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被枪决前高喊:小日本和蒋公都没在背后对老子放过冷枪

寫春秋

<h3>对于抗日名将,很多人都说哪有这么多名将,说”名将“是谁封的?名将为什么要封?谁能给别人封名将?还不都是由人叫出来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名将,有人喜欢将军的洒脱、有人喜欢将军的悍勇、有人喜欢将军的多谋,这要这个人是有功于国的将军,那他就是别人心中的名将。<br></br></h3></br><h3>今天介绍的这位是黄埔四期抗日名将,戎马半生立功无数,抗日战场出生入死,枪法出神入化,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抗战胜利后,因不愿打内战主动弃勋下野,还乡务农,在解放战争后期还为祖国的统一做过贡献,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有功于国的将军,在国家统一后却被拉上了刑场,内心憋屈的他在被枪决前怒斥道:”小日本和蒋公都没在背后对老子放过冷枪。“他就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弟弟——沈荃。</h3></br><h3> <h3>沈荃</h3></br><h3>沈荃出生于1906年的湖南凤凰,是军人世家,祖父沈宏富在26岁时就是贵州提督,父亲沈宗嗣是镇守大沽炮台的湘西乾州籍著名将领罗荣光提督麾下的一员稗将。沈荃出生在这样的军人世家,小时候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再加上长得壮实,便被家人寄予继承祖业的厚望。1922年,16岁的沈荃到湘西巡防军第三支队杨明臣部当勤务兵,后来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h3></br><h3>沈荃军校毕业后在驻南昌的第三军教育团当见习排长,当时这个团的团长就是后来的开国元帅朱老总。1927年沈荃又到驻武汉的十四军当连长,此后逐渐升迁,在1931年,已是三十四师第二旅第五团副团长。青年时代的沈荃身材魁梧,再加上穿着军官装,挂着刀带,真是要多潇洒有多潇洒。沈荃不仅人长得帅气,枪法也漂亮,曾让人在墙根插上二三十根点燃的香,然后手持驳壳枪,一枪一枪地将它们打熄,弹无虚发。</h3></br><h3> <h3>淞沪会战的日军</h3></br><h3>凤凰有一位叫刘文蛟的青年军官,同沈荃是莫逆之交,有一次说起枪法,便打赌起来,刘文蛟要儿子站在十几二十米的地方,头上顶着二十枚一百文的铜元,让沈荃瞄准打铜圆。当时围观的人都为那个孩子担心不已,沈荃毫无压力过去一枪便将铜圆打掉,赢得了围观人群的称赞。沈荃虽然赢得了胜利,但是却被母亲一顿训斥,那个顶着铜圆的孩子后来也牛逼,他就是刘鸿洲先生,湘西著名的画家。</h3></br><h3>沈荃长期在三十四师任职,三十四师师长是有着”湘西王“之称的陈渠珍。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该部队改番号为128师,隶属刘建绪的第十集团军,沈荃升任七六四团团长,随军东下参加抗日战争。1937年11月,沈荃随128师全体将士赴浙江嘉善阻击侵华日军第六、第八两个师团。在沈荃率部到达战斗位置时,全城只剩下一个县长,手提一大串编号的国防工事地堡钥匙交给他,然后也走了,连图纸都没留下。</h3></br><h3> <h3>长沙保卫战</h3></br><h3>沈荃将工事铁门一个个打开,然后战士们进去阻击日军,此战异常惨烈,128师守了七天七夜,除七六七团仍有一个建制团外,其余各团伤亡过半,损失惨重。沈荃手下一个营,死守阵地仅剩16人,即便如此,在日军冲上来后后,居然还爬出壕沟和敌人肉搏。在嘉善保卫战中,沈荃指挥的1500人中只有120多人幸存,其中他自己也是身受重伤被部下背下来的。</h3></br><h3>沈荃伤还没养好,再次被派到前线,编入暂五师,担任第四团团长。在长沙保卫战中,沈荃率部攻击小吴门,日军见攻势凶猛,难以抵抗,便凭借机动车辆逃遁,他发现后立马率部追击,然后战场上罕见的一幕出现了,四团官兵用双脚追击日军汽车的场面。战场上全是炮弹坑,日军很快被追上,他率部炸毁了日军几十辆车,立下赫赫战功。</h3></br><h3> <h3>老照片</h3></br><h3>抗日战争胜利后,沈荃被调到南京国防部任少将监察官,然而此时的中国还没决胜出最后的主人,内战再起,他置身南京,除了生活清苦,心情更加沉重,最后不愿打内战主动弃勋下野,选择回乡务农。1949年11月9日,沈荃随老上级“湘西王”陈渠珍参加和平起义,到地方政府做点咨询工作,每天到凤凰“箭道子”上班。依旧是那么英俊潇洒,谈吐明洁而博识。</h3></br><h3>然而世事无常,1951年沈荃被抓捕,判处死刑,临刑前他指着自己脑门怒斥站在他身后的行刑者:小日本和蒋公都没在背后对老子放过冷枪,来,站到前面来朝这打!</h3></br><p class="">三十二年后的1984年,他的沉冤得以昭雪,全部的赔偿是五百元人民币和起义人员名义上的追认,还有妻子的县政协委员头衔。</h3></br> <h3><font color="#010101"><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399RSPMuZFT9Ilfm6GAA2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