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 style="">语文是一缕情怀,在我们心中:</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语文是一方风景,在我们胸中:</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山水田园皆有情,金戈铁马亦风流。</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语文是一种岁月,在我们眼中:</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 style="">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 </b></font></h3><h3> 为进一步推进语文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切实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水平,2019年11月12日—— 21日,育红小学开展了以“观课议课共促成长,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的语文观课议课活动。</h3><h3> 课前,老师们充分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年级组内多次研课磨课。课中,全体语文老师,尽情地呼吸着语文教学清新的气息,触摸着语文教学跳动的脉搏。</h3> <h3> 李淑华老师讲授的《搭船的鸟》一课,结合文本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 图画、语言、音乐来再现、描绘、渲染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文语言,享受审美情趣。</h3> <h3> “撑一支长篙, 向古诗更深处漫溯。”《枫桥夜泊》唐代诗人张继创作的一首千古流传的行旅诗。残月西沉、乌鸦哀鸣、霜华漫天、渔火愁眠、夜半钟声、孤舟摇曳,真切自然地抒发了诗人跨越时空的羁旅之愁。刘荣红老师引领学生在自主感悟、合作探究中吟诗言、悟诗情、入诗心;在诗人、学生、古诗之间构建起一座心灵“对话”的桥梁。并适时借助音乐与画面的渲染,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思中明理,吟中融景,悟中升情。</h3> <h3> 徐维静老师执教的《比尾巴》一课,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兴趣为前提,游戏为载体,朗读为主线,层层推进。徐老师抛开成人的眼光,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用故事串连全文,让孩子们扮演动物角色参与其中,与文本融为一体,同嬉戏,共呼吸。</h3> <h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刘芳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一课,感人至深,抓词抓句实在真切,思维训练步步为营,拓展空间宽泛。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领会语言的魅力,感悟语文的味道。诗一样的语言,富有磁性的声音,深沉的独白,忘情的描述,加上音乐的渲染,使平实的文字化作精彩的画面,足见一位语文老师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个人魅力,令人甘之如饴,享受之至。 </h3> <h3> 富饶的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王文婧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构建了“导、学、析、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握住课文“总分总”的结构,抓住课文“从海面写到海底,又从海底写到海滩,再从海滩写到海岛”这条线。课堂采用自主、合作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授课井然有序,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h3> <h3> 《桥》的课堂教学,刘艳霞老师凭着自己扎实的语文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孩子们从字词句到篇章的深情诵读,扣人心弦,使课堂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情怀。整堂课体现了阅读课中书声琅琅的场面,实实在在地引领着学生,扎扎实实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br></h3> <h3>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寓意深刻。张淑月老师根据其体裁特点和语言特色,在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依据新课标精神,运用谈话、对比、表演、实践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h3> <h3>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习作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希杰老师在执教习作课《记一次游戏》时,正是关注了学生的游戏生活。对学生的思维引导,让人感觉就像牵线的风筝在空中飞翔,有张有弛,收放自如。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气氛融洽,学生轻轻松松地收获了习作素材和习作方法。给学生提供了有话可说,有感可发的舞台。</h3> <h3> 一堂课,一千个人上,可以有一千种不同的姿态;同样,一千个人听一堂课,会有一千种不同的见解。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正因为会有缺憾,所以我们就需要在课后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交流,用教学智慧弥补缺憾,力争更好。</h3> <h3> 校长宋超越结合作课老师们的课堂特色做了总结。指出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要借鉴八位老师清新精致、诗情画意、扎实稳定、深情引导、活力四射、精彩诵读、自由民主、创设情景的教学风格。并强调要从听、说、读、写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要深入分析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情、研究学法,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案,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h3> <h3>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思想与思想的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灵魂与灵魂的交流,领悟着教学的精髓。研课磨课,就是思想的碰撞、灵魂的交流,引领着我们一路欢歌、一路成长!</h3> <h5>撰稿:刘新月</h5><h5>编辑:刘新月</h5><h5>摄影:赵巍</h5><h5>审核:宋超越</h5><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