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br></b></h3><h3><b>有人说,推动世界的手,是摇着摇篮的手。一个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正直、勤劳、善良、乐观的母亲,这样的家庭就是心灵成长的圣殿和源泉。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力,犹如一股永不间断的力量,将持续孩子的一生。</b></h3><h3><br></h3> <h3><b><br></b></h3><h3><b>历代旷世之才青史留名的伟人,他们曾经以自己超常的智慧、魄力、人格,影响甚至改变社会发展的进程,他们是伟大的。他们的母亲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是,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品格、他们的风范都曾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这些伟人的人生,进而影响了此后的中国社会。</b></h3><h3><b><br></b></h3><h3><b>文七妹、钟氏、万冬儿……这几位连真正属于自己的名字都没有的东方妇女,却哺育了三位改变历史的巨人。虽然她们是那样地普通与平凡,却正是她们摇动摇篮的手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b></h3><h3><b> </b></h3><h3><b><br></b></h3><h3><b>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一位教育学家说,“一个瞽母胜过一打特级教师”!当我们来到世上,第一次睁开双眼,好奇地打量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看到的第一个人便是母亲。躺在母亲的怀里,吮吸着母亲的乳汁,承受着母亲的爱抚,聆听着母亲的呼吸,接受着母亲的哺育和熏陶。母爱的光辉使母亲成为孩子心理、性格与思想形成的总设计师。</b></h3><h3><b><br></b></h3><h3><b>她们都是普通的母亲,但是正是她们,默默无闻地成就着领袖们光辉的事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习近平这五位伟人的母亲,其经历是那样地不同,但她们却又是那样地一致,了解了她们,我们才能真正走入领袖们的内心世界。</b></h3><h3><br></h3> <h3><b><br></b></h3><h3><b>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b></h3><h3><b><br></b></h3><h3><b>文七妹,一位勤劳、善良、品德高尚的女性。1867年,她出生于湖南湘乡县唐家坨(现名棠佳阁)的一个富裕农家,18岁的时候,她嫁到了仅一山之隔的韶山冲,成为农民毛贻昌的妻子,也成了这个家庭中最忙碌、最辛苦的人。1893年始,她相继生下了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b></h3><h3><b> </b></h3><h3><b><br></b></h3><h3><b>文七妹没念过书,但佛教思想对她的影响极深,忍耐、慈悲、布施、平等,这些思想在她的身上有鲜活的反映。文七妹心地善良,对贫苦人富有同情心,经常瞒着丈夫接济贫苦乡亲。饥荒年,穷人乞讨,她更是多加布施。而丈夫是不赞成施舍的,家里为了这种事情经常发生争吵。毛泽东回忆往事的时候,曾风趣地说:“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毛泽东有个堂叔生活非常困难,父亲毛贻昌想“乘人之危”买下他的水田,这遭到了文七妹的坚决反对,她常带着毛泽东偷偷地去接济这位穷本家。母亲的美德对毛泽东影响极深,耳濡目染,无声无息地渗入他幼小的心灵,使毛泽东从小就对弱者极具同情心,并与母亲一样经常帮助别人。</b></h3><h3><br></h3> <h3><b><br></b></h3><h3><b> 毛泽覃 毛泽民 文七妹 毛泽东(左起)</b></h3> <h3><b><br></b></h3><h3><b>毛泽东六七岁时开始到私塾读书。有一天,他向母亲提出要带着午饭到学校里去吃。文七妹以为儿子是为了利用往返时间多读点书,于是便同意了儿子的要求。可是在这以后的连续几天内,文七妹发现儿子带的午餐一次比一次量多,但是晚上放学回家后却依旧显得很饥饿。她担心儿子是不是得了什么怪病,便细细盘问。当她得知儿子带饭是为了和穷苦的同学黑皮伢子一起吃的时候,文七妹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感到非常欣慰。</b></h3><h3><b> </b></h3><h3><b><br></b></h3><h3><b>为了求学,为了实现人生理想,毛泽东早早地便离开了母亲,只是在1919年春,毛泽东把患病的母亲接到长沙医院治病,母子才得以短聚。其间,毛泽东和毛泽民、毛泽覃搀扶着老母到照相馆合影留念。这竟是他们最后的一次团聚,也是世上仅有的一张他们与母亲的合影。</b></h3><h3><b> </b></h3><h3><b><br></b></h3><h3><b>回到老家的文氏病情一天重似一天。1919年10月5日,这位操劳一生、勤俭一世的贤良女人,躺在病榻上,眼中充满了思儿的泪水,在一声声“石三伢子”的呼唤声中告别了人世。</b></h3><h3><br></h3> <h3><b><br></b></h3><h3><b>毛泽东接到二弟毛泽民从韶山寄来的母亲病危的特急家信后,便带着在长沙读书的小弟弟毛泽覃,连夜赶路,直奔韶山。然而,天不遂人愿,当他们赶到家时,母亲却已经入棺两天了。母亲才52岁,不想一场小病竟夺走了她的生命。守在母亲的灵前,对母亲的思念最终化为一篇摧人泪下的《祭母文》:</b></h3><h3><b> </b></h3><h3><b><br></b></h3><h3><b>“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b></h3><h3><b> </b></h3><h3><b><br></b></h3><h3><b>后来,毛泽东在给好友邹蕴真写的一封信中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母亲:“世上共有三种人:损人利已的,利己不损人的,损己利人的。我的母亲该属最后一种人。”</b></h3><h3><b> </b></h3><h3><b><br></b></h3><h3><b>从毛泽东写的《祭母文》和信件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母亲的眷恋和爱戴。正是文七妹那种忠厚贤慧、善良慷慨、勤劳简朴的高尚品德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的思想和性格,“给了他一副眷爱天下穷苦人的心肠”,母亲成了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引路人。中国解放后,毛泽东多次寄钱给生活困难的父老乡亲和师友,邀请他们到北京叙旧,设宴款待,赠送礼物。而他自己则吃穿都很普通,生活相当俭朴。母亲的高尚情操让毛泽东受益终生。</b></h3><h3><br></h3> <h3><b><br></b></h3><h3><b>贤良的朱德母亲钟氏</b></h3><h3><b> </b></h3><h3><b><br></b></h3><h3><b>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中共中央送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刘少奇、周恩来的挽联为“教子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钦贤母范;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保好家风”。</b></h3><h3><b> </b></h3><h3><b><br></b></h3><h3><b>朱德的母亲钟氏生于1858年,一共生了13个儿女。家里生活很苦,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b></h3><h3><b> </b></h3><h3><b><br></b></h3><h3><b>朱德母亲对孩子管束很严,朱德刚四五岁,就跟着母亲干家务活。长大后,朱德要离开故乡参加革命,母亲不但不反对,还给了朱德许多安慰。</b></h3><h3><b> </b></h3><h3><b><br></b></h3><h3><b>朱德一生无论做事做人都深受母亲的影响。他常说:我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30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母亲又给了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b></h3><h3><b> </b></h3><h3><b><br></b></h3><h3><b>朱德后来转战川滇,以后又参加共产党,20多年未回过家乡,母亲不断写信鼓励朱德在外面做大事。抗战后,朱德只寄了几百元钱回去,母亲仍然继续劳动,并不依靠八路军、共产党为她养老。</b></h3><h3><br></h3> <h3><b><br></b></h3><h3><b>周恩来生母万冬儿</b></h3><h3><b><br></b></h3><h3><b>万冬儿(1872年~1907年),周恩来生母,祖籍江西省南昌县向塘镇合熂村,晚清清河知县万青选之女,1872年生于江苏淮安,因是冬至那天生的,取名万冬儿。又因排行十二,所以人称十二姑。万冬儿聪明、美丽,性格开朗而又刚烈,深得万老太爷喜爱。冬儿悟性很高,又善解人意。父亲处理政务或会客交谈时,她一般不闹不玩,多是忽闪着一双大眼睛静静地听,一副成人的神态。耳濡目染,她从小学会了许多处理事务的本领,并日益练达。<br></b></h3><h3><b><br></b></h3><h3><b>万冬儿嫁到周家第二年就生了个儿子,他就是周恩来。那个年代生儿子富贵,冬儿又是头胎生儿子,她在周府的身价地位就更高了。只可惜,不多久公公周起魁去世,万家也已经渐渐衰落,冬儿再有本事,也无回天之力。生性倔强的冬儿硬撑着整个周府,终于在1907年病倒。她抱病操劳,对外隐瞒病情,以致延误医治,于夏天不治而亡。冬儿这一年只有31岁(虚岁),死得非常可惜。<br></b></h3><h3><br></h3> <h3><b><br></b></h3><h3></h3><h3><b>成就一代伟人的周恩来嗣母陈氏</b></h3><h3><b><br></b></h3><h3><b>周恩来嗣母陈氏22岁丈夫故亡,身边只有周岁的婴儿相伴。陈氏出身书香门第,能诗善画,她把才智、理想和全部的柔情爱意都寄托在了牙牙学语的恩来身上。周恩来10岁那年,死神夺去了他两个母亲的生命,然而母亲们身上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与良善,却滋润了少年恩来的心灵。<br></b></h3><h3><b> </b></h3><h3><b><br></b></h3><h3><b>1918年1月2日,周恩来旅日期间写下了情深意切的《念娘日记》:“我把带来的母亲亲笔写的诗本打开来念了好几遍,焚好了香,静坐一会儿,觉得心里非常的难受,那眼泪忍不住的要流下来。计算母亲写诗的年月,离现在整整的二十六年,那时候母亲才十五岁,还在外婆家呢。想起来时光容易,墨迹还有,母亲已去世十七年了,不知还想着有我这个儿子没有。”</b></h3><h3><b> </b></h3><h3><b><br></b></h3><h3><b>成为共和国总理之后,周恩来还多次说过:没有母亲的爱,我不会走好学的路。嗣母终日不出门,我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学来的;生母是个爽朗的人,我的性格也有她的一部分。</b></h3><h3><b> </b></h3><h3><b><br></b></h3><h3><b>14岁的周恩来曾奋然命笔,写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了解周恩来的人都会不禁发出相同感叹:岁月的流逝,只能夺去周恩来的青春和乌发,但他一生始终是面净、发整、衣挺、纽结、头正、肩平、胸宽、背直、不傲、不暴、不怠,待人和蔼可亲,这毫无疑问得益于周恩来家庭和学校的教育。</b></h3><h3><br></h3> <h3><b><br></b></h3><h3><b> 邓小平、卓琳和继母夏伯根(左)在一起<br></b></h3><h3><b> </b></h3><h3><b><br></b></h3><h3><b>邓小平平凡的继母夏伯根</b></h3><h3><b><br></b></h3><h3><b>邓小平的生母姓淡,虽家教好,但并不曾读过书。淡氏婚后一年生了一个女儿,两年后,陆续为邓家生了二子。1904年的8月22日,长子邓小平就在邓家的期盼中来到这个世界。母亲主张让儿子读书,并赞成把孩子送到国外接受新思想。邓小平12岁时,母亲病故,终年42岁。邓小平常常回忆说,母亲最疼爱的是自己,正是母亲的引导,才使邓小平立志离开家乡,去法国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b></h3><h3><b> </b></h3><h3><b><br></b></h3><h3><b>我们在一些照片中见到的与邓小平晚年生活在一起的继母,是夏伯根。她是邓老爷子的最后一位妻子。</b></h3><h3><b> </b></h3><h3><b><br></b></h3><h3><b>建国之初,邓小平日理万机,家中事务全由夏氏料理。夏氏最大的功劳是在邓小平文革蒙难时期。那时,她成为邓家至关重要的人物。第一次蒙难,邓小平孩子尚小,她像只老鹰一样,用翅膀呵护着这群受到歧视的小鸟。邓小平下放江西时,提出要带这位老人一同去。在邓小平的饮食生活里,一是酒,二是豆瓣酱,但当时缺少供应。可这没有难倒夏氏,她同卓琳反复试验,终于做出了邓家的酒和豆瓣酱,也为邓家在下放的生活里添加了一道佐餐。</b></h3><h3><b> </b></h3><h3><b><br></b></h3><h3><b>夏氏把一生献给了邓家。当邓小平晚年住在医院时,她得不到他病情的音讯,就不断问孩子们:“宝忠回来了吗?”张宝忠是邓小平形影不离的老警卫。她知道只要张宝忠回来,小平就没什么大事。突然有一天,张宝忠回来了,带回的是邓小平逝世的消息,老人的头发一下白到发根,从此,她突然感到身体再无气力。老人90余岁谢世,只留下一个名字叫夏伯根。</b></h3><h3><b> </b></h3><h3><b> </b></h3><h3><br></h3> <h3><b><br></b></h3><h3><b>习近平的母亲齐心</b></h3><h3><b><br></b></h3><h3><b>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书架上,摆着这样一张照片。记录下了习近平陪伴母亲散步的温馨时刻,习近平拉着母亲齐心的手,漫步在公园中。</b></h3><h3><br></h3> <h3><b><br></b></h3><h3><b>母亲的嘱托<br></b></h3><h3><b><br></b></h3><h3><b>精忠报国</b></h3><h3><b><br></b></h3><h3><b>“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习近平对家教的重要性深有感触,他对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幼年时就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并逐渐孕育形成。</b></h3><h3><b><br></b></h3><h3><b>习近平时常回忆起小时候与母亲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他在自述《我的文学情缘》中透露,自己五六岁时,母亲在中央党校工作,路上有一家新华书店。“我偷懒不想走路,母亲就背着我,到那儿买岳飞的小人书。”小人书买回来之后,母亲就给习近平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b></h3><h3><b><br></b></h3><h3><b>“我说,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我母亲说,是疼,但心里铭记住了。”“精忠报国”四个字,习近平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成为他一生追求的目标。</b></h3><h3><br></h3> <h3><b><br></b></h3><h3><b>母亲的告诫</b></h3><h3><b><br></b></h3><h3><b>从严要求自己</b></h3><h3><b><br></b></h3><h3><b>注重家庭教育的齐心影响着习近平整个的成长过程,她循循善诱,经常依照家里的规矩给在外地工作、走上领导岗位的习近平写信,告诫他“高处不胜寒”,并嘱咐他要从严要求自己。在习近平走上领导岗位后,齐心还专门召集家庭会议,要求其他子女,不得在习近平工作的领域,从事经商活动。</b></h3><h3><b><br></b></h3><h3><b>受父母耳濡目染影响,习近平秉承家风,对家人要求也非常严格。他担任领导干部后,每到一处工作,都会告诫亲朋好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无论是去福建、浙江还是在上海工作,他都在干部大会上公开表态:不允许任何人打他的旗号谋私利,并欢迎大家监督。</b></h3><h3><br></h3> <h3><b><br></b></h3><h3><b>母亲的理解<br></b></h3><h3><b><br></b></h3><h3><b>工作做好就是最大的孝心</b></h3><h3><b><br></b></h3><h3><b>习近平非常孝敬母亲。每当有时间陪她一起吃饭,饭后他都会拉着母亲的手散步,陪她聊天。但作为领导干部,节假日也常常不能回家与母亲团聚。 </b></h3><h3><b><br></b></h3><h3><b>在重庆电视台的纪录片《忠贞——习仲勋的夫人齐心》中,记录了这样一个瞬间:2001年春节,母亲齐心与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通了一次电话,这一年的春节,习近平没能回京跟父母团聚。</b></h3><h3><b><br></b></h3><h3><b>“你这么多工作,妈听着还挺高兴的,关键还不在于你来不来,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对爸爸妈妈最大的孝心,这就是对家庭负责,也对你自己负责,这都一致的。”当听到儿子是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回家的时候,齐心反而是高兴的。这一席话中可以看到母亲对于习近平的工作是极大支持的,对于不能团圆也是给予了充分的理解。</b></h3><h3><b><br></b></h3><h3><b>对于一个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家庭来说,“国家”和“人民”始终是第一位的,自己的“小家”则排在了后面。其实不只是那一年,1985年至2002年,习近平在福建工作了17年,从厦门市副市长一直到福建省省长,这17个春节,习近平很少跟家人团聚。</b></h3><h3><b><br></b></h3><h3><b>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两相依。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习近平和他的家庭的底色,也已经深深烙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思想和实践中。“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多年以来,习近平牢记母亲的嘱托,也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回顾习近平当选总书记以来的六个春节,他的脚步遍及“老少边穷”地区,将“精忠报国”四个字化作为国为民的生动实践。</b></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