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天看美篇,看到美友琴书侣写的篇《古镇轶事五》,里面描写和附的照片,古色古香的小镇街道,象极了我上中学时,每天都要穿过的一条约三百多米的古老街道。可能中国南方小城镇街道都很近似。 </h3><h3> 我中学时家住在湖北荆州,这是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历史上有名的,刘备借荆州一借永不还;关羽大意失荆州等书戏相传家喻户晓的故事,就是我们这。自古荆州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荆州古城是富饶美丽的江汉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h3><h3> 现在的荆州人民把关羽当神供奉着,他不但是荆州人民的守护神,也是荆州人民心中的财神。人们都尊称他关公,关老爷!关帝!关公横刀立马的巨大塑像,就矗立在古城边,他昂首挺胸威风凛凛。还有几千年来香火不断,正对着古南门的关帝庙。等等,等等。荆州人民不愿提他大意失荆州这桩臭事,最可笑的是曾几时做宣传片时,还让项羽背此黑锅。西楚霸王要知此事,不知气的会在乌江边自刎几次?当然肯定是搞错了,只能当笑话谈谈。</h3><h3> 记得上中学时,我每天要在那青石板铺就的古色古香小街走四趟以上。那街两边的房子,门和窗户都是木制的。许多老式的窗户上还有雕花。门是木板一扇一扇的。早上上学,可看见许多人家正一扇扇的下门板,晚上下晚自习,又看见那些人家一扇扇的上门板。行走了四年,看见了许多老街趣事!</h3><h3> 那条路上许多人家养有狗,当然不是现在人们养的宠物狗,而是最普通的中华犬,也就是当下人们说的土狗。一天上学的路上,突然一条小花狗,夹着尾巴在我身边匆匆跑过,吓得我干紧站在路傍边。接着一条大黄狗汪汪叫着,呼的冲上前,咬得那小花狗嗷嗷乱叫,抱头鼠窜般跑到家门口。此时,从门内出来位挺胸大肚的胖女人,肩上还扛着出门去做生意的大架子,小狗立马竖起了尾巴,调头朝大狗狂叫起来,那胖女人肯定是它的主人了。大黄狗见状,调转头不叫也不追了,小狗越叫越凶,可看主人没有管它的意思,马上夹上尾巴,灰溜溜快速逃回家去。我站在那看了出狗仗人势的“好戏”。</h3><h3> 那条街上的各户人家,看着门脸不是很大,可有的后面院落很大很深的,里面许多都是三代同堂,更有甚者是四代,五代同堂。每天放学,从学校大门出来,往左路过学校体育场,上个坡后就面对两条老街,一条往东叫胜利街,一条往北叫民主街(现叫人民路),在两条街的交汇处,就有一户五代同堂的大户人家。一天放学,我和几位同学出了校门后风风打打,嘻闹着跑到那两路交汇处时,看见十几个人,正在那家门口不远处忙着杀猪,还有许多围观的人。我们都是第一次看杀猪,好奇的很。只看见有两三个壮汉,轮流往猪肚子里吹气,那可是用自己的嘴对着猪肚子上的一个眼吹,说是吹鼓起来才好刨毛。我这才知道原来杀头猪还这麻烦,还有这多程序,吃个猪肉也不简单。那个年代都是人工喂养,手工杀猪。猪肉也才几毛一斤,可现在都是自动化养,机械杀了,猪肉却涨到了十几元甚至几十元一斤,还不好吃,没有过去的肉香了,都是这精那剂放的!真是时代变迁得太快了!</h3><h3> 我们围着杀猪人群,边看边嘻哈着,转到那家门口,看见大树下,坐着个光上身的老太太。记得那时好像刚入夏,天气还不是很炎热。只看见那老太太是瘦瘦干干的,胸前的两个奶子,干瘪的像两个皱巴巴的布袋,人老得哼哼哼的躬着身,像只大干虾米样,坐在一把大竹子的躺椅上。又看见一中年妇女从门内出来,递给她一把大巴扇,自己悠闲自得的扇着风。我们看见那老太婆光着身子也不怕丑,便都大笑起来。那老太肯定是家中被宠坏了的老祖宗,那容我们这些外面的小辈笑她,破口大骂起来,说她的重孙,灰孙都要比我们大,什么难听骂什么,我们赶紧一溜烟跑了,只听见身后鸡比鸭比狗比…一连串的骂声。后来我们才得知,那天杀猪就是给她过一百多岁的生日,至于一百几没有细问,反正说她有一百多岁了。</h3><h3> 实际上,我们的学校是被一条叫民主街的古街包围着的,街上那些人家的后院与我们学校就一墙之隔。在那民主街的街口,有家小吃店,卖着我们荆州有名的小吃—方糕,据说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每天过往的学生像要打破头式的,才得以抢到一毛钱的。当时像我们这样的小女生只能望糕兴叹了。在那物质馈乏的年代,能吃上方糕,都会觉得很幸运,在同学中是很得意的事。一天中午上学,刚好逾到了同班的两个“死党”,三人路过小吃店时看见方糕刚好出锅了,我们三人同时站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约而同返身冲进小店,也不管快要迟到了,每人买了一毛钱的。刚拿到热腾腾的方糕,还没进嘴,学校上课的预备钟声响了。“坏了”!三人异口同声,今天肯定要迟到了,小吃店在古街街口,跑完古街还要跑过学校运动场才到学校大门,而我们的教室当时是在学校最里面的最后一排,学校当时有三大排教室,中间还有排老师的办公小楼,这样算约有近两千米的距离。敲钟的老师非常好,但凡看见还有学生往教室跑,他的钟声是不会停的,可是我们离学校这远,怎么跑他也看不见哪,三人急得边跑边说。这时其中一个同学想起来,前两天下大雨后,有调皮的男生把一家快垮的居民家后墙给扒垮了,只要一过去,刚好就是我们教室。我们也不往学校大门那边跑了,一个民宅,一个民宅的往里闯。第一个不是的围墙没垮。很幸运,第二家就是的,垮掉的围墙还倒在地上没有修,我们高兴的就往里冲,可那家女主人拦住我们就是不让过,此时第二遍钟声又响起来了!外号“猫子”的死党奋不顾身,边求情边往里冲,并缠住那阿姨,我和莎莎乘机夺路而逃般冲过断墙,阿姨看没拦住我们,也放了“猫子”。终于,我们赶在老师之前冲进教室,坐上各自的位子,三人又不约而同相互会心的偷笑。我心想,要是迟到了,外号“马鬼”的老师,不定怎样训斥我们,他最讨厌我们这些干部子弟,特别是我们这几个部队子弟。</h3><h3> 下课后,我们跑去看那垮墙,庆幸谁做的“好事”,让我们幸勉于难,三人哈哈哈大笑。课外活动时,学校请来了补墙的工人,拖来了红色的砖,我问那师傅,为啥不用原来颜色的青砖,师傅拿起块砖给我看,说这砖很薄是古砖,现在根本烧不出来了,就是有也没有人砌得好它。我看那砖约有二厘米厚,二十厘米大小正方形的。我又问那为什么呢?他告诉我现在是用水泥砂砌,而古时是用石灰拌鸡蛋清砌的,工序非常复杂,砌它必须要两竖一横,里面还要填土。我这才知道那是一道古墙,难怪这结实。可惜了那古墙,用红砖一补成花墙,象青缎上补了块土布,不象原来青一色的好看了!</h3><h3> 现在想起来,觉得自己当年懂得太少好笨呀,当时要是捡一块留作纪念就好了。都说秦砖汉瓦值钱,可现在连清砖也看不到了。那不是明砖肯定是清砖呀!!</h3><h3> 如今学校周边的老房子全拆了,那些明清时候的房子只留在记忆里了!</h3><h3> </h3><h3> </h3><h3>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