条源于门头沟,流经崇各庄和固村,经过良乡的盐沟河,传说中,河水能煮出盐来,因此被称为“盐沟河”,也就是现在的刺猥河。</p><p class="ql-block">良乡古城,可为九省御道,南粮北运,帝王出行巡视,可为必经之路。自从窦店迁往盐沟河后,古城经历了辽、金、宋、元、明、清、民国、到共和国巍然屹立在此。经历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长达一千余年,从古至今仍繁荣昌兴。城以密迩国门,拱卫神皋,东南十三省有事来京师者,无不取道于斯,冠盖之迎送,邸舍之供顿,交移邮递之纷遝,进奏者骑战马飞驰,而万物入贡,昼夜之奔路经,饷车转运远迩之巡警,轰隐比旁午,征呼于络绎,小民拮据供役,日不暇给,你可知良乡古城多少?</p><p class="ql-block">而古城良乡,虽为砖城所筑,却位置显赫,城墙高两丈有余,城内虽然不宽,建筑格局分明,没什么特别。城内分为东西南北,四条主街,城楼四座,城门八扇,县署设为西街,四合院建筑风格,而街内有斜街和不同的胡同。</p><p class="ql-block">如东大街有;驻防营街,市口和后街,宋府斜街。 而西大街有;西下坡,口市,马号街,县署前街,县署后街,饮马井街,城隍庙街。南大街有;史家胡同,罗府街,天王寺街,仓房胡同,黄土坑街,双井南胡同,磨磐街,东斜街,官学,南城根。北大街有;陆家胡同,乔家胡同,后井,滑车井,真武庙街,苦水井,中十字街,南十字街,北十字街,而县署为西街。古城炊烟起,往事知多少。</p><p class="ql-block">城里方圆八里地,城中奔西一里,奔东一里,奔北一里,奔南一里。东南角为一街,东北角为二街,西北角为三街,而西南角,以史家胡同为界,街南为五街,街北为五街。而南北大街,以卖买为主,商业店铺之多,北有“北烧锅”酒,南有“南烧锅”酒。“酱菜园”,“德庆恭”,都是知名店铺,却有品牌商品。北街有“春华茂”商铺,具说老板周兰弟,是附近周庄子村人,在城里开铺以几代有余。而东大街是县府所在地,有学校,有邮局和税务局,而卓秀书堂就在东街。而西街,城门一般关闭,面临盐沟河,防水作用之大,城门轻易不开,而法院设在西街,还有银行和旅店,却都在西街。</p><p class="ql-block">如南大街东测,澡堂子胡同,因有澡堂子而得名。胡同里有个院落,门前有个影壁,“澡堂"两字写在影壁上,行书流水,苍劲有力,看上去醒目多姿。而澡堂子里,设有更衣室,大厅休息室,三个水池了,分为凉、温、热等,在古城很有特色,有官府衙门,也有平民百姓。</p><p class="ql-block">罗府大街,曾有唐朝名将罗艺府宅,因此而得名。在罗府街东口,有个胡同,设有牌楼,造型非常壮观。而在牌楼底下,有卫兵站岗。传说中,有天夜里;窦建德兵临城下,情况十分紧急,而把守东门的将官,罗艺之子罗成,向父亲罗艺禀报敌情,不料牌楼大门紧闭,守卫大门卫兵说,“不经罗艺允许,不能轻易开门”,罗成被拦在门外,他心急火燎,于是便不顾一切,在门前大喊大叫,那是黑灯瞎火的夜晚,这一不雅之举,心急声大,惊动了睡梦中的父亲,也惊动了府上的卫兵,周边熟睡的仆人。罗艺的传话,卫兵才敢打开楼门,请罗成进来,从而使战机没有耽误。早在民国初期,城中心曾建有一个炮楼,上下两层,以防外来入侵者,里面住着大约一排兵力,市民行走要行环岛。</p><p class="ql-block">而住在史家胡同,也有位人人皆知的人物,是燕子李三,我曾经看过电影,燕子,李三那出色的轻功,飞檐走壁,让人记忆在心。燕子李三原型,却生长在良乡古城。其实燕子李三原籍良乡大苑村人,自幼随母亲一起迁到良乡城内史家胡同居住。燕子李三有一兄一姐,兄李井春曾在民国时期,当过伪警察,解放后,遣送回村耕农为生。而他的母亲有特色,这位身材高大的母亲,总是穿有一身粗布小花袄,头发总是盘着,还戴有一枝花,市民给她起个绰号“花架子”,这位行走城内的女性,在良乡古城居住,虽属平民百姓,但也是赫赫有名。</p><p class="ql-block">而燕子李三,在良乡古城也属于传奇人物,他幼年上学时,常跟同学比上树,却总是获胜,同学细心观察,他在获胜时,在树杈上休息,被同学发现他的神秘之处,两只脚心上,各有一撮黑毛,耀眼夺目,成为一位神奇人物,从那之后没人跟他比赛。燕子李三的轻功也时常显露,他出门不走路,总在篱笆尖上行走,轻而易举房上笑。有一天放学之后,跟同学一起去了盐沟河,在河边走着走着,他一猛子扎入河里,半天没有上来,同学焦急等待,他却在下游出现。从水里出来,抬腿上了城墙,迈着城墙墩上走,在城墙上独往独来,行如平地,转眼从城墙迈下来,同学们惊讶地望着他,为他捏了一把汗,他却没事人的站在城墙下,跟同学傻笑着,却还在打招呼,瞬间又消失在古城中,不知了去向。</p> <p class="ql-block">不知啥时候,燕子李三入了黑道,偷盗成习,经常在昊天塔上,如走平路一般,燕子李三从此成名,可以说是家一户晓,人人皆知,不知不觉被官府拿下…。</p><p class="ql-block">古老的城墙,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城外的民俗村庄。成为古城外景,那秀丽的村庄;城东关外;有塔湾村,梅花庄,后店等。而城北关外;有西北关,渔儿沟等。城西关外;有西杨庄,西太平庄,苏家庄等。而城南关外;有纸房,东杨庄,徐家庄,常家庄,黑古台村等。这些村庄,都围绕着古城,使城里居民有了保障。</p><p class="ql-block">古城西侧有条京易御路,而东侧有京城通往府门的官马大道,被称为“官道”。这条官马大道,从京师通往保定府,而官道上设有四个驿站,良乡驿站,那是出京城第一个驿站。</p><p class="ql-block">良乡驿站,在良乡古城西南端,北起西大街中部,南至罗府街西口,有条名街,叫饮马井街,有人也称为马号大街。这里比较开阔,院内树木之多,以槐树和楸树繁多,院内树木遮阴,而树阴下一排排木拦隔开,里面拴着一匹匹战马,院内有两个大石槽,旁边高台有一口深井,专供饮马时用。而驿站还备有马车,有双马而套的马车,有四马并驶的马车,而是官员级别不同,乘坐的马车也不同。整个官马大道,良乡为第一驿站,邮差在此站只是换马,而到了五站才能换人。第二站为涿州,第三站为定兴,第四站为徐水,第五站才到了保定府。邮差到了保定府要换人,接着一路狂奔,不能耽误时间。而十三省官府进京,不管是骑马,还是坐骄,都要经过这条官马大道。</p><p class="ql-block">古城西侧,那条京易御路,是建于清朝雍正年间,清西陵修竣后,为皇族贵戚驱车动辇谒祭之便,专修这条从北京,过良乡进房山,走进涞山境内,直至到易县西陵的御路。延途建有四座行宫,分别是良乡皇戚庄行宫,房山的半壁店行宫,涞水的秋兰行宫,然后进入易县的梁各庄行宫。御路专为皇戚谒陵人歇憩而用。而皇戚庄行宫,就在出良乡城北关皇戚庄。</p><p class="ql-block"> 而“京易御路”上,即走皇差,也走白差。而皇差,是指帝王外出巡幸,还有每年的谒陵活动。每当皇帝出城,皇后,王妃,文武大臣,都要随驾而行,而周边百姓被驱赶,被迫去修桥铺路,使“御路”上黄土垫道,清水泼街,道上可净到一尘不染。</p><p class="ql-block">而白差指帝王、皇后的出丧,皇家办丧事要行走的路。规定死人走的路,活人是不能行。白差路是在御路的一侧,专修一条临时性白差行路。每当帝王驾鹤,声势浩大,在良乡行宫摆宴,十二八席,四热、四温、四凉十二个碟,四浑,四素八个碗,八仙桌子,三条板凳,三面坐人,一桌为六人,留一面上菜,饭后喝茶,然后停留片刻,启杠奔向下一个行宫。</p><p class="ql-block">而另一条“官马大道”,新中国即将诞生前夕,人民解放军进入良乡,也是走的官马大道,进入古城良乡,集聚在楸树街十号,为接管北京做准备工作,在良乡古城培训干部,等待命令。楸树街曾经的驿站,却成为进入北平的前哨,各路干部相聚良乡,京城将回到人民的手中,激动的心情,让人难以平静。</p><p class="ql-block">良乡古城,承载着历史使命,这难忘的时刻,这历史的重任,如同旭日东升,金光灿烂,昨天的官马大道,如今的京保公路,现在叫107国道。良乡这座历史古城,也经过那风雨兼行。多年的流传谚语;“京涿州,妾良乡,不开宴的房山县”,也说明了良乡淳朴,待人热情周到,这说明古城良乡,经济发达,人来客往,不愧京城户门。</p><p class="ql-block">良乡古城,从美丽的大石河畔,迁到白水日潺潺的盐沟河边,从古远的燕代到现代化名城,从刀耕火种到现在的信息社会,良乡古城以独特的地理位置,承载着这历史的变迁。一九四九年春,徐冰和张晓梅来良乡工作,做为北平军管会机构,设在古城良乡吴家大院,这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正屋五间出廊瓦房,南北各三间厢房,而且是坐东朝西,前面门楼挂着军管会牌子。军管会副主任徐冰,其爱人张晓梅就在此办公。一天晚上,院内南厢房内挂着毛主席画像,两旁贴着大红喜字,这天正是张晓梅的女儿的婚礼日,军管会主任叶剑英应邀到场,在良乡参加了婚礼。婚礼虽然简易而办,却是良乡古城高规格婚礼,记载着那不平凡的岁月,值得回忆的往事。</p><p class="ql-block">1958年取消良乡县编制,良乡古镇,逐渐成了京郊市区,良乡仍是京西南的卫星城,它以战略的地理位置,展示出它独特的魅力。今天的良乡,纵行交错通街大道,栉比鳞次高楼林立,四通八达公路网线,高铁腾空飞跃良乡,承载绿色出行方便,在时空的岁月里,跨越式发展,使古城良乡,在京西南迅速崛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