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梦中的香巴拉

闻草居士

<h1>  一路经幡,一路佛。对大多数人而言,藏区总有一种致命的诱惑,这种诱惑来自于梦幻,来自于神秘,来自于那仿佛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来自于牛羊成群的苍茫草原,更来自于藏民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在那条圣洁的朝圣路上,信仰的力量到底有多强大,可以让信徒们一步一虔诚,三步一叩首;信仰的虔诚到底有多深,可以让信徒们终日诵经,清心寡欲数十载。带着这些疑问,我从南京赶往成都,又从成都出发,一路向西,前往圣城拉萨,前往梦中的香巴拉!</h1> <h1>  观音寺,位于阿坝金川县观音桥,海拔高度3685米。始建于1806年,因寺内供奉着四臂观音而得名,寺中的观音菩萨与西藏布达拉宫以及五台山之观音菩萨本为同根三姊妹,故该庙名气颇大,香火旺盛。</h1> <h1>  从山顶到山脚,漫山遍野的小红木屋,一层层用阡陌纵横的小路连接着,远观之下仿佛一张密集的织网在山坡上铺展开来。庞大的经幡群、小饭店、小卖部、菜店和佛学院唯一的招待所,交错纵横地穿插其中,构成了一处完整的小社会。游人穿行在这片红色的海洋中,身边不时有穿着披绛红色僧袍的僧人和尼姑来来往往,仿佛置身世外桃源。</h1> <h1>  作为藏传佛教的传承地,五明佛学院的空气中无处不充满着生机与祥和的气氛。在这里,除了宗教活动,还可以看到那些最寻常不过的日常生活:打水、买菜、买零食、玩手机、闲聊……年长僧侣们的相逢一笑,年少的僧侣们边走边读的专注,年轻的觉姆们低头掩面的青涩羞怯……看得见的“佛学院”和看不见的“佛国”在这样一片广阔的天地间,不仅讲述者色达的多面和真实,也让人看到了信仰的神秘力量。</h1> <h1>  有人说,五明佛学院是这片尘世之外的香巴拉,来到了这里,人的灵魂会真正苏醒。确实,在这样一处远离“江湖”的地方,没有疟疾,没有罪恶,没有争执,没有渲扰。不管多少人来了又离去,不论朝霞初凝还是黄昏将夜,它始终不会改变,修行与信仰,是他们终日唯一所做的事。</h1> <h3>色达北边峡谷深处,有零星的藏民依河而居。</h3> <h3>从色达前方康定新都桥路上,远处的天空之城吸引了我,好一处藏寨。</h3> <h3>色达前往新都桥路上,一座不知道名字的美丽雪山。</h3> <h1>  雅拉雪山位于甘孜道孚县、康定县、丹巴三县交界处,藏族人称其为“第二香巴拉”。雅拉雪山主峰海拔高度5820米,又称亚拉神山,为《格萨尔王传》记载的四座神山之一,有“东方白牦牛”之称。</h1> <h1>  康定新都桥,这里号称“摄影天堂”。深秋时节,这里的植被染成了一片金黄,马儿牛儿悠闲地吃着草,蓝天蓝的有点假,可拍的元素真的很多。但是这里独立成景的元素不是很多,要轻松地拍得一张别致的好照片并非易事。也就是说,在那里,不但要善于发现美景,还要善于将相关的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样,画面就会出彩许多。</h1> <h1>  当天下午赶到新都桥,以马儿为主题拍了两张新都桥风光照。傍晚时分,前往新都桥贡嘎雪山观景台,远拍蜀山之王贡嘎雪山(海拔高度7556米)。</h1> <h3>远处一片雨云,黑云像被撕扯的细纱,落日余晖撒在山顶上。</h3> <h3>夕阳余晖下的贡嘎雪山显得更加神秘而又安详,遗憾的是没有见到梦想中的日照金山。</h3> <h1>  清晨,在新都桥起了个大早,想在离开新都桥之前抓拍几张漂亮的光影,在目的地等待半个小时太阳才慵懒地爬上山坡。</h1> <h3>炊烟从藏民的房子缓缓升起,一群牦牛也起个大早,沿着河谷前往它们的早餐地。</h3> <h3>太阳终于点亮了藏民民居,地上的白霜更显得白茫茫一片,一派祥和的气氛。</h3> <h3>远处的青杨林泛着金光,碧玉般的河水,远处的云雾和若隐若现的雪山。</h3> <h3>马儿悠闲地吃着草,地上厚厚的白霜,远处金色的青杨林,太阳泛着漂亮的光晕。</h3> <h3>卡子拉山,位于雅江和理塘交界处,海拔高度4718米。</h3> <h1>  稻城红草地位于稻城县桑堆镇公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小水塘,每年秋天布满红色的水草红原。水草在溪流中飘散,让水也似乎变成了红色。蓝天、白云、远山和红原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h1> <h1>  稻城亚丁被称为“最后的香格里拉”。踏上稻城亚丁这片土地,碧蓝如洗的天空下,鹅黄色宽阔的牦牛坪草甸,秋霜染黄的原始森林,耸入云霄的雪山,潺潺流动的山泉……总有一种风景让人震撼,总有一种感动让人流泪。</h1> <h3>清晨央迈勇全貌</h3> <h3>清晨,一轮明月挂在蓝天上。</h3> <h1>  从冲古寺坐电瓶车到洛绒牛场,也就是央迈勇的脚下,然后从洛绒牛场往冲古寺方向走回头路。</h1> <h3>远处的央迈勇雪峰倒映在小溪里</h3> <h1>  稻城亚丁有三座神山,它们分别是象征着“金刚手菩萨”的夏诺多吉,象征着“观世音菩萨”的仙乃日,象征着“文殊菩萨”的央迈勇。</h1> <h1>  文殊菩萨在佛教中是智慧的化身,而央迈勇山体的雪峰恰如文殊菩萨手里的智之谕造型,直插未知和无知的云天。</h1> <h1>  站在央迈勇脚下,转身向后望去,在群山环绕着的宽阔峡谷间,森林、草地、溪流各守一方,这气势莽莽的自然景观,相互协调构成一幅安宁的极乐画卷,铺陈在“文殊菩萨”身下,仿佛是这位智慧佛祖的莲花台。</h1> <h1>  有人说,稻城有空,亚丁有归,神仙守着门。稻城的空,装着一丝眷念,一朵游云;亚丁的归,隐者半世浮沉,半壁素心。而人,站在空与归间,安静祥和,与世无争,随着这片净土会重遇梦中的灵魂。</h1> <h3>珍珠海,雪峰为仙乃日。</h3> <h3>最美318国道,此生必驾,世界高城理塘打卡地。</h3> <h1>  姊妹湖,位于四川甘孜巴塘海子山上。姊妹湖是由两个宛如绿宝石的湖泊连接而成,宛如一对姐妹手牵手,辉映成趣,恒古未变。据说是格萨尔王的宠妃志玛的洗浴池,也称“志玛雍措”。</h1> <h1>  进入西藏昌都芒康境内了,站在海拔4376米拉乌山上,远拍远处的盘山公路。</h1> <h1>  东达山是川藏线上第二高度垭口,位于昌都左贡县境内,海拔高度5008米。山路不再蜿蜒曲折,而是一条笔直的通向前方的大路,既缓且长,一眼看不到尽头,这就是川藏线上最长最缠绵的东达山了。</h1> <h1>  昌都八宿邦达大草原是一块地势宽缓、水草丰美的高寒草原,长80多公里,宽20公里,海拔高度4200米。</h1> <h1>  业拉山(怒江山),位于昌都地区八宿县境内,垭口位于318国道,海拔高度4658米。</h1><h1> 川藏线上海拔4618米的业拉山公路,坡陡路险,人称“九十九道回头弯”。业拉山是川藏线上以公路曲折而闻名的山,翻过4618米的业拉山口,盘旋曲折的公路又急又陡,大多呈U型,似乎没有尽头。</h1><h1> 从4120米的邦达镇过了垭口之后,便是著名的“怒江72拐”。这些拐令人望而生畏,堪称中国公路上的奇迹。</h1> <h1>  快到八宿县的318国道上,一处山坳里的梯田吸引了我。正在我用相机拍梯田时,一头毛驴从我的身边经过,亲热的用它的嘴巴亲吻我的手。</h1> <h3>清晨离开八宿县城没走多远,远山上的一处藏寨吸引了我,近处一条小溪缠绕,远处云雾盘旋。</h3> <h1>  从八宿前方波密,途径海拔4468米的安久拉山,这里正在飘着鹅毛大雪,地上有点打滑。安久拉山垭口地势平缓,这里是怒江和雅鲁藏布江的分水岭。</h1> <h1>  然乌湖是西藏东部最大的湖泊,位于八宿县境内,它是雅罗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的主要源头。然乌湖湖面海拔3807米,长25公里,宽1-2公里。</h1> <h3>到达林芝波密境内,这里层林尽染,秋意浓浓。</h3> <h1>  米堆冰川位于林芝波密玉普乡米美、米堆两村,主峰海拔6800米,是西藏最主要的海洋性冰川、中国三大海洋性冰川之一,中国最美六大冰川之一。</h1> <h1>  在米堆冰川,冰川、湖泊、农田、村庄、森林等融合在一起,是一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这里常年雪光闪耀,冰川冰洁如玉,景色秀美,神态各异,姿色醉人。</h1> <h1>  在林芝波密住的一个叫涂友的酒店,紧靠帕隆藏布,清晨起床,江边云雾缭绕,水里怪树根林立,别有一番美景。</h1> <h1>  通麦天险,波密通麦镇通麦大桥开始,到林芝县排龙乡14公里的路段,号称“通麦坟场”,是川藏公路南线最险的一段路。2016年后这里经过改造,路程由两个小时缩短为20分钟,变成了安全通道。</h1> <h3>通麦天险</h3> <h3>318国道上远眺尼洋河。</h3> <h1>  佛掌沙丘,位于林芝米林县丹娘乡雅鲁藏布江北岸,因形状像佛掌而得名。本来当天早上的行程从林芝赶往拉萨的,为了一睹佛掌沙丘特意兜个大圈子赶过去,结果很是一般。倒是雅鲁藏布江边的田园风光吸引了我,也算是没有白跑一趟。</h1> <h3>牦牛背后的沙堆就是丹娘佛掌沙丘</h3> <h3>雅鲁藏布江边</h3> <h1>  苯日神山位于林芝境内,为藏区八大神山之一,这张照片在米林县观景台所拍。在藏区一直存在着羊年转湖,马年转山的说法,每逢藏历马年的八月份,信徒们都会在这里进行“马年大转经”。由于藏民认为山与水都是有生命与属相的,因此他们把苯日神山看作是属猴的,每到猴年,都会有许多信徒不远千里到这里来磕长头,进行转山活动。</h1> <h1>  当雅罗藏布江与尼洋河相遇,便幻化出了一幅壮阔而秀美的画卷,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就坐落于此。这条曲折蜿蜒、连绵不绝的高原湿地,如画卷般,美的让人心悸!</h1> <h1>  那根拉山口,前往纳木错必经之路,位于拉萨市当雄县境内,海拔5190米,藏民心目中的神圣之地。</h1> <h1>  纳木错是西藏第二大湖泊,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也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多公里,最大水深120米。念青唐古拉山在纳木错南岸,终年白雪皑皑,它们相依相偎,像一对不离不弃的情侣。</h1> <h3>纳木错圣象天门,位于那曲班戈县青龙乡。</h3> <h1>  置身于纳木错,人的灵魂会被眼前纯净的湖水彻底洗涤。这个世界上最高最美的湖泊,会让站在她前边的你感到震撼,仿佛置身于一个蓝色的世界。蓝黑、深蓝、宝玉、灰蓝以及天空的浅蓝,这有深而浅的蓝色,蓝得清澈、丰润而又迷人,它包容了人们内心所有的忧伤和烦恼,让一切归于宁静和淡泊。</h1> <h1>  纳木错的蓝天是那么悠远,和纯净的湖水相互辉映,浑然天成。远处那些雄奇的雪峰如天神下凡,在云雾中若隐若现。</h1> <h3>纳木错圣象天门返回当雄途中路拍</h3> <h1>  羊卓雍措,位于西藏山南浪卡子县境内,湖面海拔4441米,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羊卓雍措与纳木错和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在藏民口中,她是龙女的化身,也是女护法神的卓锡地。</h1> <h3>羊湖落日</h3> <h1>  羊卓雍措简称羊湖,羊卓在藏语里意为“上部牧场”,雍则是“碧玉”。羊卓雍措,一般可意译为珊瑚湖。羊湖与雅罗藏布江相聚只有几公里,大江和大湖如此临近,却没有水道相通,有点令人意外。事实上,羊湖是一个典型的内陆湖,既没有出水口,也没有像样的河流注入湖中,它那湛蓝如天空的湖水,靠的全是四周冰雪的融化和雨水作为补给。</h1> <h3>夜晚,一个人站在羊湖边三个半小时,吹着冷风,耳边不时有藏獒的嚎叫声。第一次拍银河,第一次拍星轨,一切又都是值得的。</h3> <h1>  羊卓雍措的美,不在周遭的雪峰,也不在满天的彩云,甚至也不在湖水的本身。羊卓雍措的美,美在西藏少有的人间烟火气息:在湖的周围,散布着优质的牧场、农庄和热气腾腾的温泉。即便走遍了全西藏,也难以找到第二片能与这里相比的人间乐土。</h1> <h3>清晨羊湖</h3> <h1>  牛羊低头啃草,牧人唱响歌喉,青稞在湖边的沃土上静静生长,飞来飞去的水鸟则为空寂的天空增添了丝丝活气。远处的农庄上,炊烟升起,一切都是如此吉祥,如此安宁,仿佛步入世外桃源。</h1> <h3>清晨的羊湖更加干净通透</h3> <h1>  哲蚌寺于明永乐十四年( 1416)由宗喀巴大师的弟子所建,宗喀巴曾亲自主持开光仪式,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寺庙位于拉萨西郊根培乌孜山下,远远望去,黑色的山体簇拥着一大群白色的建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h1> <h3>清晨的哲蚌寺宛如仙境,如此安宁,如此祥和。</h3> <h1>  哲蚌寺是一座名僧大佛辈出之寺,一世至五世达赖喇嘛都曾在哲蚌寺居住,五世达赖喇嘛直到受清朝皇帝册封,布达拉宫扩建以后才搬到拉萨城内。每年拉萨雪顿节期间,哲蚌寺都要举行隆重的晒佛仪式。这天,哲蚌寺的僧人们要在根培乌孜山上挂出一幅高30米、宽20米的巨大释迦牟尼佛像供人们瞻仰。</h1> <h1>  罗布林卡始建于十八世纪四十年代(七世达赖),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也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h1> <h1>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由光阴滋养而成,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述说着久远的故事。罗布林卡以其精美的建筑、优雅的环境,缔造着属于自己的神话。</h1> <h1>  大昭寺建造于1300年前的唐朝,由藏王松赞干布建造,寺庙最初叫“惹萨”,后来演化为“拉萨”。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h1> <h3>大昭寺前磕长头的信徒</h3> <h1>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的信徒为实现信仰、祈福避灾而进行的最为虔诚的祈祷方式。磕头朝圣的人在其五体投地的时候,是为“身”敬;同时口中不断诵念六字真言,是为“语”敬;心中不断地想念着佛,是为“意”敬,三者在磕头朝圣的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统一。</h1> <h1>  转经是西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西藏人认为转经相当于念经,是忏悔往事、消灾避难、修积功德的最好方式。转经的人一般选择转山、转湖,或者围着寺庙等神圣的地方顺时针转圈。</h1> <h3>八廊街上转经的人们</h3> <h1>  在拉萨城里,有三条著名的转经道,他们分别是朗廓、八廓、林廓。三个转经道就是三个大圈,第一个圈在大昭寺里边,成为“朗廓”,也就是内圈的意思;第二个圈围绕着大昭寺,称为“八廓”,意思是中圈;第三个圈围绕着整个拉萨城,称为“林廓”,意思是外圈。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圈围绕布达拉宫,这就是“孜廓”。在拉萨的街头走着走着,便混入了转经的队伍,于是,你便成为转经的一个人,一起去接受虔诚的洗礼吧。</h1> <h3>八廊街上磕长头的一对母女,对佛教的信仰已经从母亲传承到孩童的心里。</h3> <h3>转经的人们碰到转经筒是不会错过的,会走过去,让转经筒转起来。</h3> <h3>玛吉阿米餐吧,位于八廊街东南角,是以尼泊尔、印度、西藏风味为主的餐厅。六世达喇喇嘛仓央嘉措和情人玛吉阿米约会的故事,使这里更加的神秘,也是情人们约会热衷的地方。</h3> <h1>  矗立在拉萨市中心的布达拉宫不仅是这座城市的象征,更是雪域高原的象征,也是藏文化的博物馆。它是拉萨最高的建筑,在拉萨的任何一个角落,一抬头,定能看到气势磅礴的布达拉宫。</h1> <h3>巴达拉宫西南角的药王山是拍摄布达拉宫全貌的好地方,好多人拿着50元人民币(上有布达拉宫的图案)站在这里拍照。</h3> <h3>布达拉宫的晚霞</h3> <p>布达拉宫上空的云彩</p> <h3>漂亮的姑娘们来到了布达拉宫,都爱换上漂亮的藏族服装,在这里留下永恒的记忆。</h3> <h1>  这座拔地参天的宫殿始建于松赞干布时期,位于拉萨市中心玛布日山(红山)上,占地41公顷。主体建筑分为红宫和白宫,红宫居中,白宫横贯两侧。红宫有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和各类佛堂和经堂,白宫部分是达赖喇嘛处理政务和日常生活居住的地方。</h1> <h3>布达拉宫夜景</h3> <h3>布达拉宫北侧公园内所拍</h3> <h1>  布达拉宫主楼高115米,13层,东西长360米,南北宽270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由寝宫、佛殿、灵塔殿、僧舍等1000间组成。从松赞干布到十四世达赖的1300年间,先后有9个藏王和10个达赖喇嘛在这里施政布教。</h1> <h3>清晨布达拉宫</h3> <h3>深秋清晨的布达拉宫,海鸥在湖水里嬉戏,一切安静与祥和的气氛。</h3> <h3>布达拉宫北广场,快乐的藏民跳起当地的舞蹈,那么优雅,那么率真!</h3> <h1>  我是带着唯恐自己被这片圣土抛弃的忧虑,踏上西藏之旅的。忐忑不安地步入神奇,又兴奋不已走出神秘,唯一的感受是,必须百倍小心地顺从自然,必须万般虔诚地感谢西藏!</h1> <h3>布达拉宫清晨</h3> <h1>  对于寻梦者,西藏是最久远的梦境;对于离去者,西藏是最终极的追忆;对于向往者,西藏是最恒定的秘境。关注西藏,关注西藏大地的细节与美丽,这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心与心的抵达。</h1>