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的拍摄与解读(四)

danielxue薛維平

<h3>我们为不同的目的而拍照,无论是为了成名牟利或消遣娱乐,或交友装逼,或其他种种原因,最终总要以一幅幅照片本身来说话,即通过摄影的语汇来传递出某种信息或情绪,所以如何拍出,拍好一幅有趣的或有意思的照片成为了摄影师毕生的追求。</h3><h3>就我本人而言,摄影的初衷是为了show off(哪个谁不在二十几岁时想秀一把?)。几十年过去,要靠年轻时那两把刷子已是自欺欺人,而且也没意义。重拾摄影以来,初心已改,目前纯粹是自娱自乐and to amuse my wife by the way. </h3><h3>自己拍的片子,好坏自知,时不时地挑一些出来分析总结一下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交代,有些内容或许对那些跃跃欲试准备跨进拍照门槛的准摄友也许会有些启发,仅此而已。</h3><h3>这已是第四辑,老规矩,还是选40张片子。打算就选今年拍的,从今天开始写,即使天天努力,也得一个月左右吧。(呈现的照片不按时间先后为序)。</h3> <h3>以下这张摄于今年(2019年)10月。场景是南京西路某橱窗(我不是广告代理商)。当时我站在马路对面,看到这幅灯箱广告就觉得有亮点:上面的英文PANDORA及代言人带有强烈期待的神情。当时就像如何把这两点和即将要拍的片子结合起来。由于是隔着繁忙的南京西路,不断的车来车往挡住了视线,所以费了点时间才拍了几张,其中有两张觉得还有点意思,尤其是今天选的这张。学过一点英文的想必都认识PANDORA这个字,中文是潘多拉,打开这个魔盒意味着什么?潘多拉魔盒的象征意义大家都知道,当时就等着一位老者在广告灯箱前走过。皇天不负有心人,果然来了一位拄着拐杖的老者,于是等他差不多走到最亮处时按下了快门(忘了连拍)。按常规,照片里的人不会面朝外被安排在画面的边缘附近,而我这么处理是结合想要的主题:魔盒对老年人而言已失去意义。 </h3><h3>这里还要提一点,就是摄影的画面,尤其是街拍,很难面面俱到。比如这张片子里的英文子离开下面的画面太远,但我又无法把它挪近一点(除非是画家或电脑摄影师)。所以拜托看客对摄影师不要求全责备,因为对摄影师来说真,一幅完美的街拍照片是可遇不可求的,更何况我是偶尔拿起相机往外走的人。</h3><h3>拍此照用的是5DIII + 24/70,只要对着亮处测光就会拍出剪影效果。</h3> <h3>时间+时机=作品</h3><h3>龙美之西岸如今已成摄影网红地,我去过三次,都是在下午。根据对地形的观察,下午的阳光会结合建筑形成更好的光影构图。</h3><h3>看见一个小孩在玩滑板车,便耐心等他滑到这个位置再按快门。后期稍微加强一点对比。</h3><h3>这就是守株待兔的拍摄法。</h3> <h3>老船厂内两扇彩色玻璃的门吸引了我的目光,这是因为看到了熟悉的“格子”,想到了几何抽象派的先驱 — 蒙特利安(Mondrian), 也可以称非具象绘画的开创者。</h3><h3>摄影不同于绘画,如果一个画家去复制别人画过的东西,那他/她必被鄙视。摄影师则往往会去发现一些过往的美好并记录下来,同时心生愉悦。</h3><h3>这张片子也不是一拍即成的,因为原来两扇门都是大开着的,那样拍的话是不会有你所熟悉的画面的,于是我忐忐忑忑地去把门都关上,然后悄无声息地拍了两张,因为门是一个独立空间(一家营业场所)和公共空间的连接处,拍完后,我再去开门,却发现打不开门了,虽不恐惧,但颇觉尴尬。幸好一位熟悉这一场地的先生告诉我墙上一个开关。 看来一开始的忐忑还是有道理的。 </h3><h3>把两扇门都关上才能形成格子画的效果,但你首先得知道蒙特利安其人其事。</h3><h3>所以我们说你拍摄的是你的经历,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 你的岁月留下的种种...</h3> 玻璃这东西就是好玩,它既能让光无阻碍地通过 又能发射光。<div><h3>这张片子摄于1933老场坊。我站在走廊往一间空房间拍摄,一方面要拍建筑外墙的镂空圆形装饰投射在屋内的影子,同时要拍玻璃反射我身后的浦西第一高楼—白玉兰广场。这几层空间可能让观者颇费猜度,这也是摄影的乐趣之一。</h3><h3><br></h3></div> <h3>这张构思同上。效果颇像海市蜃楼,其实就是浦江边上用手机的一张小品。记得当时是坐在黄浦江边的虹口滨江这一段一面休息一面等人。面向浦江,但中间隔着一道玻璃围墙,因为围墙外还有一段供特殊船只靠岸的码头。透过玻璃可以看到浦东的高楼和蓝天白云,但同时能观察到玻璃反射身后的椰子树的影子和一个冒险游乐场—魔都矩阵—的部分建筑轮廓。观察一会我就站来用手机和相机分别拍了两张。拍摄时必须和玻璃保持适当的距离,太近或太远都达不到效果。</h3> <h3>这张在上海船厂的一个旧的船坞里拍摄的。拍摄的对象只是一点点工业遗存,用遗留下的废钢铁做成一个个框,每个框里有一个微小的(可能还不到9英寸)的电视播放器,象征着那个过去的时代,也许只能唤起我们这一辈人的些许记忆。照片里的电视里播放李秀明眼的电影,一部只对我们有意义的电影,这是一个时间通道的门,让我们穿越回那个年代....</h3><h3>讲这段话的目的是想说说摄影的内容和意义。我们为什么拍照/摄影?拍什么内容?为什么拍某一特定的内容?谁是观众?谁会是观众?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一旦找到答案,你就可以朝着某个方向去进行你的创作.....</h3> <h3>这一张是手机软件snapseed的二次曝光,其实就是两张照片合成的。其中一张雨景是手机在公交车上拍的,雨滴是车窗上的,当时想拍车外的光环,人像在另一个场景拍的,目的是营造一种神秘感。 纯玩。</h3> <h3>海德公园的演说者之角并没看到有人在演讲, 空空的草地上只是偶尔有人走过,百十来羽鸽子及鸥鸟上下翻飞。 一个年轻人走进视野,为突出孤独感,采用低机位盲拍,并把远处的两个孩子放进画面平衡画面并让其和鸟互动。这种剪影片一般用手动, 测光、 对焦分开操作,即 对焦(手动)在主体,然后按照最亮处(天空)曝光。 </h3> <h3>摄影的构图和构思密切相关。多数情况下,构图取决于构思。譬如下图,教堂建筑通常体量极其高达,仿佛以此来衬托人的渺小。看到这一堵高大的墙面,就想安排一两个人在其前面走过,用对比的方式来反映构思。于是选好角度,站着等了一会,果然一对老年人进了画面。对着墙体测光,把人物处理成剪影,以突出抽象性(表示可以是任何人)。要保证剪影的““纯黑”,最好把人安排在阳光不能直射到的位置。</h3> <h3>这张片子摄于新场古镇。这栋房子早年的主人曾是地下党,也是当地的乡绅。房子很有特色,外表看上去和当地的传统建筑并无二致,但第二道门侧有罗马柱,过了天井,是一个铺了马赛克瓷砖的地面,也算是中西合璧吧(这可能是家族里有人是留洋的缘故)。 如今平时就一位老人住着,据说子孙后辈大多在海外。大门通常是虚掩着的,游客可以随意进去参观(仅限底楼),奇怪的是房子的铭牌是在房子二进处的墙上,所以不知情者一般不会入内。我是第二次来此,目的是拍一张老人的正面照(老先生不愿意多说话,更不让人正儿八经的拍照)第一次拍到的是背影,这次从正面抓拍到一张,希望他不会太在意。其实我并不是要拍他的特写,而是把环境拍进去,这一张还算满意,如我所愿地把这种孤独感拍出来了。这符合我的摄影观,把表现和表达糅合在一张片子里。</h3><h3>这房子还是电影《叶问》的一个场景的拍摄地。</h3><h3><br></h3> <h3>杨浦滨江现在已然成旅游休闲地,沿浦江两岸保留着许多原先依江而建的原工厂遗址。下图是原杨树浦发电厂。照片用芦苇做前景一是想表示地点:近水,二是增加画面的层次,三是表现一种荒凉的氛围,左下的人很小,和大烟囱形成对比,另外给人感觉那人也是在凭吊逝去的一切......</h3> 这张是最近拍的。一次和猫的偶遇。那天在同济校园散步看到一只猫在嗮太阳,猫不算漂亮,但很温顺(济猫都温顺?)。我喵了一声,他就过来坐我边上,于是想留下她的倩影。<div><h3>采用逆光,是因为她避开她身上不漂亮的花纹,而且可以拍到长长的猫影,猫咪一动不动(懒猫?),就在准备按快门时,走来一位女生,走路的动态正好和静坐着的猫咪形成对比。</h3><h3><br></h3></div> <h3>引导线/光影互动</h3><h3>有经验的摄影者经常会在作品中自觉而熟练地利用引导线来提高照片的观赏性。这张片子有两条引导线指向主体,虽然主体的大部分是看不清的(因为没有受到光),但并不妨碍观者顺着墙上和地面上的由光构成的引导线,把视线落在了左侧的主体上;此时,由于观者的眼光已经到了左侧的极限,所以又会很自然地返回来,落在主体投在地上的影子上,从而产生所谓的光影互动现象。</h3> 由氛围/情绪而展开<div><h3>从两个维度诠释这张片子。首先,这些画面元素(作为主体的残破的罗马柱建筑,大树,渺小的人)组合起来会产生一种氛围——历史感和沧桑感;其次,你会在另一个,较高的维度审视人类的行为和作为,乃至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意义——在历史长河中,个人又算什么?.......</h3><h3><br></h3></div> <h3>逆光/轮廓/主体/主题</h3><h3>这张是摄协集体活动时在新场古镇拍的,我已去过几次,对地形和拍摄点有点了解。带队的姜老师跟熟悉这里的最佳拍摄光影的时间。所以下午四点左右大家如期来到这条街,正好在逆光的环境下展开拍摄活动。</h3><h3>既然是拍摄逆光,有两点要在照片上露一下的,1. 影子,2.轮廓光。这里我选的这张用的是狗狗的影子,而轮廓光则是落在右侧老人身上。我拍了几张主体处于不同位置的片子,最终选择这张是因为要为主题服务:老人与狗。狗狗放在当中能在地上留下更清晰的影子,驮着背的老人只有背部受到光,形成轮廓光,因为我要表现他是当地的居民(留守者?),也许只有狗狗和他相伴(事后了解确实是这样,但观者并不确切知道,至少通过这画面他们会有这方面的联想....)</h3><h3>另外,提醒一下初学者,要拍到较长的影子,机位不能太低。</h3> <h3>曾在朋友圈发过此片,当时取名为:《尘世向左,天堂向上》,有一徐姓同学做出来正确的解读。</h3><h3>由于拍摄时是在行驶中的旅游车上,所以谈不上实现设计构图,然而,当时看到教堂和路牌几信号灯确实在脑海里有了这样一幅构成,,由于相机一直是处于准备好的状态(观光旅游就是这样,没时间让你走着去街拍),所以即刻咔嚓,遗憾的是下面的绿色交通灯没有拍全。</h3><h3>我要说的是,乘旅游车拍照,最好用高速快门,大景深,焦段范围大的变焦镜头。</h3> <h3>标志景点/构图</h3><h3>既然是旅游,自然要去很多网红打卡地。如图是贝尔法斯特的一家造船厂,当时泰坦尼克号就是在此建造下水的。图中的龙门吊依然是原先那个,由于画面中看不到大西洋,我就把一个水池的一角放入画面,左上角的建筑像一个巨大的船头,以此来切入主题也是一种选择。我想说的是,在网红点拍照时,构图要考虑到陪体的象征意义,以免落入俗套。</h3> <h3>线条/轮廓 过去/现在</h3><h3>此刻不记得在英国的哪个城市拍的此片了,但这不重要,这种景色在那里随处可见。这里不在于表现什么细节,而是要表达某种感想或什么。说不清,总之有一种思绪在里面。但还是觉得很有画面感的:夕阳下的圆顶教堂(有别于哥特式的尖顶)天边的余晖,发散状的电线,古老的教堂,四通八达,不知尽头的电线在画面里是极具象征性的,从久远,到未知,永恒,变化...... </h3><h3>摄影人善于思索,提出问题,他们不解决问题</h3> <h3>风光摄影大片不是旅游途中能拍到的。</h3><h3>一部虚构的哈利波特吸粉无数,第六集的取景地之一在爱尔兰的莫赫悬崖,于是此地成爱尔兰旅游的打卡地。</h3><h3>我要说的是,这张图并不理想,因为光线还没到位,也许换一个季节,换一个时间点,换一个角度,摄影师能拍出更好的风光片。譬如再晚一点,也许能让山体受到更柔和的暖色光,角度再低一点,就能拍到更加错落有致的山顶....</h3> <h3>对非专业选手来说,拍照不能忽略其趣味性。</h3><h3>这张片子元素很少,构图简单,拍之前看到屏幕上的字of, 此时两个人经过,正好在字的一前一后,前面是个女士,后面是男的,of 在英语里表示前后所属关系,于是有了“男人的女人”这个好玩的意思。拍成剪影起到抽象作用,泛指所有男女。 </h3> 慢快门/ND滤镜<div><h3>买了一块ND1000,想拍一拍“丝绸般”的水面, 一般而言,光拍水面有点太观念化(尚未涉猎),所以找了个栈桥,带一点树,以此烘托一下,有静谧的感觉。曝光时间在15—20秒即可。</h3><div><h3>雕虫小技而已,偶尔为之吧。但选景也颇讲究。常见的有近景的礁石,水里的木桩,栈桥之类吧。</h3></div></div> <h3>看上去画面空空荡荡,其实是设计好的。“初心”是:鸟,巴士,分别象征自由,旅人....。画面设计/构图要求大量的留白,象征自由的空间,而只包括了巴士的一部分顶是抽象表现的一种手法——局部具有象征性。左侧去平衡右下的巴士按常规会在左上安排一只飞鸟,但最终把一根灯柱放在画面,因为考虑到以下两点:1. 要等一只理想比例的鸟在左上角飞过在时间上会有问题(当时只有几分钟时间);2. 灯柱和巴士的线条错落产生一种节奏感,且“压得住”一大块巴士的色彩(尽管已经留的不多了)。片子另一个要处理的是鸟:几只为好?位置如何?飞或停?综合考虑还是决定让主体鸟停在灯罩上,当中不安排飞鸟,车顶上的鸟是呼应/对比:留或去。至于另外两只是多余的,可以P掉。保留色彩是让天空多一点过度,避免大面积的死白,并更富诗意。</h3><h3>总的来说,呈现的画面符合构思的意图,并且令人欣慰的是照片具有一定的独创性。</h3> 此片的主体很显然是蓝衣男子,而不是背景中的巨石阵。初看也许不觉得什么特别,仔细观察会发现男子的左腿是义肢!<div><h3>那么主题就来了:愿望和意志在人类的活动中占据着主要地位。我用广角拍摄增加透视效果,以此更突出人,后面的巨石阵则显得很小。这就是摄影要常用到的对比手法(摄影的语汇)。</h3><h3><br></h3></div> <h3>现代建筑的外立面常常精彩纷呈,这种几何形状不仅是建筑更具现代感,而且使整栋建筑充满了张力。拍摄时把路边的交通灯放在右下角让画面显得更真实,并增加了层次。其实只要一个灯就可以了,而我不擅长用photoshop变魔术。</h3><h3>自己感觉整个画面既有超现实感,又不会让人误读,观者可以在现实和超现实之间发挥想象力....</h3> <h3>摄前思考:冷暖色调对比+剪影</h3><h3>有了这样的预想,拍摄起来很容易。拍的就是你看到的。对初学者两点提醒:1. 色调对比 2. 低机位拍剪影。冷暖色对比是常用的一种对比方式;拍剪影常以天空等明亮而干净的背景来烘托出主体的形态。</h3> <h3>在摄影活动中,影子,尤其是人物的影子,往往会带来相当的趣味性。如下图,纯粹是偶然发现,我的认知告诉我,这有点像泰坦尼克号船头的一幕,那句经典的台词you jump. I jump. 我把它改为 你跳下去,我留个影。希望大家能读懂字里行间的意思。</h3> <h3>有时候随手拍一张照片并非都得弄个主题,很多大师的照片也仅仅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或幽默感。</h3><h3>此图好玩之处就是你看不到实体的自行车,而地面上白色的图和黑色的影子都传达了一个信息:此处时自行车停放点,请大家别随便乱停车。</h3> <h3>下面这幅也和影有关。</h3><h3>左侧来的一束窄光照在地上,同时又照到人的腿上,留下两个影:右面是影子,下方是倒影(光亮的地面造成的)。摄影玩的就是光和影,提醒初学者经常注意身边的光影,会出其不意地拍到一些有意思的片子。</h3> <h3>“战争与和平” 这个主题对一些读者也许是一望而知的,但绝对不会让大多数读者朝这个主题去想。这就要提到“摄影师要拍什么,用何种方式去拍”。我的观点是,摄影是一套语汇,一个系统,一种手段,借此我们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正像修辞学里要用到象征一样,摄影也经常通过一些拍摄对象,利用它们的象征意义,从而表达出摄影者的想法。</h3><h3>此图的古老城墙和墙头站立着的和平鸽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应该不太难解读。</h3> <h3>雨夜,我喜欢乘着公交车,拿着手机,隔着挂满水珠或布满水汽的玻璃,不停地拍,这种拍摄法有一种不可预知性。回到家会删除绝大多数片子,留下两三张有一定观赏性的。</h3><h3>这张被留下是因为一种带着某种情绪的朦胧画面,究竟拍的什么?我也不清楚,就是一点情绪,让人想起王家卫....</h3> 12月初 早上七点半左右 四平路 太阳照在一家废弃的工厂的外墙上 留下了路栏杆的影子,慢车道上骑车人和人行道上走着的人都在墙上留下各自的影子,此时一面墙仿佛是一个舞台,匆匆的过客都在此留下你们短暂的演出。<div><h3>这是手机随拍,机位可以再低一点,因为最近腿脚不便,不能“下腰”。 </h3><h3><br></h3></div> <h3>四平路大连路口,短短十几米有四家小餐饮店关门歇业,今天总算有人在装修其中一家玩,问装修工(途中面向镜头者)开什么店,答 理发店。附近理发店不多,也许能维持一阵。不少路边店陆陆续续关门歇业,一方面因为受经济萧条影响而生意不好,一方面国家不再鼓励农民工进城,故设置总总门槛。赤峰路上也关掉了大多数的小店,其实整个城市在发生同样的事。</h3> <h3>粉色的墙上画着一个插着吸管的饮料瓶,右侧一个🎵,这其实真没啥好拍的,因为这是在校园里,我想多少能反映一点年轻人的心态吧。简单的画面,也许会勾起一些人的联想。</h3><h3>拍摄于食苑食堂边上的小路对面的乒乓球馆的外墙。 手机随拍。</h3> <h3>从母亲家回来通常乘23路,公交车上,外面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因为没带伞,庆幸能及时乘上车,还有位置坐,车子经过江宁路,窗外的霓虹透过玻璃窗发出柔美的色光,坐在对面的女孩的头正好形成剪影,于是用手机偷偷记录下这一帧这位女孩并没有感受到的美。</h3><h3>身体原因,最近一直没出去扫街,只能用破手机顺道撩拍几张,记录生活和情绪。</h3> <h3>去光华医院回来路上,新华路上一家猫粮店,很有创意的在门口搭了个猫窝,正好猫咪很经典地伸着懒腰,破手机拍下猫生一刻。</h3><h3>本来不想把上面的店门拍进去的,但一想,拍了人家的猫,总得表示一下吧,于是就顺手做了个广告。</h3> <h3>为什么要拍照,拍什么一直困扰着端着相机的人,甚至捏着手机的人。大多数人会回答:记录身边美好的点滴和有趣的瞬间。</h3><h3>这张片子摄于同济城建筑与规学院的某栋楼内。几年前拍过一次(和张波老师一起),这次陪几位摄友来同济想拍拍同济的光影,没想到光影已经成光阴,许多楼已经不允许人入内拍照了,目前这座小有名气的“青楼”,及紧挨着的红楼还能随意出入,你拿着相机也没人来干涉,或许搞建筑设计的毕竟比较开放,没有那么多的本位主义作怪。</h3><h3>反正这次经历,给摄友留下的印象是:同济大学很不友好,于是又顺大便说起国外的大学没有围墙什么的,我无言以对,只能请大家吃了一碗越来越黑的网红面,匆匆离开,到下一个比较有好的场所继续寻找我们的光影。也许这一经历很快会成为光阴,但在我们几个老头子心里留下了一片抹不去的阴影.......</h3> <h3>自从张波老师管起摄协这一摊子事,她变着法儿多搞些活动,好事。今年11月她带队,姜锡祥老师任指导,去了趟新场古镇寻找光影的故事。</h3><h3>下图是一位82岁的大妈,下午四点左右将近80度角的侧逆光把她的脸照的很有故事。这回是说好为她拍一张肖像照的,所以大妈嘴上说“破来”(当地话:难看),但还是笑盈盈的让我拍她。这张片子在朋友圈晒出后,有个学画的大学生问是否能让她根据照片画一幅。我当然不反对(估计大妈也不会介意肖像权)。前几天,那位学生画好了发给我看,她是用蜡笔画的,非常棒。我也很开心。下次再去新场我会印一张照片带给这位大妈(或者该称呼她阿婆?)。</h3> <h3>1933老场坊已然成摄影爱好者的网红地。我去过几次,记得那时里面还有一家网红饭店(现在可能不允许经营饭店所以原来饭店的位置大多数时间关着,偶尔搞活动才使用)。专程去拍照其实是第二次,就是和几位讪讪离开同济的摄友一起去的。。</h3><h3>这个机位正好有几个从浙江大学过来搞摄影创作的学生在拍照,机位、角度都不错,但光线不好(完全见不到阳光的直射),所以难免显得单调,这时正好有一穿黑衣的女孩出现在取景范围内,和白衣男孩恰好形成对比,我就赶紧按下快门,虽然稍微晚了一点,还是拍到了那女孩。至少给画面增添一份张力吧。</h3> <h3>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我要讲什么:无非就是点线面! 是的这是相当经典的,可以说是教科书般的点线面结合的场景。拍摄于嘉定新城的保利剧院,这地方是安藤忠雄的手笔。第一次去,应该蛮有拍头的,就是远了点,以后还会去。</h3><h3>这种外墙立面即使没有阳光直射,拍摄也不会太受影响。</h3> <h3>《放风筝》 取个名吧。</h3><h3>半透明的硕大的风筝,坐在风筝后整理绳子的爷叔一,一边,抬头望着天空的爷叔二。这是公园里很典型的一幕。虽然看不到空中的风筝(通常在一百米以上),但看着画面你能感受到在天空翩翩起舞的风筝,如果没有爷叔二,没有他抬头看天的姿势,你的想象也许没有那么快地飞上蓝天。所以一张照片里,有时陪体也很重要。</h3> <h3>拍局部可以拍出抽象的效果。</h3><h3>下图是一位戴帽子的女士伫立在一幅油画前,试图搞明白这画的什么🤔。这画本身就是抽象的,为了突出抽象这一概念,我没把画框(边)拍进去,而且只拍了观赏者的帽子,这就是一种摄影语言,用局部,用黑白去表现抽象。而且画面有一定的形式美,又能一定程度激发人们的思考:What is art?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