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四个子女:儿子被打压,三个女儿令人唏嘘。

雪中梅

<h3>  自青少年时期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鞠躬尽瘁,为改造中国耗尽了毕生精力。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病逝世,病危之时他仍念念不忘拯救中华、拯救民众的使命,在去世的前半个月,他在遗嘱中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口号。<br><br></h3><h3> 孙中山先生的遗嘱分为三份,除了《国事遗嘱》和《致苏联遗书》外,还有一份《家事遗嘱》。他在《家事遗嘱》写道:<br></h3><br><h3> “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衣物书籍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成长,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h3><h3> 孙中山先生一生为革命奔走奉献,不蓄私财,他真正留下的遗产其实很有限。除了衣物书籍外,只有一幢南美华侨赠送给他的上海住宅(即上海香山路7号孙中山故居)。他将这一切都留给了妻子宋庆龄,至于他的四个子女当时均已长大成人,他相信他们都可以依靠自己打拼,故而未曾留下遗产,也未做安排。</h3><h3> 那么事实上,在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他的四个子女过得怎样呢?又有何成就呢?</h3><h3></h3> <h3>长子孙科</h3><br><h3> 孙科是孙中山先生唯一的儿子,他是孙中山先生与原配卢慕贞所生。在父亲的引导下,孙科很早便投入革命并长期担任国民党要职。然而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孙科也失去了照拂。蒋介石对他的态度日渐冷淡,虽仍在国民党内担任职位,但是实权不大,再加之反对蒋的独裁政策,导致遭到了后者的打压。此情此景下,孙科不得不于1949年3月8日辞职,先是去了法国,后来移居美国。</h3><br><h3> 孙科与父亲一样,为政清廉,不谋私产,致使囊中羞涩,在海外漂泊的日子异常清贫艰苦。他们没有任何固定的收入,只能省吃俭用。一应事务俱亲力亲为,度过了十多个落寞而清苦的春秋。1965年孙科由美国至台湾,1973年因心脏病病逝于台北,终年82岁。</h3><br><h3></h3> <h3>长女孙娫</h3><br><h3> 孙娫也是孙中山先生与卢慕贞所生,是孙科同父同母的亲妹妹。她是孙中山先生最苦命的女儿。尚在襁褓中时即与祖母、母亲和哥哥背井离乡,在檀香山过着漂泊不定的艰难日子,直至1910年后才逐渐与父亲团聚。</h3><br><h3> 1912年孙娫与兄妹再次远渡重洋,前往美国留学。次年3月因患肾疾,久医不愈,遂由恋人伍平一特聘医生及护士伴随回澳门其母卢慕贞处治疗,但仍然无法治愈。6月20日孙中山先生接到病危通知书,由上海到香港,专程赴澳门看望不省人事的女儿。五日后,19岁的孙娫香消玉殒。彼时,孙中山正离港返沪,闻此噩耗悲痛不已。</h3><br><h3></h3> <h3>次女孙婉</h3><br><h3> 孙中山与卢慕贞共生育了三个子女,而孙婉正是那第三个孩子。孙婉虽只比孙娫小两岁,但却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境遇。1914年孙婉与已有家室的王伯秋相恋、结婚、生子。这段不仁道的婚姻遭到了孙中山先生的强烈反对。他提出除非王伯秋与原配夫人离婚,否则就坚决反对孙婉的这门婚事。孙婉与王伯秋分手后,她将这份恨意记在了父亲身上。后来孙婉再婚,她坚决不让父亲出席她的婚礼,甚至之后没有再见过孙中山先生一面,直到孙中山先生死去。1955年孙婉第二任丈夫在澳门病逝,独留下她与女儿相依为命。1979年孙婉在澳门逝世,享年84岁。</h3><br><h3></h3> <h3>日籍女儿宫川富美子</h3><br><h3> 宫川富美子是孙中山先生与日籍妻子大月薰所生。富美子的名字中“富美”的另一个汉字写法是“文”字,是大月薰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所取。</h3><br><h3> 富美子还未出生时,孙中山先生已经从日本回到国内,后来也不曾回到日本。失去了经济来源的大月薰,在富美子五岁那年将其送给别人当养女。而富美子在昭和30年才从生母大月薰那儿知道自己的身世,但她终其一生,都不曾有缘见过生身父亲。</h3><br><br><br> <h3><font color="#010101">(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