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不同构,浓淡总相宜——记义马市第四协作区(东区小学、市二小)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东区小学张丰翎

<h3>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h3><h3> ——叶圣陶</h3> <h3>  2019年11月21日上午,义马市第四协作(东区小学、二小站点),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东区小学如期举办。</h3> <h3>  本次活动以"探讨教学模式,展示教学风格,打造高效课堂"为目的,遵照"确定课题—同课异构—互动评课—总结反思"四个流程进行。</h3><h3> 本次教研活动参加的主要成员有教研室王主任,马主任和教研员肖老师、董老师。东区小学与二小全体数学老师也在方校长带领下早早的就进入了我们的多媒体教室,共赴这场教学盛宴。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堂。</h3> <h3>  本次教学活动由东区小学教师苏炳炳老师主持。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广角ㄧ优化的第二课时 烙饼问题》展开。授课教师分别是,东区小学教师:赵巧老师与二小教师:卢娇老师。</h3><h3> 下面,首先是赵巧老师带领四三班的同学进行教学展示。</h3> <h3>  课前先唱一首《数学歌》。</h3> <h3>  回答问题坐端正,手举高!</h3> <h3>  我来烙饼你来说,小组配合默契多。</h3> <h3>  接下来是二小教师卢娇老师带领四一班可爱的孩子们进行教学展示。</h3> <h3>  每个孩子手里都拿到了卢老师送的“烙饼”。</h3> <h3>  烙饼上有个“正”是什么意思呢?</h3> <h3>  在真的平底锅上进行烙饼可真有趣啊!</h3> <h3>  小组合作,发挥集体智慧,烙四个饼需要多长时间呢?</h3> <h3>  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赵巧老师设计了六个板块的内容:</h3><h3> 第一板块是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了解本课要学习的内容。</h3><h3> 第二板块由小厨师智多星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烙饼的了要点。</h3><h3> 第三板块为本课重难点,从1张饼怎么烙出发。引出2张饼(同时烙),3张饼(轮换烙),3张饼的烙法作为重点,让学生通过讨论、演示以及用文字描述来记忆。</h3><h3> 第四板块为巩固练习环节,设置两道有熔饼影子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加强练习,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h3><h3> 第五板块为全课总结,梳理归纳,学生畅所欲言,再次对本课进行强化记忆。</h3><h3> 第六版块将作业分层布置,做到了分层教学。</h3> <h3>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卢娇老师本着以学定教、教服务于学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主要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在突破本课重点时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中,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通过手势演示,借助圆片自己动手烙等一系列活动,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时优化思想的应用。体现“做中学”的理念。在教学活动中,体现由引——帮——放的教学策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操作、观察、探索、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烙饼问题有一个形象的感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创新意识。</h3> <h3>  下面是东区小学与二小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教师为参与本次教学的两位老师做出点评与肯定。评课的老师们从不同角度谈了对课深入的见解。不仅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老师们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不同的风格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而且今后更利于教师们深入地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进而极大的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们专业成长。</h3> <h3>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更具开放性,“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促进专业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h3><h3> 希望在教学的大道上,我们可以携手前行,共同进步!</h3>

教学

老师

学生

烙饼

二小

东区

同课

教师

小学

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