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拌鱼贴饼子》~母亲的拿手菜

CSL蔡胜利

<p class="ql-block">《杂拌鱼贴餅子》~妈妈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一个城市的味道是多元的。如果你在一个城市生活久了,不论是吃、穿、用的,总会给你留下深刻回忆的地方。​大海是大连这座城市的独特资源,大连的海味是大连人难以忘怀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真正在大连民间吃海鲜,还不是去饭店吃海参、鲍鱼、和大蝦,一是因为太贵,老百姓吃不起。二是这些髙挡海鲜品是需要专业烹饪技术才能做得有滋有味,否则真是多花钱还吃不出味道来。​老百姓最接地气的海味菜莫过于“杂拌魚”了。</p><p class="ql-block"> 所谓的​“杂拌鱼”是指渔船回港,整船的鱼蝦卸完后,在船仓的边角 旮旯 里那些不够尺寸,又不太上讲究的那些小魚,破碎的鱼,因为卖不上价钱,船主也不分检,统归一起装箱推向魚市,我们大连人统称其“杂拌鱼”,里面有小黄花、小偏口、粘鱼、红头、辫子鱼……</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家里穷,孩子又多,逢年过节,全家老少能吃上的海鲜“硬菜”​,便是这“杂拌鱼”了。记得那时去大菜市的魚行里,要等到中午前快收市时才能买到这廉价的杂拌魚。回来后,母亲会精心的清洗干净,别看鱼不大但非常新鲜,连鱼肚里的心、肝、肺、魚仔,魚白都舍不得丢掉。待上锅前,母亲会在烧热的大锅里放一点油,放点花椒、大料,爆出香味后,再放一勺自制的豆辩酱,炒香后就把洗好的杂拌鱼小心翼翼地放入锅里,放上盐,添上水。然后就拉着咕哒、咕哒的风匣,把锅烧开。这时,母亲会把早已准备好的苞米面,左手倒右手,右手倒左手,几个来回就合团成一个椭园型的大饼子,由近到远地依次烀在鱼汤上线处,特别是距母亲较远的位置,只见母亲把手中的玉米面团来团去,叭叭几下就能准确地甩在那几个空位上,烀饼子真可是母亲手上的绝活。盖上锅盖后,紧拉着风匣,没有多长时间就能闻到锅中玉米饼子的香味。仃火片刻,便可压火。不一会,母亲的杰作~(杂拌鱼贴饼子)即可出锅。当母亲揭开锅盖的那一瞬间,满屋的热气中,夾杂着杂拌鱼的鲜,刚出锅的大饼子香……为了添香,增亮,这时,你会看到母亲把一勺融化了的猪大油撒在锅中的鱼上,(母亲说这叫后老婆油)紧接着撒入一把葱花和香菜。当一大盘子杂拌鱼和刚出锅还带着鲜香咸味大饼子端上炕桌时,弟妹们早已迫不及待的趴在桌上等候着呢?那小黄花鱼的嫩、粘鱼的鲜、辫子鱼和红头鱼的三棱子肉,特别是那大饼子接触鱼汁处带着鲜、香、咸味的口感,至今想起来还会让人留口水。</p><p class="ql-block"> 每当这时,我​都能看到母亲最后一个上桌,专检鱼头鱼尾吃,或者吃着占着鱼汤的餅子,当弟妹们把鱼肉捡到母亲眼前时,母亲总是逐个又检回去,嘴里还不断的唠叨着“慢点吃,当心鱼翅卡着”。“你们吃吧,你们吃吧,我最爱吃魚头、鱼尾啦”。说着便会把占过鱼汤的饼子放入口中,现在想起来这些事,真是让我眼里都含着泪水……</p><p class="ql-block"> 70年过去了​,母亲也离开我们多年,我们今天也是子孙满堂的人了,每当子女们领我们去饭店吃饭时,我都会刻意地点上一盘“杂拌鱼”,但听不到了母亲的唠叨声,看不到弟妹们趴在炕桌上吃着“杂拌鱼”​的情景。再好的饭店也吃不出亲情和母爱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杂拌鱼贴饼子”​让我检拾起对母亲的思念,留在心灵深处的是对母爱的守望……</p> <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p><p class="ql-block">大连港口集团退管中心</p><p class="ql-block">沙河口区作家协会会员:蔡胜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