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悦美

常祺

<h3> 阅读是一种美好的精神活动,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阅读是最美的姿态,这种姿态是日积月累的, 捧起书本,就是捧读丰厚的思想,翻动书页,就是翻动一个精神的海洋。阅读是一种人生的态度、生活的方式。读书人和不读书的人眼中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一边是繁花似锦,满怀自信;一边则是单调乏味,意乱心烦。阅读的人生是美丽的人生,只有读书,你才能更好地理解生活,感受生活,咀嚼出生命的味道。 也午,你与世界只差一本书的距离。<br></h3> <h3> 李校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讲述了他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一个个小故事,为我们诠释了一幅幅动人的教育图景,这才明白,李老师为什么会从一位乡村老师成长为统管一市的教育局长,直到今天的教育大家;这才明白这些年来,他默默付出,辛苦耕耘,每一次成功的背后凝聚了多少心血;这才明白,这一切动力的源泉,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h3> <h3><font color="#010101">读书分享:</font>让阅读滋养生命</h3><h3> “我真正的学习是从读书开始,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从阅读开始,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李希贵</h3><h3> 正是因为李老师有这样的顿悟,他才会大刀阔斧地改革语文教学,他指出”长期以来,用数理化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已经严重违背了语文教学规律,训练代替不了积累,没有大量的阅读,涵读,感悟和体验,语文水平便不可能提高。“他认为,”不好‘读书,而好“甚解”正是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病。</h3><h3> 在李老师看来,读书和实践是一个人不断前进的源泉,读书,给人智慧和力量,能开阔人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哪里有教育,就应该把读书的种子播撒到哪里。</h3> <h3><font color="#ed2308">付巍老师:</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记得我曾经读过的一篇散文《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此刻,用它来诠释我在阅读完龙应台先生的《孩子,你慢慢来》一书的心情,再合适不过。每一个故事,都似曾相识,那么亲切,全书以一个母亲温柔的语气,为我们讲述了一对母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看似琐碎平常,然而却感人至深。书的封面是一张安安踩落叶的照片,书中也不时会有安安的照片做插图,配上龙先生的文字,一个可爱率真,又有点调皮的小男孩跃然眼前,我们甚至可以闻到他衣服上因为踢球而沾染的汗水和泥土的气息。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有时温柔似水,有时有因孩子的调皮生气抓狂的妈妈。安安不是完美的小孩,妈妈也不是完美的妈妈,可是他们彼此完全无条件接受对方,深爱对方,特别是妈妈,当安安把弟弟的衣服剪成破布,当安安与弗瑞第偷了东西,妈妈仍然保持理智,用智慧的爱引领着安安成长。由此想到自己的工作,我们面对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种语言,一百种可能,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并不完美,也会犯错,也会调皮,老师、妈妈们,我们需要的是一颗宽容的心,让我们慢慢来,不必急着控制、纠正,容许孩子犯错并从错误里学习,给他们尝试的机会。在别人面前自由、毫不害羞地把自己想法清楚地表达出来,是最可贵的权利。老师们,妈妈们,不用急急地逼迫孩子学习这个学习那个,唯恐浪费了光阴,给孩子发现自己性格和兴趣的时间,留白天地宽。人生不是五十米短跑,而是万米的长跑,无谓“输不输在起跑线上”,只要不让孩子“累倒在起跑线上”,保存学习的兴趣与好奇心,就是孩子一直向前的动力。</font></h3><h3>&nbsp;</h3><h3>&nbsp;</h3> <h3><font color="#ff8a00">  温杰:《柳林风声》是英国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创作的童话,发表于1908年。 《柳林风声》是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文笔典雅,描写细致,富含哲理。书中塑造了几个可爱的动物形象:胆小怕事但又生性喜欢冒险的鼹鼠,热情好客、充满浪漫情趣的水鼠,侠义十足、具有领袖风范的老獾,喜欢吹牛、炫耀、追求时髦的蛤蟆,敦厚老实的水獭——他们生活在河岸或大森林里,有乐同享,有难同当。</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小说的主线讲述喜新厌旧的癫蛤蟆住在华丽的“癫蛤蟆宫”,成天想去体验新鲜、刺激的新事物,它先是爱上了坐船,可是没一个月,又想坐马车出去旅行,结果才玩到半路,它又开始羡慕开车的人,梦想驾驶一辆汽车,结果因偷窃别人的汽车而入狱。尽管它有种种的缺点,但是它的朋友们总是在它身旁尽全力地帮助他,并试图帮他改掉坏毛病,而且甚至还冒着生命危险帮助它从黄鼠狼和白貂手中夺回了原本属于它的“癫蛤蟆宫”。蛤蟆建造豪华住所和追求新鲜刺激的生活象征了人类的虚荣和不顾后果,而獾、河鼠和鼹鼠对蛤蟆无私的帮助,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爱和帮助,例如河鼠为了寻找迷路的鼹鼠不惜冒着被捕食的危险闯入了野树林,獾热情地款待深夜来向它求助的河鼠和鼹鼠并为它们提供了避难之所等等,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对他者的重视和关爱也象征了人性的无私和博爱。作为自然世界中的小动物,它们身上的这些人性化特征无疑超越了它们本身的动物属性,但是在这些动物身上最简单明了的人性缺点和人性优点的碰撞更能有效地激发人们内心的道德感,让人们在道德上斥责癫蛤蟆不顾后果的生活习惯,认同獾、河鼠和鼹鼠的利他主义精神。</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郭建男:《礼记•学记》有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于从教第九年的我而言,虽然在教学上比较精进而略有所得,不过“困”与“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愈发明显,且恐于有积而不散之势。何能“自反”、“自强”?怕不是纯粹主观心念上的一次振作就能实现的,不过我相信大略还应该有一座与教育相接的桥梁,寻到它,走过去,使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可以得偿所愿。常生龙所著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时,心仪之感油然而生。没错,就是它!让我们一起读起来吧!</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王艺芳: 三毛——华文世界里的传奇女子,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以一支笔坚持看守个人文字上的简单和朴素;从遥远的撒哈拉到敦煌戈壁,她不随波逐流,也不诠释人生,只做生活的见证者。她是我们心中浪漫、洒脱、真性情的永远的三毛,永恒的传奇。当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她写下了《雨季不再来》,这些在她17~22岁之间所发表的文字,真实地呈现出从青涩敏感的二毛,蜕变为智慧成熟的三毛的成长的过程。而《雨季不再来》中透露的纯情和美感,可以清楚地印证她传奇般性格的痕迹。</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雨季不再来》收录了三毛17~22岁发表的作品。当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她是一个逆子,追求每一个年轻人自己也说不清的那份情怀,用文字记录下思想上的迷惘与感伤。然而历经十年数不清的旅程,无尽的流浪和情感上的坎坷之后,她终于醒悟到了这一段日子并非虚度,而是让她成为了一个对凡事有爱、有信、有望的三毛,造就了她的浪漫与真性情。那交错着甜蜜伤感少年心事的雨季虽然漫长,却总有一日,可以穿着干燥的黄球鞋踏上充满阳光的大道。</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 王晓娇: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小说《秋》是他的“激流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读罢之后,一股革命的激流不禁涌上心头,这是一种社会的责任赋予我们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巴金秋读后感。“激流三部曲”中那种火一样的激-情,那种强烈的反封建的思想,那种荡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热情始终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font></h3><h3><font color="#b04fbb"> 我想,《秋》从季节上来看是凄凉的,它往往能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它常常代表事物的衰亡,这是诗歌散文中是经常见到的。那么,本小说在写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秋天,是不是也意味着它的衰亡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这种衰亡,尽管身在其中的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情愿,但历史的潮流是势不可挡的,革命的激流是永远向前的,这一点任何人也无法改变!旧世界的衰落,意味着一个新世界的到来,让那个没落的家随着秋天的落叶一起随风而逝吧!迎接我们的,必将是一个崭新的未来。</font></h3><h3><font color="#b04fbb"> “西风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秋冬一过,我们一定会迎来灿烂的生机盎然的春天,我们的国家正是在这样的新旧交替中走向强大的,我们的生活也将越来越美好。</font></h3> <h3>  书虽然不能帮你解决所有的问题,却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视角。</h3><h3> 读书的影响是潜在的,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的思考、逻辑、谈吐、与人共事等各个方面……</h3><h3> 读书多了,内心才不会决堤,是指人的情商积累和阅读相关。</h3><h3> 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h3><h3> 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h3><h3>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h3><h3>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