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连队,曾经是锻炼我们的革命熔炉;连队,曾经是我们献青春洒热血的地方;连队,曾经是我们魂牵梦绕朝思暮想的第二故乡。在分别10年、20年、30年、40年、50年以后,我们今天终于又来看望你了!</p> <p>在侠义热心的严胜强、孙向军、黄康梅三同志的精心策划,细心组织,悉心安排下,我们从64年入伍到94年入伍的(跨距30年)的57位老兵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队伍,开赴田阳二塘,重上绿林岭,拉开了联谊会序幕。这是上山的一个叉道口,走这一条小路到连队去可以省不少路。</p> <p>上山的土路已经铺成水泥路了。过去一下大雨暴雨,路面被冲得坑坑洼洼,连队要组织大家挖土修路,否则汽车轻则熄火,重则陷入大坑,上不来了。现在虽不宽但平整,已经再也没有这个担心了。</p> <p>很久以前山头没有名称,因山脚下附近有个麻疯病医院,所以叫麻疯山。现在有了绿林岭这个响亮的名字,连队成了军事禁区,设了岗哨,增了栏杆,不允许外面人随意进入了。组委会早已与连队联系好了,《欢迎老兵回家》的大标语十分醒目贴在进门的大墙上。</p> <p>战士们还列队欢迎,在我们参观连队过程中,几乎每到一处都有战士热情讲解,提醒我们注意山高坡陡的安全和保密工作。这是老连长黄康梅在緑林嶺标誌石前留影。</p> <p>连队几经建设,在原油机班前一片空地上,挖土、填埋、平整清理出大约3千平方的场地,盖起了一栋三层的L形楼房,包括伙房、饭堂、宿舍、会议室、连部、荣誉室,大大方便了干部战士们的工作、训练、学习、生活、环境。</p> <p>上雷达天线修了二条路,一条是新建有台阶小路,宽度可以平行两个人,而且旁边有不锈钢扶手,这是曾志輝战友站在小路向大家招呼。另一条就是我们过去站岗放哨,上天线车修理故障时走的土路,但现在宽了平了,铺成水泥路,可以行走汽车了。</p> <p>高高的山顶已经夷为宽阔的平地,由于军事保密原因,规定我们不准拍摄雷达天线。山顶的四周边缘都建有类似长城箭垛的安全墙,既是安全防范又是美观威严,充分体现了军事要地严肃性。</p> <p>这就是山顶宽阔的平台,水泥铺就,后面不是雷达,而是高高的避雷针。</p> <p>终于到山顶了!今天老天非常帮忙,不冷也不热,无雨也无阳,站在高高的山顶上,望着远方的山,看着近处的树,吸着清新的空气,忆着当年在这里站岗放哨,值班巡逻,度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度过了美好的青春年华,又一次落泪了。为了父母的嘱咐,为了兰天的保卫,为了祖国的安宁,值!</p> <p>把心留在这里,把情留在这里,当兵的人儿一代一代交换更替,守疆的决心一茬一茬永不放弃。青春留在这里,热血留在这里。曾经多少黑亱迎来黎明,曾经多少困难咬牙挺立!</p> <p>远处山峰叠嶂,云雾滚滚,近处大树翠绿,散发清香,过去只能回忆、回想、回味,今天大家手机相机一起上阵,就怕拍不完,拍不全,拍不好,拍得手机没了电。</p> <p>视频后面部分就是广西著名的右江,是我们取水、洗衣、戏耍的地方,时间不容许,否则,让我们再到右江去看一看,玩一玩,湿湿脚也好。</p> <p>油机班的坑道是拆除了,但大坑道还在,不过,没有440、843的工作车了,只有一台柴油发电机,显得很空旷。</p> <h3>门口的红色标语一一一毛主席语录还在,这也是不忘初心,提高警惕,加强战备,守卫南疆的誓言!</h3> <h3>大坑道与天线的那个垂直洞还在,有20多米哟!当年维修雷达,我就是爬进洞里扎电缆的。</h3> <p>大坑道到底,左转在一个小坑道,是我们放雷达器材的地方,小坑道到底是连队简易工作房,我当雷达技师时为了工作方便,曾住过几年,但很潮湿,被子总是潮潮的。现在连队把它堵死了,装了一台大排风扇。</p> <h3>但出口没有堵住,这是陈平连长找到后的照片。</h3> <p>这是原指揮室坑道,前面一段改造成厕所了。</p> <h3>后面一段改成了连队干部战士的健身房。</h3> <p>顺着原来跑战备的小路(也加宽加栏了),连队原在球场左上方的洗澡房,在80年代时也建造过的一栋营房,现改成了招待所。</p> <h3>这是当年陈平与黄康梅俩位老连长在老连部美好回忆合影。</h3> <p>连队老篮球场彻底荒废了。想当年,我们有连队有二个活动场地,一个是乒乓室,还有一个就是这个篮球场了。不过,打篮球要小心一点,用力稍大,篮球就骨落落滚下山了,再去找可麻烦了。</p> <p>老连队的伙房、饭堂倒还在,但已经又暗又臭,破烂不堪,旁边是司务长的办公室,陈德云战友深情怀念曾在这房间住过的日日夜夜。</p> <h3>连队的老营房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猪圈、鸡舍、狗窝。</h3> <p>连队的鸡圈也是那么宽敞,漂亮,高大上。</p> <h3>不少战友很遗憾,觉得找不到自己的宿舍,找不回自己的铺位。我倒觉得大可不必,新陈代谢,破旧立新,这恰恰说明祖国强大了,国防强硬了,连队变美了,变好了,变赞了,我们应该感到由衷的高兴!</h3> <h3>这是原老营房望下去对面山坡华侨农场的一个小分队,现在只剩下一对老年夫妇,听前任连长说,他们对我们连队非常友好,经常送猪肉送蔬菜给连队。鱼水情深,渊源流长。</h3> <p>用电影一句老话,"鸟枪换炮了″,一点不假,现在连队的宿舍变化很大,原来我们的大统铺、长板凳、薄床板,彻底没有了!看看这是今天连长指导员的宿舍。</p> <h3>这是战士们的宿舍,不由赞叹,真干净,真整齐,真舒服,真漂亮!</h3> <h3>今天是我们回家日子,也恰逢建连55周年!连队用丰盛菜肴招待我们!</h3> <p>除了二位炊事员,还动员了其他战士一起帮厨,洗的洗,切的切,烧的烧,端菜的端菜,忙而不乱,忙而有序,看到了他们军人普通一兵的本色。</p> <p>这是炊事班储藏室,主付食品分开,生熟食物分开。</p> <p>好耶!这个宝贝还在。连队过去吃水就是靠这水桶(其实是汽油桶)到右江去拉。先把水桶费劲拉到解放牌汽车上,再用三角木块,麻绳固定好,然后开到右江边用大铁桶一桶一桶装满水箱,拉上山放到储水罐,供连队做饭烧水洗脸洗水,有时断水,大家笑称,今天不要脸了。现在连队吃的是桶装水,用的是原车库下的山沟抽上耒的山水,据说以前四级水泵抽上来的水源枯竭了。</p> <h3>连队再也不要也不能去砍柴了(破坏森林资源),炊事班做饭用的清洁煤气罐,每个月液化气站送二桶,就在屋顶上的银色气罐。</h3> <h3>忙碌的炊事员们,深知你们起早贪黑,一年365天,天天一日三餐的工作,为大家想方设法改善伙食,向你们道一声辛苦了!</h3> <h3>今天会餐,我数了数整整14个菜,有鸡有鸭,有虾有蛋,有鱼有肉,有荤有素,再加1大盆水果,因为战备不能饮酒,以饮料替代,大家又一次美美地吃到连队香甜可口的大锅饭。</h3> <h3>餐前,连长发言,欢迎老前辈、老首长、老战友的到来,表示要爱岗尽业,加强训练,继承传统,坚守南疆。</h3> <p>大家快乐的尽情的享用这不能用金钱计数,不能和高级酒店比较,只能用情、用心、用爱来品尝、体会、享受了。</p> <p>午餐的高潮是连队建连55周年的两个大蛋糕,点着节日蜡烛,大家欢声同唱生日歌,祝福连队明天更努力,更荣光,更先进,更美好!</p> <p>同唱生日歌,齐呼战友情!新老共牵手,激动泪水倾。</p> <p>老连长吴良胜、老指导员钱门贵与在职连长、指导员共同切开象征欢乐喜庆团结友谊的蛋糕。</p> <p>李永旭战友与爱人一起享用这情深谊长的非比寻常美味。</p> <p>餐后,连长指导员与这次回老连队的几届老连长老指导员座谈,表扬了他们努力工作,取得各种优胜、先进的荣誉。也希望他们再接再励,不忘初心,奋勇前行。连长指导员一致表示不忘老首长教育,不忘连队传统,誓示好保卫祖国的领空!</p> <h3>近几年连队在训练、作战中取得优秀成绩。</h3> <h3>新老连队领导合影留念。</h3> <p>在职连长指导员与连队最早创建时的老兵许寿春、俞福根、钱钧源合影留念。三位老兵可以称得上是我们连队的"熊猫″了。</p> <h3>回连队的老兵与连队官兵们的合影。</h3> <p>遵守部队纪律,不能拍摄雷达。连队现在由连改称为站,由于雷达兵是技术兵种,所以很多战士转为义务兵,过去我还以为自己13年兵龄很长(自始至终在连队的),这个观念陈旧了,很多义务兵当技师,一当就是10多年,连队还有一位少校工程师,武汉雷达学院毕业,可以称得上我的校友、我的学弟了。这张涂有伪装式雷达罩的雷达是制航雷达,我们民航发达了,空中管制也要加强,目前还在调试之中。这张照片在去百色途中照的,平常百姓是不会注意的,只有我们千里眼的雷达兵捕捉到了。</p> <h3>再见了,我的哨位!再见了,我的阵地!再见了,我的营房!再见了,我的连队!</h3> <p>我连创建是为了田阳机场飞机引导作战。当时在雷达兵廿五团序号是16连,1975年改为11连,所以这次老兵聚会在11月16日,既含有16连,又含有11连,意义深长。不管16连也好,11连也罢,都含有数字1和6,祝愿我们的连队一路顺利!六六大顺!这张是全体老兵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的合影照。</p> <h3>这是全体老兵在雷达一旅旅部合影。</h3> <h3>这是全体老兵在百色起义纪念碑前的合影。</h3> <h3>这是全体老兵在友谊关的合影。</h3> <p>我们有幸参加这次难忘、园梦、开心、愉快的《老兵回连队》活动,全仗着孙向军、严胜强、黄康梅三位的挺身而出、侠义心肠、敢挑重担、认真负责!他们有的策划,有的布置,有的安排,有的台前,有的幕后。没有他们,我们回连队或许还是梦、幻、泡、影!应该好好谢谢他们!由衷地道一声,辛苦了,我的好战友!谢谢你,我的好兄弟!</p> <p>还要谢谢曾经的"兵头″一一一历任的连长、指导员。</p> <p>他们三位是建连时的见证,为我们提供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历史和建连故事。让我们后来的新兵"蛋子″们请记住他们的名字:64年湖南兵许寿春,65年上海兵俞福根、钱钧源。</p> <p>班,是部队是最低的建制。班长,是战士最直接的首长。严师出高徒,强班长出优秀士兵。俞福根是我们连队初创时441雷达操纵一班第一任班长,孙向军是第二任班长。可敬的老班长,向你们敬礼了!</p> <p>开伦连长与我,在连队是战友,在军校是学友,转业后是朋友。战友加学友加朋友难道还不是亲密如兄弟?</p> <p>我曾经多少次跳上这高速旋转的雷达工作车,为保障空中目标,去抢修故障。今天这是忆忆旧情,故作姿态,摆个姿势罢了。</p> <p>这是843测高雷达的老技师、老战友们。</p> <h3>这是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集体照后,大家自由组合照相。</h3> <h3>这是在南宁东南的青秀山景区踏着青草坪,三三二二休闲活动。</h3> <h3>这是连队老战友联谊会场景。</h3> <h3>这是游览德天跨国大瀑布的照片。</h3> <p>这是参观友谊关景区的照片。</p> <p>大家发来照片太多了,我只能选其中很少一部分,我也从来没有写过这么长的美篇,可能有不足不当之处,敬请谅解!最后用我的老班长孙向军的诗作结束语吧!"战友情,是理解与信任;战友情,是支持与尊重;战友情,是无私与奉献;战友情,是气度与宽容;战友情,是血与火的考验;战友情,是生与死的交情!″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