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们生活在诗的国度里,从牙牙学语时就吟诵唐诗宋词。有多少古诗名句激励我们奋发向上?有多少古诗名句促使我们勇往直前?诗歌就像春风,让我们闻出春天的气息;诗歌就像海洋,让我们去寻找无数珍宝;诗歌就像一扇大门,让我们用智慧的钥匙开启它。今天,在彭静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入了谭万、袁代彬两位优秀教师的课堂,观摩到两堂精彩绝伦的优质诗歌教学课。</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b06fbb"><b> 《蜀相》篇</b></font></h1><h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伴随着朗朗读书声,谭万老师带领学生跟随着杜甫寻找丞相祠堂。谭万老师的《蜀相》,就如一门艺术课,能够触碰别人的内心,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与杜甫产生共鸣。杜甫感叹古人、感叹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刺痛着我们的内心。</h3> <h3> 谭万老师用丰厚的学识、幽默的风格和淳朴的情感为我们示范了什么是“生本课堂”。谭万老师为学生搭建支架,让学生自己在诵读品味寻求答案,做到了把课堂真真正正交还给学生。</h3> <h3> 优质课堂何处寻?谭万老师的《蜀相》不仅让学生收获满满,也让我们新教师受益匪浅。</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 《雨霖铃》篇</b></font></h1>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是人类文学一个永恒的话题。在袁代彬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柳永的《雨霖铃》。<h3></h3> <h3>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诗人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袁老师设置了丰富多样的教学环节,从学生诵读到分析意象,再到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一环一环,层次递进,引领学生看到了一位感到前途的暗淡和仕途渺茫的柳永。</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b06fbb"><b>“研讨”篇</b></font></h1><h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观摩完这两堂优质课后,彭静和谭万老师组织我们进行了研讨交流,带领我们总结了今天的收获。首先,诗歌要注重朗读,从语速、节奏、断句等入手,让学生从反复诵读中品味情感;其次,注重文本课堂,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学生搭建支架,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最后,在文本的挖掘上要深入,找准意象分析意境,知人论世,从而体悟情感。</h3> <h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这条路上,我们才刚刚起步。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锲而不舍,活到老学到老,一定会在教育这条路上绽放美丽。<b></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