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业批改成为课程

商英英

<h3>  在一个培训会上,碰到了实验二校曹光峰校长,他说我看了你写的美篇,我觉得让作业成为第二课堂很有道理,还可以再提升一下,让它成为一门课程,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感慨于曹校长的眼光和高度,给了我更有方向感的启示。 </h3><h3> 原先经常听说,孩子上初中之后作业太多,10点之前想完成作业是不可能的,甚至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早睡会,亲身上阵帮孩子写。当时以为是夸大其词,但现在看着孩子放学回到家除了20分钟的吃饭时间,在书桌旁头也不抬地一直趴到近11点,写到最后看着都有点迷糊,有时候真想跟她说,别做了,大不了挨顿训。可我也是老师,我不能这样说。</h3><h3> 可是我还是忍不住说。这不是一天两天的劳累,这是四年的煎熬啊。是,如果这是一件非如此不可,非这样不行的事情,我们就让孩子忍着,坚持着,权当是一种磨砺,一种成长。</h3><h3> 可是,我们来看看现实。</h3><h3> 第一,六七门或八九门课程,每科一大张试卷,都是近一个小时的题量,有的老师甚至一晚上布置两张试卷,这样的工作量大人都承受不起,何况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先不说完成质量,就是把试题上的空填满,也能把人累趴下。孩子们从书法名家那里练了好几年的一笔一划的字慢慢就飞了,我们总在抱怨孩子们越来越浮躁,但反观自身,这种批量生产的作业是不是原因之一?</h3><h3> 第二,有的老师只是在单纯地布置作业,只是在完成一种环节,对其深层的意义和价值却从没认真考虑过。什么是作业?它是课堂的一种巩固,一种延伸。你今天在课堂上讲的,要求学生掌握的学科素养,可以通过作业来检验和反馈,通过作业批改完成对明天教学任务的预设。作业的内容要和你的课堂保持同步,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付出努力来甄选习题,以期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可是,老师们,如今孩子们手里那一张张体例浩繁的试题你做过吗?或者说,你看过吗?更有甚者,有的试题上错字连篇,错题成片,你知道吗?</h3><h3> 第三,作业的一端是学生,学生认真完成,这只是它的开始,如果只有开始,那么就像鲁迅解剖煤炭形成的过程,当时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有一小块。学生们一天天熬出来的作业老师们是否付出了等价的劳动去批改、去反馈?现实并不乐观。就算你扑下身子埋头批改,一个孩子两大张试卷,你如何实现全批全改?如何在紧张的进度里抽出时间进行全面反馈?有的老师说,我可以就批一个题,那你为什么让孩子做一套题或两套题?有的老师说,我不批,但我上课要讲。你不批就讲,你知道孩子哪里会哪里不会,你知道哪里薄弱哪里牢固,你的课堂时效又如何实现?</h3><h3> 第四,至圣先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课改的初衷不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培养探究习惯吗?是,我们的学本课堂进行得如火如荼,在课堂上不时会闪耀智慧的火花。老师们也逐渐认识到,孩子很聪明,应该给他们自主的机会。但学本不应该只是那45分钟吧?孩子们放学之后的时间,我觉得,才是他们最能展现个性差异的时刻,最能体现学习能力的时刻,最能体现学本课堂的时刻。自主梳理一天的知识点,查缺补漏;自主地进行知识拓展和延伸,提升能力;自主阅读,培养语感。让成绩好的孩子大踏步向前,让成绩弱的孩子努力追赶,这才是学本,不是吗?而不应该是一家人一样多的作业,一块忙着写写写,他连头都没空抬,何来思考,何来创新?有的老师又说,孩子们还不会学习,你不布置作业他光玩啊!老师们,你给过他机会学会学习吗?</h3><h3> 作为一个老师,身为一名家长,我只想说说我的心里话,为了学生们,为了孩子们。作业不应该是他们背不动的山,而应该是过河的桥。就像曹校长所说,它确实应该被提升到课程的位置上,让老师们,让学生们认识到它被埋没的巨大功效。这座桥如何搭建,需要我们共同的面对、反思和改进,需要以长远的目光去观照孩子,成就教育。</h3><h3> 首先,我觉得每个学科都要形成专门的作业本,就像教材一样,不过它是需要孩子慢慢的,靠自己的努力去填充的课本。我觉得,除了临近考试的综合练习之外,平常的作业不应该是成套的试卷,而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精选的,带有明确指向性的习题。你可以选择三个题,五个题,甚至一道题,只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过程,琢磨方法,认真书写,按步骤答题,让他们落实课上所讲,把知识化成能力就可。他们认真工整思考良久做好一道题和他们心不在焉心绪烦躁稀里糊涂做完一套题,效果孰优孰劣,我们应该心知肚明。在每天作业的反面,留给他们一个自主空间,让学有余力的孩子再往前走一步,家长们不会让孩子无所事事的,你放心。等学生们把这个本子填满的那一天,这本教材比任何教科书的分量都重。</h3><h3> 其次,这本教材应该有老师精心的批阅、语重心长的建议和学生醍醐灌顶的修改。黑色、红色、绿色,当各种颜色的笔交汇在一起,这其实就是一种师生互动,是一种无声的授课,因为是一对一,因为直面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才是最落地的教育,最生动的提升。一天一天的互动形成的资料,在考试之前理所当然就会成为复习的最厚重的积累。漫无目的,漫天撒网,哪有这样的复习来得透彻?往实际层面说,这样的操作会让他们的考试无往不利,往更高的层面说,一天天痕迹明显的成长不就是教育最可爱的价值吗?</h3><h3> 再次,让作业成为课程,课堂45分钟也应该有它该有的地位。教师批阅的过程就是二次备课的过程,明天对今天负责,温故而知新。可能就是新课之前的两分钟,但这两分钟因为有你的精心选题和精心批阅,可谓字字珠玑,这才是高效课堂,这才是学本课堂。</h3><h3> 学生,孩子,在受教育的路上是应该努力,是应该付出,但这应该是心甘情愿的辛苦,而不是摆脱不开的磨难。所以,别再说孩子浮躁,作为老师的我们如果能静下心来,学着慢工出细活,孩子们也不会着急忙慌,仓促成长。</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