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行者无疆,强者自强</h3><h3> </h3><h3>溯溪,是户外的另一种虐心方式,多见于夏季高温时节,以清凉消暑为目的,以攀爬、着衣裤泅渡为手段,在峡谷溪流之间结队穿行,克服地形上的各处障碍。当然,作为一项有难度有强度的户外运动,溯溪不是逛逛农家乐,摘摘杨梅采采草莓那么休闲的事情,为了安全,现在给大家做个普及。</h3><h3>溯溪运动(River Tracing)演变为相对独立的户外运动,需要同伴之间的密切配合,利用一种团队精神,去完成艰难的驴行,对于溯行者是一种考验,同时又得到一种信任和满足,一种克服困难后的自信与成就感。由于溯溪是集登山、攀岩、横移、涉水泳渡、爬行高绕等综合技能于一身的一项全身运动,危险性较其他户外活动相对要高,因此从溯溪装备、粮食计划、医药品准备、溯行人员职务分配等方面要综合考虑。</h3><h3>虽然已经两个月过去了,但喜欢野外攀爬的我,还是难以忘记那次三笋坑溯溪的经历。那是一次让人爱恨交织的经历,也是让人心有余悸又收获多多的经历:三笋坑---属牛头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武义县西南山区内的一条不起眼的小峡谷,三面都是一千米以上高耸的岩石山体,正面方向有象冬笋一样的三个山峰耸立,流下的山泉直泄峡谷,因而被称为三笋坑。三笋坑周围群峰高耸,层峦又叠峰,巍峨壮观。山林全由茂密的树木覆盖,森林植被良好,其灌木阔叶林是浙中地区植物群典型,是浙中仅有的没有开发破坏的原始森林,多雨低温浓雾的气像条件,使得三笋坑的穿越线路充满了危险性和不确定性,对很多驴友来说,都是想走又不敢走的一个去处。在各大户外网站上,它的难度系数被定为“四星”。但是在一群常作不死的会折腾的驴子们眼里,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所以即使有难度群主老大也决定予以挑战,紧接着我们三十四个不怕死的驴友也报名参加。</h3><h3>七月盛夏,骄阳似火,白花花的阳光晃得人头晕眼花,而三笋坑草木幽凉溪水清凉,是夏日避暑的好胜地。大巴汽车下高速,走乡道后,又经过30分钟晃晃悠悠努力爬升的盘山公路,到达海拔800米处下车,沿山路徒步爬至海拔1000多米处,再沿溪流顺水而下。从1000米处顺流而下至下游水库大坝。</h3><h3>下到谷中后但见外面太阳炎热,而山林的千年古藤和繁茂古树为峡谷增添几分神秘,那里的水极其清凉。水清澈见底,水底的砂石一览无余,红的、绿的,内有深水塘无数,塘底有娃娃鱼,间或还有几只觅食的螃蟹。</h3><h3>三笋坑的水势虽然不如其他溯溪地,但胜在地势险峻、怪石林立、落差极大,所以相对来讲,难度也增加不少。那些不规则的石头,相当考验我们的平衡性,稍有不慎就会滑倒。我们有一大半时间是在丛林中穿行,阴暗潮湿的丛林,带着泥土腐朽的气息,我时时担心会有蛇在洞穴里窥视,伺机而动,不由得后背发冷。经过一个上午的相对还比较平缓的穿行,简单午饭后,考验我们的时刻来临了。下午穿越第一个深潭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拉住铁链从岩壁上慢慢往下,岩壁几乎与深潭垂直,必须控制好人与岩壁的角度,借以腿部、手臂力量方可安全到达潭底;第二个深潭必须横切绕行,在数十米高度的崖壁上拉住铁链横切过去,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之厄。而且这两处地方均地势险恶,只容一人站立,旁人无可立足无可相帮。</h3><h3>接下来是长长8公里的溯溪旅程,间或又穿越了3、4个大深潭,那些不规则的石头,经过溪水长年的冲刷,非常圆滑,若不小心在石头上摔一跤的话,那屁股的滋味可大大的不好受,当然也有崴脚的风险。</h3><h3>凭着驴子的韧劲和倔劲,经过艰难穿越,我们三十四只驴子筋疲力尽的走出溪流回归公路。我因为受伤崴脚,却仍然顽强的坚持走完全部路程,它就象一个时间锚,把这次溯溪的感受永远保存在脑海里,永远定格在时间的长河里,无论之后有再多的记忆,我依然能清晰的回忆起当年的苦乐酸甜。若干年后,我们老去,而回忆却象一株大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到那时我们无力再行走,却可以摘下记忆的果实,掰开任何一个,都是那饱满鲜活味美多汁。那是我们的经历呵,虽在行走中渐渐老去不可逆转,却在行走中渐渐变成永恒!</h3><h3>驴行二三年,逐渐让我明白,只有自身强大,才能走得更远,队友们的帮助可以雪中送炭、可以锦上添花,但绝对不是你赖以生存的力量。你只有独立才会强大,你只有坚持才会坚强,困难如同悬崖上的铁索,强者把它当成捷径,弱者把它当成绝境,当你与困难对峙,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经过这次虐心的旅程,有些人会知难而退,有些人却会迎难而上,真心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加入驴行队伍,做户外驴途的强者,做人生的强者!</h3><h3>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