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校——北峰中学 作者:段海启

大海

<h3> 本人校门留影</h3> <h3> 干净整洁的校园</h3> <h3>  1991年8月20日我和发小骑着自行车带着被子褥子、草苫还有80元学费来到了北峰中学,开始了我的中学生活,后来我师范毕业又回到了母校教书,对母校的成长非常了解。28年过去了都是满满的回忆,北峰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当时学校条件比较艰苦,学生都是从家里带馒头和咸菜,学校食堂负责熥热,学校规定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学生回家拿馒头晚自习前返校,还记得那辆“燕山”牌破自行车无数次陪我来来回回家校的路上,没有后架和支撑,但我对那辆破自行车有着很深的感情,直到后来结婚以后实在不能骑了才卖了废品。当时学校大门朝南,一进门左手是门卫也是小卖铺,北边有一棵高高的白杨树上面吊这一个钟,上课下课人工打铃,右手是男生宿舍和教室,都是瓦房,正对大门的是操场,我记得初一时我在第二排最东边教室,门前一棵大榆树,初二时搬到了后一排中间教室,门前好多椿树,当时校园没有硬化,特别是春天风多,尘土飞扬,初三时搬到了楼上在一楼最西边教室,教学楼前一棵老柿子树,校大门改到了朝西也就是现在大门的位置。</h3> <h3>  曾经的北峰中学是大名县卫东一颗明珠,18个教学班,在校生2000名左右,十里八乡的学生慕名而来,曾吸引山东周边的学生前来复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h3> <h3>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随着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教育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如今的北峰中学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崭新的教学楼,宿舍楼,餐厅,实验室拔地而起,图书室,阅览室,美术室,音乐室,多媒体等配备齐全,校园全部硬化、绿化,规范的操场,标准的篮球场,教师宿舍也都是楼房了,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全部配上了空调,很方便。</h3> <h3>  大家围绕在班主任王老师的周围,亲如一家</h3> <h3> 让鲜红的国旗鉴证我的友谊</h3> <h3> 聚餐现场剪辑</h3> <h3>  提起母校,对于我来说感情最深的应该是六十八班了,团结友爱,人才济济,2017年春节在成行、志军的倡导下举办了毕业23周年聚会,以“时光飞逝二十三载,六十八班情深似海”为主题,儿时的学伴欢聚一堂,还有幸请到了班主任王老师,大家谈笑风声把酒话天下,我还做为学生代表发了言,会议有成行同学主持,时光荏苒,23年变化很大,同学们都成了中年健将工作在各个岗位上,为了这次聚会大家从天南海北赶回来由此可见感情非同一般。</h3> <h3>  聚餐结束大家都依依不舍的离开,因为那天是大年二十九大家都很忙,无不散之筵席,但青春不散场,情感会继续。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愿我的母校蓬勃发展,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