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1月初,受美国古琴研究会之邀参加日本古琴研修活动,恰逢正仓院出展唐代的金银平纹琴。</h3><h3> 出发前,与欢欢老师的一次闲谈,给我这次研修之旅增加了色彩, 立刻增加行程,提前出发!</h3><h3> 10月31号,我和小伙伴们从扬州机场出发,两个小时就到达日本的大阪机场。</h3> <h3> 我们放下行李就开始夜游京都花间小路,夜幕下,华灯初上,青石板铺成的道路两侧是各种格调的居酒屋,或是半掩着门或是小巷深深,很神秘,偶尔有穿着和服的美少女走过,很是日本风情!</h3> <h3>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从京都市中心出发,驱车二十公里来到美秀美术馆。</h3><h3> 美术馆最有名的是一条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银色隧道入口。</h3> <h3>美术馆别具一格之处在于,除了远离都市外,最特别的是建在一座山上,80%的建筑埋在地下,而地面则是自然保护区。充分体现了设计师贝聿铭的设计理念:创造一个地上天堂。馆藏包括日本、中国、埃及、罗马、希腊等国的古文明艺术作品。</h3><h3> </h3> <h3> 天窗错综复杂多面多角度的组合,成为我对这个美术馆的重要记忆!</h3> <h3> 离开美秀,我们来到琉璃光院。 </h3><h3> 每年只开放春秋两季的琉璃光院,秋季是我最期待的!</h3> <h3> 日式的屋廊与五彩枫叶融为一体,层林尽染斑斓意</h3> <h3> 这里是日本最美赏枫处,只是我们来得有点早,不过二周后枫叶最美时,可能就要在人缝中看风景了</h3> <h3> 枫树下的苔藓与涓涓细流勾勒出宁静的画面</h3> <h3> 来到三千院已是黄昏,与美秀、琉璃光院相比略显沧桑</h3> <h3> 有千年历史的三千院,青苔密生,杉树蔽日,禅意浓浓</h3> <h3> 一抹夕阳照庭院</h3> <h3> 结束一天的行程,天色已晚。二条苑庭院怀石料理又让我们置身于大自然之中</h3> <h3> 西本愿寺虽然不在第三天行程以内,我们还是起了个大早来看一下,这里建筑气势宏大,深有又回我大唐之感。</h3> <h3> 古老而富丽堂皇的屋面,原来是用千层树皮叠砌而成的</h3> <h3> 醍醐寺建于公元874,距今有一千多年历史,199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3> <h3>落叶的垂樱树下,期待明年春天的樱花盛开</h3> <h3>这里的游客稀少,寺内很安静,此刻光线正好</h3> <h3> 纯木结构的五重塔在日本被视为国宝</h3> <h3>这边风景独好</h3> <h3>没有一丝丝风,水中竟有如此美妙的律动<br></h3><h3><br></h3><h3></h3> <h3>龙安寺是日本著名的枯山水庭院,也是世界文化遗产</h3> <h3>游客都会在屋檐下小坐片刻,静享宁静。身边的日本小女孩从小就来感受枯山水之美</h3> <h3> 与枯山水有着色彩反差的外院,秋色渐浓</h3> <h3>跟小伙伴们留个影说声再见,明天将开启另一个行程</h3> <h3> 第四天单刀赴会,与美国纽约古琴研究会的琴友在奈良车站汇合</h3> <h3> 古琴研修的第一场雅集是在奈良世界遗产深山处,日本知名文人美风流家元就隐居在此,喝茶、弹琴、焚香、作画,体验日本文人生活</h3> <h3> 京都著名琴家高欲生一段古琴即兴演奏、美国纽约古琴研究会白老师一曲平沙落雁与美风流家元水墨山水画,再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h3> <h3> 我也是以日式弹琴的方式与美风流家元完美呈现了一曲“欸乃一声山水绿”</h3> <h3> 晚上入住京都知恩院</h3><h3> 知恩院是京都规模较大的寺庙,也是一座神庙。天还没亮就起床体验早课了</h3> <h3>早课之后,阳光洒满寺院</h3> <h3> 第二场雅集安排在一个百年老屋里,琴棋书画茶,内容丰富,各种吃的喝的,应有尽有,三地琴友交流甚欢</h3> <h3></h3><h3> 被称为抹茶故乡的宇治,离京都不远。蜿蜒的山脉满是绿茶。宇治川平静宽广,不时有雁鸟飞过。
这里有个很有名的琴坡,山上的溪流从坡道两侧潺潺流淌,很奇妙,流水发出的声音竟然与古琴的琴声非常相似,也是当地琴人常来的地方。我们便盘腿而坐,与大自然共流水......</h3><h3></h3> <h3> 奈良正仓院金银平纹琴,是中国唐代流入日本的一件国宝,并被认为是一张流传有序的古琴,其璀璨夺目的艺术装饰是举世无双的,也被称为是天下第一琴。</h3> <h3> 在这张琴几十年没有出展的琴面前,我注目了许久,这是穿越时空,与千年的对话!也为此次日本之行画上圆满句号!</h3> <h3> 短短几天的古琴研修,收获很多,深感艺术无国界,古琴传统文化在日本、在美国、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 </h3><h3> 文字 :朱静</h3><h3> 摄影 :朱静</h3><h3> 二零一九年十一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