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粉走天下之♡版纳印象♡🌴

༄浅墨 ོ࿆༅

<h3>  从泸沽湖到米亚罗,从米亚罗到腾冲瑞丽,从腾冲瑞丽到苏梅岛,我的心忽上忽下的扫描了N座城市,最终降落在西双版纳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在这个假期里,我将在热带雨林里探秘,在澜沧江畔漫步,在曼听御花园欣赏傣家风情,在大佛寺中净化灵魂。西双版纳,这座世外桃源般的边陲小城,将成为我云南打卡第一城。</h3><h3> ------题记</h3> <h3>  老习惯,对于陌生的城市,我总会选择提前一天过去,这样可以多了解一些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毕竟下次再来不知会到何时了。照例还是一个人,很多朋友不理解我为什么总是一个人玩,因为,可以说走就走,想去哪由自己心情而定,而能像我一样这么自由随意,这么随心而动,这么能玩的,真的不多。我也想有个伴,但条件不允许呀~哈哈~😂</h3><h3> 就像这次出行,我试着约过几个朋友,但大家都有各自的事情,好吧,反正我也一个人玩习惯了。只是这次与以前有一点不同,那就是云南为散客拼团,你有胆一个人来,那全程你就一个人住,单房差自己补。单飞旅行这么多年,第一次有种挫败感。这几天我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简直……</h3><h3> 太爽了!哈哈~~🤣</h3> <h3>  直飞版纳的航班,虽快但落地已是凌晨十二点多了。前一天就在携程上定了第二天的中国科学院植物园一日游,对接的人很负责,十二点多了还与我信息沟通上车地点和出发时间以及注意事项,不愧是旅游城市,这些工作做的十分到位,基本算的上出行无忧了。收拾完东西已经快两点了,抓紧休息,版纳之旅将会随着明天的日出正式开始。</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1月17日🌸꧂</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科学院植物园🌴</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h3><h3> 来之前做过功课,中国科学院植物园是西双版纳唯一的一个国家5A级风景区,全称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发展的"三园两所"之一,"三园两所"分别为华南植物园、武汉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北京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昆明植物研究所。版纳植物园占地1100公顷,由植物学家蔡希陶一手创建,1959年开园至今,目前是中国植物种子库之一。其植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环境的丰富性令人叹为观止,进到植物园,你要做的是闭上双眼、仰起头、张开双臂,从丹田发力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混合青草和鲜花的甜香味真是大城市里的人不可想象得。</h3><h3> 携程上购票,还有导游全程陪伴,真的十分贴心。植物园分为东西两区,可以选择只游西园和游东西两园,当然费用不同。而我选择了深度游,东西两区都不可错过。我们导游是个傣族小伙子,他一路对我们进行讲解,我们听得高兴,忘得也快。这里的花草树木有13000多种,我的大脑程序全部被眼睛占用,记忆功能基本不在线上。</h3> <h3>  来,先来介绍一下我的小伙伴。有朋友问我,一个人出来玩怎么拍照。就是它们啦~佳能M6微单,大疆Osmo Action运动相机,以及我手里的拍照利器,华为手机。而运动相机是最近新加入的小伙伴,它有个特别的功能,就是可以语音控制拍摄。它们三个是可以互联的。手机可以控制微单和运动相机。有了它们的相伴,一个人也能玩成一支团队。</h3><h3> 话不多说,和我们一起欣赏风景吧!</h3> <h3>热气球,很想尝试一下,可惜时间不允许,有点小遗憾~~</h3> <h3>  这是水井,想不到吧~这样的设计风格,既保证了安全,又融入了民族风情,即有可观性,又有实用性。</h3> <h3>下午时分,我们进入了东区。与奇花异果的西区相比,东区则是满目苍翠的热带雨林了。十一月的雨林,清凉舒爽,不是很热,体感还是比较舒适的。导游很认真的给我们讲解各种植物,而我,对植物本身没有系统研究,就是看个热闹,一路上只对两种植物记忆深刻。</h3> <h3>  第一种:绞杀榕----没想到我们平时见到的,和蔼可亲荫蔽乡里的大榕树,一旦到了原始世界,为了获得生存也是不择手段。</h3><h3> 绞杀榕通常生长在大树树冠下,它那有粘性的种子落在树枝上面的动物粪便上,一旦发芽,就会长出气生根,一直向下,直到在泥土中扎根。一旦从泥土中获得新的营养来源,绞杀榕的生命力变得更加旺盛,根越生越多,和大树盘根错节纠缠在一起,把被绞杀的树紧紧箍住,最终使其渐渐失去了生命,成为绞杀者的"食物",有如山间林下的腐殖土。因此,"绞杀榕"也被称作了"森林恶魔"的植物界杀手。</h3><h3><br></h3> <h3>  木有对比就木有伤害,这棵已经是千年的精灵了。在它面前,我们就好像来自小人国一般。</h3> <h3>  抬头往上看,便可看到,里面的宿主已经被完全掏空了。</h3> <h3>第二种:大坂根。------见到它之前,我还以为是好大一棵板蓝根的意思呢。原来是热带雨林数木长得异常高大,为了解决根基不稳的问题。树木自然进化出三角形的根基,极为粗壮。</h3> <h3>  让其他游客帮我拍了一张,看不出效果。拿其他游客对照拍了一张,效果立显。可以想象整棵大树的根基有多么庞大,整树的高度有十几层楼那么高。在这里,才真正见证了什么叫做参天大树。</h3> <h3>  从植物园回到景洪市区已是下午五点多了,在陌生的城市游荡着,不知道该吃什么。忽然想起云南的过桥米线,得找个地方尝尝。打开美团,本打算跟着导航去找这里比较近又比较有名气的过桥米线店,但是在街道转了两个圈,导航不停的提示说我偏离航线,重新规划路线,可它让我左转的地方明明是墙呀,怎么转?翻墙过去吗~两圈转的直接崩溃,算了!不吃了!</h3><h3> 重新设定路线回酒店,还好这次只是走错了个小路口,及时调整过来了。没办法,路盲出门就这样,我自己早已习以为常了。</h3><h3> 半路遇到一家傣族餐厅,点了一个傣族特有的菠萝饭和一盘菌类的小菜,味道不错。回到酒店简单洗漱直接平行,熬夜加早起再加一整天的奔波,浑身跟散了架一样,早早的就进入了梦乡。</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11月18日🌸꧂</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野象谷🐘</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今天才算本次"纵情版纳"旅程真正的开始,见到了我们的导游和其他团友们。总共28人。我们根据行程的安排,来到野象谷。野象谷之所以得名,当然是因为发现过野象。如今景区高处架设人行栈道,就是为了人象分离。不过这个季节,也是看不到野象的,它们这段时间都出国觅食了。因为大象是木有国籍滴,哪边食物丰富就去哪边,估计这个时候,他们都在老挝缅甸那边呢~~想看大象,就只能看这里人工饲养的大象了,那也行,到野象谷不就是为了来看望它们的么~~</h3><h3> 听过导游的景区介绍后,直奔大象学校,观看大象表演。我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大象,有点小激动,就想上去摸一摸,于是没忍住,积极参与了骑大象活动,短短几分钟,花了100大洋,心疼呀,但自己愿意的,花了就花了吧~</h3> <h3>  憨傻又可爱的大象,是聪明的动物,对人类十分的友好,即便你手中没有食物,它也会伸出鼻子与你握手,允许你摸它,好像能读懂你的心思一样。</h3> <h3>  大象皮肤粗糙,摸起来冰冰凉凉的,却传递过来了一种温和与暖意。</h3> <h3>  野象谷中还有两个地方值得一去,那就是兰花园和蝴蝶园。尤其是蝴蝶园,在蝴蝶园里我们见到了众多色彩斑斓的蝴蝶。热带植物长得高大,威猛,花朵开得特别艳丽,因此以花蜜、树汁为生的蝴蝶也长得体型大且格外美艳。色彩艳丽的蝴蝶停留在色彩艳丽的花瓣上,让人惊叹造物主如此神奇,众多颜色冲撞在一起,能想到的就是"旖旎"一词。就像皮肤黝黑的傣族姑娘身披粉色、紫色、金色的裹身裙,如果没有南国风情做底色,那样的搭配只能让人感到村气。可是有了西双版纳的背景,再加上女孩婀娜仪态,一切都变得如此风姿绰约,热辣迷人。🌸🦋</h3> <h3>  这种蝴蝶叫做枯叶蝶,学名枯叶蛱蝶 ,属鳞翅目蛱蝶科,是世界著名拟态的种类,自然伪装的典型例子。这种"拟态",使天敌一时真伪难辨,分不清究竟是蝴蝶还是枯叶,从而保护自己,故此在昆虫学上大家叫它"枯叶蝶"。</h3><h3> 这种蝴蝶平时都会在高处栖息,很少下来,这次有幸遇到,真是运气不错。</h3> <h3>  午餐是野象谷特有的象餐,也就是大象平时的用餐标准,真的美味又华丽。</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h3></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h3><h3><br></h3><h3> 午饭后我们来到了距离野象谷大约40分钟车程的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原始森林是版纳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是大自然给予版纳最好的馈赠。公园占地面积2万余亩,园内森林覆盖率为98.6%,是目前北回归线以南保存最完好的一片原始森林。</h3> <h3>  这里分为A线和B线两个不同的线路,A线为短线,导游会带着大家走。B线为长线,会更深入原始森林。我一直觉得:"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天下度假,唯闲最好"。毫不犹豫,果断脱团,孤身前往密林深处。既然来了,就要体会那种林间的闲庭信步,而不是跟着导游走马观花,哪怕这路上只有我一人。</h3> <h3>  </h3> <h3>  走在高大茂密的热带雨林中,沿途随时可观赏到热带雨林中的特有的板根现象、植物绞杀现象、老茎生花和古藤老蔓攀援高大乔木织成藤网的珍奇景观。</h3> <h3>  沿着奔流在林间的清溪逆流而上,一路走走停停,让视线在这茂密的丛林中尽情荡漾,赏尽热带雨林的风姿润貌。</h3><h3> 曲径通幽的密林深处,只有我一人。听不到外界的嘈杂~只有溪水的叮咚声与我的脚步声相互交织着。</h3> <h3>  原始森林湿度很大,里面树木参天,遮天蔽日,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树,它们有的树根裸露在外面,有的与藤蔓互相缠绕挂在半空中,像一张张巨大的网。这里是天然的大氧吧,每一次呼吸,似乎都能感觉到负氧离子在鼻尖与唇齿间跳动。漫步在雨林之中,心也变的无比的宁静。</h3><h3> 深吸一口气,学着人猿泰山一般大声的喊了一嗓子~啊≈≈≈≈把所有的压抑都释放出去~反正也没人听见~谁知余音未了,在密林深处就传来了同样的呼喊声,原来这里面还有人呀~~</h3> <h3>  再往进走,被一个服务站挡住了去路,这就是游客级探险队员的最终折返点了。上面有工作人员,指挥你从山上的栈道返回,不可再往里走了。</h3><h3> 这里的栈道全部是用竹子编制的,走上去吱呀作响,弹性也很好,真的是就地取材,一点也不浪费资源。</h3> <h3>  从原始森林出来,发现大家都还没走。本来导游已经把电瓶车票发给我,让我自行前往下一站孔雀山庄,但出来后,发现大家三三两两的在树荫下休息,喝水吃东西,看鹦鹉表演。嗯~这种方式也是不错的,每个人的爱好不同,所追求的目标也各有差异,只要完成心中梦想,即便道路不同,一样可以和谐共融。</h3> <h3>  原始森林公园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还是孔雀繁殖基地。这里的金湖,是传说中孔雀公主喃木诺娜和召树屯王子相遇、相识、相知、相恋的地方。金湖岸边,年轻的姑娘小伙们用他们的歌舞演绎着这段动人的爱情故事。</h3> <h3>  歌舞接近尾声,婉转悠长的哨声忽然响起,成百上千只孔雀结伴而出,优美的划过森林,掠过湖面向我们缓缓飞来,拉开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我的脑海中不由得闪现出了一个词:孔雀东南飞。</h3> <h3>  见过孔雀,但没见过展翅飞翔的孔雀,更没见过上百只孔雀一同飞舞。山林间,湖面上,一只只大鸟在空中优美的滑翔着,阳光照在它们美丽的羽毛上,反射着七彩的光。这样的场景壮观又神奇。</h3>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告庄西双景☆🕌</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下午五点多我们回到市区,在后面三天的时间里,我们都将入住在告庄西双景,据说这里是网红打卡地。趁着天色尚早,先到这里有名的大金塔寺转一转。</h3><h3> 告庄西双景是傣语,汉语是“九塔十二寨”的意思,真的是很壮观的建筑群,很漂亮。完美呈现告庄西双景独具风情的视觉享受。</h3> <h3>  大金塔里面很安静,里面几乎没有游客。一进门便能看到宏伟金色主塔,四方行形的塔基,层叠而起,周边为红砖砌垒,四面皆有金佛伫立其上,四角有大小雕像无数。塔尖由白、红、绿、黄色莲花装饰,即古朴庄严又有现代况味。还有那些缅甸阿瓦王朝的石雕,石雕栩栩如生,有佛像也有动物,让大金塔看上去充满了神秘色彩。围着佛塔转了一圈,便返回酒店吃饭休息,听说晚上才是这里最美的时候。</h3> <h3>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独自一人漫步在繁华的街道,绿树掩映处,各处民宿的小院楼在霓虹的映照下平添了几份静谧之感,恍惚之间好像身处中南半岛的小国。远远的,我再次看到那座佛寺,金光璀璨。夜色四合之时,灯光映照着佛塔、雕像、风铃,椰树,极为惊艳的美。</h3> <h3>  隐约听到有音乐声,循声慢慢转到佛塔一侧,走上最后一段台阶,来到天台,往下一看,突然发现下面是一个好大的集市,鼓乐之声就是从那里传来。原来,集市就设在佛塔下面广场,当地人称:"打摆街",白天来时并没有注意到这些,此时倒惊喜有加。集市上人声鼎沸,摩肩接踵。集市中间还有文艺表演,美丽的女孩身穿傣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服装,翩翩起舞,台下的人们吃着烧烤,南国的夜生活这才开始呢。</h3> <h3>坐下来,听首歌,慢慢体会异域他乡的小资情调。</h3> <h3>  漂亮的姑娘热情的邀请我尝尝她们家的美食,也不知道是哪个民族的,我第一次跟陌生人打了个招呼:"嗨~美女~你真漂亮~"小美女脸一红~说了声谢谢~赶紧跑开了~😂</h3> <h3>烤蜘蛛……我就看看~就看看~~🤮</h3><h3>这里真的是什么都敢吃~~各种虫子~蟹子蜈蚣~~真的受8鸟~~赶紧离开这个区域~~</h3> <h3>  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这要是放在前些年,一定会买一堆回去,尤其是那些闪闪发亮的头饰和玲珑精致小物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没有了年轻时的冲动,再美的东西,都会想想我买回去有没有什么用。</h3><h3> 时间真的很神奇,它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一个人,比如你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比如你对世间万物的认知。</h3> <h3>  So~趁现在还觉得世界是五彩缤纷的,趁现在还愿意出来走走,趁现在还喜欢发朋友圈嘚瑟,赶紧好好珍惜这段时光~~因为不知道多年以后,时间会把我打磨成什么样子,是否还会像现在一样,过着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俗气至极的日子~而现在的我,喜欢这样的日子~~</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11月19日🌸꧂</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曼听公园🌴</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在版纳游玩的最大好处就是节奏缓慢悠闲,不用起早贪黑赶时间。今天的目的地是曼听公园,版纳又一著名景点。曼听公园是个天然的村寨式公园,以前是傣王御花园,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公园。</h3><h3></h3> <h3>  进入曼听公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纪念周恩来总理身着傣装,左手端水钵,右手持橄榄枝参加泼水全身铜像。铜像左边是泰王国公主种下的两株象征中泰友谊的菩提树。</h3> <h3>  公园里绿树成荫,花开荼蘼。殿堂楼宇都是鎏金镶饰的屋角飞檐,搭配着橙色的殿墙,显得格外华丽。傣王殿内金光宝座,锃亮的柚木地板,还有那精雕细刻的花格窗棂,四处都流露着当年王室的华贵与显赫。</h3> <h3>  这是傣族特有的贝叶经。也就是写在贝树叶子上的经文,素有"佛教熊猫"之称,源于古印度。它是用铁簪将文字刻写在贝叶上,并涂以颜料,不但字迹清晰,而且擦不掉抹不去。由于贝叶经过水煮等工艺特殊处理,可以防虫、防水、防变形,经久耐用。这也是贝叶经可以保存几百年上千年的原因。</h3> <h3>  公园有湖水一汪,流水潺潺之上有木桥数座,风格迥异却又相得益彰。这里原是傣王行宫,又地处南国,所有的建筑景致谈不上彰显王室威严,倒是很好地展现了傣族旧贵族奢靡富贵的生活。这里出现过多少才子佳人的曼妙身影,上演过几许王公贵妇的香艳爱情?正暗合了这里的另一个名字"春欢"。</h3> <h3>  这里的木棉花开的娇艳动人,不由得咔嚓了一张大妈旅行标准大头照,以示这里我来过。</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总佛寺🙏🕌</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 绕过曼听公园后侧的白塔,就来到了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总佛寺。寺庙大部分都是日后重新修建,只是庙门口还保留了一段古迹。古迹上是红、黄两色的砖墙构建,其上有砖雕,斑驳失落的颜色上还有岁月留下的黑色印记,反而增添几分美感,令人发思古之幽情。</h3> <h3>  某百科介绍,西双版纳总佛寺,是解放以前西双版纳地区的最高统治者召片领(直译为土地之主或土地之王)及其土司头人拜佛的圣地,同时也是西双版纳佛寺中等级最高的佛寺。各地佛寺的主持不时到此参拜、议经,是昔日拜佛圣地。</h3> <h3>  从外表看,南传佛教(这里的人们又称之为小乘佛教)的寺庙金碧辉煌,佛像、佛塔等都是鎏金、镶银,还镶有镜片,阳光下光彩夺目,与中原古朴沉重的风格真的有很大不同。</h3><h3> 进入大殿,殿内佛像非常有特色,是用藤编而成的一座大佛,佛像脸庞扁平,眼睛细长,神色温和,仪态自然。与敦煌等地见到的高鼻深目的佛像有所不同,极具地区特色,只可惜不能拍照。</h3> <h3>  从总佛寺出来,有傣家姑娘小伙的歌舞表演,讲述的是傣王与王妃的爱情故事。</h3> <h3>  其实来到版纳,最养眼的莫过于走过你身边的傣家姑娘。水是傣家人的精灵,傣家姑娘就是水做的妖姬,清丽动人,温柔似水。她们身着窄上衣、修长筒裙,肩挑竹箩,笑意盈盈。那身段、那笑颜,那银铃般的莺语,不由地令人想到了“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傣族园🌸🌼</h3><h3><br></h3><h3> 午餐后,我们进入傣族园。傣族园南临热情奔放的澜沧江,北依宁静、秀丽的龙得湖。园内五寨连珠,绿树掩映,千年不变的村寨群落,千年积淀的民俗风情,旖旎的亚热带庭院风光,神奇的佛教文化,素有孔雀羽翎之美称,是傣家人的“勐巴拉娜西—人间天堂”。</h3> <h3>  在傣族人民的传统中,泼水象征着吉祥如意、幸福安康。每年泼水节期间,人们尽情地互相泼洒,欢声朗朗,直至全身湿透,被泼的越湿的人就代表大家对他的祝福越多,来年也更幸运。因此有“泼湿一身、幸福终生”的说法。</h3><h3> 据史料记载,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h3> <h3>  在傣族园,天天都有泼水活动,傣族的姑娘小伙会在泼水广场盛装举行仪式,游客们可以参与进来,亲身体验傣族泼水节的欢乐气氛。我们的团队里,也有人加入了泼水活动,而我是不喜欢这种热闹的~但还是被这种氛围所感染,站在边上看着他们嘿嘿的傻笑,还溅了一身的水,全当是沾了福气了~😁</h3> <h3>  傣族园出来抽空去湄公河坐了一个快艇,到缅甸边上转了一圈,在边境线上慰问了一下那边的人民。开快艇的师傅还给我们指了当年拍《湄公河大案》时的取景地,还有这里三不管地带的村寨,说那里的村民们都有两个证件,一个是身份证,一个就是边民证了。坐在船上,可以隐约看到国境线上飘扬国旗,心中在想,那边的人们是不是也会像我们一样,以悠闲自得的心情眺望国境线对面的异国风景呢?还是有着别的不同心境,这就不得而知了。</h3><h3> 我们的快艇在湄公河上飞驰着,快艇太快,还动不动玩个水上飘逸,吓的我一张照片都没照,在此略过。</h3><h3> 白天的活动就此结束,回到酒店稍作休息,今晚还有一个活动,那就是曼听公园的篝火晚会,听说还是挺精彩的。</h3> <h3>傍晚,我们再次进入曼听公园,观看文艺演出,篝火晚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演出与篝火晚会,是曼听公园别具风格特色的一大亮点。</h3> <h3>  这场名为“澜沧江·湄公河”之夜的文艺演出,集合了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六个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度的文化特色,也包括了傣族、基诺族、布朗族、拉祜族、瑶族、哈尼族六个在西双版纳州世居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表演。<br></h3><h3> 整台晚会集民族风情,异国风光,风趣幽默的现场互动于一体。为观众展现了一个充满多元文化的西双版纳。</h3> <h3>  观看完演出的人们涌出剧院,每人手捧着一盏水灯,浩浩荡荡的烛光人群,如流动的火流,穿过一片漆黑的黑心树林,默默在心中许个愿后,慢慢放进放生湖中,微微的水波中带着放灯者许下美好心愿的水灯,缓缓朝湖心漂去。</h3> <h3>我也跟个风~放个水灯~~看着水灯渐渐漂远~心中多了一份慰藉~一份释然~~</h3> <h3>  放完水灯的人们,按照统一号令,自愿加入舞动的队伍,在周总理泼水纪念碑下,尽情尽兴地与西双版纳各少数民族姑娘、小伙围着篝火跳舞狂欢,感受少数民族的热情与奔放。参加狂欢的人们达几千人,人头撵动,人声鼎沸,汇聚成欢乐的海洋……</h3><h3> </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11月20日🌸꧂</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傣族村寨曼贺纳🌴</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 这个来自西双版纳,baidu上的资料都寥寥无几的,被遗忘的古村落,叫曼贺纳。</h3><h3> 历史上,曼贺纳紧挨傣族政治中心允柏钪,默然的见证了傣族政权"景龙金殿王国和车里宣慰使司署"的兴衰。皇城被1996年那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吞没了,今天可见的,是沿流沙河河床延伸的。曼贺纳居高临下,避免了自然灾害的肆虐。</h3> <h3>  来到寨子,接待我们是她们本村的接待员叫小玉。小玉跟我们讲,她上过汉族的学校,会讲普通话,所以寨子里把她们这些受过学校教育的女孩子选出来当接待员,向游客们介绍她们的民族风情以及生活习惯。她们现如今还实行的工分制,接待游客会给她们记工分。这样的制度现在听起来真的很遥远,如今又是如此的真实。</h3> <h3>  傣家人都特别崇拜毛主席和周总理,她们的寨门上还有家里都挂着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画像。</h3> <h3>  曼贺纳村寨的人们主要擅长制陶、造纸、织布、银器制作,他们个个都是能工巧匠。</h3><h3> 小玉为我们演示她们的造纸术。是用一种树的树皮做原料,制作出来的纸张比一般纸张耐用,而且可以把喜欢的叶子花朵压进纸张当中,十分的美观。</h3> <h3>精致的陶器制品</h3> <h3>手工银饰制作</h3> <h3>精美的纸制品</h3> <h3> 这位老人在写贝叶经。傣家的文字是只传男不传女的,每个傣族男子到了七八岁年纪就必须出家,在寺庙里生活、学习知识和礼仪等,就像上学一样,他们很多的生活技能也是在寺庙中学习的。</h3> <h3>  说到这里,就要说说傣族特有的文化习俗了。在这里,每一家的主人是女人,女人持家养家,男人看孩子做饭。这里尊称男的叫猫哆哩,女的叫骚多哩。敬酒要叫:“水,水,水水水”,喊得越大声越好!在这里,女人管家,男人成了女人的附丽。未婚时,男人披着星光而来,顶着月色而走,处处留香却不留人,用猫来形容,倒是贴切生动。猫哆哩若是看中了骚多哩,必须到女人家干三年的苦力才有一席之地,还得去澜沧江淘沙金,做成闪亮耀眼的首饰献给女人;还得上山去割橡胶,挣来的财富全给女方。在傣族村寨,至今保留着“嫁男不嫁女”、“休男不休女”的重女传承。谁家生女孩,全村贺喜;要是生男孩子,则是“赔钱货”,在寨子里多少是没颜面的。</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女子结婚后继承娘家的产业。这,就是他们的信仰和文明。</h3> <h3> 我们跟着小玉参观了她的家。房屋主要是木板结构,因为潮湿,所以一楼不住人。二楼是她们生活起居的地方。房屋虽然简陋,但她们却生活的悠然自得。</h3><h3> 在这个还是工分制的傣家村寨,我们感受到了她们的朴实善良,远离都市纷扰的她们,生活的平静而安定。</h3> <h3>  从小玉家出来,大家一起去了村里的合作社。合作社里经销的都是他们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真的挺好看的,尤其是那只银镯,工艺精美~花型考究~就是太贵了~~拿在手里欣赏了半天,从哪拿的又放回哪去了。</h3> <h3>  边境村寨的维权服务站。简直太亲切了~忽然有种强烈的想回家的感觉~~这个要比任何东西都吸引我的注意力。看它比看合作社里任何一件商品的时间都长~~对着它咔嚓了N张照片~~</h3> <h3>  寨子里的水果市场,很多水果都没见过。发现了我喜欢吃的释迦果~15元一斤,比淘宝上都便宜。赶紧买了一个,不到10块钱。我觉得这个比那个银镯子实惠多了~~</h3> <h3>漂亮的孔雀宴~把餐食摆成这么漂亮的造型,看着都香。</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勐泐大佛寺🙏🕌</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勐泐大佛寺是行程当中的最后一站。这座佛寺在版纳所有佛寺中最大,地位也是至高无上,是傣家人心目中的圣地。</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大佛寺是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飘佛寺”的原址上恢复重建的,“景飘佛寺”是傣族历史上一位名叫拨龙的傣王为纪念病故的王妃南纱维扁而修建。</h3> <h3>  大殿名为景飘大殿,以释迦牟尼出家、修行、成佛的日子为依据,大殿内唯一供奉就是释迦牟尼佛像。</h3> <h3>  山顶屹立着一座金色站佛,名为吉祥大佛。听导游介绍,吉祥大佛整体采用黄铜锻造,真身高45米,底座边长35米、高9米,是南传佛教中最大的佛像。</h3> <h3>  抬头看着高大的佛像,他那肃静的面庞,让我心中充满了敬畏之情,脑海中不敢有任何杂念,怕亵渎了神灵。</h3> <h3>这个看似龙的图腾,它其实是眼镜王蛇的化身。</h3> <h3>  我在佛前静默,沿着佛的目光眺望大地,心情变得十分平静,就象天上悠悠的白云,那样闲静,那样超脱,我想,这也许就是小乘佛教所要达到的境界吧。</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11月21日🌸꧂</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诺山自由行🌴</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这句话是真的。我真的没想到,在千里之外的西双版纳,我能认识一位哈尼族的美女。真的感觉十分投缘。</h3> <h3>  通过版纳的朋友介绍认识了素婷,一位热心直爽的90后哈尼族美女。昨天下午行程刚结束,就开车过来接我去她的店里喝茶。还安排了第二天去南诺山的行程。这真的是我这次的版纳之行最大的收获了。</h3> <h3>  一路走来,我发现我们两个都有个共同爱好,那就是摄影。而且,我们摄影角度以及对取景的理解十分的相似。与素婷虽然只相处了不到两天,却感觉我们十分投缘,有她的相伴,此次版纳之行可谓是圆满了。</h3> <h3>  跟着素婷,我们驱车来到了距离勐海县25公里的南诺山。南糯山被誉为“云南古茶第一山”,是景洪和勐海的分水岭,在山林之中,生长了绵延不绝的古茶园。而哈尼族作为山里的常驻民族,和古茶园世代相知相惜,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这里表露无疑。</h3> <h3>  幽静的山路,茂密的森林,随处可见的各色花朵,让人不由感叹版纳自然环境的优美,是我目前去过的城市所没有的。</h3><h3> 山路两旁,是不计其数的古茶树,盘根错结的枝杈透着幽古的茶韵。</h3> <h3>  南诺山古茶树虽在深山之中生长,却未曾放弃接触阳光的机会;在崇山峻岭中与日月争辉,在岁月变幻中不断成长,在无言的奉献中,完善自己乃至升华自己。这样的古茶园,像一个老者一样,给予我们启迪:即使处境困难,依旧要向上攀岩;即使不被关注,依旧要展现自己;即使自身渺小,依旧要心系阳光。</h3> <p style="text-align: left;">  紧凑的安排,悠闲的旅程,南诺山之行为此次版纳旅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h3><p style="text-align: left;"> 于我而言,西双版纳不再是书本中的文字,不再是荧屏中的图像,不再是童年的南国梦,美丽的孔雀公主的故乡,已是一个真实而神奇的世界。她存在于那高耸如云的雨林里、富丽堂皇的宫殿上、历经风霜的佛塔下,存在于脚下走过的每一寸土地。</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END~</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