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明代诗⼈于谦说: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点尘。我想这也许就是新教育的真谛。新教育意味着⼀种教育理想,⼀股教育激情,⼀份教育诗意,⼀项教育⾏动。新教育的四⼤改变、六大行动及教育感悟、教育定律等理论、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更清楚地明⽩了今后教育教学的努⼒⽅向。</p> 感受篇 <p class="ql-block"> 11月11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宜阳红旗学校召开的《童喜喜说写课程》报告会。这个会议从上午10点开始,12点结束,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但对于我来说,思想上却有了质的飞跃。</p><p class="ql-block"> 走进会场,当看到“童喜喜”这个名字时,出于好奇,我找了小度,发现童喜喜老师竟然是一位八零后,而且她的简介里边还有很多头衔,最让我佩服的是童喜喜老师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写成了红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嘭嘭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见到童喜喜老师之后,觉得她和我们一样普通,但从她的授课中,让我感受到了她的自信,她的灵动,她的博大。听完她的分享,我知道了她成功的秘诀是酷爱读书。她说:“孩子五岁之前,如果长期看电视的话,就会严重影响智力,对于孩子们来说,书籍是他们最好的精神食粮。”想到我的女儿如今六岁了,却没有严格控制她看电视,此时听来深感惭愧;想到同学们读的书少之又少,又深感失职。</p><p class="ql-block"> </p> 行动篇 <p class="ql-block"> 新教育的第四个行动是“培养卓越口才”,指的是通过讲故事,演讲,辩论等形式,让孩子们愿说、敢说、会说,从而形成终身受益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童喜喜老师倡导的说写课程,不仅能锻炼孩子们的胆量、口才,还对孩子们的作文水平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将这种方法在学生身上推行,不就是对新教育第四大行动的落实吗?想到这里,我回到学校,第一时间与学生分享了童老师讲的一个故事:一个六岁半的小女孩儿,写了45篇文章,共10万字。学生听后一脸怀疑,但当我告诉他们,小女孩运用的是微信软件里语音转换成文本的功能时,孩子们顿时对说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此时,我趁热打铁,让孩子们新建一个语文群,由我每天布置内容,孩子们晚上在群里展示。</p> <p class="ql-block"> 第一天建群后,孩子们就开始展示了!</p> <p class="ql-block"> 这个学霸连续修改了八次,终于发布了令他满意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每一天的点点滴滴。</p> 来吧展示 <p class="ql-block"> 有付出,就有收获。今天口语交际课上,我确定了两个辩题,让孩子们讨论、准备。他们伶牙俐齿,口吐莲花!</p> 结语 <p class="ql-block"> “把话语权还给孩子”,让孩子思考,让孩子讨论,让孩子辩论,让孩子真正的说起来,是培养卓越口才的必经之路。我班虽然刚刚起步,但我和孩子们会一起走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