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从顾渚村沿着柏油路向西上行,两边青山对峙,竹林环抱,一栋栋三开间四层楼的农家乐麟次栉比,在深秋的阳光下熠熠生辉,路两边的老人川流不息,一天80——100元的费用,包吃包住,幽静的环境,清醒的空气,吸引了江浙沪一带大批的老年人到此小住。一个顾诸村竟有六百多家农家乐!</h3> <h3>在村子的腹地,有一条向南的叉路,通往叙坞岕,即古茶山。</h3><h3><br></h3> <h3>这是一条更加僻静幽深的小道。</h3><h3>古茶山的历史要追溯到中唐。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阳崖(宜兴阳羡)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因其色带紫,其形如笋,紫笋茶遂得名。唐肃宗年间正式定为贡茶,因阳羡紫笋茶不能满足需求,后在长兴顾渚山首次建造规模宏大的大唐贡茶院。盛极时制茶役工三万,工匠千余,年产贡茶二万余斤!而当时的古茶山就在现今的叙坞岕一带。</h3> <h3>一路上山,农家乐以茶室为主,但两边仍然是大片竹村。</h3> <h3>到了柏油路的尽头,有陆羽品茶的雕塑,这里就是叙坞岕,传说中的顾山紫笋茶发源地,路旁只有小片的茶园。</h3> <h3>望着这零星的茶园,不禁有些失望,眼前的景象怎么也无法想象当年的繁荣。</h3> <h3>和村民聊起来,才知道这里很早就不再种植茶树了。除了山顶上还有小片茶园外,其余都被满山遍野的竹林替代了,主要原因是种茶费工多,收效低,现在农村劳动力少,都在忙着经营农家乐呢!</h3> <h3>种茶是第一产业,农家乐是第三产业,哪个来钱快,哪个收效高,这是不言而谕的。</h3> <h3>其实所谓的贡茶,也只延续了八百多年,到了明朝就停止向朝迋进贡了。现在顾渚的大唐贡茶院,规模宏大,雕梁画栋,楼阁高耸,都是近些年造的,而且还在不断地扩建之中。</h3><h3>作为一个历史古迹,一种文化遗存,确有保留的必要,但如此大兴土木,以新造新恐怕没有多大必要,弄得不好,反而破坏了环境,不信你去看看,那靠近顾渚农贸市场的地方,黑压压一大片仿古的宫庭式建筑,在这原始的山沟里是那么地突兀刺眼,和周边的环境一点也不协调和谐!</h3><h3>当然,我们只是外乡人的眼光,恐怕会被当地的官员们鄙视耻笑的,我们只是说说而已!</h3><h3>说说而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