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第35章读后感,张羽茜小组

罗佳惠

<h3>《平凡的世界》第35章</h3><h3><br></h3><h3>六一班 张羽茜</h3><h3>这一章的主要人物:孙少安、秀莲、田润叶</h3><h3>这一章的主要内容:</h3><h3> 少安出了远门,到出西给他们队换小麦良种去了。润叶没时间等他,于是就又失望地返回县城。少安把一个山西姑娘带到了双水村,并说他和这姑娘春节就要结婚。田润叶气惨了,做梦也没有想到,少安到山西不是换良种,而是看媳妇去了。</h3><h3> 我的感受:</h3><h3> 润叶不敢相信孙少安找了一个媳妇儿,心里也是1万个不愿意,也很不服。连一个字也不认识的一个女人,孙少安却放弃了田润叶跟她过日子。田润叶更是心里有想把秀莲给赶出去的冲动。但是是这就是事实,她无法改变,所以只能眼红着看他们结婚。但最后田润也选择了相信事实,放下了一切重新开始。</h3> <h3>《平凡的世界》第三十五章</h3><h3><br></h3><h3>韩琳 六一</h3><h3><br></h3><h3> 这一段主要是外貌描写。它说尽管还是原来的衣服,但还是显得宽大了起来,原来鹅蛋型的脸庞凹陷下去,没有以前的可爱了,眼睛里失去了往日的色彩,很空洞,两条小辫儿也无精打采的耸拉了下去。说明了她现在非常的瘦弱,很虚弱。而这一切的原因都在于后面的一段: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诗出自五代的那位失落江山的废君李煜写的《虞美人 . 春花秋月何时了》,其中这一句诗的意思是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运用了设问、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作者将无形的愁化成有形的“春水”,很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表达了作者很忧愁烦恼。同时又告诉了我们此时的田润叶也像李煜一样很忧愁。</h3> <h3>《平凡的世界》第35章</h3><h3> 六一 罗佳惠</h3><h3> 这一回主要讲的是润叶追求少安,但少安因为觉得自己配不上润叶,而逃避这段感情。</h3><h3> 少安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因此就去了山西,找到了一个山西姑娘——秀莲。秀莲他们家不收彩礼,秀莲还很贤惠,就是很爱吃醋。马上他们俩就结婚了,润叶自然也收到了邀请,但润叶知道了他们结婚的消息时,心里伤心透了。更别说什么参加婚礼。</h3><h3> 失恋后的润叶伤心欲绝,自己独身一人坐在河边……此时的润叶非常瘦,脸色气象也不好,此时的她,面对着家人逼迫,和向前的追求,原本只要少安没有结婚,不管多大的困难都不会阻挡润叶,但是少安结婚了,她实在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h3> <h3>《平凡的世界》第三十五章</h3><h3>胡晨宇</h3><h3> 孙少平所在的这个村子,双水村正面临着干旱的考验。</h3><h3>村书记田福堂身为一村之长舵手,为村民们解决饥饿灾荒理所应当义不容辞。一番思考,决定开会并动员村民们连夜向上游林村水坝偷水。偷水是天旱年代理农民对庄稼施救惯用的一种计量和手段,所以名为偷水却。不感到羞耻,与书生窃书不算偷有同义之辞因为这是为劳动而附注的一种行为,只有通过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农民的庄稼才有望收成,而这些非常规手段往往易得到人们的默许,即使大家不吭声却心照不宣。</h3> <h3>《平凡的世界》第35章</h3><h3><br></h3><h3>六一班 刘新航</h3><h3>这一章的主要内容:</h3><h3> 走了一段路以后,她又回过头来,怀着无限的感情,向河岸上的那个草坡投去最后的一瞥。别了,我的青草坡,我的马兰花,我洒过欢乐和伤心泪水的地方。我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切!即是有一天我要远走它乡,但愿我还能在梦中再回到这里来……</h3><h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