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初冬微凉,踏着晨辉,河源市第二期名师学堂培养对象迎来了第四次集体学习培训暨结业送教活动。
上午9点,活动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桑志军教授题为《基于反思的教师发展》的讲座中拉开了帷幕。桑教授从波斯纳提到的“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开始,以语文学科为例,用意味深长的理论与栩栩如生的示例,为老师们讲述关于反思性教学含义的不同角度的理解。桑教授的讲座,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反思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让我们更加理解了“反思性教学”是解决教师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理论与实践的对立困惑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更加明白了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反思、善于反思、让反思成为自觉行为习惯,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做“反思性实践者”。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才能在实践反思中真正地成长起来,走向名师之路。
<br></h3> <h3> 讲座后,曾德欣老师结合自身的学习作了反思总结。<br></h3> <h3> 骆主任借喻“十牛图”,用图中的“寻牛、见迹、见牛、得牛、牧牛、骑牛”几个方面,形象地高度概括了我们作为青年名师学堂培养对象的学习成长历程,并勉励大家继续做好“牧牛”,成为“骑牛归家”人!
<br></h3> <h3> 下午2:30,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月刊编辑部胡家俊教授作了《语文教研论文写作与投稿》的讲座。胡教授以撰写语文论文为例,从“一般教研论文写作的程序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现在教研论文的热点有哪些,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获得这些热点”等五大方面给我们在未来撰写教学教研论文予以启发和思考。胡教授指出,优秀教学论文要做到四结合:一是知识与教法的结合,二是实践与理念的结合,三是积累与分析的结合,四是短期写作与长远规划的结合,同时还要四规避:商榷文章、解读赏析、教学随笔、高考指导类文章。
<br></h3> <h3> 讲座后,赖程祎老师对胡教授的讲座作了深刻的总结。
<br></h3> <h3> 骆主任在总结中指出,胡教授的讲座从语文论文写作出发,让大家举一反三,把握好热点话题,选取好新课标题材,写出有质量的论文,向各类正规教育教学杂志投稿。
<br></h3> <h3> </h3> <h3> 培训过程教师们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今天的讲座,是久旱逢甘霖的及时雨,更是为我们的专业成长再一次扬鞭,引领我们进一步补齐“写作短板”,相信在骆主任的指引下,我们第二期青年名师培养对象的学员们会越来越优秀!<br></h3> <h3>指导:骆伟山主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