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作者:张国领 图文:张国文</h3><h3><h3>张国领,河南禹州人,1978年入伍,武警大校警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h3></h3> <h3>自小生长在农村的我,入伍那年正踏上改革开放的鼓点。</h3><h3>四十年的从军经历,使我亲身体验了我们国家从贫穷到富裕,从积弱到强盛的过程。</h3><h3>都说军人最有家国情怀,因为军人的心,一头系着祖国,一头牵着家乡。而连接我和家乡的,是那趟通往老家的火车。</h3> <h3>从军四十年,每次探家都坐火车,有多少工资捐献给了祖国的铁路,我从没计算过,但有一点我却感受最深,那就是从军营开往我家乡的火车,速度在不断提升,准点率在不断提升,舒适度也在不断提升。</h3><h3>我自小生长在山村里,高中毕业前没走出过神垕镇,所以一直没有机会坐火车,只听坐过火车的大人说过,火车又快又稳,稳到什么程度,他们说将一个碗装满水,放在座位前的小桌上,走一路水都不会洒出来。我在山区走的是坑坑洼洼的山路,高一脚低一脚,从来没有觉得平坦过,听了大人说火车的稳当,做梦都想坐一次火车,亲身体验一下。</h3> <h3>没想到第一次体验坐火车,却是我要离开小山村的时候。那是高中毕业后的1978年,我报名应征入伍。听接兵的班长说,要坐火车去部队,让我的心里好一阵兴奋,因为马上就能坐上稳得“放一碗水都不会洒”的火车了。</h3><h3>记得离开家乡那天雨雪交加,我们上百名新兵跟着接兵的老班长,被两辆大轿子车从禹县城拉到许昌火车站,登上了一列开往部队的闷罐子火车。不知道是为了安全还是为了省钱,第一次乘火车坐的竟是闷罐子,这与我的心理预期相差甚远,进入闷罐子火车后,给我的印象是“暗无天日”。一节车厢中间有一个推拉的大铁门,铁门关上之后车厢里一片黑暗,两个小窗子像两只小眼睛,我们却不能通过它看外面的世界,因为它的位置在车厢的最上部。车厢里没有坐位,没有铺位,整个就是个空空的大箱子。按班长的命令,我们靠车厢的一侧把被子铺在地板上,既当坐位,又当床铺,几十个人挤在一起,除了我们青春的火力,没有别的温暖气息。</h3> <h3>最尴尬的是车厢里没有厕所,解小手时把车门推开一条缝,对着门缝朝外面解。班长怕我们解手时从门缝里掉下车去,就想了个办法,在解手的人身上绑根背包带,作为保险带,让另外两个人从后面拉着带子。这样一折腾,弄得人半天解不出来。而解大手就只能在两个铁桶里解决,车子到站的第一件事儿,是派人倒便桶。好在闷罐子车大小站都停,这些垃圾得以及时处理,也没觉得有多大气味。</h3><h3>走走停停的火车,有站的地方它停,没站的地方它也停,感觉一直在给别的火车让路,许昌距蚌埠不过几百里的路程,我们走了三天两夜才到达。</h3> <h3>罐闷车车厢内大概是这样</h3><h3>坐在闷罐子火车上,完全没有感觉到它的稳当,特别是停车或起动时,前后晃动得厉害,不要说放一碗水不会洒,就是放一桶水都能洒出去一半儿。没想到这第一次坐火车,给我留下的是极其恐惧的印象。</h3><h3>但我仍相信“车上放一碗水不会洒”是真实的,因为大人说的不是坐闷罐子车,而是有窗子有座位有厕所的客运列车。</h3> <h3>入伍三年之后我有了探亲假,可兴奋瞬间即过,愁容很快写在脸上。因为探家的火车票一票难求,后来听说《蚌埠报》的一位陈老师认识蚌埠火车站的人,我就凭着常去找他送稿子的关系,求他帮忙,他听了我的难处,看我是一名战士,挺不容易,就答应帮忙,帮忙的结果是弄到了一张站票。他不好意思地对我说:“没办法,蚌埠站没有始发车,都是上海开来的过路车,实在弄不到座位。”我说站票已经是谢天谢地了,拿着票把人家好一通感谢。</h3><h3>第一次探家,心情兴奋,给亲人们买了不少食品、衣服等礼物,大包小包装了好几个。探过家的老兵看到后,说我这样肯定上不了车,我问他为什么,他说空手上车都困难,你带这么多东西怎么会挤上车?</h3><h3>老兵都是有经验的,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去车站之前,专门约了几个在蚌埠连队的老乡,让他们到车站帮我上车。真如老兵说的那样,车站人山人海,进站前就挤得严严实实的火车,再挤上去这么多人确实困难。但到了车站就要上车,不然车票、假期都将作废。没办法我想出了一个歪招,让老乡联手把我往上推,先把人推上去,然后再把包裹从车窗往里塞,就这样勉强把我和包裹都“塞进”了车厢里。</h3><h3>由于提前知道了车上的拥挤,无法上厕所,从营区出发前,只吃了半碗米饭,没敢喝水,在转身都很困难的火车上,我始终没有上厕所,整整站了八个小时才到达郑州站。</h3> <h3>绿皮火车有普通快车,有直达快车,还有一种特别快车,可无论它叫什么快车,速度都是一百公里上下浮动。每次坐火车,最大的愿望是能买到一张卧铺车票,因为动不动就是七八个小时、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旅行,再好的座位坐着也受不了。</h3><h3>那时候坐火车有个共同特点,票难买,车难上,座位难搞到、冬天冷、夏天热,厕所难进、没有水喝、车速慢、不准点。现在想来绿皮火车有众多的不足,那是因为现在有了比较,就是有了动车和高铁,没有这些高速列车之前,尽管火车有各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它毕竟是除飞机之外最快的交通工具,人们早就习惯了。</h3> <h3>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10年前出现了动车,一下子将火车的速度提高了一倍,由于运行和时间大大缩短,铁路上出现了没有卧铺的火车,我从河南郑州到北京的时间由10个小时变成了5个小时。不能不说动车是中国铁路史上的一次飞跃,多少人都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可这感叹还没有落音,高铁又出现了,从任何一个省会开往北京的火车,都实现了早晨发车,中午就可以在全聚德享受美味的北京烤鸭。</h3><h3>前年冬天的一天,我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说他坐高铁到北京来,列车已过了安阳站,让我过一会到北京西站去接他。我急忙问道:“谁送您的?”八十五岁的老父亲在电话里笑着说:“送啥,咱镇里都有售票点,车上有座位,你弟弟把我送到许昌东站,三个小时的路程一会就到了。”父亲的欢声笑语,打消了我心中的担忧,原来车票销售点都布到乡镇去了,看来中国高铁提高的不仅是速度,还有高质量的服务啊。我也为我的家乡搭上祖国的高速列车而欣喜。</h3> <h3>通往家乡的火车,从闷罐子到高铁的变化,使以前困难重重的出行,一下子有了观光旅游的美好感觉。高铁的速度现在成了中国高速发展的速度,我边想着开往北京的火车速度的变化,边开车往西站赶,等赶到北京西站时,我还是比高铁晚了20多分钟,老父亲在出站口已等候我多时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