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女一林徽因

两水夹明镜

<h3> </h3><h3><br></h3><h3> 在中国的历史上人才众多,相比于才子来说,能够称得上才女的人却并不多,但是,相信当我们提到林徽因的时候,大家心中肯定都会无可争议的承认她的才华,林徽因是一个建筑学大师,但同时还是诗人、作家、教师,在当今社会许多人都会将她视为自己的偶像,在历史上许多的才女往往都会有许多的遗憾,大多数都是在感情上,但是,林徽因不同,不但才貌双全,而且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在感情上都是成功者,可以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才女。</h3><h3><br></h3> <h3><br></h3><h3>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祖籍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经·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为“徽因”。<br></h3><h3><br></h3><h3>林徽因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h3><h3><br></h3><h3>林徽因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h3><h3><br></h3><h3>在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品有《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大众传诵。</h3><h3><br></h3> <h3>△(1907年三岁的林徽因)</h3><h3><br></h3><h3>林徽因的祖父是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叔叔林觉民。</h3><h3><br></h3><h3>林徽因1904年6月出生于浙江杭州,随祖父母居住;5岁,由大姑母林泽民授课发蒙;8岁,移居上海,入虹口爱国小学学习。<br></h3><h3><br></h3><h3>1916年,因父在北洋政府任职,举家迁往北京,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br></h3><h3>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父亲的弟子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h3><h3><br></h3><h3>1921年,随父回国,仍到培华女中续学。</h3><h3>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林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曾登台演出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饰演主角齐德拉公主,台词全用英语。她流利的英语和俊秀的扮相,在文艺界留下深刻印象。</h3><h3><br></h3> <h3><br></h3><h3>△(1925年,林徽因在宾大学生证上的照片)</h3><h3><br></h3> <h3><br></h3><h3>△(林徽因与同学在宾大)</h3><h3><br></h3> <h3><br></h3><h3>△(1927年,林徽因宾大毕业,获得宾大美术学学士学位)</h3><h3><br></h3> <h3></h3><h3>△(1920年伦敦看见林徽因两只大辫子上的蝴蝶结没,一副娇憨可爱的少女形象)</h3><h3><br></h3><h3> </h3><h3>林徽因38段美文<br></h3><h3><br></h3><h3>1、终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那些邀约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过年华,但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h3><h3><br></h3><h3>2、都说世相迷离,我们常常在如烟世海中丢失了自己,而凡尘缭绕的烟火又总是呛得你我不敢自由呼吸。千帆过尽,回首当年,那份纯净的梦想早已渐行渐远,如今岁月留下的,只是满目荒凉。</h3><h3><br></h3><h3>3、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就像爱上一个人,有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h3><h3><br></h3><h3>4、我们应当相信,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人间的。无论他多么的平凡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总有一个角落会将他搁置,总有一个人需要他的存在。有些人在属于自己的狭小世界里,守着简单的安稳与幸福,不惊不扰地过一生。有些人在纷扰的世俗中,以华丽的姿态尽情地演绎一场场悲喜人生。</h3><h3><br></h3><h3>5、邂逅一个人,只需片刻,爱上一个人,往往会是一生。萍水相逢随即转身不是过错,刻骨相爱天荒地老也并非完美。在注定的因缘际遇里,我们真的是别无他法。</h3><h3><br></h3><h3>6、每个人都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可还</h3><h3>是信誓旦旦地承诺永远。永远到底有多远?多少人问过这句话。有人说,永远是明天;也有人说,永远是一辈子;还有人说,永远是永生永世。或许他们都说对了,也或许都说错了,又或许人间原本就没有什么是永远。你曾经千里迢迢来赶赴一场盟约,有一天也会骤然离去,再相逢已成隔世。</h3><h3><br></h3><h3>7、许多人都做了岁月的奴,匆匆地跟在时光背后,忘记自己当初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如今得到的又是什么。</h3><h3><br></h3><h3>8、等待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是幸福.在阳光下和喜欢的人一起筑梦,是幸福。守着一段冷暖交织的光阴慢慢变老,亦是幸福。</h3><h3><br></h3><h3>9、停留是刹那,转身是天涯。</h3><h3><br></h3><h3>10、有缘的人,无论相隔千万之遥,终会聚在一起,携手红尘。无缘的人,纵是近在咫尺,也恍如陌路,无份相逢。</h3><h3><br></h3><h3>11、每个人的一生都在演绎一幕又一幕的戏,或真或假、或长或短、或喜或悲。你在这场戏中扮演的那个我,我在那场戏里扮演这个你,各自微笑,各自流泪。一场戏的结束意味着另一场戏的开始,所以我们不必过于沉浸在昨天。你记住也好,你忘了也罢,生命本是场轮回,来来去去,何曾有过丝毫的停歇。</h3><h3><br></h3><h3>12、你是我种下的前因,我又是谁的果报。</h3><h3><br></h3><h3>13、都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当你觉得力不从心的时候,莫如将一切交付给时间,它会让你把该忘记的都忘记,让你漫不经心地从一个故事走进另一个故事里。</h3><h3><br></h3><h3>14、流水过往,一去不返,可为什么人总是在悲伤惆怅的时候,会无法抑制地怀念从前。或许因为我们都太过凡庸,经不起平淡流年日复一日的熬煮。想当初站在离别的渡口,多少人说出誓死不回头的话语。到最后,偏生是哪些人需要依靠回忆度日,将泛黄了的青春书册一遍又一遍翻出来阅读。</h3><h3><br></h3><h3>15、人生总在祈求圆满,觉得好茶需要配好壶,好花需要配好瓶,而佳人也自当配才子。却不知道,有时候缺憾是一种美丽,随性更能怡情。太过精致,太过完美,反而要惊心度日。即使打算在人世生存,就不要奢求过多,不要问太多为什么。且当每一条路都是荒径,每一个人都是过客,每一片记忆都是曾经。</h3><h3><br></h3><h3><br></h3> <h3><br></h3><h3>△(1920年,伦敦少女时代的林徽因)</h3><h3><br></h3> <h3><br></h3><h3>△(1916年,12岁的林徽因在北京)</h3><h3><br></h3> <h3><br></h3><h3>△(1916年,林徽因与表姐妹们着培华女子中学校服合影)</h3><h3><br></h3> <h3>△(1920年,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在伦敦)</h3><h3><br></h3><h3>16、人的一生要经历太多的生离死别,那些突如其来的离别往往将人伤得措手不及。人生何处不相逢,但有些转身,真的就是一生,从此后会无期,永不相见。</h3><h3><br></h3><h3>17、人的一生会遭遇无数次相逢,有些人,是你看过便忘了的风景。有些人,则在你的心里生根抽芽。那些无法诠释的感觉,都是没来由的缘分,缘深缘浅,早有分晓。之后任你我如何修行,也无法更改初时的模样。</h3><h3><br></h3><h3>18、幸福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人生总是有太多的遗憾,由不得你我去放任快乐。</h3><h3><br></h3><h3>19、人说,背上行囊,就是过客;放下包袱,就找到了故乡。其实每个人都明白,人生没有绝对的安稳,既然我们都是过客,就该携一颗从容淡泊的心,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h3><h3><br></h3><h3>20、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暗伤,这个伤口不轻易对人显露,而自己也不敢轻易碰触。总希望掩藏在最深的角落,让岁月的青苔覆盖,不见阳光,不经雨露,以为这样,有一天伤口会随着时光淡去。也许真的如此,时间是世上最好的良药,它可以治愈你的伤口,让曾经刻骨的爱恋也变得模糊不清。</h3><h3><br></h3><h3>21、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看着身边的人濒临死去,而你却没有丝毫的办法来救赎他。</h3><h3><br></h3><h3>22、人的一生只有在结束的时候,才找得到真正的归宿,在这世上的其余时间里,充当的永远都是过客。</h3><h3><br></h3><h3>23、王朝更迭,江山易主,世事山河都会变迁,其实我们无需不辞辛劳去追寻什么永远。活在当下,做每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去每一座和自己有缘的城市,看每一道动人心肠的风景,珍惜每一个擦肩的路人。纵算经历颠沛,尝尽苦楚,也无怨悔。</h3><h3><br></h3><h3>24、无论你如何隐藏,想要挽留青春的纯真,岁月还是会无情地在你脸上留下年轮的印记与风霜。</h3><h3>11、流年似水,太过匆匆,一些故事来不及真正开始,就被写成了昨天;一些人还没有好好相爱,就成了过客。</h3><h3><br></h3><h3>25、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旅程,只是所走的路径不同,所选择的方向不同,所付出的情感不同,而所发生的故事亦不同。</h3><h3><br></h3><h3>26、留存一段记忆只是片刻,怀想一段记忆却是永远。</h3><h3><br></h3><h3>27、流年真的似水,一去不返,看过的风景也许还可以重来,而逝去的人却再也不会回头。任由你千思万想,他除了偶然在你梦中彷徨,其余的时间都只是恍惚的印象。</h3><h3><br></h3><h3>28、人间许多情事其实只是时光撒下的谎言,而我们却愿意为一个谎言执迷不悔,甚至追忆一生。</h3><h3><br></h3><h3>29、人只有将寂寞坐断,才可以重拾喧闹;把悲伤过尽,才可以重见欢颜;把苦涩尝遍,就会自然回甘。</h3><h3><br></h3><h3>30、人生有太多过往不能被复制,比如青春、比如情感、比如幸福、比如健康,以及许多过去的美好连同往日的悲剧都不可重复。这样也好,既是拥有过,又何惧此刻的失去。有人说,人在世上的时间越长,失去的则会越多。因为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离我们而去,又无力挽回,而那些新生的绿意却总是与自己格格不入。或许这就是年轮的代价,每个人都必须付出的代价,时光不容许你讨价还价,该散去的,终究会不再属于你。</h3><h3><br></h3><h3>31、人活在世上,有太多的东西是我们所不能割舍的。哪怕一个万念俱灰的人,在临死前还可能会有一丝想存活的意念。比如看到一缕和暖的阳光,看到一只闲庭信步的蚂蚁,看到一株风中摇曳的绿草。只在刹那,他或许就明白,原来活着竟是这般的好。人生往往就是如此,许多苦思冥想都参悟不透的道理,就在某个寻常的瞬间,一切都有了答案。</h3><h3><br></h3><h3>32、人生聚散无常,起落不定,但是走过去了,一切便已从容。 无论是悲伤还是喜乐,翻阅过的光阴都不可能重来。曾经执著的事如今或许早已不值一提,曾经深爱的人或许已经成了陌路。这些看似浅显的道理,非要亲历过才能深悟。</h3><h3><br></h3><h3>33、我们都知道,姹紫嫣红的春光固然赏心悦目,却也抵不过四季流转,该开幕时总会开幕,该散场终要散场。但我们的心灵可以栽种一株菩提,四季常青。</h3><h3><br></h3><h3>34、也许是我们太过忙碌,忽略了嘈杂的街市也会有清新的风景,又或许是我们在修炼的过程中,总是欠缺了一些什么重要的片段。或许,人生需要留白,残荷缺月也是一种美丽,粗茶淡饭也是一种幸福。生活原本就不是乞讨,所以无论日子过得多么窘迫,都要从容地走下去,不辜负一世韶光。</h3><h3><br></h3><h3>35、所以,许多看似拥有的,其实未必真的拥有。那些看似离去的,其实未必真的离开。倘若因果真有定数,有朝一日,该忘记的都要忘记,该重逢的还会重逢。只不过岁月乱云飞渡,那时候或许已经换过另一种方式,另一份心境。而信步寻梦的人,在拥挤的尘路上相遇,也许陌生,也许熟悉;也许相依,也许背离。</h3><h3><br></h3><h3>36、不是所有的过往都是美好,还有许多我们想要擦去却擦不去的残痕。有人说,疼痛的往事可以选择忘记,可纵算忘记了,并不意味着就真的不存在。既是省略不去的过程,就只好默默忍受,只当是年少不经世事所犯下的无知错误。</h3><h3><br></h3><h3>37、没有什么缘分可以维系一生,再华丽的筵席也会有散场的那一天。既知如此,又何必聚散两依依。我们都是人生场景中的过客,这段场景走来了一些人,那段场景又走失了一些人。如果我们守不住约定,就不要轻许诺言,纵算年华老去,还可以独自品尝那杯用烦恼和快乐酿造的美酒。</h3><h3><br></h3><h3>38、一程山水,一个路人,一段故事,离去之时,谁也不必给谁交代。既是注定要分开,那么天涯的你我,各自安好,是否晴天,已不重要。</h3><h3><br></h3> <h3><br></h3><h3>△(1920年初,在欧洲街头旅游的女孩林微因,宛如一幅油画)</h3><h3><br></h3> <h3><br></h3><h3>△(1920年伦敦公园里的林徽因)</h3><h3><br></h3> <h3>△(1927年,林徽因梁思成在宾大校园)</h3><h3><br></h3><h3><br></h3><h3>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梁启超长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br></h3><h3><br></h3><h3>1924年9月,两人一起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均从三年级课程读起。梁思成在美术学院建筑系,因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即注册在美术系,林徽因注册的英文名字是Lin Phyllis Whei-Yin。但是她仍选修了建筑系的主要课程,实现了自己的志愿。</h3><h3><br></h3><h3>1927年夏,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又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半年。</h3><h3>1928年春,她同梁思成结婚。</h3><h3><br></h3><h3>1928年8月,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林徽因在到职前先回福州探亲,曾应福州师范学校和英华中学之请,作《建筑与文学》和《园林建筑艺术》的演讲。又为其叔林天民设计福州东街文艺剧场。翌年,到东北大学讲授《雕饰史》和专业英语。</h3><h3><br></h3> <h3><br></h3><h3>△(林徽因梁思成在宾大校园)</h3><h3><br></h3> <h3><br></h3><h3>△(1928年3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思成姐夫姐夫周希哲担任的加拿大渥太华总领事馆,举行婚礼。照片里,是林徽因给自己设计的中式结婚礼服。林徽因是个有主见的女性,老公是自己选的,婚纱是自己设计的)</h3><h3><br></h3> <h3><br></h3><h3>△(1928年春,梁思成林徽因自美国启程乘船去欧洲游历并做建筑考察)</h3><h3><br></h3> <h3>△(1928年3月,新婚的林徽因梁思成夫妇)</h3><h3><br></h3><h3>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19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像河北赵州大石桥、武义延福寺、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br></h3><h3><br></h3><h3>1931年,林徽因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次年,为北平大学设计地质馆和灰楼学生宿舍。在此后数年中,她多次深入晋、冀、鲁、豫、浙各省,实地调查勘测了数十处古代建筑,单独或与梁思成合作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等有关建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还为署名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一书写了绪论。这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必读的重要工具书。</h3><h3><br></h3> <h3><br></h3><h3>△(1930年代的林徽因。谈到她为什么选择古建筑考察,林徽因在胡适的信中写道:“这种工作在国内甚少人注意关心,我们单等他的测绘详图和报告印出来时吓日本鬼子一下痛快:省得他们目中无人以为中国好欺侮。”)</h3><h3><br></h3> <h3><br></h3><h3>△(1937年林徽因梁思成正在山西五台山区考察途中)</h3><h3><br></h3> <h3><br></h3><h3>△(1934年夏林徽因和梁思成在考察山西民居)</h3><h3><br></h3> <h3><br></h3><h3>△(1934年夏林徽因在山西汾阳小相村灵岩寺考察</h3><h3>这张图片曾作为《华夏地理之建筑师林徽音》封面。佛与徽音对望,似在禅语对答)</h3><h3><br></h3> <h3><br></h3><h3>△(1936年6月林徽因在山东历城神通寺墓塔考察测绘。</h3><h3><br></h3><h3>她给梁思庄写信道:“整天被跳蚤咬得慌,坐在三等火车中又不好意思伸手在身上各处乱抓,结果浑身是包。”)</h3><h3><br></h3><h3><br></h3> <h3><br></h3><h3>△(1936年林徽因在陕西耀县药王庙考察测绘。)</h3><h3><br></h3><h3><br></h3> <h3><br></h3><h3>△(1937年7月林徽因在佛光寺院内测绘经幢。此时战争阴云已笼罩上北平。卢沟桥的枪声,使得他们匆匆赶回。回到北平的林徽因和北平高校的近三十位教授、文化名人,联名致电,主张守土抗战。他们主张:“在日军未退出以前,绝对停止折冲,以维国权”)</h3><h3><br></h3><h3><br></h3> <h3><br></h3><h3>林徽因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之余,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1年4月,她的第一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以“徽音”为笔名,发表于《诗刊》第二期。以后几年中,又在《诗刊》《新月》《北斗》、天津《大公报》《文学杂志》等,先后发表了几十篇作品。大部分是诗歌,也有散文、小说、戏剧和文学评论。她的诗多数是以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澜为主题,探索生活和爱的哲理。诗句委婉柔丽,韵律自然,受到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的赞赏,奠定了她作为诗人的地位。当时,她曾被聘为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讲授《英国文学》课程,负责编辑《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还担任《文学杂志》的编委。她经常参加北平文学界读诗会等活动。1936年,平津各大学及文化界发表《平津文化界对时局宣言》,向国民政府提出抗日救亡的八项要求,林徽因是文艺界的发起人之一。<br></h3><h3><br></h3> <h3><br></h3><h3>△(1924年,梁启超组织的讲学社,邀请大文豪泰戈尔访华,林徽因、徐志摩全程陪同。泰戈尔林徽因徐志摩这张合影也被当时报纸誉为松竹梅岁寒三友图)</h3><h3><br></h3> <h3><br></h3><h3>△(林徽因与泰戈尔)</h3><h3><br></h3> <h3><br></h3><h3>1937年夏,她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中国最古老的一座木结构建筑——建于唐代的佛光寺大殿。正当她要进行深入研究时,“七七事变”爆发,她被迫中断野外调查工作,不久,北平沦陷,全家辗转逃难到昆明。次年,她为云南大学设计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女生宿舍。<br></h3><h3><br></h3><h3>1940年,她随梁思成的工作单位中央研究院迁到四川宜宾附近的李庄,住在低矮破旧的农舍里。</h3><h3></h3><h3><br></h3><h3>颠沛流离的生活和艰苦的物质条件,使她肺病复发。在病榻上,她通读了廿四史中有关建筑的部分,为写《中国建筑史》搜集资料,经常工作到深夜。这个时期,她的文学作品不多,在她若干诗稿中,迷惘、惆怅、苍凉、沉郁已代替了战前那恬静、飘逸、清丽、婉约的格调。诗中时时流露出了关怀祖国前途、命运的情愫。</h3><h3><br></h3> <h3><br></h3><h3>△(1938年初 林徽因在昆明巡津街9号 抗日战争爆发后,梁思成辗转来到了大西南)</h3><h3><br></h3> <h3></h3><h3><br></h3><h3>△(1941年。两个孩子陪伴着重病的林徽因。</h3><h3><br></h3><h3>1940年底,林徽因全家随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从昆明搬到生活条件恶劣的四川李庄,林徽因肺结核复发,卧床不起。在贫病交加的情况下,林徽因仍在病榻上坚持工作,用了几年时间,帮助梁思成反复修改并最后完成了《中国建筑史》这部重要著作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图解中国建筑史》。</h3><h3><br></h3><h3></h3><h3>卧病在床时期,她的好友费慰梅、费正清夫妇向她发出邀请,邀请她与梁思成去美国任教,而且那里医疗条件好,生活环境也较好,对她病情的康复肯定是有帮助的。</h3><h3><br></h3><h3>梁思成在晚年回忆这段时光的时候,就说到了,我的祖国正在受难,我不能去,假如我必须死的话,我也要在死在自己国家的领土上。梁思成对于这一点后来也是比较后悔的,也许,他不为国家尽忠守节,带着林徽因去美国治病,也许林徽因也不会那么早就去世)</h3> <h3><br></h3><h3>△(梁林一家和西南联大的教授们合影,左起周培源,梁思成,陈岱孙,林徽因)<br></h3><h3><br></h3> <h3></h3><h3>△(1920年伦敦这是林徽因流传最广的一张照片,照片里,林徽因温婉、优雅,光彩照人)</h3><h3><br></h3><h3>抗战胜利后,林徽因全家于1946年8月回到北平。不久,她为清华大学设计教师住宅,并接受校外的设计任务。<br></h3><h3> </h3><h3>1948年5月,她在《文学杂志》发表了《病中杂诗》9首。同年底,清华大学所在的北平郊区解放,解放军包围古都北平。林徽因夫妇想到城内无数巍峨壮观、雕梁画栋的古建筑也许将毁于战火,忧心如焚,寝食不安。</h3><h3><br></h3><h3>1949年初,两位解放军的突然到访,表现出的对重要文物古迹的保护态度,让他们消除了对共产党的疑虑,并应解放军请求,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此书后来演变成为《全国文物保护目录》。是年,林徽因还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h3><h3><br></h3><h3>1950年林徽因被特邀参加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并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提出修建“城墙公园”设想。</h3><h3><br></h3><h3>1951年,47岁的林徽因为挽救濒于停业的景泰蓝传统工艺,抱病与高庄、莫宗江、常莎娜、钱美华、孙君莲深入工厂做调查研究,并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颖图案,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苏联文化代表团”献上一批礼品,深受与会人员欢迎。</h3><h3><br></h3><h3>1952年,梁思成、刘开渠主持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林徽因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抱病参加设计工作,与助手关肇邺一起完成了须弥座的图案设计。</h3><h3><br></h3><h3>1952年5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建设高潮,林</h3><h3>徽因、梁思成翻译了《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一书,并由上海龙门书局印行,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借鉴。应《新观察》杂志之约,撰写了《中山堂》《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雍和宫》《故宫》等一组介绍中国古建筑的文章。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用作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h3><h3><br></h3><h3>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这个城市蔓延。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因政治因素而毁于一旦,林徽因丈夫梁思成与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其后不久,在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郑振铎邀请文物界知名人士在欧美同学会聚餐会上,林徽因与吴晗也发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随后,林徽因的病情急剧恶化,最后拒绝吃药救治。</h3><h3><br></h3><h3>1953年10月,林徽因当选为建筑学会理事;并任《建筑学报》编委。被邀参加第二届全国文代会。<br></h3><h3><br></h3><h3>1954年6月,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h3><h3><br></h3><h3>1955年4月1日6时20分,林徽因病逝于同仁医院,享年51岁。林徽因治丧委员会由张奚若、周培源、钱端升、钱伟长、金岳霖等13人组成。4月3日,林徽因追悼会在北京市金鱼胡同贤良寺举行。去世后,她的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上刻着“建筑师林徽因墓”。墓碑下方有一块刻着秀丽花圈的汉白玉。这原来是为天安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雕饰试刻的一个样品,人民把它作为一篇独特的无字墓志铭,奉献给它的创作者林徽因。</h3><h3><br></h3> <h3><br></h3><h3>△(林徽因墓)</h3><h3><br></h3> <h3>△(1929年,林徽因尝到初为人母的滋味,深情凝望出生不久的长女梁再冰)</h3><h3><br></h3><h3><br></h3><h3>林微因代表作欣赏</h3><h3><br></h3><h3>《你是人间的四月天》<br></h3><h3><br></h3><h3>我说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br></h3><h3>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h3><h3>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h3><h3><br></h3><h3> </h3><h3>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h3><h3>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h3><h3>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h3><h3><br></h3><h3> </h3><h3>那轻,那娉婷1,你是,鲜妍2</h3><h3>百花的冠冕3你戴着,你是</h3><h3>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h3><h3><br></h3><h3><br></h3><h3>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h3><h3>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h3><h3>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h3><h3><br></h3><h3>  </h3><h3>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h3><h3>在梁间呢喃4,——你是爱,是暖,</h3><h3>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h3><h3><br></h3><h3></h3><h3><br></h3><h3>词句注释</h3><h3>1.娉婷(pīng tíng):女子容貌姿态娇好的样子。</h3><h3>2.鲜妍:光彩美艳的样子。</h3><h3>3.冠冕(miǎn):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比喻第一,体面,光彩。</h3><h3>4.呢喃(ní nán):象声词,形容燕子的叫声。</h3> <h3><br></h3><h3>△(1932年8月,林徽因的儿子梁从戒出生)</h3><h3><br></h3> <h3>△(1935年林徽因与女儿梁再冰儿子梁从诫摄于北平家中)</h3><h3><br></h3><h3>创作背景</h3><h3><br></h3><h3>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4月的《学文》1卷1期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二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h3><h3><br></h3><h3>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生说得很客观。故这首诗一方面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个母亲,有着对孩子强烈的母爱,为孩子写一首这样轻快灵动的诗也是是绝对可能的。</h3><h3><br></h3> <h3><br></h3><h3> 林徽因的主要贡献</h3><h3><br></h3><h3>(1)建筑<br></h3><h3><br></h3><h3>东北大学校徽设计</h3><h3>20世纪20年代末期,时任东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的林徽因参加了由张学良出资发起的征集东北大学校徽图案大奖赛,林徽因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一举夺魁,拿下本次比赛的最高奖金。</h3><h3><br></h3><h3>保护奈良古建筑</h3><h3>1945年二战行将结束时,时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的林徽因受美军邀请,在即将执行的奈良轰炸图上为其标出了著名的文化古迹位置,以免被炸。值得一提的是林徽因一家在1937年11月与1939年1月两次险些于日军的轰炸中丧命,三弟林恒也于1941年在对日战争中阵亡。</h3><h3><br></h3><h3>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h3><h3>八宝山革命公墓创建于1949年1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遵照周恩来建立革命烈士墓地、教育人民群众的指示,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晗受命建设革命公墓。在吴晗的领导下,北京市迅速成立了公墓筹备组,吴晗亲自率人勘察,最终选址在八宝山的护国寺兴建公墓。195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将八宝山的护国寺改建为公墓,并遵照周恩来的意见,将公墓定名为“北京市革命公墓”,作为革命烈士的安葬之处。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由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徽因设计,分为墓区和骨灰堂两部分。公墓内遍植苍松翠柏,庄严肃穆,是很多革命先烈最后的安栖之所。走在公墓里,吊唁那些于民族于国家立下大功的英魂,犹如在和历史对话,感叹沧海桑田,体会人间正道。</h3><h3><br></h3> <h3><br></h3><h3>△(1932年,林徽因在北平郊区杏子口北崖石佛龛考察)</h3><h3><br></h3> <h3><br></h3><h3>△(1933年,林徽因在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架上测绘)</h3><h3><br></h3> <h3><br></h3><h3>△(1936年6月林徽因在山东滋阳兴隆寺塔考察测绘)</h3><h3><br></h3> <h3>△(1935年,北京天坛林徽因与几个亲密友人合影)</h3><h3><br></h3><h3>(2)论文著作</h3><h3><br></h3><h3>林徽因协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建筑史图录》稿,初步实现了他们在学生时代就怀有的心愿。应解放军的请求,编写《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1949年9月到1950年6月,还与梁思成合作写了《城市规划大纲》、《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等学术论文。为《新观察》等刊物撰写了10几篇介绍中国古建筑的通俗读物。</h3><h3><br></h3> <h3><br></h3><h3>△(1928年一1930年期间,林徽因在东北大学执教的工作照)</h3><h3><br></h3> <h3><br></h3><h3>△(1950年与同事讨论工作图稿,此时的她是带病工作)</h3><h3><br></h3> <h3></h3><h3>△(1948年梁再冰参军前与父母亲友合影她母亲哭的非常伤心怕自己病重看不到再冰回来)</h3><h3><br></h3><h3><br></h3><h3>她发表有关建筑的论文主要有《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与梁思成合著)、《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章绪论、《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署名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的鉴别问题》(署名林徽因、梁思成)、《中国建筑史》(辽、宋部分)、《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梁思成、莫宗江合著)。<br></h3><h3><br></h3> <h3>△(1935年,梁思成林徽因在北京天坛祈年殿的合照)</h3><h3><br></h3><h3>(3)文学</h3><h3><br></h3><h3>在当时,知识分子是社会少数、精神贵族,像林徽因这样受过良好教育才貌出众的女子,更是凤毛麟角。她承认自己是受双文化教育长大的,英语对于她是一种内在思维和表达方式、一种灵感、一个完整的文化世界。中西文化融合造就了一个“文化林徽因”。她是诗人,一生写过几十首诗,在诗歌创作上受徐志摩影响很明显,但又有自己的特点。</h3><h3><br></h3> <h3><br></h3><h3>在文学方面,林徽因著述甚多,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代表作有《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林徽因诗集》(1985年)等。1931年3月,林徽因到香山双清别墅附近平房养病。先后发表诗《那一晚》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激昂》《一首桃花》《山中一个夏夜》《笑》《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及短篇小说《窘》,《一天》《激昂》《昼梦》《瞑想》等诗篇几十首;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说《窘》。另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阳光》等。</h3><h3><br></h3> <h3><br></h3><h3>△(1934年林徽因在北平家中。梁思成和林徽因欧洲蜜月归来后,林徽因向梁启超抱怨梁思成把她的照片拍的小,细心的梁思成从此学习摄影技术,成为林徽因的御用摄影师)</h3><h3><br></h3> <h3><br></h3><h3>林徽因书画</h3><h3><br></h3> <h3><br></h3><h3>在民国时期的著名才女中,林徽因的才艺比萧红和张爱玲等显得更全面一些,人生际遇也更幸运。她不仅最早加入了“新月社”,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她几乎标志一个时代的颜色,出众的才,倾城的貌,情感生活也像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br></h3><h3><br></h3><h3>在林徽因的著作中,建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作家的文学气质糅合得浑然一体。她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不仅有严谨的科学内容,而且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和赞美祖国古建筑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精湛成就,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而在文学作品中也常用古建筑的形象作比喻,如《深笑》一诗中,就以古塔檐边无数风铃转动的声音,比喻笑声的清脆悦耳,直上云天,既贴切,又新颖,别具一格。由于她兼通文理,在建筑学和文学创作上都显露出惊人的才华,所以在30年代就享有“一代才女”的美誉,被列入当时出版的《当代中国四千名人录》。<br></h3><h3></h3><h3><br></h3><h3>熟悉林徽因的人士对她有这样的评价:</h3><h3><br></h3><h3>萧乾:听说徽因得了很严重的肺病,还经常得卧床休息。可她哪像个病人,穿了一身骑马装……她说起话来,别人几乎插不上嘴。徽因的健谈绝不是结了婚的妇人的那种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她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这种纯学术的批评,也从来没有人记仇。我常常折服于徽因过人的艺术悟性。(萧乾:《才女林徽因》)</h3><h3><br></h3><h3>冰心:“她很美丽,很有才气。”比较林徽因和陆小曼时,更以为林徽因“俏”、陆小曼不俏。与林徽因一起长大的堂姐堂妹,几乎都能细致入微地描绘她当年的衣着打扮、举止言谈是如何地令她们倾倒。(陈钟英:《人们记忆中的林徽因——采访札记》)</h3><h3><br></h3><h3>张幼仪:当她知道徐志摩所爱何人时,曾说“徐志摩的女朋友是另一位思想更复杂、长相更漂亮、双脚完全自由的女士”。(张邦梅:《小脚与西服》)</h3><h3><br></h3><h3>文洁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曾出现过像达·芬奇那样的多面手。他既是大画家,又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林徽因则是在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脱颖而出的一位多才多艺的人。她在建筑学方面的成绩,无疑是主要的,然而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方面,也都有所建树”。(文洁若:《才貌是可以双全的——林徽因侧影》)</h3><h3><br></h3><h3>卞之琳:“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设计,却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过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协作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卞之琳:《窗子内外——忆林徽因》)</h3><h3><br></h3><h3>费正清:沈从文眼里的林徽因是“绝顶聪明的小姐”,晚一代的萧离则称林徽因是“聪慧绝伦的艺术家”。费慰梅认为,林徽因“能够以其精致的洞察力为任何一门艺术留下自己的印痕”。</h3><h3>林徽因“喜欢热闹,喜欢被人称羡”,这一点也可以从林徽因在文学沙龙上的高谈阔论得到印证。费正清晚年回忆林徽因就曾说,“她是具有创造才华的作家、诗人,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审美能力和广博智力活动兴趣的妇女,而且她交际起来又洋溢着迷人的魅力。在这个家,或者她所在的任何场合,所有在场的人总是全都围绕着她转”。(费正清《费正清对华回忆录》)</h3><h3><br></h3><h3>李健吾:然而,也恰恰就是这样的林徽因,既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沙龙上作为中心人物被爱慕者如众星捧月般包围,穷乡僻壤、荒寺古庙中不顾重病、不惮艰辛与梁思成考察古建筑;早年以名门出身经历繁华,被众人称羡,战争期间繁华落尽困居李庄,亲自提了瓶子上街头打油买醋;青年时旅英留美、深得东西方艺术真谛,英文好得令费慰梅赞叹,中年时一贫如洗、疾病缠身仍执意要留在祖国。这样的林徽因,在朋友间引起的,又是另外一种评说,李健吾抗战期间闻听林徽因虽罹患重病而不离开祖国时,激动地说:“她是林长民的女公子,梁启超的儿媳。其后,美国聘请他们夫妇去讲学,他们拒绝了,理由是应该留在祖国吃苦。”(李健吾:《林徽因》)</h3><h3><br></h3><h3>陈从周: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回忆道:“她(指林徽因)指着吴晗的鼻子,大声谴责。虽然那时她肺病已重,喉音失嗓,然而在她的神情与气氛中,真是句句是深情。”牌楼今日早已随着文化浩劫一同烟消云散,但林徽因当日的金刚怒吼,必将永远环绕在每一名具有良知血性的中国学者心头。</h3><h3><br></h3><h3>陈学勇:林徽因应该是这一群体(中国妇女先觉者)中很特别的一个。面对这样的女子,倘若还要纠缠她的情感,那么那个据说为她终身不娶的哲学家金岳霖的真诚最能够说明她情感的品质。倘若还要记起她的才华,那么她的诗文以及她与梁思成共同完成的论著还不足以表现她才华的全部,因为那些充满知性与灵性的连珠的妙语已经绝响。倘若还要记起她的坚忍与真诚,那么她一生的病痛以及伴随梁思成考察的那些不可计数的荒郊野地里的民宅古寺足以证明,她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真正的女人。(陈学勇:《莲灯诗梦:林徽因》)</h3><h3><br></h3><h3><br></h3> <h3><br></h3><h3>△(1950年清华大学营建系。林徽因与郑孝燮周卜颐王君莲李宗津。</h3><h3><br></h3><h3>此时的林徽因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h3><h3><br></h3> <h3><br></h3><h3>△(1950年清华大学,已是中年的林徽因与梁思成)</h3><h3><br></h3> <h3><br></h3><h3>后记:林徽因从来不只是民国年间的临水照花人,不只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情爱轶事的主角,她是一个优秀的建筑学家,是兼诗人作家画家于一身的杰出学者。</h3><h3><br></h3><h3>在她的身上,有须眉男子都难有的品质,很少有一个女人能像她那般铁骨铮铮,有信仰有追求,勤奋、坚强、有惊人的意志,对自己的事业尽善尽美。对她的崇拜也好,误解也罢,不过是因为她恰好是女子,又恰好长得美而已。</h3><h3><br></h3> <h3>来源:根据网络材料整理</h3><h3>背景音乐:花儿为什么这样红</h3><h3>制 作:两水夹明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