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贵州

一路走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9年10月30日,随省旅游协会景区分会参加了为期一周的贵州考察活动。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贵州,我曾于十多年前来过一次,记得去了黄果树瀑布和遵义,好像还有织金洞。这次我们重点去了黄果树瀑布景区、小七孔风景区、西江千户苗寨、 镇远古城和梵净山 , 加上之前来过的,官网上公布的贵州十大必看景区除了青岩古镇、甲秀楼、赤水瀑布之外就基本都去过了,其实古镇和瀑布看过一个也就足矣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过去人常说贵州“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身无三分银”,来到贵阳,再次让我感觉到典型卡斯特地貌特征,唯一一块平整的地方就是机场。因为城市就建在山坳里,土地稀缺,与十年前所看到的最大不同就是树丛一般的高楼和蜿蜒于楼群中的高架路,汽车穿梭于群山之间真正让人知道了这是一座山城。导游开玩笑说这里白天堵车晚上赌博。可能是季节的关系,到了第四天的西山苗寨才遇到了雨天。身无三分银已经成为贵州的过去,但是听导游说有些深山交通不便地区脱贫任务依然艰巨,一家人穿一条裤子的情况还是有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实在十几年前像小七孔等景区还没有开发,贵州在全国旅游领域地位还不明显,也就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胡锦涛到任后才开始修建公路,改善了交通条件,栗战书接任后大力发展高速公路,打通了与外界的快速通道,陈敏尔任职后,把贵州建设成了全国大数据之都,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巨头先后落户于此,使贵州领军全国人工智能信息化行业,智能化的客房服务,旅游大巴、游客与运营中心的互动方式以及景区管理都让人体验到大数据的便捷。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贵阳的机场如同建在城区,穿越了数座山头到了我们下榻的酒店已近晚间,来自烟台蓬莱阁、威海刘公岛、临沂蒙山、日照海上世界、济宁梁山、泰山等景区的同行席间互相敬酒,算是认识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次日我们参观了贵州最富代表性的黄果树瀑布,也许因为之前来过的原因,除了寻找一下记忆中的样子,并没有感到什么惊奇,只是这次遇到了彩虹,给瀑布增色不少。当天从黄果树返回贵阳宾馆已经是晚间近十点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1月1日早餐后我们便乘车驶往荔波小七孔景区了,因为山路崎岖,隧道和高架能占到一半以上,所有旅游车都装有多个网络设备,严格以七十公里的速度行驶,如有超速或没有按照规定路线行驶交警即可会出现在现场。我们两百多公里的路程足足跑了四个多小时。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进入景区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高高的群山中深蓝色的水像是来到了九寨沟的海子,从半山腰暗河飞流直下的一处处瀑布看上去很是原始天然。景区主要景点处于沿山间河流搭建的栈道七八公里的深山里,几处飞瀑和伫立的山崖洞穴构成了这个景区特有的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天生桥是让我感到十分震撼的景致。在大七孔桥附近,沿蜿蜒曲折的木栈道往走一千多米,进入一个神秘幽静的山谷,百余米高垂直的石灰岩山体上蓦然出现了高七十米的“山门”,名曰“天生桥”,崖壁上分布着一些大大小小的钟乳石,甚为雄伟壮观,这是只有在南方碳酸钙山体形成的特有地质奇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日一早,马不停蹄赶往黔东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参观苗寨。在离开荔波县城时我提议顺便在邓恩铭故居参观一下,邓是参加过一大和二大代表,山东党组织早期领导者。大家在故居前邓恩铭雕像前合影,也算是总结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穿行于群山之间的高速公路,真正体验到人类征服自然的强大能力,出了隧道就是桥梁,这让我联想到前几个月在南美国家看到的高速公路遇到大山绕着走,出于生态保护还是没有能力钻山洞就不得而知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了苗寨,天下起了雨。在寨子村口的极具少数民族风情的餐厅,一场由笙歌伴舞的长桌宴正在红红火火的进行中。我们依次落座,一组组苗族姑娘用“高山流水”给每一位客人敬酒。所谓高山流水就是有四五位姑娘用酒壶由低往高处如同叠罗汉倒酒,最下面的酒壶直接往客人的嘴流,姑娘们唱歌客人不停的喝酒,歌声不停歇客人不停的喝。我们中几个年轻海量的自报奋勇,一曲终了个个摸着肚子翻着白眼,惹得大家捧腹大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整个寨子依山而建,一条河流横穿山寨,清一色木制三五层小楼布满了几座山头。这时我才有了感觉,才真正觉得是置身于少数民族的氛围当中,细雨蒙蒙,小桥流水,恍如世外桃源……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听导游介绍说苗寨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上世纪末山上都是梯田,交通不便,村寨千余户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从开发旅游后才与外界有了接触,大量的游客从各地蜂拥而来,一下子热闹起来,现在小小的寨子有一千多家客栈能容纳六万人食宿,成为贵州主要景区。因为来的同仁大都是从事旅游的,他们也为之诧异,相比我们诺大的泰安市的接待能力也不相上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来的这一天正赶上苗族过年,苗族人都穿上了节日的服装在半个足球场大小的村中央载歌载舞。苗族人善歌舞,导游跟我们讲了一路他们的节日婚俗方面的东西,大都离不开唱歌跳舞。 夜色中的苗寨下着蒙蒙细雨,苗家姑娘穿着节日盛装,映衬在山水风情中让人流连忘返,乐不思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苗寨住了一个晚上,又乘车赶往镇远古城。镇远属于黔东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一个古城。导游介绍说三十年前是黔东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的首府,因为交通不便后来迁至凯里市,凯里位于沪昆高速沿线。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来到镇远古城下榻于一家富有诗意的沿江酒店,名曰“望江楼”,我有幸分的最高层面对江面的房间,凉台上陈设有茶台藤椅,可欣赏到水上风景。让人心中涌动出一股诗意,我当即在考察团圈里发去“凭栏一江如画,恍如人在梦中”的感慨,引的大家一阵喝彩。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镇远古城主要由一条河流和沿江一条古街组成,看上去跟凤凰古城很有相似之处,一样的建筑风格,一样的古桥跨越静静的水面并清晰的折射出倒影。尽管刚坐了四个小时的车,我天生对这种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地方情有独钟,放下行囊就独自欣赏古城风情去了。镇远县委县政府都在这条老街上,在镇远博物馆,我了解到镇远古城的昨天和今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江边一家酒楼,大家又是一通开怀畅饮,酒后又登船游览古城夜色。江水两边高低错落的民族木屋挂满了各色灯笼,在水面映出一个不夜古城,显得格外艳丽。十一月四日,考察活动进入尾声。天不亮就踏上了赶往梵净山的路途,按照计划先往梵净山参观后再赶往贵阳住宿,全天需要行驶四百多公里。路上导游介绍说,梵净山是佛教圣地,世界自然遗产,5A景区,地质结构为碎屑沉积岩,山高2400多米,沿途没有景点,摆渡汽车至一半然后乘索道至山上,还要步行四十分钟到达红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跟几个年长者试探着沿木栈道往红顶攀登,原本打算走不动了就原路返回,谁知狭窄的栈道其实就是单行线,只能往上走,不到一个小时也顺利登顶。不看不知道,果然是不虚此行,完全与泰山不同的风景,一个超大的拇指形状高百余米直径数十米的如巍然屹立在天边一柱,只能一人侧身通过的石阶小路直通山巅,煞是壮观,与泰山、华山、黄山、张家界有着明显不同的又一风格的名山大川。</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