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韦伯斯特说过:“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 ”基于此理念,我们九年级历史备课组一直发扬团结精神,每周进行集备,在老教师的引导下,准确把握每课的重难点,分析学生情况,因材施教。</h3> <h3> 集备活动如期而至。本次备课分别由郭冠平老师、唐敏老师主备,随后徐纪香老师和孙灵芝老师为进行了示范课展示。</h3> <h3> 首先由郭冠平老师进行《日本明治维新》一课的集备说课,郭老师从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概况和作用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强调本课的重点问题“明治维新的措施和作用”尽量让学生课上采用速记速背的方式当堂掌握。同时,对于本课的难点“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日本社会的深刻变化和对明治维新的评价”,郭老师通过几段材料进行讲解,直观清晰。</h3> <h3> 针对郭老师提出的问题,大家正在进行热烈的讨论。</h3> <h3> 接着,由唐敏老师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说课,唐老师将本课分为了三个部分,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影响和启示,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部分,唐老师用展示馆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并且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同时,对于本课难点,唐老师通过表格的方式,与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对比,建议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解决,体现了我校倡导的“小组合作,互助促学”理念,让学生也能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h3> <h3> 通过通过充分的讨论,发挥了集体的智慧,接下来,由孙灵芝老师和徐纪香老师为我们进行示范课,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h3> <h3> 徐纪香老师在集备的基础上,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自身的教学方式给我们展示了一堂生动、高效的示范课。</h3><h3> 徐老师不拘泥于课本,用一个自己改编的小故事生动形象的讲解了明治维新的背景。在故事叙述过程中不断抛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以问题的形式将知识点串联起来。趣味性强又具有启发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共鸣。讲授过程中,注重新旧知识点的联系。既巩固了旧知识又使学生在知识点的横向间建立起联系。每个知识点的学习中,都使学生脑、手、嘴动起来,全身心参与到课堂中来。愉悦的氛围,高效的学习,为我们展示了一堂魅力历史课。</h3><h3> </h3> <h3> 孙灵芝老师执教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紧扣课标要求,将繁杂琐碎的知识点系统化,结合集备中“我办世博会”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通过角色扮演分别介绍三个展览馆的展品。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使学生当堂识记了重要知识点。对于难度大的问题,如: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反思,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探究。先独立思考,再成员交流。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又进行独立思考。在新旧知识的处理上,孙老师以表格的形式对两次工业革命进行比较,使知识点一目了然。</h3> <h3> 示范课后,商峰老师跟陈志军老师进行了精彩点评。商老师建议在备课环节应加强备学生;教学环节中结合县历史教研室要求,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对于重点难点以探究的形式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再补充讲解。陈老师结合自身多年毕业班教学经验,建议在每个知识点后进行中考链接,随学随练。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确中考的考查方式。</h3> <h3>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们对于如何处理课本知识点、把控课堂教学等方面,有了一个更加明确的方向。我们将会齐心协力,为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努力!</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