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偶记

<h3>  儿子长大了,粘着我们的机会少之又少,父母总也撵不上他成长的速度,心中累积了太多的不舍,想逮个机会与他多说几句话。</h3><h3><br></h3><h3> 机会来了,昨天下午连博和我一起去爬老家的山。路上他有点不情愿,抱怨他有学习任务还有与小伙伴打球的约定,告诫我一定要在四点前回到家里。为了让他能充分享受到此行的快乐,我讲了一件十年前的事。那是我们刚买上汽车不多久的时候,本来三四岁的他满心欢喜的等待着周末爸妈带他驾车出游,结果周六那天下起雨来,气温很低,爸爸决定不出去,看着他眼巴巴的由希望到失望的眼神和抽动的快要哭泣的鼻翼,我极不忍心。我临时决定独自开车,告诉他,妈妈一个人也可以带他去,我看到他眼里突然像盛开的烟花一样璀璨。那一刻我觉得为了他而买车、学车真是一个英明的决定。说到这里时,我感到他对抗的情绪由一点的缓解了。接着说,宝贝,当你很小时,必须依靠爸妈才能满足你的所有需求,现在你长大了,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力更生,对你来讲这真是一大进步,过去那些温暖而美好的片段不要忘记,正是无数个这样的片段才构成这美丽的人生。所以妈妈每逢想起这些就觉得做你的妈妈真好,真满足,虽然今后仍想为你遮风挡雨,只是你的能力越来越高,离我越来越远,我能做的越来越有限,恰好今天提供了个机会,又一次只是咱们两人的单独旅行,我真高兴。说到这里时,他完全放下了那些负累,竟然在后座上开始闭目并发出了鼾声。</h3> <h3>  从山脚下的河滩里仰望老家的山,高耸入云连绵起伏,那是因为我们站位低的原因,其实海拔只有五百米左右。当他看到这一切时,负面的情绪又来了,嘟哝着这么高,我可爬不上去。我说,俗话讲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不信你看看等我们爬到跟太行山高速一样的高度时,也就爬到了山的一半了。大概他看到了高速路的相对高度比较容易达到也就没那么在意了。接着为了让他重振旗鼓,我主动回忆起五六年前我俩跟着户外队一起爬遍了武安的山,他虽年龄最小但总是走在队伍的前面,队员戏称他是“户外小野驴”,我们哈哈大笑后没在听他抱怨什么。</h3><h3><br></h3><h3> 很愉快行走在田间小径上,在一个岔口上我又一次惊艳到他的判断力。当我凭着依稀的印象决定走右岔口时,他果断的说,虽然没来过这个地方,但是从山的方向判断,从左边的岔口走是没错的。真的?我很尊重他的意见,即使陪着他经历失败又何妨?好吧,我跟在他的后面。果然峰回路转后我看到了熟悉的路。我由衷欣赏的语言赞不绝口,他淡淡一笑说,这就是“地理素养”。哈哈,这样的素养各学科都多来些吧。</h3> <h3>  上山的坡度不太陡,但其实根本就没路,全是在枯草中试探着脚,深一下浅一下的向上爬,时而还被圪针扎到小腿或刺穿鞋面扎到脚,虽然痛点,但人生之路不就是如此吗?于是趁着机会,赶紧给他说,你觉得我们现在走的路像什么?不谙世事的他当然不晓得我又要卖什么药,于是不配合的说“不知道”。人生的上升之路都是很崎岖的,能遇上这样的一段没有大风浪大波折只有小荆棘小挫折的路真是人生旅程的一大幸事。他没有言语,不知他是否能听懂。</h3><h3><br></h3><h3> 山坡上种的都是春天植树的成果,有很多移植成功焕发出强劲生命力的新柏树苗,也有许多没有适应了新环境而枯萎的,看着这些已经死去的树苗,我说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个体只有提高自己的生存力,才不会被自然与社会所淘汰,才有可能会生存和繁衍下去,这就是所有生物的生命责任。他说,学习也如此。我心喜,这就够了。</h3><h3><br></h3><h3> 本地干旱缺水,山上更是如此,用白色围挡围起的树坑里,龟裂出一道道的口子,急需要雨水灌溉。触景联想起《红楼梦》里一个情节,讲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情缘“绛珠仙子以一生的眼泪回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借此对他边讲故事边说要尊重每一个生命,即使是对不可名状的植物也要如此,这些种树人只因种下一棵树结下了善缘,你也要珍惜你与周围的缘分,因为不可知的前世多少次轮回才换来今生的遇见,身边的所有都是一起修行的,感谢他们也珍重彼此的情谊,好好与同学相处,多行善事。他听得故事若有所思,竟也灌溉之。</h3><h3><br></h3><h3> 下山的路上,有几株花椒树,零星的花椒摇曳在寒风中,凑近一股浓香的椒味扑鼻,顾不得被花椒树扎的生疼,急忙把这些香味揽入口袋。他笑我,这是别人家的东西,怎可以这般野蛮。我说已至寒冬,过了采摘的季节而没有被采摘,这说明已被人弃之,留给了大自然,大自然永远都是最敦厚的主人,她喜欢热爱她的孩子,这是留给热爱者的馈赠,希望孩子们能永远记得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他觉得有点道理,不仅与我一起摘,还摘了些小黑枣和老没牙的玉米,小口袋满载而归。</h3><h3><br></h3><h3> 一次偶然的出游,几句平凡的对话,许多温情的陪伴,无限牵挂和祝福,就构成了一个被记忆的下午,若干年后依然还想回忆的瞬间。&nbsp;</h3><h3><br></h3><h3> 写于二〇一九年十一月十七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