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看你一眼,心醉千年

风儿

<h3>  一直喜欢一首歌,歌的名字叫《醉千年》。歌里有句歌词特喜欢,“就只看了你一眼,就已确定了永远”。</h3><h3> 借用《醉千年》里面的这句歌词,我要说给巩义听,尽管与巩义是初次见面,就只看了“你”一眼,就已确定了永远。以后,我会再来的,我会常来的。</h3><h3> 巩义令人心醉,不是来自偶然,而是来自于她优雅的魅力。</h3><h3> 巩义的魅力表现在她的名片上。中国百强县,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园林城市,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要多美有多美,要多厚重有多厚重。</h3> <h3>  巩义的魅力,表现在工业上。这里是“郑洛工业走廊” 核心城市之一,形成了以五个重点产业集聚区为骨干,以乡镇特色园区和重点企业园区为支撑的三级园区发展格局。全市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26家,上市企业6家。</h3><h3> 巩义的魅力,表现在旅游上。她是一个寸土寸金、寸水寸金的地方,康百万庄园、竹林长寿山、巩义石窟寺、浮戏山雪花洞、青龙山慈云寺、杜甫故里、北宋皇陵、杨树沟、盘龙山、伏羲山飞龙峡、嵩阴风景区、巩义竹林、九龙峡、轩辕关、河洛汇流、紫云霞、张诰庄园、凉水泉、老庙、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司令部旧址等30个景区,美在丘陵、美在窑洞、美在山水。</h3><h3> 巩义的魅力,表现在地理优势上。河洛汇流滋生出河洛文化。要问世界上最具诗情画意的地方在哪里?答案是就在巩义,因杜甫的笔下流淌的全是诗情,伏羲画八卦画的全是画意。</h3> <h3>  巩义的魅力,表现在古韵上。境内有裴李岗、仰韶和龙山文化遗址70多处,拥有北魏石窟、北宋皇陵等国家、省、市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h3><h3> 巩义的魅力,表现在矿藏上。这里拥有矿产21种,其中9种矿产已探明工业储量,主要有煤、铝土矿、耐火黏土、石英岩等。</h3><h3> 巩义的魅力,让我着魔,使我迫不及待地走进她。当我走进她,她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她的发展速度和成果,着实令我吃惊和震撼。</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孔窑洞诞生“诗圣”杜甫</b></h1> <h3>  提起杜甫,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要问他是哪里人,肯定有很多人在第一时间没有想到他竟然是河南巩义人。</h3><h3> 杜甫,1300年前诞生在巩义市笔架山山脚下一窑洞,巩义是他出生和少年生活的地方。他7岁就会以凤凰为题写诗,到了9岁大小时写的诗就有一麻袋。一生共有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h3> <h3>  走进杜甫故里,一抬脚便跨入了“百米长廊”。一栋长120米、宽2.5米的长廊,俗称“百米长廊”,又叫“诗圣碑林”。廊内容纳石碑百余通,内容大都为圣诗,汇聚国内外著名书法家的墨宝,真草隶篆古今书法各具特色,其书法技术精湛,结构严谨,雄深苍浑,骨气洞达,爽爽有神,挥洒自如,浓淡有趣,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堪称一绝。</h3> <h3>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月上树能千回。”这诗是在杜甫故里生活区的一石壁上看到的。杜甫故里是由诗歌展区和诗人展区两部分组成。诗歌展区系统介绍了杜甫的诗歌成就以及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卓越地位,并生动地展现了一代诗圣的心路历程。诗人展区由杜公祠开始,途径詹雪阁、诞生窑、上阮、北游园、三友堂、怀乡苑、万汇园,以“来自这片土地,又回归这片土地”为主题,诠释了一个真实而全面的杜甫。在他所写的众多诗歌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秋风楚竹冷,夜雪巩梅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比眷恋。</h3> <h3>  杜甫号称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来,杜甫到了成都,在成都窝居不到四年,他却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蜀相》、《春夜喜雨》等千古名篇。</h3> <h3>  杜甫的诗歌具有穿越时空的巨大力量,其影响不仅是文学的也是社会的,不仅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不仅是中华的也是世界的,千载历史的回音壁上,崇杜之声不绝嗣响,这是河洛水土培育了诗人高尚的性情。其作品多涉民间疾苦,而其忧国忧民崇高情怀,千百年来赢得了后人的崇敬。在杜甫故里诗歌展区,他写于安史之乱时期的“三吏三别”,深刻地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和困苦,表达了杜甫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h3> <h3>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专家、学者,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拜谒诗圣者。余光中来了,汪国真也来了。诗圣杜甫长眠在这里,一声声杜诗吟诵,一阵阵秋风长啸,人民永远怀念他。巩义举办杜甫诗歌节好几届了,旨在表达对“诗圣”的纪念之情,弘扬传统文化,推进当代诗歌的发展与繁荣。公祭“诗圣”,诗歌高峰论坛,音乐诗会,让“杜甫”又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幸福地畅饮着家乡的小酒。</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孔窑洞走出“人民艺术家”常香玉</b></h1> <h3>  常香玉故居位于巩义市河洛镇南河渡村董沟,坐东面西,现存窑洞4孔,平房三间,大门及古井一口,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四孔窑洞分别为“堂窑”“厢窑”“诞生窑”“磨道窑”。</h3> <h3>  常香玉,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民国时期曾捐款修补南河渡石坝一段。在陕西义演救助河南灾民。抗美援朝时期,率“香玉剧社”义演,捐赠一架“香玉”剧社号战斗机。2004年7月7日,被国务院授予“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h3> <h3>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幼年家境贫寒,父亲以卖艺为生。父亲为了不让常香玉做童养媳,把9岁的常香玉引上了学戏路,并任常姓的艺人为义父,改艺名为常香玉。13岁时,她以演《泗州城》轰动开封市。从那个时候起,张妙玲的名字逐渐被人淡忘。而常香玉的艺名,却越唱越响。</h3> <h3>  常香玉,对民族戏曲艺术家充满着炽热的情感,始终履行自己提出的“戏比天大”的诺言,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中国民族戏曲事业。她是常派的创始人,有着丰富的音色,宽广的音域,纯净的音质,正确的运气方法。宏达的发声共鸣,精巧的吐字艺术和娴熟的润腔手段,表演细腻传神,富有一种阳刚之气。她原唱豫西调,后来逐渐融合了祥符调的古朴醇厚,委婉含蓄、俏丽典雅风格。同时,还吸收了曲剧、河北梆子、京剧等诸多剧种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常派”唱腔。例如,“花木兰”中“在那日才改扮乔装男子”的唱段里,用的是河南曲剧的音调;《白蛇传•断桥》中“恨上来骂法海不如禽兽”唱段里,用的是河北梆子的音调;《拷红》中“等姑娘稳坐在绣楼以上”唱段里,用的是京韵大鼓的音调。</h3> <h3>  在常香玉故居里,我看到了一口老井以及一个磨盘。李书升,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图洛书代表性传承人,他说,常香玉为什么能唱那么好?因为她是喝家乡的井水长大的,嗓音好。有一年回到村子里,她直接站在家门口的磨盘上给大家唱戏听,身边围了很多人。董沟是个戏窝子,喜欢唱戏、会唱戏的人特别多,常香玉回乡,自然得到家乡父老的热捧。听李书升的话音,他和常香玉特别熟悉,问其熟悉到何种程度?“她家在郑州的时候,经常去她家。每次回来,都让给她的母亲捎话比较多。”</h3> <h3>  唱戏七十年,常香玉留下了很多代表剧目,最经典的有:《打工地》、《秦雪梅吊孝》、《拷红》、《花木兰》、《桃花庵》、《大祭桩》、《五世请缨》、《破洪州》,《三哭殿》、《游龟山》、《朝阳沟》、《李双双》、《人欢马叫》、《红灯记》、《断桥》、《柳河湾》等。</h3> <h3>  常香玉没有远去,她又“活”在曹慧贞的剪纸里。刚从澳门回来,参加庆祝澳门回归二十周年“中国梦,澳门情,名人名家艺术大展”的曹慧贞,又创作出“人民艺术家常香玉”的剪纸作品出来。只见她的剪纸作品里,有牡丹图案,代表着“国色天香”的寓意,含有一个常香玉的“香”字;有“祥云”,余音袅袅,直冲云霄,寓意“戏比天大”;有“鱼”的图案,鱼、玉谐音;有捐赠的“战斗机”。</h3><h3> 今年62岁的曹慧贞,是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洛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她说剪纸是家里的祖传,已经剪了40年,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展出、收藏,2008年10月就已获得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最高奖---“金飞鹰奖”,分项奖(剪纸)终身成就荣誉称号。之所以剪纸“常香玉”,曹慧贞说:“因为常香玉是巩义人,她一生对中国戏曲的贡献大于天,这是家乡的骄傲。虽然常香玉大师远去了,但她一直活在人民心里。自己会剪纸艺术,就想着通过剪纸的形式,使她的形象在剪纸的世界里栩栩如生起来,这也是一种戏曲文化的传承方式。”</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处河洛汇流孕育出“河洛文化”</b></h1> <h3>  巩义,自古以来就是洛阳的东大门。巩义北部为自洛阳延绵而来的天然屏障邙山,山阴为天堑黄河,在这里黄河与洛河相交相汇,融为一体,“龙马负图,神龟出书”,河洛文化于此发祥。</h3> <h3>  自古以来,河洛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相传,这里是河出图,洛出书,伏羲画八卦的地方。河洛地区先民们创造出来的河洛文化是中原文化为代表的黄河文明的核心和发祥地,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文化,是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当我赶到河洛汇流处,天色向晚,巩(义)温(县)黄河大桥上车来车网,川流不息。看着落日暮色笼罩下的邙山,显得格外壮观而美丽。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图洛书)代表性传承人李书升指着河洛汇流处告诉我:“伊洛河自偃师入境,向东北流入黄河,形成冲积平原。你看那是不是一处水清,一处水浑,分界线非常明显,形成了天然的水上八卦图,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河洛文化发源地。河洛文化是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冬至荥阳、开封,南至汝颖,北跨黄河至晋南、济源一带。”</h3> <h3>  怕我听不明白,李书升又进一步补充说,河洛地区,概言之,就是以洛阳、嵩山为中心的“河南”“河内”“河东”的广大地区。</h3><h3> “太极图是河洛交会的自然现象,这是因为太极图很像黄河洛河交汇形成的旋涡,通过这个自然现象触发灵感,人族伏羲才创造出太极和八卦。”看着李书升老人,我不知道他怎么懂那么多,面对河洛文化,我只有倾听的份。</h3> <h3>  继续听李书升老人的讲解,“河洛文化的最大特点,一是国都文化连绵不断。黄河文明兴盛期的帝国时代,西汉至北宋一直都建都在西安、洛阳和开封。几千年的建都历史,形成了具有极大影响的国都文化。二是树大根深的根文化都在这一地区。由于历史的各种原因,中原人口大量向四方播迁,甚至播迁到海外,据姓氏专家研究,中国一百大姓中有七十多姓的祖根或一支祖根源于中原,因此这里又是华人之根。”就在河洛汇流处,我看见两个人一起拿着矿泉水瓶,下到黄河岸边,装满两瓶水带走,我想这大抵也会和根文化有关吧!</h3> <h3>  河洛文化,是我国5000年华夏文明的源泉与主脉。今年76岁的尚继业老人,是河南省巩义市紫荆路街道高尚村人、河洛大鼓第四代传人。“河洛大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祖先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不能在我们这失传了,让更多的人学习河洛大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有生之年一个最大的愿望。”受河洛文化熏陶,尚继业老人唱河洛大鼓几近60个年头,敲起河洛大鼓,他开口就唱河洛文化:“黄河涛涛浪花翻,清清洛河来人间。两河汇流奇迹多,河图洛书千古传。三皇五帝到今天,炎黄子孙根相连。河洛文化太久远,河洛故事说不尽道不完……”此外,他还在全市广收学员进行免费培训,目前已培训学员682人,正式收徒83人,河洛大鼓会一直唱下去。</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个庄园一个家族的连续剧</b></h1> <h3>  在巩义,有好几处庄园,康百万庄园当属“老大”。康百万庄园最有名的当数康家家训,镇家之宝就是“留余匾”。</h3> <h3>  来到康家庄园,庄内的时间是停滞的。石板路是灵魂的床,明晃晃的阳光是暖暖的被子。放下所有的你的角色的背负,在这里静一天,静上几天,仔细聆听一个家族兴昌百年、贡献一方的传奇故事。</h3> <h3>  读康家庄园的每个院落,我都肃静于它的庄严,并为这个家族几百年的繁荣发展感到格外震撼。康家家训也让我记在了心田,“凡事留有余地,忌盈忌满”。</h3> <h3>  “柿子红了,喜鹊叫了,少奶奶上轿了”,随着一声炸嗓子的歌吼,32集电视连续剧《河洛康家》火辣辣地扑向了荧屏,扑向了观众的眼睛。拥有中原气派、中原风骨、中原神韵的《河洛康家》,以康百万家族传承13代、历时400余年而不衰的传奇经历为背景,以康家人物为原型,讲述康家主人周若兰携幼子康悔文振兴家业、报效民族的故事。该剧生动地刻画了在大是大非面前康家忠于国家,在巨额财富面前心系百姓、在恩怨情仇面前宽容待人的大豫商形象。</h3> <h3>  据了解,这部剧的主场景都是原址实景拍摄,比如康家大院、黄河滩、芦苇荡等,拍出了一幅完整的河洛风情画卷。</h3> <h3>  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洛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曹慧贞,更是对康百万庄园情有独钟、深爱一层。在她的工作室,我见到了她的镇店之宝----剪纸《留余》,是根据康家家训创作出来的。单单就是这么一个作品,曹慧贞说她连创作和剪,共计花去10年时间,才创作出这么一个“大头”作品。“这幅作品上的字,和康家庄园留余匾上的字都是一模一样的,是从匾上拓印下来之后又通过剪纸的形式创作的。留余匾上172个字,起先剪好后都编上号然后放到鞋盒子里面,创作时再按照字的顺序放好它的固定位置。这幅作品在北京展出时,有位专家想收藏,让我出个数?我笑笑说这作品我不卖,自己留着,回去后好给康家庄园作收藏。”</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刘家庄园见证一段革命斗争史</b></h1> <h3>  都是庄园,都在巩义,刘振华庄园和康百万庄园不可同日而语。</h3><h3> 今年75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图洛书)代表性传承人李书声,自然还是热情的向导。一路走,一路看,他一路介绍,“庄园里有刘家祠堂,后来做学校用了,现在废弃了。当时的刘家有7男3女,是个大户人家,院内还曾驻扎有国民党的部队。整个庄园6个院落,210间楼房,平房30间,窑洞30孔,总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北部依山建窑洞,办公区五层带地层,仿重庆大厦。地基是用煤做的,比较坚固。庄园女眷,意大利阁楼的样式。园主刘振华属于墙头草式人物,风往哪里吹,他就往哪里倒。一直在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摇摆。8年抗战,他也做过一定的奉献。刘振华母亲过60大寿时,他的老师张和勋给他写了一副对联,‘兄主席弟主席兄弟主席,父军长子军长父子军长’,这大概说的是当时他们这个家族人员的职务。由此可见这个家族在当时的地位非常显赫。”</h3> <h3>  后从有关资料记载上,进一步印证了李书声所说的话。刘镇华清朝末年人,祖居巩县神北村,其祖父任过清朝知县,其父刘寿山以经商为生,小有家产。早年曾参加同盟会,进行反清活动,后任镇嵩军司令,民国时期任陕西、安徽两省督军和省政府主席, 兼任豫、鄂、皖边 区“剿匪”总司令,1948年赴台湾,1952年病故于台。其弟刘茂恩曾任国民革命军十一集团军司令、河南省主席等职。</h3> <h3>  不管当时历史风云如何,眼下这层院落见证了那段历史。刘振华庄园在建筑上富有特点,且规模宏大,保存基本完好,对研究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和建筑具有重要的价值,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处宋陵蕴含一个“风水”传说</b></h1> <h3>  来到巩义,和巩义市委办曹亚辉科长一见面,他就夸巩义是个好地方,“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就足以说明巩义是个风水宝地。</h3><h3> 宋陵,即北宋皇陵,是北宋(960-1127年)皇帝及其陪葬宗室的陵寝。宋陵地处郑州、洛阳之间的巩义市,南有嵩山,北有黄河,占地面积约156平方千米。</h3> <h3>  宋陵共有300余座陵墓,所存700多件石刻,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陵墓群涵盖了北宋除徽钦二宗之外的其余七帝,加上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的陵墓,统称“七帝八陵”。围绕八座帝陵有皇后陵、皇室宗亲墓、名将勋臣墓300余座。如寇准、包拯等大臣的陵墓也在其中,开创了几种设置陵区的先河,体现了尊卑有序、等级森严的皇家秩序,形成了理论严谨、独具特征的皇家丧葬文化。</h3> <h3>  1982年,宋陵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陵还是“十一五”期间国家100处大遗址保护重点工程之一。宋陵,堪称“露天艺术博物馆”,是研究宋代典章制度和石刻艺术的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座石窟刻佛千万像</b></h1> <h3>  石窟寺,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区东北的河洛镇寺湾村,坐落在黄河南岸、伊洛河北岸、邙岭之下的大力山。</h3> <h3>  当我来到石窟寺,我感到有点奇怪,为什么大力山周围都是土丘,偏偏就有这么一处位置出现石壁呢?或许,没有答案的答案才是最好的答案,我也只是感到好奇而已。</h3> <h3>  石窟寺建于北魏熙平二年(517),原名希玄寺,宋代改称“十方净土寺”,清代改名石窟寺,是中原地区重要的佛教石窟,唐玄奘出家之地。唐太宗李世民等不少皇帝在此礼佛的圣地。</h3><h3> 石窟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现存窑洞5个,千佛一个,小佛 255个,摩崖大佛3尊,佛像7743个,碑刻题记200余块。石窟寺背山面水,环境幽雅,风光秀丽,被称为“溪雾岩云”的圣地,“石窟晚钟”为巩县八景之一。</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一个石居部落一个“世外桃源”</b></h3> <h3>   世界再大,不过一个院子。</h3><h3> 这话很适合说石居部落。巩义市石居部落位于涉村镇北庄村,距离郑州68公里,这里山高林密,层峦叠嶂,属于青龙山的中段,十几座山峰,五条峡谷,两座湖泊,风光无限。宋朝杨家将曾在主峰杨家寨住兵看守皇陵。八路军豫西支队司令皮定均曾在山脚下驻扎。</h3><h3> 青龙山脚下,居民世代采石筑窑而居,建有许多精美石窑。改革开放以后,富裕的村民多数移居别处或迁往城市,100余孔窑洞废弃荒芜。</h3> <h3>  2016年春天,红太阳集团公司董事长徐滟被这里的高山峡谷和传统民居以及纯朴的民风所折服,深挖抗日红色资源和佛教文化的历史渊源,投资开发了杨家寨旅游风景区。</h3> <h3>  漫步杨家寨,幽蓝一山澄澈,赏一场枫叶正红,看一番霞光云海。这里的每一个庭院都有盛开的鲜花,院子里的角落处流水潺潺,磨盘铺设的小路直通房间,喂牛的石槽里开着睡莲花,水里游着一条条红色金鱼。每个客房名字,是选了青龙山的二十一个主峰的名字来命名的,比如:杨家寨,海潮,风雪,虎溪,捧雪,戏海,玉兔等等。</h3> <h3>  来到这里,可以躺在床上看星星,坐在田间看牛羊。愿意享受这样的生活,那就来巩义石居部落吧!</h3> <h1><b><font color="#ed2308">写在后边的话:</font></b></h1> <h3>  巩义,你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怎么让人一看就念念不忘。</h3><h3> 巩义,你的博大,你的深厚,你的精美,只有让我抬头仰望。</h3><h3> 巩义,你是河洛文化的一片圣土。说你寸土寸金,一点都不为过。在你面前,任何形式的解读都显得苍白无力。</h3><h3> 巩义,就只看了你一眼,就已确定了永远。转身,你还是我的心心念。</h3> <h1><b><font color="#ed2308">巩义名片:</font></b></h1> <h3>  巩义市地处中原腹地,南依嵩岳,北濒黄河,东瞻河南省会郑州,西望九朝古都洛阳,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置巩县,以 “山河四塞、巩固不拔”而得名,又因地扼古都洛阳,故有“东都锁钥”之称,市域面积1043平方公里。1991年撤县建市,现辖15个镇、5个街道,288个行政村、30个居委会,人口82.8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