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清华北大,985,211,这是很多学生和家长梦寐以求的精神家园。<br>谁都想成为幸运儿。<br>怎么去呢?<br>众所周知,条条道路通罗马,但是罗马不是天堂,通往天堂的路只有一条。路就在天堂的门口。<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要找寻到通往天堂的路,是要付出代价的。<br>通往大学的路也要付出代价,勤奋,努力,参加中国的全国高考,把对手挤落水中!<br>看似残忍,实际公平——生存斗争。<br>看似公平,实际残酷——自然选择。<br>但这也只是目前所有人能做的。</font></h3><h3><font color="#010101">要通往心仪已久的大学只有:勤奋努力,参加全国高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未来通往大学的路更难走了。<br>中国教育的改革一直不成功。因为中国的大学不行,高考不能让大学招到自己能教得好的学生。所以大学想绕开高考,自主招生。<br>这是大学【需求方】的愿望。也是教育提供方的愿望。<br>而对于广大学生来说,读大学只想掌握一门高精尖的技术,让自己未来生存得更好,比父辈生活得更好。家长想法其实也如此。因为孩子的梦想都是家长设计策划好了的。<br>这是大学人才提供方的愿望,也是需方的愿望。<br>关系太复杂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高校要招什么样的学生?高校可以自己做主。在只有考才能显示出公平来的中国,高中的好或者不好的评价标准只有一个:有多少学生考取名牌大学【小学初中以此类推】。<br>所以高中就必须投其【名牌大学】所好了。你要什么样的学生,我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给你。很自然的一拍即合的对接就非常默契的展开合作了……<br>因此,由上而下的教育改革就自动的轰轰烈烈的开展了。高中为大学做嫁衣,初中替高中做嫁衣,小学为初中做嫁衣,学前班为小学做嫁衣,幼儿园为学前班做嫁衣,家长为孩子做嫁衣。没有谁替家长做嫁衣。</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但是所有的努力是为一个畸形的社会做嫁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学需要什么样的学生?高中就为大学量身定做。所以,不可避免的要加大知识的难度,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宽度。所以竞赛就不可避免的不可或缺了!<br>初中离这个漩涡最近。离漩涡越近,祸害越深!<br>这叫供给侧改革!<br>买家需要什么,厂家就生产什么。<br>买家需要多少,厂家就生产多少。<br>需方市场可以左右供方市场。<br>未来的中国教育只会更加残酷!尤其招生竞争更加白热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们不能武断的说,这种人才选拔方式有问题。<br>个人觉得应该分两方面来看。正面看,优质大学是希望为未来社会培养精英,所以延天下英才而育之。这本无可厚非。因为精英一直都是社会的引领者。从反面看,这种方式对所有人似乎是不公平的。为什么优质大学就不能对平庸者网开一面呢。对于这种认识的人我找不到理由反驳。我只能说,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一个比尔盖茨呢?为什么比尔盖茨连一张大学毕业证都不稀罕呢?<br>个人觉得教育应该细分,一种是精英教育,以能力和对社会的贡献为目标。一种是公民教育,以基本素养与生存技能为主。<br>以后的教育会越来越不公平,对所有人。很多人跨不过那门槛!</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但是又会越来越公平,也是对所有人。有多大脚板穿多大的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如果按照这种思路运作,未来的优质大学会与少数的VIP高中对接,高中将会为大学直接实行定制化的工厂化人才生产。当然会加强绅士化的贵族教育和熏陶。<br>那么会有更多的高中在这一轮人才抢夺大战中衰落,凋零。最终把精英教育的目标调整为国民教育。<br>这看似是一个悲剧。但是也是一种务实。生存是第一需求。<br>这种变革会自上而下逐一展开,谁也不能阻挡!因为这种教育的压力是来自于社会的上部和国家的外部。美国的优势是人才的优势,美国人才的优势来自于教育,来自于全世界的人才输送。<br>游戏规则不可能是弱势群体制定的。社会可以消灭弱势群体,就像消灭奴隶主解放奴隶一样,可以彻底的消灭奴隶这个弱势群体。但是别忘了,产生了地主,资本家,工厂主。未来社会一定可以消灭农民工和蓝领这两个弱势群体,让机器人来替代他们。这种趋势也是不可阻挡的!因为科技在进步。因为未来社会需要人才,需要精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公立学校目前的公平,就是政府一碗水端平的态度会彻底改观!学校教育的性质分化为精英教育和国民教育之后,政府的拨款一定会有重大区分!当然就是钱与目的达成共识的性价比问题。<br>私立学校也不可能全部都走精英教育的路子。会有大部分的私立学校要向政府定制国民教育的任务,否则不可能生存得下去。当然,政府也会向社会办学力量购买国民教育,有利于其向纳税人收税的理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职业技术教育或许不得不归类为国民教育范畴了。<br>医生,教师,社会里绝大部分的工种都只是国民教育范畴。包括政务人员。<br>当然我们也不可否认,国民教育里也一定会出现精英。并不是社会的教育出了问题。因为每个人的花期都不一样。<br>准备好了吗?花期晚的家长可能会痛苦……</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